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莱芜市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想,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特别是2008年被批准为山东省城乡统筹试点市以来,莱芜市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经济综合实力增强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莱芜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见图2-1)。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莱芜市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是莱芜市委市政府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使GDP依然保持了12.5%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33亿元,增速达到12%(见图2-1)。人均GDP达到42367元,增速达到10%。
图2-1 2006~2010年莱芜市GDP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各年度)计算。
2.财政实力稳步提升
2010年莱芜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8.01%,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4%。5年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3.6亿元,是2001~2005年的3.3倍。
3.镇域经济不断壮大
发展镇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2008年以来,莱芜依托“园区经济”和“飞地经济”,打造镇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乡镇第二、第三产业,镇域经济实力实现突破,乡镇财政收入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见图2-2)。2010年,各乡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4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31.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个乡镇全部实现财政收入过千万元,其中3个乡镇过亿元。
图2-2 2006~2010年莱芜乡镇财政收入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显著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地区总产出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员之比。近年来,莱芜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以2006年不变价计算,见图2-3),2010年比上年上升了0.82个百分点,并且超过了山东省平均水平。
图2-3 2006~2010年莱芜市与山东省劳动生产率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2.投资效果系数开始反转
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这一指标从增量资金角度出发反映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增固定资产科技水平和投资结构优化效果。2006年以来,莱芜市投资效果系数变化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是2006年至2008年,为投资效果系数下降阶段;二是2008年至今,为投资效果系数上升阶段(见图2-4)。这表明,莱芜经济效益在2008年以后得到改善,特别是2009年以后,莱芜市投资效果系数出现了明显的上扬趋势。与山东省平均水平相比,莱芜市投资效果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图2-4 2006~2010年莱芜市与山东省投资效果系数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3.高科技产业发展
高科技产业既反映了科技进步状况,也包含了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水平、地区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近年来,莱芜市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2008年以来,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上升幅度尤为显著,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0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48%(见图2-5)。
图2-5 2006~2010年莱芜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改观
莱芜市是典型的以钢铁兴市的城市,产业集中度高,很容易形成繁荣的城市与凋敝的农村在发展上的反差。长期以来莱芜市工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莱芜市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现象显著改观。
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见图2-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6.6:63.6:29.8调整为7.1:60.4:3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5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图2-6 2006~2010年莱芜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2.工农业发展失衡现象有所改善
通过计算莱芜市1992~2009年的二元反差指数可以发现,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反差指数大致呈现“倒U形”的变化特征(见图2-7),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体经历了二元结构加剧阶段(1994~2000年)和二元结构缓解阶段(2005年以来)。二元反差指数的不断下降说明莱芜市失衡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朝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调整。
图2-7 1992~2009年莱芜市二元反差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1993~2010)计算。
3.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莱芜市统计局监测数据,莱芜城镇化自1992年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5%(见图2-8),超过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图2-8 1992年以来莱芜市城镇化率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1993~2010)计算。
4.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基本建立
莱芜市统筹城乡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2.5万人以上(见表2-1)。累计新增就业10.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2010年,莱芜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
表2-1 莱芜市城乡劳动力情况
资料来源:《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年份。
专栏2-1 莱芜市统筹城乡就业体系
(一)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2003年,莱芜市取消了城乡劳动力就业的户籍限制,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平等参与“二产”和“三产”的市场竞争就业,同样享受劳动保障和劳动保险,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身份的平等。2006年,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以来,莱芜市不断将就业优惠政策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起鼓励和扶持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是实施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补贴政策,2007年以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农村劳动者累计达到5万余人次。二是实施职业介绍补贴政策,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三是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为进城就业初次申请初级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四是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从事个体经营或境外就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小额贷款资金支持,扶持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和境外转移就业。
(二)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三是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农村劳动者纳入了日常就业统计工作范围,建立完善农村劳动者就业登记统计制度。建立了农村劳动者资源数据库,动态掌握农村劳动者数量、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就业愿望、就业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奠定了基础,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2008年,莱芜在全省率先采取发放“培训券”的方式,面向有培训就业愿望的城乡各类人员实施全民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工程。一是将农村劳动者纳入培训范围;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定点培训机构体系;三是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实行培训券制度以来,莱芜市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4.0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3.15万人。
(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莱芜市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根本动力。积极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在农村实施以“两股两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1.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
近年来,莱芜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见图2-9)。2010年,莱芜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0.5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GDP的比重达到44%,比2009年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15.33亿元,同比增长26.87%,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3.28%,同比提高3.75个百分点。
图2-9 莱芜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税收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2.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莱芜市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城乡统筹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广泛借鉴外地经验,以“两股两建”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加强了包括资产确权、产权交易和产权抵押融资在内的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两股两建”,这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即土地股权化、资产股份化、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建设;另一部分是配套制度建设,包括确权、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产权抵押融资。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开放的农村产权制度框架体系,为莱芜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1.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有所减小
收入差距是衡量城乡统筹政策效果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效果的直接表现。2000年以来,莱芜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较快,2008年后各年均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基数相差较大,莱芜市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还很大。
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反映城乡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度量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根据莱芜市统计局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莱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532元上升到20988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4%。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246元上升到8311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9%(见图2-10)。这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要快于农村居民,但2008年以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已开始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8个百分点。因此,2008年以后莱芜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呈现缩小趋势(见图2-11),这表明虽然莱芜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但其相对差距已开始缩小,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一定实效。
图2-10 2001~2010年莱芜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2011)绘制。
图2-11 2000~2010年莱芜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2011)计算。
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缩小
(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莱芜农民人均消费支出4117元,增长9.1%; 2010年达到4620元,增长12.23%,比城镇居民快3.92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6~2009年的上升阶段以及2009年以来的下降阶段(见表2-2)。2006年莱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3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140元,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43倍;到2009年,莱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2598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达到近几年最高值3.06。2010年,莱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620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下降至2.95倍。人均消费支出比下降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缩小。
表2-2 2006~2010年莱芜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计算。
(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8年以来,莱芜农村居民耐用品拥有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见图2-12)。2010年莱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每百户移动电话、电脑、汽车拥有量之比分别达到61.15%、28.1%、25.53%,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8.15、1.59和1.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增长速度亦快于城镇居民。2010年莱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比达到58.53%,比2009年提高6.03个百分点。
图2-12 莱芜农村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计算。
从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来看,2008年以后,连续4年增长的莱芜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下降,从2008年的42.83%下降到2010年的37.94%,下降了4.89个百分点(见图2-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结构发生了调整,食品支出比重开始下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改善。
图2-13 莱芜农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计算。
(六)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效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以来,莱芜市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乡镇延伸,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基本生活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于城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落后于城市的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1.村镇建设全面推进
2010年,莱芜市用于村镇建设的资金占全市建设资金总额的比重达到34.93%,比2009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比2006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随着建设资金向村镇倾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1)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建设农村道路120公里,实施了76个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了150个标准化用电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比重分别达到99.6%、92%、50%,比2006年分别提高4、12和20个百分点。管道天然气向农村延伸辐射取得新突破,截至2010年,天然气管网延伸到10个镇(街道),覆盖面达到50%,其中钢城区的所有乡镇基本实现天然气主管网全覆盖。
(2)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莱芜市已经建立了“定点收集、集中清运、统一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全市各村共配备保洁员2696人,建设垃圾池(箱)2145处,全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农村新社区大力推广应用生态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作开始起步,全市已有22个农村社区建设了生态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全市各镇分别建设了2000~7000平方米不等的中心公园。
(3)文教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莱芜市加强了农村文教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投入100万元,为100个村配建了篮球场,安装了乒乓球台200张,路径器材500多件,体育场地设施“村村有”工程完成比例达到75.42%,比2009年提高了5.33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莱芜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农村互联网入户率达到19.96%,比上年提高4.88个百分点。在新型农村社区高标准建设了5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150个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综合达标率达到56.96%,比2006年提高55个百分点,健身设施村庄覆盖率达到80%,比2006年提高70个百分点。
(4)城乡一体化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自2008年莱芜被确定为山东省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试点市以来,莱芜市不断加大交通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城乡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一体的交通格局。截至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了3158.2公里,其中县道332.1公里,乡道421.1公里,村道2334.9公里,1010个行政村中已通油路行政村达1005个,通油路村比重达到99.6%。截至2010年,莱芜投资2.18亿元,开通9条城乡公交线、89条镇村公交线,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区和所有镇村的城乡公交网络。农村居民只花1元钱就能到镇,只花2~3元钱就能进城,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安全便捷、质优价廉的公交服务,每年可节省群众出行费用4000多万元。
2.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莱芜市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教育保障体系。从2008年开始,莱芜市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课本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除住宿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比例由8%提高到12%。按人均计算教育经费支出,从2007年开始农村一直高于城市。随着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由2006年的7.7年,提高到2010年的8.2年(见表2-3)。
表2-3 莱芜市城乡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莱芜统计年鉴》整理。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长期以来,莱芜市城乡卫生资源的城乡空间配置不平衡。全市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集中在城区。2007年,千人拥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数,城乡比分别是3.3、12和22。
2008年《关于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莱芜市创新体制,积极探索“两个延伸”改革思路。2010年,城乡医疗机构融合发展效果显著。城市卫生资源向乡镇延伸度达到100%,同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全市19家乡镇卫生院全部与城市医院建立托管、合作关系。城市医院累计向帮扶医疗机构投入物资近1000万元,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216人,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4名。千人拥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城乡之比分别下降到2.2、4.5,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1和7.5。此外,乡镇卫生资源向行政村延伸度亦由0%提高到100%,且融合质量不断提升。行政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按照每2000~4000人建设一处村卫生室的标准,已经在全市规划建设456处村卫生室,服务行政村1058个。
随着“两个延伸”的推开,莱芜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不出村即能享受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城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
专栏2-2 莱芜市卫生服务一体化——“两个延伸”
一是城乡医疗机构采取兼并、托管、合作等形式融合发展,打破城乡分割和行政界线,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兼并,就是城市医院购买、兼并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集团或设立分院。托管,就是对卫生院所有权和管理权实行分离,区、镇政府把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委托给城市医院。合作,就是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以技术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的结对发展,促进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
二是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促进乡镇卫生资源向村延伸。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药品、“新农合”实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单位,其法人代表由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下派到村卫生室工作,原有的乡村医生经过考核合格,可以按乡镇卫生院派出人员对待;乡村医生工资由乡镇卫生院发放,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为乡村医生办理养老保险,乡村医生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村卫生室逐步实现微机联网,对药品配送和使用同一的微机化管理,群众就医过程中产生的“新农合”费用网上审核、报销。
(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
(1)农村居民养老。2007年,莱芜市开始推行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50岁以上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参保人数由2006年的6万人增加到21万人。2010年全面启动了新农保,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到2010年底,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50.4万人,参保率达到91.4%; 14.6万60岁以上农村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2.26亿元(见图2-14)。
图2-14 莱芜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及参保率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中有关资料绘制。
(2)农村医疗卫生保障。2006年,莱芜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村覆盖,农民参合率达到84%。2008年底,莱芜市新农合工作开始实行市级统筹管理。2009年,新农合市级统筹机制基本建立,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7.6%。2010年,莱芜市级统筹制度框架逐步完善,实现了全市新农合“九个统一”和“一网、一卡”,成为首批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地市。全市参合农民数达到86.32万人,参合率达到98.8%(见图2-15)。
图2-15 莱芜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统计年鉴》中有关资料绘制。
2.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以来,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范围逐步扩大(见表2-4),2010年城乡低保覆盖人数分别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65%和4.07%。城乡低保差距逐步缩小,并且均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75%以上。
表2-4 莱芜市城乡救助体系相关指标
资料来源:根据《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年份整理。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莱芜三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300元,补助水平由月人均125元提高到19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补助水平由月人均30元提高到80元。农村低保对象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2010年开始享受政府发放的每月55元的养老金。与此同时,莱芜还建立城乡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性生活救助制度,每人发放200~2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3311名五保对象得到较好的保障。2009~2010年,全市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9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00多人;发放特困高考新生助学金170多万元,帮助460多名特困大学生顺利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