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云南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是极为重要且有意义的课题,因为,民族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世界重要而基本的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云南地区民族众多且文化多样,自古以来却从未像某些多民族地区(如巴尔干半岛)那样成为地区的“火药桶”,自秦汉以来云南各民族始终以统一、团结和稳定为主流,很少陷入长期的民族冲突与战乱,故而就中华民族或全人类来说,云南民族关系史是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此前,众多学者、先贤对云南民族关系史已有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给我们许多启发与教益,但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上,我们觉得须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发展。一些论著认为,民族关系实质为政治关系,由此民族关系史,即为各民族政权(特别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史。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理解民族关系的内涵过于狭隘,民族的实质在于文化,故要从文化的视域来认识民族关系。具体来说,民族关系不仅包含政治关系,也含有经济和思想文化关系;且此三者对民族关系的作用及影响也存有差异,在民族关系中,政治与经济是基础,但观念文化、民族精神才是灵魂。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形态必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而变革:从原始公有制到奴隶制,到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但是,只要其观念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不泯灭,那么,这个民族依然还是“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力求以文化为核心,全面展开对民族关系的探讨。

在方法上,现今论说民族关系史,无不以民族为叙述单元。民族关系就是讲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系,这似乎是当然之理。其实,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各民族来说,特别是对于云南各民族来说,这样的方法不是很恰当的。首先,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就是云南各民族形成“多元一体”关系(结构)的历史;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就是形成“多元一体”关系的经验。费孝通先生和马曜先生都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从局部到整体,或者说,以局部的“多元一体”为基础构建整体的“多元一体”。我们进而认为,若以云南为全国的局部,那么云南的“多元一体”是全国“多元一体”的基础的一部分;若以云南为一整体,那么,它的“多元一体”又是以各个局部的“多元一体”为基础而形成的。由此,我们分析云南“多元一体”民族关系不是以单个的民族为基点(单元),而是把云南分为五个地区,以地区为基点(单元)来研究各民族的相互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再论云南整体范围内的民族关系,以及云南与全国的关系。其次,也只能采取以地区为基点的方法,因为,云南26个世居的民族,空间分布为突出的“大分散,小聚居”,除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外,多数民族都分散在各县,其中彝、苗、回等族在全省100多个县都有聚居点;历史源流则既有“同源异流”,又有“异源合流”;文化上,不仅多元并存,而且相互渗透、融合,由此云南各民族之间形成突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渗透关系。面对这样的现实,以时间为框架,以民族为单元来叙述,实难理清相互关系,只有以地区为基点(单元)才能理清云南民族关系。这亦如在我国,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能以民族为单元进行自治一样。

依据上述理论与方法,我们力图对数千年的云南民族关系史做一番概要的考察。我们按“多元一体”结构在云南形成、发展的轨迹,把民族关系史归结为四个阶段,也就是本书的前四个章节:第一章,远古至两汉——云南民族关系的酝酿与形成;第二章,南中“大姓”与爨氏时期——云南“多元一体”格局的开端;第三章,南诏与大理国时期——云南“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第四章,元明清时期——云南“多元一体”格局的调整、发展。由于诸多原因,近代部分未及完成,但是我们认为,就“多元一体”关系(结构)形成、发展的历史而言,至此也可以了。所谓“可以”,不仅是就过程的描述而言,而且也指:可以总结基本的历史经验了。由此,我们在第五章论述了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

我们对云南民族关系历史过程的基本看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云南就存有古滇国这样的地方性政权,秦汉后中原王朝就开始在云南开郡设治,将云南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但这些郡治都带有羁縻性质,云南当地土著首领依然被封为王管理本民族事务,如汉武帝征服古滇国后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实际处于以爨氏为代表的大姓统治下,其治下人民既被统称为“爨人”,又根据彼此特点被分为“东爨乌蛮”“西爨白蛮”;“西爨白蛮”一般由爨氏家族直接统治,而“东爨乌蛮”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爨氏对其更多采取羁縻性质的统治。同时,爨氏始终没有割据称王的意图,始终保持与内地王朝的臣属关系。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出现了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性政权,基本实现了对云南全境各民族的政治统一。但其内部依然有民族自治性政权的存在,政权结构上的“多元一体”特征非常明显,如南诏时期生活在滇西南地区的傣族先民基本是自治的;到了大理国时期,这些傣族先民甚至建立了独立政权——景陇金殿国(也称景龙金殿国),并得到大理国政权的认同。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上,南诏、大理依然存有强烈的内聚倾向。在与唐朝发生天宝之战取得胜利后,南诏还是认为“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南诏德化碑》,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2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第379页。,言下之意发生战争完全出于无奈。大理则是因为北宋王朝主动放弃才脱离中国版图的,而其自身始终要求归顺宋朝,并多次派遣使节至宋都城开封表达称臣意愿。元明清时期,云南虽已成为直属于中原王朝管理的一个行省,但其内部普遍推行不同于内地郡县制的土官、土司制度,在保留各民族原有政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其民族首领管理其内部事务,中央王朝更多负责不同民族间外部关系的协调。

从经济上看,云南地势、地貌多样奇特,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峡谷平原,还有许多点缀其间的高原盆地(俗称“坝子”),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如生活在高原山区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主要以畜牧业为生,而居住在平原地带的傣族、白族又以农耕经济为主。首先,不同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使云南各民族得以各得其所,形成稳定的民族分布,从而始终能保留住彼此的民族特点。如,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傈僳族等已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让他们迁徙到平原地带,或反过来,生活在平原地带的傣族、白族等迁徙到高原地区,他们都不适应、也不愿意。其次,在优势互补原则的支配下,处于不同经济生活方式的各民族形成彼此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畜牧民族需要农耕民族为他们提供粮食、茶业等农产品,反之,农耕民族需要畜牧民族提供牲畜、毛皮等商品。纵贯云南的茶马千年古道就是这种经济互补关系的明证。

在文化上,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灿烂的文化,如,傣族信奉南传小乘佛教文化,彝族信奉毕摩教,纳西族则是东巴教等,所以云南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但在长期的民族发展及融合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文化上的彼此认同及共性也越来越凸显,如,“在藏族和纳西族之间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不仅两族的宗教产生相互融会、相互影响的现象,而且,两族民众相互信仰对方宗教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第9页。。尤其随着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传入,云南少数民族普遍尊崇、学习儒学,从而使儒学成为云南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信仰。

因此,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云南民族关系具有明显的“多元一体”特征,且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最典型的表现。

同时,云南民族关系“多元一体”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费孝通先生在描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形成过程时说:“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第35页。我们认为,云南“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形成过程也是这样,先在不同地区形成由一个或多个民族主导的初级统一体,进而融合上升至更高层次的“多元一体”结构。因为,许多地处偏远的民族生活非常闭塞,不要说和内地民族的联系,即便与云南彝、白、汉等主导民族接触也不是很多,但他们与其所处地区的主导民族交流频繁,相互间形成了紧密关系,进而随着本地区的主导民族融入云南乃至全国的民族关系中。具体言之,构成云南“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初级统一体共有五个,即滇东北地区,滇西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池、洱海地区。滇东北地区生活着彝、汉、苗、回等民族,从历史上看,滇东北地区是彝族的发源地,在清代“改土归流”前彝族一直是该地区的主导民族,汉族、回族及其他民族都是少数。之后,由于滇东北彝族在清朝“改土归流”中几乎被赶尽杀绝,随之大量汉族移入滇东北地区,进而汉族又成为该地区人数最多的民族,所以滇东北地区形成以彝、汉为主导,同时包容回、苗等民族的初级统一体。滇西南地区生活着傣、佤、拉祜、布朗等民族,傣族始终是该地区人口最多、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历史上在该地区建立割据政权的只有傣族,元后以土司身份统治该地区的基本还是傣族,所以滇西南地区形成以傣族为主导,包容其他民族的初级统一体。滇东南地区生活着壮、哈尼、苗、瑶等民族,壮族、哈尼族是该地区人口最多、文化最发达的土著民族,壮族主要在坝区以种植水稻为生,而哈尼族在山上开垦梯田,在山顶种植水稻,因此,壮族、哈尼族虽都以稻作农耕为生,但在历史上却未发生因争夺耕地而来的战争,始终能和睦相处、相互融合;苗、瑶等民族则是明末清初才迁徙到该地区,而且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滇东南地区形成以壮族、哈尼族为主导,包容苗、瑶等民族的初级统一体。滇西北地区生活着纳西、藏、傈僳、普米等民族。从现在情况看,傈僳族人口在滇西北地区最多,约53万人,但大部分人口都是在19世纪后迁徙而来的。纳西族、藏族则是该地区的土著民族,尤其纳西族自唐以后就一直统治着滇西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比其他民族具有明显优势。而藏族和纳西族同根同源,经济、文化上都比较相似,所以历史上两族相互交融、不分彼此,最终形成以纳西族、藏族为主,包容傈僳、普米等民族的初级统一体。滇池、洱海地区主要生活着彝、白、汉等民族。明代以前,彝、白两族不仅是滇池、洱海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是整个云南的统治民族。南诏是由彝族联合白族建立的政权,大理国则是白族联合彝族建立的政权,明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族基本上都融入他们中去了。明以后,汉族才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和统治民族。历史上,彝、白、汉三个民族始终和睦相处,没有发生过不可化解的民族矛盾,所以滇池、洱海地区形成以彝族、白族、汉族为主导,包容其他民族的初级统一体。

在上述五个初级统一体中,滇池、洱海地区及生活在此的彝、白、汉三族是彼此进一步凝聚的核心和联系的纽带。首先,滇池、洱海地区一直是云南的政治中心所在,彝族、白族、汉族也一直是云南的统治民族,这就在政治上统摄了其他地区的民族。其次,滇池、洱海地区地处滇中,在地缘上和其他四个地区都直接相连,所以一直是云南各地区商品贸易的中心,如茶马古道虽起于普洱和西双版纳,但须经大理中转才能将茶叶运往香格里拉、西藏;此外,滇池、洱海地区拥有云南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其技术和产品亦为其他地区民族所必需。这就从经济上紧密凝聚了云南各民族。再次,滇池、洱海地区是汉文化最早开始传播的地区,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汉代时期,中原王朝就有意识地在此传播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爨氏集团更是积极学习汉文化,南诏、大理时期的统治者也在此积极推广汉文化,甚至开科取士,明清时期涌现一批全国知名的彝族或白族的汉文化专家,如李元阳、高奣映等。因此,滇池、洱海地区历来是云南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传播汉文化的中心地带。最后,滇池、洱海地区的彝族、白族、汉族人口最多,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优势广泛分布在其他地区,从而能与云南其他民族建立起普遍的联系,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

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将复杂的云南古代民族关系较为清晰地梳理出来,认为稳定、团结的云南民族关系成因即在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因此,如何保护好云南民族关系“多元一体”格局将关系到云南民族关系未来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