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身份建构
一 什么是身份
从历史上看,身份(identity)一词的意义较完整地保留在其衍生的释义词组“the same”(相同的东西)之中,它最初来源于拉丁词identitas,字面意思是“同一性”。当它转变为英语的identity时,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其主要词义是“整一性”、“个体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马克思认为,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地位和资格,是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因而人人皆有身份”。
陆学艺从标识的角度出发,把身份定义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属性标识和社会分工标识。社会成员的身份标识越多,社会结构就越紧密而稳固。身份标识容易形成和制定与之相对应身份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对规范的执行而使社会秩序井然。身份是人的社会归属,是人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或受人尊重的地位。”
李茹从规范的角度分析,认为“身份是存在于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系统性的、具有区分性的、有意义的一整套规范。这样的规范蕴涵着身份是存在于个体或群体中的一种潜在的同一性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因素、是区别群内与群外的指示项。”
社会身份理论的创始人、英国社会心理学家Henri Tajfel把社会身份定义为“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之成员身份,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无论在情感上还是价值观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国学者Donald Taylor和Fathali Moghaddam论述了构成社会身份的四项因素:
(1)Categorization(分类): people often put others(and ourselves)into categories. Labeling someone a Muslim, a Turk, a Gimp or a Socca playa mate are ways of saying other things about these people.(人们经常把自己或者他人放到某个类别之中,赋予一种标识进行称谓)
(2)Identification(识别): people also associate with certain groups(ingroups and outgroups), which serves to bolster our self-esteem.(人们还把自己同某个群体进行联系或者区分以彰显自身)
(3)Comparison(对比): people compare our groups with other groups, seeing a favorable bias toward the group to which we belong.(人们把自己同其他群体比较,努力找出自身所属群体的优势)
(4)Psychological Distinctiveness(心理区分): people desire our identity to be both distinct from and positively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人们渴望在与其他群体的比较中突出自己)
从这几点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人的社会身份具有两方面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身份可以明确所归属的社会群体。通过身份所拥有的群体特征,身份拥有者既可以向某个社会群体表明其与该群体的类同,又可以为某个社会群体所拉拢或者归并。第二个特征是身份可以标识其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身份拥有者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显明与某个社会群体的不同属性,达到离开该群体的目的。还可以因为拥有与某个群体不同的属性而遭到该群体的驱逐。这两个特征说明身份具有在社会行为过程中的典型标识作用。
二 身份建构的类别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的项蕴华教授对身份建构的类别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类,她指出,到目前为止,身份建构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从话语形式的角度分析,身份建构可以分为对话形式、叙事形式、演讲形式、媒体话语形式和政治话语形式等几类。
第二,从被建构的身份类型角度分析,身份建构可分为性别身份建构、种族身份建构、民族身份建构、跨民族身份建构、社会身份建构、文化身份建构、个人身份建构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从相对角度出现的集体身份与个体身份建构。上述各种身份类型在其建构过程中会经常发生相互交叉,也会发生相互冲突。
第三,从研究的涉及层面分析,身份建构问题通常与下列层面发生同步研究。从哲学的意识形态角度分析,对某一社会群体的身份建构过程涉及哲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只有各个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相互合作,才会得到全面透彻的结果。另外,对民族、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研究会涉及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哲学等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
第四,身份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发展视角研究,文化视角研究,社会视角研究,语言视角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研究,等等。研究人员可以综合采纳各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身份建构问题实施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