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保障。众所周知,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1995年,美国学者Lester R. Brown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的粮食安全,自此引起了全球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因此,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集约利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严峻问题。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缺水量为100亿~318亿立方米。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缺水量为130亿立方米,2050年基本实现平衡。目前,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面临水危机,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个,每年因缺水而损失的工业产值达2000亿元。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资源与其他生态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在空间上也不匹配。中国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匮乏。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4.8%,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5%。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占全国的39.1%,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7.7%。相反,南方耕地少,水资源相对丰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35.2%,但拥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4%。
从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转变,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量消耗生态资源来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水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浪费大、污染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因此,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使水资源约束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将进一步加大,如不转变用水观念和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从而对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经济而言,目前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而对水资源等生态资源而言,则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改变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将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问题不仅仅是资源利用问题,而且是维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实现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选择以“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研究”为题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探讨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