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白节
系春节的古称。蒙古语称查干萨拉。因蒙古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故称岁首正月为白月,称春节为白节。内蒙古等地蒙古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起源于元代。当时,在白月元旦那天,大汗及臣民均穿吉服白袍。大汗所属各部、各州郡、各属国、邻国都以白马、白驼、白象敬献大汗,民间也以白色礼物相赠。佛教传入后又敬献哈达,以祝贺全年吉祥如意。此节延续至今,节日前,人们就开始忙年,打扫卫生,准备节日食品白食(奶类制品)与红食(牛羊肉类),立灯笼杆(即悬挂红布的杆子)。除夕晚上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并点长明灯。有的地区还贴蒙文对联、垒旺火、悬灯笼,在蒙古包上挂起象征喜庆的红布条。晚饭做好先祭祖,供牛羊肉、焚香、敬酒,然后全家上席,晚辈向长辈敬酒,送旧岁。全家分食用白面、黄油、红糖和在一起烙成的大圆饼,象征和睦幸福。过去除夕祭祖还要进行锻铁活动。鄂尔多斯蒙古族除夕之日家家吃羊头。初一凌晨在门外置供桌、供品,向日出方向磕头拜天,回房后,晚辈给双亲、老人行拜年礼,献哈达、敬酒,祝老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拥抱儿孙,斟满一碗牛奶,祝孩子们长命百岁和幸福吉祥,并送压岁钱。平辈之间相互问安。新年敬酒与平常敬酒不同,是由该家的主人用小酒杯向所有的人从长至幼敬酒。初一至初三至亲之间互相拜年;初三至十五日,一般亲友相互走访,祝贺节日。拜年的人路上相遇,要相互拜年、问候,骑马者要下马。在牧区,大都是骑马到各亲友家作客,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很少骑马,多是走路拜访。习惯上拜年不吃饭,但要从亲友处带回一小包砖茶,名为“带喜回家”。有些地区还有挨家挨户叩头拜见长辈的习俗。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常利用拜年的机会,进行赛马等娱乐活动,还要燃放爆竹,老人下蒙古象棋,妇女和儿童玩“嗄拉卡”,即羊骨拐子。听蒙古艺人演奏马头琴、说书。此外,在古代,过年时还有一个习俗,即如果家里有人出征在外,除夕要比往常提前一天过。在内蒙古伊金霍洛一带,过节时家家悬挂白旗,旗上画白马,马背上驮一团火,象征纯洁兴旺。
燕九节
又称“筵九节”“燕九”“宴九”“宴邱”。蒙古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举行。相传是日为成吉思汗重要谋臣邱处机(长春真人)的诞辰日。元太祖曾赐号邱处机“神仙”,封为大宗师,并且为了纪念这位大功臣,将金代所建太极宫改为长春宫(后改为白云观),宫内塑邱处机像。每到正月十九日,“游人络绎,车马奔腾,谓之神仙会”。直至清代,皇帝还要在这一天去京都西厂子看蒙古人摔跤。由于从这一天起,蒙古族王公贵族才将所有貂裘脱去改穿毛氅,故此节又为旧时蒙古族王公贵族衣服换季的节日。
祭成陵
蒙古族祭祀节日。为祭祀成吉思汗而在其陵前举行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成吉思汗被蒙古族作为民族发展的“圣主”加以崇拜。古时各地祭奠的时间不一,有的在农历四月十六日(相传是成吉思汗的诞辰日),有的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忌辰日),有的在农历十二月一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登可汗大位日),还有的在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春祭)、五月十五日(夏祭)、九月十二日(秋祭)、一月三日(冬祭)。现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月初三日进行四次。成吉思汗的陵宫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的甘德利草原上。陵园规模宏大,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占地面积55000多平方米。陵宫正厅有一座高五米的成吉思汗塑像,戴盔披甲,按剑端坐,神态威严,栩栩如生。旧时,每逢祭奠,被称为成吉思汗亲兵卫队的达尔扈特人,就把成吉思汗灵箱请到高大的楠木灵车上,由白骆驼拉到祭典之处。1955年,政府将分散在各地的成吉思汗画像及长矛、战刀等文物集中于成陵(成吉思汗陵园)。从此,成陵祭奠活动固定在金碧辉煌的陵园举行。每到祭日,各族群众聚集成陵,在达尔扈特人的引导下进行祭祀仪式。祭奠者先到墙外正南百步远的“金柱”处绕柱三圈,每日必到九十九人方止;又到距柱八十一弓处向外首洒奶,再绕柱旁系的大马及小马驹,绕时,并用小木勺舀奶酒扬洒。绕毕,由守陵人把奶盛在银碗中扣于马背,马受惊腾跳,碗落下时须碗口向上,若向下扣着,则须重来。仪式完毕献酒,献酒人跪于殿外,由守陵人从献酒人的壶中,将酒倒入两个酒盅里,献酒人用长方盘捧入陵殿。献酒毕,进殿跪于祭案前的毡上,再献哈达、炼烛、香支和整羊,献时念祝词,长跪。然后每人投一小块羊尾于案前火盆中,接着焚烧哈达碎片,用大银杯轮流跪饮烧酒,并跪食一小块羊肉。礼成前后需两个小时之久。祭祀者都自愿交钱上供,数量不等。然后,由守陵人自案上将灯取下,祭者跪捧油灯,由司祭者给白纸包一个,内有鼻烟少许,皮条一块,哈达碎片。哈达多围在小儿头上。祭奠之后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同时举办那达慕大会,演出民族歌舞。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打马印
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或端午节前后择日举行。始于12世纪,相传成吉思汗为适应战争需要,在马身上打印记以代表各部,后发展为草原上的盛会。届时,人们在指定的草场燃起篝火,并将一个带有长长木把的铁印子烧得通红,然后选出一名骑技精湛,烙技娴熟的牧人执印。参加套马的骑手排成一列,人们向其敬献表示祝福的哈达,之后,只听有人呼喊:“打印开始!”骑手们便个个策马挥杆,把马群团团围住,以娴熟的套马技艺,套住一匹匹烈马,执印者迅速前去一一给马打上印记。印记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各异,但一般都打在马的左胯骨的中心部位。每逢打马印,草原上的人们便会云集而来观赏套马,姑娘们则趁机暗中选择自己的意中人,小伙子则尽力在姑娘们面前表现自己的套马技能。后在半农半牧区打马印的方法改在畜圈内徒步套马。
鲁班节
又称鲁班会、鲁班庙会。云南通海一带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日举行,节期一天,源自对建筑鼻祖鲁班的崇拜。相传,这里蒙古族精湛的建筑手艺,是从鲁班师傅那里学来的,尊鲁班为建筑工匠的祖师。还传说,农历四月初二这天是鲁班向旃班赠送《木经》的日子,也是旃班每年招收徒弟的日子。节日这天,外出从事建筑工作的泥匠、木匠、石匠等工匠,无论路途多远,都要赶回家来欢度节日。否则,会被人视为不懂尊师之礼,受到人们的谴责。届时,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大家还抬着用檀香木雕成的鲁班像到各村游行,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然后汇集到广场唱歌跳舞。尤以“跳乐”舞最为人们喜爱。跳时由怀抱龙头四弦琴的男青年作先导,后随两队,有时互相穿插,有时围成圆圈,且歌且舞,十分欢快。
猎日
又称猎节。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相传,很久以前蒙古部落遭到异族的袭击,由于当时人们都去打大围,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因为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以后蒙古人每到这一天,都要去打大围。一来让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二来进行军事演习。又传说,成吉思汗因坐骑受惊落马致残,死于五月初五,后人便以此日射杀群兽来报谢圣主。打大围前几天,即将围猎的路线、范围确定下来,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打大围的总指挥“阿宾达”。打大围分门猎与围猎。门猎主要在山区,猎人把猎物从山口往一个山沟里围。围猎在平原地区进行,猎人将猎物从四面八方往中间围。围猎开始,猎人们骑着马,背着猎枪,腰挎猎刀,别着布鲁(抛打野兽用的拐形小木棒),带上猎狗,从不同的地点进入围场。中午点起篝火,就地野餐。下午围猎进入高潮。此时猎物逐渐集中,猎人们也逐渐会聚在一起,比赛猎技,直到日落时,人们才带着猎物返回村子。
祭天
又称祭腾格里。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代一般在四月、八月、十二月,后来改在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八日举行。节期三天。除一年一次祭天外,还有临时性的祭天。《元史》卷七十二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可见祭天是元代的国俗。古代祭天的仪式,据《蒙古秘史》载,是把洁净的肉挂在杆上,然后洒马奶、谷物等,对天祈祷所求之事。萨满教盛行后,祭天之礼由愽(东部地区的蒙古人称萨满为愽)主持,家族内的祭天活动,由家族长主持。祭天分白祭与红祭。白祭系用蒙古族传统的奶制品作为供品;红祭系杀羊以血供祭。祭天的程序,一般是在院子里按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五色旗,中间摆一供桌,上放装满粮食的升,升中插一面蓝旗。而在牧区,有的在院中摆上一辆勒勒车,车辕朝向西南,车上垒放两个供桌,桌上放升。桌前要点燃一堆牛粪。愽全身披挂,手持单鼓,领头跪下。供羊一定要用蒙古式掏心法宰杀,并将掏出的羊心放在碗里,直接上供祭天。主祭者开始一边用剑在羊体左右上下数点着,一边祈祷呼叫,并把羊身上的每一部位都数叨个遍,把不同层次的天也叫个遍,如九层天,三十三层天,九十九层天等。供羊煮熟后,摆到供桌上,愽领唱祈天祷辞,众人合唱。唱毕,大家分享供品。
黑龙江省蒙古族的祭天于每年腊月三十晚进行,系由古代蒙古族家族性祭天演化而来。届时,院中放一供桌,上摆乳酪、奶干、奶油、白糖四碟,白酒一壶,银杯一只,香炉一个。全家老少按辈分依次跪于桌前,由长者燃香三炷插于香炉内,将白酒斟满银杯,向天空洒祭,致祭天词。致词后将祭品倒入火中,磕三个头,鸣放鞭炮,祭天结束。
敖包会
又称祭鄂博或塔克勒恩节。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蒙古族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一般在农历六月初三日或七月十三日。敖包,蒙古语,意为堆祭,是在圆坛上堆起石头的台,台基之上垒作两层,呈尖塔形,涂以白土,高约3米,也有用土块垒成的或用砖或木垒成。敖包的顶端插有五颜六色的旌旗,有的还放有佛像、弓箭、羊角或酒、盐等,源自萨满教。祭祀前要对敖包维修和装饰一番,在敖包上插上树枝、安放佛像、悬挂新的五色绸布条和经幡。祭敖包的礼仪有四种:①血祭。把杀好的牛、羊、马,供奉于敖包前,用以祭祀土地神灵,思念圣武英烈。喇嘛教兴起后将血祭改为果品祭。②酒祭。把奶酒、奶油、鲜奶泼洒于敖包前,以求得诸神的保佑。在元代,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皇帝都要行洒马奶之祭。③火祭。在敖包前烧起火堆,供上祭品,祭祀者走近火边,念着自己的名字,同时将羊肉丸子投入火堆,火烧得越旺越吉利。认为圣洁的火可以驱灾避邪。④玉祭。即在敖包堆上插上许多细柳条,柳条中央竖一杆子,并用珠宝等贵重物品加以装饰,现已不存。祭敖包最早由萨满主持,后来为喇嘛主持。祭祀时,喇嘛焚香点火祈祷,念咒诵经。参加祭敖包的人,都要把带来的供品放置在敖包四周,并捡拾石块放在敖包之上,然后叩拜,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表演跳神舞,以示祈祷。祭敖包时还举行涂抹油脂仪式,即一人高颂祷词,其他人用油脂、奶酒涂抹身体或互相涂抹。礼仪结束后,吃肉粥,举办赛马、射箭、摔跤、歌舞等娱乐活动。男女青年借敖包相会之机谈情说爱。平时,过往的行人路过敖包时,要下马步行,并从周围寻找一些石块、土块添加在敖包上,或剪下马尾马鬃系在敖包上,或将随身携带的酒肉、钱币作为供品献上,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敬之情。
那达慕大会
亦称“那雅尔”。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择日举行,会期一至七天不等。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欢聚。传说始于汉代,王昭君出塞时,草原人民曾以这种活动迎接过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每当举行首领们大聚会时,都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活动。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了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成了男子三项那达慕的固定形式。清代,那达慕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每到节日清晨,蒙古、回、达斡尔等各族人民,身着盛装奔向那达慕会场。草原上扎起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饭馆、茶摊、说书棚如雨后春笋,鳞次栉比。素日宁静的草原,到处一片欢腾的景象。过去,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布鲁,蒙古语,意为投掷,民间体育运动器具)、套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骑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在广场的戏台上,有精湛的歌舞表演,引人入胜的说书以及好来宝演出。在异彩纷呈的众多节日活动中,尤以摔跤、赛马、射箭三项传统项目,为人所喜爱。摔跤被视为蒙古族青年男子智与勇的标志,每对选手一跤定胜负。摔跤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摔跤规则规定不准抱腿、扯辫子,只允许抓上衣和腰带,任何一方手或膝部以上身体触地,即判为失败。摔跤手上场要先跳摔跤舞,唱摔跤歌,然后双方才能搂抱在一起角力。胜者予以奖励,并授以荣誉称号。赛马,分“赛跑马”与“压走马”两种。赛跑马,主要是比赛奔跑的速度,以抵达终点的先后次序决出名次。压走马,主要比试稳与快,整个赛程不得让马放蹄大跑,不能“失腿”。赛马结束,朗诵赞马词。射箭,主要比试骑射,以中鞍马多少定胜负。到了夜晚,在篝火旁,青年男女轻歌曼舞,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秋祭
古代蒙古族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举行。其目的为消灾祛祸,祈求牧草茂盛,人畜平安。蒙古族的纪年是从自然历法的草木纪年开始的,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云:“蒙兀……不知岁月,以草青一度为一岁。”并将一年分为两个时期,一为青草萌发季节,举行春祭;一次为草木将枯季节,举行秋祭。古代蒙古族以农历的八月二十八日为年终,以八月后的第一个月为岁首之月。由于八月份草质最佳,牛奶最白,奶汁最浓,奶酪最香,故将八月称作“牛奶月”“奶酪月”,蒙古语称查干撒拉(白月)。后来因受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又把白月由八月改为一月。
马奶节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届时,正是锡林郭勒草原的黄金季节,到处是牛羊欢叫,骏马嘶鸣。牧民们为了祝福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故以洁白的马奶为节日命名。是日清晨天未亮,人们便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马奶酒等食物,或骑马,或乘勒勒车(蒙古、达斡尔等族旧时交通工具)、汽车、拖车,涌向指定地点,杀羊宰牛,备奶食,炸果子,燃起牛粪火,煮节日的手扒肉。太阳升起的时候,先由主持人向来宾、蒙医致祝词,献马奶酒。随之朗诵节日赞诗。演唱结束后,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全是二岁小马,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唤起人们对马奶哺育的深情。骑术娴熟的小伙子,头缠彩巾,腰扎彩色绸带,随着发令枪响,催马向前,你追我赶,热烈紧张,得胜者还会得到一份物质奖励。赛马毕,人们便分别入席饮宴、祝福。并举行摔跤、拔河、赛布鲁(布鲁,蒙古语,意为投掷,民间体育运动器具)、唱歌跳舞,由马头琴伴奏朗诵节日献词等活动,欢度节日。
拜火节
亦称火日、祭灶、祭火。蒙古族传统节日。源自火崇拜。蒙古族认为火是在天地分开时产生的,所以对火神母(蒙古语称“渥德嗄赖汙·额赫”)更加崇敬。有《拜火歌》道:“永存的敖包上,燃起飞腾的火。燃烧吧,永生的火,有火就是有生活。”祭火最早由萨满主持,后渐改由喇嘛主持,分年祭与月祭两种。年祭,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间举行;月祭,在每月初一、初二日举行。祭火开始,全家人都到庭院中、火塘或灶前,由家中长者先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和用五色丝线及棉花装饰的羊脯子等祭品投入火堆里,火燃烧得越旺越好。此时,全家人向火堆磕头,并由长者托起招财桶,祷告说:“一年中多亏火神爷的庇佑。有些不干净的东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爷原谅,保佑明年五谷丰登,牧草丰盛,人畜两旺,吉祥幸福。”祭祀完后,将煮好的羊肉供佛,然后大家分食,同时还要吃肉粥等。月祭,除了念祭火经外,还要在火盆里烧树条,然后向火中洒酒、洒奶油,并献上奶酪等白食,同时念祈祷词。
祭多克多尔山
黑龙江地区杜尔伯特蒙古族祭祀节日。每年择日举行。多克多尔山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地区的明吉吐莫镇境内。当地蒙古族称之为神山、博格达山。在山南坡的祭奠处建有专门的祭坛。祭奠方式有公祭、户祭两种。公祭时全体部落成员参加。祭祀仪式由萨满主持,首先点燃九堆篝火,萨满手持神鼓,口念祭词,站在人群的最前列作法,法事完毕,部落头人向山致祷词,感谢山神降临,并向山峰方向泼洒三碗奶酒。然后进行血祭,即将一匹牡马(黑色)的四腿捆住,马头冲向山峰方向,用刀斧向马面横劈,使马头的血浆喷向山峰方向,以示用血洒祭。这时,参加祭祀的人跪在山前叩头,然后将人们分成九堆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围着九堆篝火转,形成九个人圈。围绕篝火转时,心中默语自己所要祈祷的,并向火堆投掷各种奶制品,泼洒奶酒,直至篝火完全熄灭,人们才悄然离去。户祭,以户进行,规模较小。
祭神树
蒙古语叫祭尚西。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祭祀节日。节期不定。起源于对额尔吉纳森林之地的崇拜。每个部落和村子都有自己的神树。神树的选择多为百年参天古榆,树形奇特。祭神树时,全村老少集于神树之下,用鲜花或彩色布条经幡装饰树干树枝,使其绚丽多彩。祭祀仪式上,除由萨满诵经祈祷,奉献“全羊”外,由主祭人向神树洒酒、洒奶子。有的地方还要有一德高望重的人扮作“尚西老人”(尚西,蒙古语,意为独棵大树或神树),端坐在神树下,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并由主祭人代表大家向他敬酒,进献奶食品,请求尚西老人赐予雨水。祭神树时,祭品一般由当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分食共享。祭尚西,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神和祖先的崇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祈求神和祖先保佑牧业兴旺、家庭安康。祭毕,进行歌舞、摔跤、赛马、射箭活动,同时举办斗牛或斗骆驼比赛。在喀喇沁地区,在神树下供奉着一尊约一米高的石雕神像,相当于尚西老人。今此节已不甚流行。
祭海
即祭青海神。旧时青海湖一带蒙古族祭祀青海湖的节日。每年秋季选择吉日举行,一般以三牲、香烛、帛为供,其主要仪式有奏乐、鸣炮、三鞠躬、诵读祭文等。然后将十余只活羊及其他祭品投入湖中。当晚举行娱乐活动。据史书载: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封青海湖神为“广润公”,并遣使礼祭;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加封青海湖神为“通圣广润公”;元宪宗四年(1254年),宪宗召集蒙古王公在青海湖日月山会盟祭海祭天,这是帝王亲自参祭的开始。清雍正四年(1726年),诏封青海湖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并遣官至海边,以汉、蒙、藏三种文字立碑致祭。此后成为定制,设“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主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湖畔察汗城建海神庙,作为固定祭海场所。
附 蒙古族其他节日概览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