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论篇

第一章 导论

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成功地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和高速工业化进程,经济连续30余年保持高速增长,人均GDP从1978年不足100美元到2011年超过4000美元,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现实基本经济国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被概括为农业大国。那么,如何从理论上分析这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现实基本经济国情呢?

一 工业大国与工业强国的概念探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近些年“大国”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出现了大国模式、大国战略、大国经济、新兴大国、政治大国、生产大国、贸易大国、钢铁大国、地区性大国等各种概念。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甚至有学者尝试将“大国经济”独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提出“大国经济论”,李由:《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或者一个学科——构建“中国大国经济学”。欧阳峣:《中国大国经济学建设的构思》,《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虽然现实中存在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的区别,中国肯定是一个大国,但严格地从学科科学性和语言逻辑看,“中国大国经济学”这个概念表述是不严谨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大国”,从直接的涵义看,无非就是总量或者规模大的国家,但是,从“大国”概念的具体使用看,“大国”的内涵和标准差异比较大。

在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大国更多地意味在国际社会体系中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实质上是指强国、强权,英文是Great Power,反映的是综合国力的强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是现今“大国”地位的典型标志。有的学者认为,在国际政治学中,大国是指在军事实力上具有霸权地位的“超级大国”,能够发动战争并赢得战争,具备自主安全的能力。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4页。从这个意义上,是否拥有核武器也被认为是否是大国的重要标志。

在经济领域,存在两个层次的大国概念。一是整体层次的大国概念,指在人口、土地、资源、国民收入等方面的数量或规模很大的国家。但是,总量或者规模达到多大程度才算一个大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学者以单一指标人口数量为划分大国和小国的指标,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以1000万人口为标准区分大国和小国。而钱纳里等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把大国标准定为2000万人口。我国一些学者则提出大国综合标准,综合人口、国土、收入三种标准,全世界可列入大国范围的国家有42个,顾海兵:《大国与大国发展战略》,《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如果综合考虑人口、土地、资源和国民收入等方面,也可以通过对这些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指数,来判断是否是大国。所谓“大国经济”就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大国”的。“大国经济”的研究者关注的是,由于大国具有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资源总量丰富的条件,因而具有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整、区域发展不均衡、对世界经济影响大(自身的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和全球影响力)、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等特征,有可能产生一种大国综合优势,欧阳峣:《大国综合优势》,格致出版社,2011,第45~52页。进而需要独特的大国经济战略。

另一层次的大国概念是局部性的,是指在某些经济领域规模很大,或者某些产业或产品数量很多的国家,在具体使用中一般要加相应的修饰词,如生产大国、贸易大国、科技大国、钢铁大国等。这类大国的具体划分指标和标准更要视具体问题而定。但一般而言,该领域、产业或者产品能够突出地代表该国经济特征,并在规模或者数量上能够排在世界前列。例如,瑞士由于其钟表业的发达,一般可以称之为钟表业大国。又如,有学者根据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成为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国,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生产大国,但由于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总支出仅为美国的15.5%、人均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5.5%,因而中国还不是一个消费大国,由此提出中国需要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毛中根、洪涛:《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基于上述关于大国概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工业大国”的概念。所谓“工业大国”,一种直观地理解,可以认为是工业规模庞大、工业产品数量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这里的“大国”是局部层次大国的含义。这种直观理解仅仅从“工业大国”一词本身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用于国情分析角度,则相对狭窄。实际上,“工业大国”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农业大国”而言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论证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国情特点,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中国“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430页。也就是说,毛泽东指出了当时中国是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国,这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这里作为国情的农业大国,并不是指中国农业规模庞大、农业产品数量位于世界前列,而是指当时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与此对应,工业大国是指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具有庞大工业生产出口规模的大国。也就是说,从国情角度提出的工业大国涵义应该包括整体层次的大国内涵。实际上,由于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一个工业总量很大的国家,经济规模一般也会很大,因而也一定是整体意义上的大国。因此,国情意义上的工业大国包括两层递进的涵义:一是这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整体层次的大国,在人口、土地、经济总量等方面符合大国的标准,具有大国经济的特征;二是这是一个工业经济主导、工业规模庞大、工业产品数量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也符合局部层次大国概念内涵。为进一步描述工业大国,表1-1列出了描述工业大国的可供选择的指标体系。

表1-1 工业大国的描述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其中有关大国标准参阅欧阳峣《大国综合优势》,格致出版社,2011,第42页。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工业大国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一,工业大国的“大国”是指经济意义上的“大国”,强调的是人口、土地、国民收入等方面的数量巨大,而不是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大国”的“强权”、“强国”的概念。第二,“工业大国”主要是相对于“农业大国”、“服务业大国”而言的,工业大国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生产和贸易总量占有世界工业的较大份额,在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中,工业超过农业和服务业。第三,“工业大国”不同于“工业国”,“工业国”是指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的演进是按照农业国、农业工业国、工业农业国和工业国的阶段发展的,这里的“工业大国”大致对应于工业农业国的发展阶段,所以不能将“工业大国”理解为大的工业国。第四,“工业大国”的另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是“工业强国”,“工业大国”与“工业强国”不同,虽然“大”可以是“强”的一个方面,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大”描述的是规模和数量,而“强”则说明的是效率和质量。“工业大国”之“大”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具有的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数量巨大的工业品,而“工业强国”之“强”则用于概括一个国家具有现代高效的工业体系和先进优质的工业品。

基于本书的主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工业强国”的概念。“工业强国”是指在整个世界工业或者某些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具有引领作用和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从上述界定中可以看出,“工业强国”可以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全面强势型,在整个工业领域的几乎各个方面、各个行业都具有强势地位和重要影响,当今世界美国、德国和日本可以归为此类;另一类是局部强势型,在某些工业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当今世界的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应该大体属于此类。

考察当今世界的工业强国,一般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在技术方面,工业强国具有世界先进性特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位于世界先进行列,对整个工业创新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技术先进性特征是工业强国的强势地位的技术保证。二是在产业方面,工业强国的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特征,既表现为产业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含信息技术)、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条高端、产业组织合理等产业内结构高级化,又表现在具有高新技术产业主导、高加工度产业主导、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的产业间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特征是工业强国具有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体现。三是在环境方面,工业强国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特征,建立了绿色工业生产体系,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持续发展特征是工业强国能够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表现。四是在效率方面,工业强国具有高生产效率的特征,与一般的国家相比,工业强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生产效率的特征是工业强国的“强势”的综合体现。五是在企业方面,工业强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强的特征,工业强国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性著名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国际竞争力强的特征是工业强国的“强势”的微观经济组织体现。

为了更进一步描述工业强国的需要,表1-2给出了描述工业强国可供选择的指标体系。该描述指标体系是对上述五方面特征进一步细化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表1-2所列指标有的是统计指标,但有的是需要计算分析的,有的还是计算分析后的排名;有的是国际可比指标,有的则是国内特有指标;有的指标的数据易获得,有的获得性较差。本文这里罗列这些指标,并不是要用这些指标进行工业强国的“强势”程度评价,在这个指标体系中,选择一些可比性强、数据获得性强的指标,进一步进行数据收集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综合水平,可以实现这种评价,得出一个全球工业强国排名榜,但这不是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为了对工业强国的具体特性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表1-2 工业强国的描述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二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国情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情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内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包括国家内部的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和结构关系,以及国家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基本联系,反映了这个国家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则是对国家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内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基本概括。国情是一个国家构建现代化科学理论指导现代化实践的基本依据,科学分析认识国情和国情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现代化战略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就是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和基本国情的概括基础上提出,并正确指导着我国的现代化实践的。

国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标和标准来进行具体分类。一个重要的分类是按照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层次进行划分,划分为经济国情、政治国情和文化国情等。罗归国:《中国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第1~3页。关于国情另一个常用的分类是自然国情、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显然本书这里讨论的经济国情是指现实经济国情。其中经济国情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和阶段,从国情变化角度看,经济国情的变化往往是相对活跃的,对其他层次的国情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不同的经济理论或者视角,可以给予经济国情不同的描述。为了科学表达所谓“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国情,我们曾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经济国情分类框架。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按照该经济国情分类框架,判断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国情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根据其人口、土地和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经济总量指标来进行大国和小国的分类,进一步根据三次产业的比例(产值和劳动力)指标来分析该国的主导产业,从而确定是农业经济国、工业经济国还是服务业经济国,最后分析这个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者现代化水平,确定是否是经济强国。这样,可以判断是“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工业强国”还是“服务业大国”等。显然,用“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工业强国”还是“服务业大国”等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国情,是属于基本概括,而不是全面描述,所以这应该是基本经济国情分析。出于对这个分析框架意义的认识和本书的需要,这里详细介绍这个分析框架。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无非从两个方面,一是总量方面,一是结构方面。所以该框架认为应该分别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维度来分析基本经济国情。

(一)经济总量维度

从经济总量角度分析,可以将一个国家分为“大国”和“小国”,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国情的基本分类是大国经济与小国经济。大国经济一般具备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大等特征,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大,为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化大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因而大国可以具备相对齐全的现代工业部门体系。关于“大国”的定义和标准,我们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两点。一是,如果有必要,大国和小国之间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等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分析不同国家工业化道路模式时,曾将世界的国家分为四类,大国、拥有少量资源的小国、拥有丰富资源并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小国、拥有丰富资源并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生产小国。其大小国的划分标准是市场规模,以在1970年年中人口数量为具体衡量指标,超过2000万人口则为大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第57~58页。这里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属于大国的分析。二是,这种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只有同类相比才有意义,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实质上并不具有太多的可比性。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比较研究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时,需要用区分了大国和三类小国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原因。同样,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也认识到经济体的规模对竞争力模式的影响,在2003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修改了长期不进行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区分而直接进行竞争力排名的做法,按照2000万人口规模的标准进行了竞争力分组排名。实际上,在不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不具有可比性的国家进行竞争力比较,将芬兰、新加坡等国的国家竞争力与美国这样的大国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是没有价值的。在2003年以前,“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曾多年将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列第一位,超过了美国,这样的排序结果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

(二)经济结构维度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演进有着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并呈现出一定的序列性。无论是配第—克拉克定理所解释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规律,还是库兹涅茨通过对57个国家进行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所得到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结构随人均收入变化的演变规律;无论是描述工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趋势的霍夫曼定律,还是钱纳里通过“标准结构”解释经济增长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所有这些工业化理论所揭示的都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序列性的规律。而这种规律性之所以存在,是由人们需求的规律性和生产供给的规律性决定的。由于这种内在联系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的存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质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这意味着除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资源等基本国情因素外,最能够说明一国经济国情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则说明的是经济国情的变化。

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产业之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三次产业间的结构反映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则说明该产业的发展状况。从经济国情分类角度看,可以存在三种产业间结构类型,即第一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和第三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三种类型,对应存在农业经济国、工业经济国和服务业经济国三种经济国情。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工业经济国与工业化理论的工业国不同。工业化理论认为,从工农业结构角度看,工业化过程是一个从农业国、农业工业国、工业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的过程。其中农业国是指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现代化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家;而农业工业国则是现代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仍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优的国家;工业农业国则是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已经进入重化工阶段、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优的国家;而工业国是工业占有绝对优势、现代化大工业有了高度发展的、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参阅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第146~147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经济国应该包括工业农业国和工业国两个阶段的国情。而每个产业内部结构情况,如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的比例大小,第二产业中工业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水平,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和现代化服务业所占比例,反映的是相应产业的现代化水平高低和国际竞争力大小。与产业间结构水平决定的是一国属于农业经济国、工业经济国还是服务业经济国不同,产业内部结构水平决定了该国是一般农业经济国还是农业经济强国,是一般工业经济国还是工业经济强国,是一般服务业经济国还是服务业经济强国。从产业结构演进看,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反映了三次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主导地位的依次更替,表明了从农业经济国向工业经济国进而向服务业经济国转变的国情变化;而产业内部结构水平的高级化,表明的是相应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国情变化,表明的是从一般工业经济国向工业经济强国转变的国情变化趋势。图1-1示意了这两个层次的结构演进与经济国情变化的关系。应说明的是,这两个层次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统一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之中的,是由工业的发展而驱动的,而工业的发展本身包括相互交融的两个过程,一个是最初工业在数量方面的扩张和增长,另一个是伴随着数量增长的工业质量、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注1

注1 有关工业发展质量的具体衡量,可以采用上述工业强国的描述性指标进行具体评价。另外,可以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我们曾构造的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三方面9个基本指标和12个辅助指标,具体参阅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55~78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也曾推出了工业竞争力指数(Copetitive Industril Performance Index,CIPI),该指数选用四个指标,即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占制造业总产出比重、中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占制成品总出口比重为绩效衡量指标。每个具体指标的指数计算公式为:Iji=[Xji-Min(Xj,i)] / [Max(Xj,i)-Min(Xj,i)],其中Xji为第i个国家第j个绩效变量,该指数最小为0,最大为1。最后通过简单算术平均将四个单项指数汇总,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具体参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第148页。

图1-1 经济结构变动与基本经济国情转变

资料来源:参见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如果综合经济总量维度和经济结构维度,对于大国经济国情的国家,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依次将经历农业经济大国、工业经济大国和服务业经济大国的经济国情变化。对于小国经济国情的国家,虽然一般意义上也可以说经历从农业经济国到工业经济国进而到服务业经济国的转变,但对许多小国来说也许并不需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因而这种转变并不典型。如果考虑到与产业内结构变动规律相对应的经济国情变化,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们认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国情应该经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从工业强国到服务业大国进而到服务业强国的国情变化阶段,大致应该对应工业化初中期、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社会三个时期。之所以不存在单独的农业经济大国到农业经济强国阶段,是因为农业的现代化基本上依赖于工业发展,没有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现代技术装备,也就不会有现代化农业,因此,该过程是包含在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进而到工业经济强国阶段中的。

综上所述,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国情分类框架,综合了大国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工业化等理论,提出一个描述国情的新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为长期以来流行的关于“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等的国情描述提供了严谨的理论基础,把这些日常流行语或者政策用语纳入到经济学分析中,进而有可能拓展出一种发展经济学分析范式。

三 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体系

基于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概念,以及关于产业演进视角的国情分类框架,本书试图对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和进一步的现代化战略进行研究。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现在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实现这个转变,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围绕这个基本观点,本书共有三篇十三章,各章的逻辑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的内容逻辑

在总论篇,以三章的篇幅分析了有关的概念、理论和国外的工业大国成长的历程,最后论述了为什么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是“工业大国”,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战略是“工业强国战略”。以此为基础,国情篇中,围绕工业大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水平、工业现代化水平、工业国际竞争力、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财政收支等具体方面详细分析这个国情,试图以更多方位来分析和展示工业大国的国情。根据总论和国情篇的论述,在战略篇中,围绕如何建立工业强国,逐章论述了推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可能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劳动就业、工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等,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顾海兵:《大国与大国发展战略》,《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

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李由:《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罗归国:《中国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中根、洪涛:《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欧阳峣:《中国大国经济学建设的构思》,《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

欧阳峣:《大国综合优势》,格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