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建议(代序)
若干年前,和几个对经济社会学有持续研究兴趣的年轻人商议,把大家已经写出的论文加以选择,汇集成册出版,取名《经济社会学研究》,以供在读的学生参考,推进研究。在大家的赞同下,这项工作开始启动,并由王水雄博士任主编,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一辑。此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一计划的实施工作停了下来。
2012年12月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经济与社会”交流会。会上,编辑《经济社会学研究》的话题又重新被提起。我记得这个话题是因工作忙而未能参会的刘万顺在写给会议的信中提起来的,他写道:“最终我们可以有一本自己的学术杂志,那就最好了。”在会上,大家就此进行了讨论,编辑《经济社会学研究》是这次会议形成的决定之一。
我很赞成这个提议。我认为,无论从现实关怀还是从经济社会学学术发展的角度着眼,有这样一个凝聚研究力量、加强交流的平台都是很重要的。
在这次会上,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实关怀角度,我谈了这样一番感受:“当前,社会学界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兴趣较十年前大大下降了。除了社会问题的增多以及政府对社会管理的重视吸引了社会学者的注意力之外,也有某种对经济发展的盲目乐观在产生影响。社会学界的一些人似乎隐含地有这样一种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已经解决,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社会问题。我的判断是: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国内保障经济活力的基础架构十分脆弱,一些曾经导致中国经济停滞的理念和制度有回潮之势,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正面临重大考验。”“应该为在实践中应对这种变化和考验做出研究上的准备。由此来看,我们这个研讨交流会以‘经济与社会’命名,不仅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学术传统,也提示我们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同时,我也提出,“这种变化和考验的来临,无疑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的良好时机”。
无疑,对于编辑学术刊物来说,现实关怀固然可以增进活力,但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推进对知识的探求和积累。对知识的探求和积累,除了个人努力外,非群体力量不能持续与发扬光大。编学术刊物正是凝聚群体力量进行知识探索的一种方式。
那么,怎样通过学术刊物凝聚群体力量来推进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呢?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学发展的现状,我有如下几点建议,提出来供同人考虑。
(1)增强研究的互补意识,求进不求全
这里讲的互补研究,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在同一研究纲领下的相互补充,而且包括竞争性纲领之间的关系。求进不求全,即在研究中追求知识推进,不刻意追求作品形式完全,就是从互补角度提出的。
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却在论文评审中事实存在的形式规范。在经济学的论文中,如果核心部分不能写成数学模型,则一般很难发表。其实,这并非科学规范的必要要求,只是一种形式“规范”。这样的形式规范的好处是使知识积累稳步扎实,但也会把一些有趣但一时没有办法数学模型化的研究排斥在外。而在社会学的论文发表中,则潜在通行另一种形式规范:要求一篇论文既要有理论,又要有系统经验资料支撑;如果经验资料不是统计数据而是案例,则通常要求案例至少部分来自作者亲自的调查。这种全才式要求的好处是使文章既接“地气”又能讲出一些道理,但也导致一些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后果。一是理论的严密化、模型化的工作缺乏激励,比如专门研究理论建模的文章通常会被拒绝;二是在社会学的理论模型研究十分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只有低水平的连接,甚至长时间在低水平连接的状态下徘徊。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需要各有所长的研究者们的互补推进,因而不必遵循经济学和社会学论文发表中的形式规范,也就是不求这种形式规范之全。无论是来自纯理论的研究,还是一时未能提炼出好的理论但有值得深入分析的经验素材的“白描”,只要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富有推进价值,经过评审程序,都可以考虑收入《经济社会学研究》。
(2)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在我的理解中,经济社会学既不是把经济学的既有理论工具应用于传统社会学的领域,也不是把社会学的既有理论工具应用于传统经济学的领域,而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着的学科,其存在的“合法性”就在于这种互动正在创造新的理论基础。如果不是这样,那根本不需要有一门经济社会学,只需要掌握传统经济学或传统社会学的知识,加上将这些学科知识运用于其中的某些领域的知识就够了。
如果认可对经济社会学的这样一种定位,那么,重视经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就是一项必需的工作。这个方面有许多事情要做,希望经济社会学的同人能够携手共进。
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探讨基础理论,富有挑战性,对刚刚步入社会学界尚立足未稳的青年人来说,无疑存在风险。《经济社会学研究》应当支持青年学者承担挑战性研究的努力。
(3)开辟“案例共解析”栏目
在中国的土壤上发展经济社会学,重视深入的实地调查非常重要,这既可以使我们切实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机制,又可以启发我们的理论思考。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未来将面对一系列与此前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更显得必要。
前几年,蔡禾教授、雷洪教授曾经分别组织过一种案例分析研讨会,其做法是由调查者提供白描案例,然后由若干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我觉得这是一个凝聚群体智慧、推进研究分析的好办法。在《经济社会学研究》中,也可以考虑开辟“案例共解析”栏目,栏目中同时刊出白描案例和几个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的理论分析。
以上是就刊物编辑本身提出的建议。此外,我认为有了这个刊物以后,可以以此为平台,加强一些讨论交流。其中特别需要讨论交流的是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问题。记得1980年代中期,我的导师于光远先生向学生们介绍了胡作玄写的《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衰》一书。布尔巴基学派是于193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数学学派,该学派的成员是一些年轻的数学家,他们提出“数学结构”观念,并以此观念整理纯数学,形成了一系列著作,对现代数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本书的作者把数学史研究的问题分作六类:① 没有希望解决的问题;② 没有后代的问题;③ 产生方法的问题;④ 产生一般理论的问题;⑤ 日渐衰落的问题;⑥ 平淡无聊的问题。于先生借此提醒我们,选题十分重要,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应该想一想,因为这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我想,在凝聚群体力量进行研究时,特别需要重视问题可能引发的后续效应。当然,我们在特定时间中的认知、预见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能完全清楚地知道许多问题的后续潜力,但是,我想,有这样的问题意识,阶段性地围绕问题选择进行讨论交流,对经济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