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比较研究较为少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对欧美国家社会工作教育的介绍及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及启发。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及马凤芝等学者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中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这些经验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王德丰,1993;陆士桢,1994;陈树强,1994;孙立亚,1994;张作俭,1996;马凤芝,1997)。周湘斌、李迎生等学者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在国内开展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周湘斌,2003;李迎生等,2007)。石瑛对中美社会工作教育做出详细的比较研究,得出三个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石瑛,2011)。

第二类是有关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介绍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及启发。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关香港的研究并不多,其中包括孙立亚(1994)撰写的《从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过程看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目前的任务》一文对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来反思国内的社会工作教育,以及探讨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担当的角色。刘斌志、郭薇和袁继红等学者在对香港社会工作教育及其历史发展梳理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与课程设计、机构安排与合作、学生督导与管理、实习内容与角色以及道德伦理与实习评估5个方面归纳了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特色及其启示(刘斌志,2009;郭薇,2004;袁继红,2002)。此外,朱东武介绍了香港理工学院“回应”式的教育理念(朱东武,2002)。

第三类是有关中国台湾和韩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介绍及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及启发。高春兰通过考察韩国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的形成过程、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分析了韩国经验在就业领域、法律依据以及应试资格方面的借鉴(刘斌志,2009)。

第四类是有关国内与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关系的研究。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视角。第一,“全盘西化”视角,强调“拿来主义”,但很多学者对“全盘西化”的提法比较反感。第二,“西为中用”的观点,强调建立符合国情与国际标准的训练标准,但“西为中用”更多的只是一种观点,而非分析范式。第三,“本土化”范式,这种范式目前是学界的主流,指通过学习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经验,在国内社会文化脉络中,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但这种范式对于西方如何影响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及两者的互动关系如何等问题存在着明显不足。第四,“全球化”范式,这种范式认为国内社会工作教育之所以呈现“西方”的特点,是源于“全球化”的后果,是国内与西方互动的结果。这种范式对于解释近年来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具有比较好的解释力,但对于国内恢复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的解释同样存在不足,那时的“全球化”现象并不明显。“扩散论”范式虽然强调来自外部因素的示范效果会对该国社会工作教育造成“形塑”作用,但“扩散论”更注重的是“西方先进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强势扩散”过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

以上几种视角都有其局限性,难以深刻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书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习教育、与政府关系、全球化、本土化及面临挑战等方面的异同,探究香港、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有哪些借鉴作用,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近年来三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状况及发展趋向如何,香港和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经验对中国大陆有何启示?二是大陆究竟是模仿西方或港台的课程设置模式,还是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课程模式,这一模式是否适合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三是港、台地区因为开办社会工作教育比较早,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社会工作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规范化过程,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又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从而更好地发展和传输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四是在比较三地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异同之后,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如何调整发展模式,究竟要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社会工作教育及引导社会工作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