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世界历史视角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整体世界发展,为21世纪的世界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观,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进入21世纪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必将进入和平、合作、发展的新阶段,它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世界历史;视角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21世纪引领中国前进的旗帜。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本文主要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指出:“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那么,我们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的发展趋势呢?笔者认为,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一
自古至今,世界历史是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世界整体发展的历史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世界整体发展史观是由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倡导的。什么是世界整体发展史观呢?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的意思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直到资本主义兴起前,大体处于农耕社会时期,世界各国各民族处于闭塞的、孤立的、分散的发展状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自15~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便开始疯狂地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为先导,以商品为武器,将触角伸展到世界各地,开拓出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各民族之间闭塞的、孤立的状况,将世界强行纳入殖民统治体系,使世界变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具体而言,在15~16世纪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开始从孤立、闭塞中走出来,在地区范围内形成了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以及大大小小的国家,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以及同地区内的各国之间,其交流与融合大多是以战争即暴力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国的兴衰、民族的迁徙、小国的存亡、王朝的更替,此起彼伏,不断变幻。从总体上讲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强大的国家不断兼并弱小的国家。但是,直到资本主义兴起前,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限,科学技术落后,即使再强大的国家也难以越过海洋的障碍,将全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发展仍处于分散状态。
资本主义的兴起加快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过渡的步伐。这一过渡开始于15~16世纪,完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5~16世纪,西欧各国对资本主义萌芽采取重商政策予以扶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本身又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自哥伦布开通大西洋航线之后,资产阶级积极向海外进军,开拓世界市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在西欧沿海诸国最早兴起的资本主义,以不可阻挡之势,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这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对落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挑战,也是世界历史进入近代时期后,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的第一个机遇期。到18世纪中叶,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和美国得以确立与巩固。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进步,欧美各国以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掀起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工业革命和近代工业化浪潮,推动着资本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欧美各国再度兴起了工业化浪潮,确立了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汪洋大海不再是人类交往的障碍,反而成为最便利的通道。于是,资产阶级以巨舰重炮和廉价商品向世界所有落后地区发动了剑与火的征服和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各国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终于建立了统治全世界的殖民体系,也建立了将世界各国联系为一个整体的无形纽带——世界市场,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与交往。在资本主义扩张大潮席卷全球、狂热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世界所有落后地区无一幸免,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国也未能逃脱这一厄运。至此,资本主义的扩张终于将闭塞的、孤立的、分散的世界变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标志着人类历史由分散发展正式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根据整体世界史观的理论,笔者理解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历史通过“点—线—面—体”等阶段的演进,从孤立分散发展不断走向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整体发展。孤立与封闭是落后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分散在世界各地,在一个氏族的小天地里生活繁衍,相互联系极少,活动范围只限定于“点”。
在奴隶社会,人类走出原始状态,形成了城邦小国,相互联系增加,活动范围扩大为“线”。在封建社会,城邦小国扩大为封建帝国,版图扩大,联系进一步加强,活动范围扩大为“面”。资本主义兴起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求市场,资产阶级便把目光转向了世界,大肆向海外扩张,抢占殖民地,以世界市场为纽带,将各国、各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为“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整体世界便正式建立了。在整体世界建立初期,世界各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使20世纪上半期成为战争与动荡的时期,也是战争与革命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殖民地纷纷独立,走上了发展之路。这种形势迫使资本主义改变以征服与掠夺剥夺他国的发展方式,而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商品等先发优势,构建了范围更广阔、联系更紧密的世界市场,来谋求发展,于是人类历史便进入了战后整体世界时期,即和平与发展时期。在战后整体世界时期,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一体化初露端倪,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当今世界几乎达到了“牵一隅之地而动全球”的地步,所谓“全球化”“地球村”都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标志。
二是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是呈加速度发展的,越是接近当代,发展速度就越快。现代超过近代,当代超过现代,未来超过当代,越往前发展,其速度就越快。这就迫使每个国家都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不落伍。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原始社会,人类的进步几乎是以万年为单位计算的,是发展最缓慢的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即农耕社会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以千年为单位计算,发展速度加快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发展步伐更快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信息化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可以说,战后全世界每十年的生产总量,相当于过去一个世纪甚至几个世纪生产总量之和,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就是说,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步之快,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比拟的。
三是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使人类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加强,面临的共同课题越来越多,共同利益也随之越来越多,推动着世界各国走向合作发展。在帝国主义形成后的初期整体世界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是被殖民宗主国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的,两者构成了一种依存关系,但这种依存关系是建立在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迫与剥削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依存关系。换言之,殖民宗主国是依赖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夺来发展本国的。这种依存关系的实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的压迫与剥削关系,从而构成了世界的一对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殖民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宗主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便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改变这种不平等依存关系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积极参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战争中唤起了民族觉醒。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再也不能接受殖民统治了。于是,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汇成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冲垮了殖民主义统治体系,各国相继走上了独立之路,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欧亚各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战后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于是,战后便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三类国家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作战双方两败俱伤,便化敌为友,共谋发展。尤其是西欧各国还走上了联合发展之路,从你争我夺转向了相互依存;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冷战。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个阵营都发生了分化与改组,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逐渐淡出,演变成美苏两国的对峙,苏东解体后冷战结束,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建立了正常的和平共处关系。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矛盾比较尖锐,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北差距在扩大,但同战前殖民统治相比,战后发展中国家终于有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同发达国家之间不再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本来就是平等依存关系。于是,战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从法理上看是一种平等的依存关系,或曰平等与依存关系。在平等与依存的基础上,各国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课题日益增加,促使世界各国加快了合作与走向融合的步伐。
世界整体发展的上述三大特点,贯穿于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规律与未来走向的主要理论视角。
二
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整体世界和战后整体世界两个阶段。
初期整体世界阶段是指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通常称为世界现代史。从时代而言,这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简称战争与革命时代。从发展模式而言,这是资本主义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模式,简称侵略发展模式。从国际秩序而言,这是帝国主义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秩序。
初期整体世界时期,是帝国主义维护殖民统治秩序、争霸称霸世界的时期,是帝国主义霸权一统天下的时期。自15~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向世界扩张的进程中,均以侵略与掠夺他国的方式来发展本国,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发展模式——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模式,简称侵略发展模式。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没有走出侵略发展模式的怪圈,继续追求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在帝国主义霸权统治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是人口占少数的资产阶级统治着人口占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世界范围内,是人口占少数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着人口占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财富亦集中于少数国家手中。这就孕育出世界三大基本矛盾,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之间的矛盾。这三大矛盾互相交织,导致危机四伏,战乱频仍。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在世界已瓜分完毕的情况下,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仍在沿袭近代以来的侵略发展模式,希望拥有与自己实力相称的殖民地,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于是,以武力向老牌殖民帝国的霸权挑战,接连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914~1918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美组成的协约国,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了生死搏斗,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多的时间,共38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双方军队总动员7350万人,死伤3000余万人,消耗战争费用2080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劫难。战争引发了革命。在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战争还引起了东西方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向帝国主义霸权和殖民统治秩序进行了猛烈攻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依然建立了以英法为首的帝国主义霸权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社会主义苏联被排斥于国际联盟之外,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在继续侵略发展模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世界三大基本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战胜国对战败国德国的残酷剥夺,播下了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孕育着新的战争因素。1929~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到来后,法西斯势力在德、日上台,与意大利法西斯一起结成轴心国,形成了东西方战争策源地,并在发动局部战争的基础上,发动了全面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事实表明,资本主义旧有的以侵略求发展的世界发展模式已走进了死胡同,陷入了一次又一次世界大战的怪圈。这也就清楚地表明资本主义旧有的世界秩序、统治方式和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只有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和调节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历史这一重大转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与法西斯两大力量的较量,是正义与反动、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以德、意、日为首的国际法西斯集团,对内实行恐怖专制,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力图将法西斯制度推行于全世界,妄图统治、奴役全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大劫难,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惨烈。如果从1931年局部战争爆发算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长达14年之久,即使从1939年全面战争爆发算起,亦长达6年之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61个国家17亿人口参战,作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1.1亿人,战火遍及欧亚非220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消耗军费11170亿美元,死亡5500万人,其中,中国死伤3500万人,主要作战地区成为一片废墟。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空前浩劫。以美、英、苏、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实现国际大联合,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世界各国和人民为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毛泽东曾指出:“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着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样,将世界各国和人民动员得如此广泛、如此彻底,共同的使命使人类超越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社会制度之间的障碍,打破了殖民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界限,克服了不同信仰之间的差异,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求同存异,团结战斗,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交往、相互支援进入了全新时期。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样,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这就为战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积累了经验,也使殖民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受到致命的冲击。战后,这些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再也不能容忍殖民统治继续下去了,纷纷开展民族解放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所有这些,猛烈冲击了资本主义旧秩序,为战后世界范围内的革命与变革、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批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初期整体世界时期,中国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复兴与崛起的机遇。可喜的是,中华民族在这一关键时刻,牢牢地把握住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站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以1937年“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阻止了日本西进与德军在中东会师的企图,牵制了日本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的北进战略,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成为世界公认的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盟国在战时及对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决定,都是由美、英、苏、中四大国共同完成的。中国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发起国与创始国,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这是对殖民帝国主义一统天下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仍是仅有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扭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推动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中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其关键因素是有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国民党政府被迫走上了联共抗日之路,于是便有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革命力量才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开辟了敌后战场,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同日军的浴血奋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战后期,已发展成为拥有121万名党员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展到拥有正规军127万人、民兵268万人,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在全国人民中威望日增,大得人心。这就使得战后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同战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逆转: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国民党则由强到弱,从而有利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
初期整体世界时期,是世界历史进入整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凭借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征服与掠夺积累的财富与权势,统治着全世界,霸占了全世界的资源,垄断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基本矛盾空前激化,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发展和胜利,欧亚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冲垮了殖民统治体系,为各国的独立与解放开辟了道路。
三
战后整体世界阶段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现在的世界史,通常称为世界当代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和平与发展:从时代而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从世界发展模式而言,是以和平方式求自我发展的模式,简称和平发展模式;从国际秩序而言,是在多元国际社会基础上建立的多元共存国际秩序时期。战后整体世界是建立在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战后整体世界发展的基础。与初期整体世界相比,战后整体世界的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进而引起了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战后世界的空前繁荣和进步。
第一,改变了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旧的世界发展模式,建立了以平等与依存求自我发展即和平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旧秩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表明资本主义旧的统治方式和发展模式不能照旧延续下去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表明,用战争征服他国求发展之路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不仅战争发动者德、意、日等国被反法西斯国家围歼,战败投降,面临求生存、求发展的困境,就连战胜国英、法等国也是遍体鳞伤,失去了往日的强势地位,也同样面临着求生存、求发展的生死攸关问题。形势迫使资本主义各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生产关系的部分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出现在德、日等战败国。在盟国的占领下,德、日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不仅摧毁了法西斯军国主义战争势力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而且革除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健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未能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为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高速发展扫清了障碍。第二种情况出现在西欧诸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国家大多遭到削弱,再加上丧失了殖民地,所以它们不得不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寻求自我发展之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欧诸国谋求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在国内,注重福利国家建设,缓和阶级矛盾,谋求社会稳定,同时加强了国家干预,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竞争能力,这些改革使西欧步入了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时期。第三种情况出现在美国。美国是西方世界中唯一的由战争而崛起的头号超级大国,其战后面临的不是困难,而是更大更多的机遇,因此其改革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脱胎换骨”,但也在逐步展开。从1949年杜鲁门政府的“公平施政”,经过艾森豪威尔政府、肯尼迪政府,到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施政,调整了国内经济结构,扩大了就业面,健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了完整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使美国走上了稳定的自我发展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采用了自我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自独立后只能走自我发展之路。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走上了自我发展之路,便在世界上形成了以平等与依存求自我发展的和平发展模式。在侵略发展模式下,是少数国家受益,大多数国家受害;在和平发展模式下,则是所有国家受益,是世界的全面发展。这是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重要基础。
第二,形成了多元共存的国际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殖民主义统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各国将苏联看成洪水猛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在未能达到目的后,虽承认苏联存在的现实,但仍将苏联孤立于国际社会。在第二大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抵抗法西斯的侵略,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并肩作战。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各国的尊重,苏联同美、英等世界大国结成联盟,共同制定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战略,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步伐。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美、英、中等国的合作,还使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苏联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说,战时美、英、苏三国的合作,为美、英等国学会如何同社会主义国家共处积累了经验。在国际社会中占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不仅为战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英等国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例如,印度在战时的贡献是战后英国承认其独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更为典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是一个由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弱国,战时中国是最早站起来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中国以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突出贡献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成为联合国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同时也为发达国家与战后新独立国家的共处积累了经验。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打破了殖民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战后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多元国际社会就意味着各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都拥有生存权,都享有平等权、发言权。这同初期整体世界时期帝国主义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另一重要基础。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推动了战后多元共存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既打破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又破天荒地将社会主义苏联推上了世界两强之一的地位,结束了战前国际舞台上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状况,有利于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战后国际新秩序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几个战胜国一己私利的基础之上的,维护的是少数几个国家的霸权地位,后者是建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之上的,是为了维护世界整体和平;前者是建立在清一色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统治的世界秩序,后者是建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维护的是世界各国利益的世界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反映了劫后余生的世界人民强烈要求有一个和平与平等、合作与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愿望。如果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合国相比,两者则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是由几个大国操纵的工具,后者则是世界各国协调关系的国际舞台;前者维护的是帝国主义霸权统治的世界秩序,后者维护的是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同构成的国际新秩序。尽管联合国在某些时段内被个别大国所操纵,成为霸权主义的工具,但从总体上讲,联合国在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支持各国独立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伸张国际正义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影响、威信与作用日益增强。中国是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国际新秩序体现了国际社会中各国平等与相互依存的关系,成为战后整体世界出现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第三个基础。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体世界时期出现了长时段的世界和平,各国都先后将发展作为中心任务,从而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同初期整体世界时期相比,在战后整体世界时期尽管出现了东西方冷战,但总体上看,各国平等与相互依存的关系日趋紧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整体世界的文明进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与广度。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确保政权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到了中国的发展。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发动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将新中国变成了东西方阵营在远东冷战的矛盾焦点,使中国长期受到西方阵营的包围、封锁和遏制,与西方阵营处于敌对状态,被孤立于国际社会,再次被迫“闭关锁国。”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被孤立的处境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二是中国未能走出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误区,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60~70年代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错失了发展良机。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底子薄、基础差,导致新中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劣势地位,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准确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的走向,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加快发展步伐。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心全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兴起了现代化建设热潮,迅速将中国推上了高速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在战后整体世界时期,尽管在国际社会中局部战争与各类矛盾冲突连绵不断,但谁也不能否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历史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这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战后的整体世界发展又为21世纪的世界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按照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观,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进入21世纪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必将进入和平、合作、发展的新阶段,它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战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