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与中国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宗教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是社会学诸多学科中具有较长历史渊源的一个分支。从社会学三大家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以及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到后来的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Peter Berger)、宗教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宗教现象一直是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主题之一。随着近代以来理性思潮的扩张、启蒙思想传统的逐步深化和科学主义的发展,宗教社会学领域也出现了关于“宗教是否衰亡”的世俗化(secularization)大讨论。可以说,在20世纪前半叶,世俗化论题成为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大量的经验研究试图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宗教何时死亡”。但是,在20世纪后半叶,宗教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开始对处于统治地位的世俗化命题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尤其是从20世纪末开始兴起的对美国宗教经验的讨论逐渐引起关于社会学研究范式转型的争论。此时,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者们开始反思过去那种假设宗教在现代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视角是否恰当。可以说,除了在经验研究方面的争议之外,20世纪晚期宗教社会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便在于对学科研究范式转型的讨论。

然而,回顾这场关于范式转型问题的讨论可以发现,对于什么是新范式、什么是旧范式以及什么是范式转型这些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并没有在宗教社会学领域内形成一致的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斯蒂夫·沃纳(Steve Warner)、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依阿纳康奈(Laurence R. Iannaccone)以及美国华人社会学家杨凤岗提出的三种不同的范式转型思想。在这个背景下,对于范式的具体含义以及宗教社会学领域内范式转型的具体内容的探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本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理论研究背景之下进行的。在下面的分析中,笔者将从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范式概念出发,借鉴科技哲学家玛格丽特·马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对于范式的分类,将目前宗教社会学领域中存在的三种范式转型的思想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中,即将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思想划分为哲学元范式(meta-paradigm)、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以及构造范式(artifact paradigm)三个基本层面。此外,笔者将结合沃纳、依阿纳康奈以及杨凤岗等学者对范式转型问题的讨论,分析不同范式转型思想所论及的范式的具体内涵以及这些不同内涵在马斯特曼范式分类框架中所处的层次。

在厘清范式转型的具体层次之后,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在社会学范式层面上宗教社会学的新范式与旧范式的具体内容。通过归纳宗教社会学的经典研究以及依阿纳康奈对于理性选择范式的讨论,本研究认为从社会学范式层面上来讲,宗教社会学的传统范式主要是结构/制度范式和诠释学范式这两大范式体系,而新的范式则是依阿纳康奈所主张的理性选择范式。

在确定了新旧范式的具体内容以后,这一部分最后的分析着眼于范式转型的具体内涵。笔者认为,理性选择范式为了克服自身方法论上的缺陷,对旧有的结构/制度范式与诠释学范式具有一种内在的整合(integration)倾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理性选择范式在某些方面有效地结合了结构/制度范式与诠释学范式的分析视角。但同时,这种整合性并不意味着理性选择范式会成为宗教社会学领域中唯一的“全能型”范式。也就是说,理性选择范式并不能够完全取代旧有范式而成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理性选择范式在结合了结构/制度范式、诠释学范式以后出现了一个重复论证(tautology)的谬误,而这种谬误的根源在于结构/制度范式、诠释学范式以及理性选择范式之间在本体论、方法论等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不可能是理性选择范式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