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内涵
一 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发展
循环经济是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环境与发展问题之争的产物,是为应对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而产生的全新理念,它是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鲍尔丁(Boulding, Kenneth Ewart)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次深入思考,是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开始的,该书的问世唤醒了当代人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从而开创了以树立地球伦理道德为宗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时代。1966年鲍尔丁发表了《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一文,他认为地球如同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人类对资源的不断使用,只会导致现有的资源不断减少,如果不对现有的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消耗完,宇宙飞船将不能再飞行,地球也将灭亡。这一理论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雏形。1968年,罗马俱乐部诞生,并陆续发布了《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等报告,促使人们对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理念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绿色和平运动进入官方的议程。1987年,联合国颁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国际性宣言”和“可持续发展的路标”,自此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循环经济理念逐渐被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所接受与认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将环境与发展协调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里约宣言》为标志,一种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确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建设循环型社会、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二 循环经济的定义及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在倡导保护环境、应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危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以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因此,自循环经济理论诞生以来,各国学者就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角度不同的定义。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上,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它注重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上,在这里,循环经济被看作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一种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学者们强调循环经济应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经济,是构建环保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的最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循环经济定义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我们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提出的定义:循环经济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结果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从国家发改委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循环经济虽然具有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但它本质上应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侧重于在保护生态系统与维系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的前提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探索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上,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的特征在与传统经济的比较中得以凸现,循环经济走出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局限,被纳入由自然资源与经济生产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循环经济在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出发,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高能源资源投入、低经济产出、高污染排放向低能源资源投入、高经济产出、低污染排放的转变。具体而言,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循环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摒弃传统的价值观、经济观、生产观、消费观,从“以人类为中心”转向“以生态为中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摆脱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思想,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适度和理性地消费。
技术上,循环经济通过使用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的物质循环,实现环境治理由外部处理向内部消化的转变。
目标上,循环经济追求经济的内涵式发展,用绿色核算体系取代传统的评价指标(GDP、GNP、人均消费等)。循环经济在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追求自身生产的效率,只是这种效率是一种更为理性的生态效率,即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保证的前提下,在经济最大化与环境保护最大化之间实现最佳的协调,既保证满足现代人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权利。
三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
自我国引入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以来,学术界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的探讨就从未停止过。在初期的理论探讨、理念倡导阶段,学术界普遍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作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简称为“3R”原则。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与推广,研究者对循环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除“3R”原则外,学者们又补充了“再思考”“再修复”“再组织”“再制造”“无害化”“资源化”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传统的“3R”原则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贯穿于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全过程。减量化原则要求从物质流的输入端开始控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生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尽可能降低输入产品生产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减少排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在消费过程中,倡导节约、适度消费的理念,控制对商品的过度需求。再利用原则要求从物质流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在物质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尽可能地多次重复使用产品或包装物品,比如生产质量好、技术高的设施设备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或重复使用包装袋等,避免其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对物质流的输出端进行控制,一方面对生产系统内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使之最大限度地成为另一生产系统所需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对消费后形成的废旧物品进行资源化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形成再生产品。然而,“3R”原则更多地是从资源节约与利用的角度出发,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要求循环经济是循环利用的经济,而且要求它在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是“零排放”或是尽可能地接近零排放的经济。因此,我们赞同将“无害化排放”补充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之一,这样的补充,实现了循环经济原则从节约资源向环境保护的转变。
四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基础
循环经济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后,国内外各机构、组织、研究者争相进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一度掀起研究的热潮。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见于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领域的著作或文章当中;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逐步被许多国家提上议事日程,有关循环经济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也日益增多。
(一)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理论自身的发展;二是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即循环经济如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率先提出“宇宙飞船理论”,开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先河。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的结论,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循环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比尔·麦克提出了全球变暖的“反馈循环圈”观点,将环境与资源容量的问题落实到理论研究的操作层面,并使高效地利用资源成为各国学者思考的重点。1987年联合国大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发布,它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上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其理论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同时,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循环经济理论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学者们探索研究了多种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D. W. Pearce、R. K. Turner、Sujit Das、A. Lans Bovenberg(1990)等学者认为,应该从资源和产品循环利用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各种税收手段、市场价格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2000年,L. Reijinders在《可持续利用资源的选择与回收的标准化策略》一文中,研究了稳态经济系统的特点,认为通过产品的合理设计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可以防止污染物的形成或累积,能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和重复利用。除此之外,学者们也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产品的生态化设计、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科技创新等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这些研究都对循环经济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国外专家学者与国内学者的研究范畴不尽相同。日本的专家学者侧重于“静脉”产业研究,主要有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建筑废弃物等的资源化利用;德国学者以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处置为重点开展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则侧重于探讨循环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及运转,主要涉及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废弃物处理、清洁工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产业。代表人物主要有John E. Tilton、Hirohiso Kishino、Yasuo Kondo、Sujit Das、S. Spatari、Stuart Koss等,他们分别对金属、纸张、电冰箱、汽车、金属铜、塑料包装材料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实现途径。当然,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许多学者分别发表研究文章或出版专著探讨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用的手段。
(二)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关注始于1997年,以闵毅梅在《环境导报》上发表的《德国的〈循环经济法〉》一文为标志。随后,学者吴季松于2003年4月出版著作《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第一位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内容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200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掀起了理论界、政界研究循环经济的热潮。我国学者更多地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阻力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并据此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我国学者普遍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赵涛、徐凤军、李东升等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企业追求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目标以及政府、企业、居民追求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等社会效益目标;外在动力包括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技术支撑等,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李云燕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行为。肖华茂、彭剑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和战略机遇,主要包括利润、技术、规模经济、社会责任、新的机遇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构成了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方式向循环经济方式转移的拉力。外在动力包括政府宏观战略、绿色理念、资源约束、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公众的呼吁五种力量。
学术界关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阻力研究,主要涉及观念阻力、管理阻力、制度阻力和技术阻力等方面。观念阻力主要表现为:受传统的资源和环境观念影响,人们对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政府的责任,把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置于环境保护之上等。管理阻力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也多以行政手段为主,创新不足。制度阻力主要表现为:现有的法律缺乏协调配合以及一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律缺失;资源产权制度、税收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改革长期滞后,没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支撑。技术阻力主要表现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节能减排、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许多技术问题一直难以破解。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第一种是C模式,该模式由诸大建等人提出,他们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给予我国GDP增长一个15—20年的缓冲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相对的减物质化目标。第二种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肖华茂提出。该模式认为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并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特点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设计了工业生态园整合模式、虚拟仿生循环模式、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模式、工农业融合模式、农户群的共生网络模式、以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专业化的回收处理模式等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特色模式。第三种是“2+4”模式,这种模式由王延荣提出,他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体系,它们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实现有机组合和共生。第四种是“3”层次模式,“3”是指循环经济实践中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循环模式,即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第五种是“3+1”模式,这种模式由我国政府提出并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认可,它在“3”层次模式提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废弃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层次。“3+1”模式提出后,学者刘贵富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家庭经济的微循环和国际社会的大循环,形成了“5+1”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供需情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解振华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是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调整经济结构、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政府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的关键点。齐建国认为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其他政策相配套。张鹏从政府、公众、中介、技术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构建大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快建立法规、规章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信息交换平台,研究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构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的方法,研究涉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绿色消费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
第二节 相关理论
迄今为止,循环经济仍未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仍然是与多学科、多种理论相互交叉的“边缘”理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本研究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出发,探析这三种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理论,并讨论它们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一 生态学理论基础
生态学的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最早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它也是传统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学者逐渐走出自然生态的研究局限,认识到人、自然和社会是有机复合的系统整体,将人类与社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重点扩展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一)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转化原理、食物链原理、整体效应原理、互惠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边缘效应原理、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地域性原理、群落演替原理、效益协调原理等。这些原理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物质循环转化原理、食物链原理、整体效应原理、互惠共生原理更是直接指导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物质循环转化原理
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转化原理是指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于环境中。也就是说,所有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都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和再生,使系统保持恒量或资源完成更新,而不排放任何有害的废弃物。该原理对循环经济这一新型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循环经济在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引入生态系统的同时,强调这种引入应以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正常运行为保证,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态资源;此外,循环经济理论认为人类的进入生态系统会导致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在开发的同时,还应治理因人类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
2.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有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食物网。多样性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形成了内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不仅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会大幅减少资源浪费。循环经济中的生产模式、产业链、产业集群,就是“食物链”原理灵活运用的例子:企业将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下游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以人才、技术、资金、项目为依托,围绕主导产业开发新产品,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利用产业间的关联配套,形成看似松散却紧密相连的“食物链”,有机地将各产业联系起来。
3.整体效应原理
生态学的整体效应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网络状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进行着转运、连接、交换和补偿,各分组间进行着反馈、负反馈联系。整体效应原理告诉我们,第一,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生存有自己的范围和限度,因此,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制约机制,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平稳;第二,要在遵循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这一规律的前提下,使系统内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达到最佳的循环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生产率。
4.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是指两物种(多物种)建立互相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互相依赖、互相依存、双方(多方)获利。循环经济根据这一原理,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将几种相互促进的生产活动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以实现生产的互惠互利,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工业生态学理论
工业生态学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拉登·阿伦比(Braden R. Allenby)对工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工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工业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一级生态系统、二级生态系统和三级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后,最终在系统内部通过多种渠道的流动,形成物质与能量的闭路循环,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零污染、零排放的一种理想状态。
1.一级生态系统
在一级生态系统中,人类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发展仅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当时工业体系较为简单,自然界完全有能力为工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材料,自然资源呈现出易开采、廉价、取之不尽的特性。在此情况下,工业生产部门只注重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较少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薄弱,不断向自然界排放大量废弃物、污染物。同时,在工业文明初期,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完整,吸纳污染物的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足够大,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出,工业生态系统呈现线性流动模式(见图1-1)。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凸显。
图1-1 一级生态系统中的线性流动模式
2.二级生态系统
在经历了过度消耗资源、无限排放废弃物的初级工业发展阶段后,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越来越高,环境容量也逐步下降,由此人类开始探索生态系统的循环流动模式。在二级生态系统中,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工业技术的进步,输入与输出工业系统的资源和废弃物变得有限,物质和能量的消耗逐渐减少,工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不断增强,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较一级生态系统而言,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但还不能实现多级层叠和循环利用,资源浪费情况依旧严重。二级生态系统比一级生态系统更有效率,但从整体上看,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仍是单一向下的,无法完全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因此二级生态系统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仍较大(见图1-2)。
图1-2 二级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流动模式
3.三级生态系统
经过长期的进化,工业生态系统将趋近三级生态系统。太阳能是其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系统内部能够将所有废弃物都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废弃物完全实现了高效利用,物质和能量实现了完全的循环流动。工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的耦合程度达到顶点,一家企业的废弃物能够完全被另一家企业当作资源进行回收并被有效利用,无需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也不向自然界排放任何废弃物。三级生态系统是完美的循环模式,但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条件下难以实现(见图1-3)。
图1-3 三级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流动模式
4.理想工业生态系统模式
由于三级生态系统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实现,因此拉登·阿伦比提出理想工业生态系统,认为工业生态系统可以向这一模式发展。理想工业生态系统模式由资源开采者、加工者、消费者和废弃物处理者四个主体构成,其核心是废弃物处理者要承担持续收集、处理其他三者所排放废弃物的职能,减少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量,由此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图1-4 理想工业生态系统模式
5.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是对理想工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即资源开采者、加工者、消费者和废弃物处理者四个主体应相互合作、互相协调,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这要求资源开采者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如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运用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要求加工者将循环经济管理理念和先进实用技术运用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制定和形成能源节约制度、资源集约使用机制、清洁生产制度和废弃物收集体系;要求消费者提高节约、低碳、环保意识,一方面优先购买节能环保产品或再生制品,另一方面避免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要求废弃物处理者与其他三者共同建立废弃物制造系统、废弃物加工系统、废弃物还原系统,共同培育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历程、形态、运作情况以及产业与产业间物质、能量流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产业发展初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企业,推进企业节约能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在产业发展中期,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与园区相互推动、相辅相成,不仅要求企业自身做好资源节约和废弃物收集、处置等工作,更需要工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之间形成污染物集中治理、废水集中回收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良性合作关系;在产业发展高级阶段,需要企业、园区、产业三个层面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推进产业向集约经济型、低碳环保型、高效循环型等方向发展。
二 经济学理论基础
无论学者们就循环经济的定义进行着何种争论都不能抹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本质,传统经济学是循环经济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经济观是循环经济产生的基础,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
(一)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概述
根据亚当·斯密奠定的经济学原理来看,经济学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存在稀缺性;二是人类发展需要最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由此可见,“稀缺”与“效率”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资源的稀缺性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它不可能满足这个社会所有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里的资源包括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即为生产一定的产出所必需的投入。只是传统经济学将资本和劳动作为研究的重点,认为资本投入与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才是导致稀缺的根本原因,而自然资源与技术水平等不过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外在因素。循环经济走出传统经济学的局限,将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提到和劳动与资本同一的高度,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资源绝对稀缺论,可以说是对资源稀缺性的初步认识。他认为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人口规模迟早将超过自然资源所能承受的限度,这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报酬递减,其结果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将很快被人类所消耗。正是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并且稀缺的,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该利用科学技术与新的生产观念,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
循环经济的观点在丰富传统经济学有关“稀缺性”内涵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成本内涵,将自然资源的生态成本加入经济发展的总成本中。在这里,所谓生态环境成本,指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成本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核算与统计方式,不仅把自然资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量的投入纳入国民经济活动的计算中,而且核算了环境资源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绿色GDP这一新型核算方式。
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是: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求,它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一般包括技术效率、选择效率、配置效率,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对生态成本的忽视直接导致了生态效率在传统经济学中的缺位。因此,在传统经济学的指导下,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却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生态成本的概念,因而其效率的含义也扩展至生态效率,循环经济中的生态效率是指在尽量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至此,循环经济将传统经济理念中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巧妙地发展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益最优化,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除了受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外,还受到经济学中许多应用专业学科的影响,如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这些经济学理论运用基本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试图共同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二)公共物品理论与循环经济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是指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广播等)。许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物品都是公共物品,或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如公共土地、河流、大气质量等。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供给的普遍性,即在给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一个额外消费者提高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由于公共物品具有以上两个重要的经济属性,在公共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公地的悲剧”,引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或“搭便车”等现象,从而无法实现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综观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历程,在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问题上,经济学家的研究在强调政府的重要性与市场的重要性两者之间交替进行。早期公共物品理论在分析市场失灵、“公地的悲剧”等现象时已经明确了政府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而在近代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围绕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是有效的还是失灵的、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地供给公共物品等问题,经济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以萨缪尔森的“政府干预论”和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失灵论”为主要代表。随着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公共选择学派提出了公共物品供给的“第三条道路”,即由第三部门承担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思想。
循环经济是追求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维持与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公共物品理论提出的解决“公地的悲剧”的方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坚持多主体的理念,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公众、媒体等都纳入循环经济运行主体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配资源的作用,尽量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内,由市场统一调配;而对于具有较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资源产品、环保基础设施和共性技术,则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支持具有很强公共性的循环经济设施、平台的建设及技术的开发。同时,应积极引导第三部门、公众、媒体等主体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外部性理论与循环经济
凯恩斯认为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之一,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得到补偿,也没有因为得到利益而付费。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是指某个生产者的行为给其他生产者带来利益,后者指生产者的行为给其他生产者带来损失或强加了成本。对于外部性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呼吁通过国家干预来纠正外部效应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具体办法是对造成损害的一方征税,使外部效应“内在化”,重新恢复社会成本和收益等边际条件。而科斯认为假定交易费用为零,初始产权界限清晰,那么不论责任如何分配,最终资源配置的效率将不受影响。这一结论后来被概括为“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不存在交易费用和收入效应的条件下,不论产权属于哪一方,只要产权被清晰界定,资源仍能达到均衡配置。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都被认为是解决外部性的两种有效途径,但二者的作用机理不一致。庇古手段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来实现;而科斯手段主要依赖市场机制本身,即利用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来实现外部费用的内部化。
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外部性。在正外部性方面,在某个经济个体通过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设备或改造工艺流程等实现污染物减排、能源节约等目的时,也对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加了社会福利。但与其在短时期内获取的经济效益相比,引进的设备、技术所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对资源环境有贡献的经济个体并不能因此获利,长此以往,会逐步降低循环型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限制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当某一经济个体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研发出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时,因技术具有溢出效应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他经济个体只需花费很少的成本就能够享有该技术的使用权,这会在一定程度抑制经济主体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在负外部性方面,排污、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所付出的私人成本要远远小于其带来的社会成本,虽然就单个个体而言,其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是微不足道的,但将所有个体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加总,所造成的总的外部不经济将是巨大的。因此,政府要妥善运用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协调处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如提高资源能源价格、加大对污染的处罚力度、完善制度设计等。
(四)制度经济学与循环经济
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由三大定理组成。科斯第一定理是指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力在初始时如何安排,都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科斯提出了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力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律制度对产权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定理明确了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而科斯第三定理直接针对制度设计的效率性,认为制度本身的生产是需要代价的,生产什么样的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科斯第三定理给人们的启示是:要从产权制度的成本收益角度选择合适的产权制度。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明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权较为困难,因产权不清晰而引发的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的例子数不胜数,其根本原因在于低效率或负效用的产权制度安排。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产权制度设计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将产权制度设计纳入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现有资源环境产权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从全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创新设计产权制度,使因产权不明引发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
三 社会学理论基础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与生态学和经济学对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影响不同,社会学作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更多地是从必要性方面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社会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其中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前提的自然环境无疑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引起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注意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学家的注意,他们积极探索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形成了社会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这两个应用性的社会学学科分支,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环境社会学与循环经济
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环境问题一经形成,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环境社会学就是研究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环境灾害、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历史上,为应对来自环境的威胁,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完全破坏型”模式,这种模式对环境与社会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二是“完全保护型”模式,这种模式从根本上维系环境与社会现有的关系,试图通过调整社会活动方式,使自然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完全保护”并不容易做到;三是“合理利用型”模式,这种模式同时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环境社会学赞同“合理利用型”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这一模式的实现途径之一。环境社会学引导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而循环经济则是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二)经济社会学与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向来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经济发展与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经济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以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与经济高速增长共生的问题就是资源的获取与环境的保护,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速增长过程,应是一个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是一个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是一个改善经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不能单纯靠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还需依靠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学探究如何可持续地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这个重任交给了研究循环经济的学者们,经济社会学研究者则就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后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进行研究,为循环经济政策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