二 研究的意义
当代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认同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切入点,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党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背景、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需要一如既往地吸收相关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社会认同研究源自社会心理学,又为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所推动、所发展,把这个概念范畴和理论视角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其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宽与创新。只有不断超越学科边界化的束缚,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才能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其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与革新。当代中国的社会认同问题可以分解细化为不同社会阶层、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同研究。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同时是关系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问题。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将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教育方式的革新等作出有益尝试。其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社会认同研究符合主体间性转向的发展趋势,其立足时代背景的探讨分析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的意识与努力;其科学借鉴经验的过程、强调主体性“接受”的立意则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方向与发展。
其次,青年公务员群体社会认同的建构和形塑有利于化解认同危机、增强社会共识,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转。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目前处于而且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延展和社会转型深入化的叠加效应下,我国的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价值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明显增强,各种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复杂地纠葛在一起,这不仅使社会形成较为一致的社会共识的难度增大,而且极易带来社会失范和社会失序,相应加大社会有效整合的难度。中国社科院2006年和2008年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居民已经感知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在面对“我国各个社会群体之间是否有较大冲突”这个问题时,回答有一点冲突、较大冲突、严重冲突的居民都在50%以上。
利益主导的趋势和民众阶层位距的拉开,还加速催生了社会成员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信仰追求、乃至身份问题上的认同危机,表现为个人归属感的缺乏、自我意义感的丧失、个体焦虑感的累积以及社会价值观的紊乱等。因此,在主体利益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冲击下,认同分化和认同危机使得社会认同也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密尔顿·戈登),作为“人们获得其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曼纽尔·卡斯特),着力研究社会认同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是何以可能又是如何可能的,对于在社会生活中确立“道德的方向感”(泰勒),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有机运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的分析与把握。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公务员队伍建设乃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阻碍作用,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学科意义,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