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言之教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1]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2],音声相和[3],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4]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6],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7]。
注释
[1] 斯:就。
[2] 高下相倾:高与低的对比。
[3] 音声相和:乐器的音色和人的歌声相互应和。
[4] 无为:不是指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规律而为。《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意思是说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为地勉强去做。
[5] 作:兴起、发生、创造。辞:推辞,这里指抗拒、顶逆的意思,引申为发号施令。
[6] 恃:恃能。不恃:引申为做出贡献而不追求回报。
[7] 不去:不失去,不泯灭,不朽。
译文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也就知道什么是恶了。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所以,有道的圣人会自觉地依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世间各种事情,并以身教代替言教,以对社会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大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对它们发号施令;孕育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圣人效法大道,成就了事业而不炫耀己能,有了功劳而不据为己有。正是因为圣人不恃能、不居功,民众反而会记住他们,所以他们的功绩不会泯灭。
简析
本章前半部分讲了事物的矛盾现象,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彼此对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永恒的、绝对的,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比如,美与丑的观念、善与恶的观念既是同时产生又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而且这种对立并非永久不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对“善”与“恶”、“美”与“丑”进行论述后,老子又阐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
老子用万物相生的辩证法思想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并将这一观点推及社会、政治生活层面。在他看来,人世间的一切价值取向都是人为设定的,其中必然充斥着不同个体之间相异的主观判断,很容易引起人世间纷争。于是老子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他主张,修养极高而又智慧通达的圣人,相对于“有为”,一定要以“无为”的方式处事;相对于“有言之教”,一定要以“不言之教”的方法实施教化。何谓“有为”?即“用己而背自然”(《淮南子》),意思是,从一己的私心出发违反自然规律而行,也就是将本来不能做或不该做的事情以个人意志强迫别人去做,或以个人私欲扭曲物性的行为就是“有为”。所谓“无为”,并非不作为,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客观规律而为,用英国著名科学家、原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的话讲,“无为,则是遵循事物的内在法则,根据客观的实际条件而采取适宜的行动”。
所谓“不言之教”,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身教。“不言”,绝非指不说话,内中还含有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的各项政令、法规、制度要由“多”、“繁”、“杂”变为少而精,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之意。所谓“教”,乃教化、引导之意。就是把被管理对象的思想、行为引导到管理者所期望的轨道上来,以实现其治理与经营的目标。相对于“言教”,老子更强调“身教”的作用。也就是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圣人不必多说,重在以身作则,能对社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此外,老子也更希望圣人能自觉仿效大道的精神,成就了事业而不恃己能,有了功劳而不据为己有。在他看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既是大道精神,也是圣人品质,更是人们通过修养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启示
启示一:在对立中寻找同一性,在差异中找出结合点。从对立统一关系中认识事物,是道家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方法在哲学上就叫“反思”。反思可以使我们多层面地理解事物,使认识立体化。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没有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没有一方的促进,另一方就不能发展。所以,老子特别提醒人们,不可把矛盾对立的双方绝对化,即将差异绝对化,非此即彼,势不两立。这样做,不但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混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而且还会影响对问题的正确决策与科学判断,轻者给人际关系带来紧张,重者会给事业带来严重损失。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宣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两种社会制度看作水火不相容的完全对立的东西,犯了非此即彼的极“左”毛病,导致人心更加迷茫,经济越发落后。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遇到事情仍然在争论“是姓社还是姓资”、“是姓公还是姓私”,这种争论同样一度弄得干部群众无所适从。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此,我们应深以为戒。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对立面的差异中努力寻找可以结合与兼容的同一性。比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也是有教训的。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但同时在环境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北京雾霾天气频发,华北平原一类地下水几乎绝迹,6000平方公里洞庭湖萎缩至2600平方公里等。追溯原因,就是人们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忽视两者在差异性中的同一性所致。欣喜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层和普通百姓的重视和觉醒。
因为任何价值取向都存在它的对立面,所以,老子同样告诫我们,在说话和处事时,要常往事情的对立面去想想,不要尽想好的一面,而看不到问题的一面;不要尽想到两者的对立,而看不到对立双方可以包容并存、互为对方所用的一面。正如英国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所言:“一切幸福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样,说话做事,就不会有卖矛又卖盾的尴尬。说话不至于满口,会留有余地;做事不至于把事做绝,会留有进退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变得更为周全与妥善。
启示二:“行不言之教”是一种领导风范,只要认真实践,定能从中受益。老子所言“行不言之教”,主要还是针对上位者而言的。所谓上位者,即国家的统治者、地方上的官员、企业的管理者、学校的教育者以及为人父母者。从国家层面说,执政者要少说多做,以身示范,其一举一动,一招一式,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给予期待。
同样在一个团体和组织中,领导和管理者能不能把团体和组织打造成个人以一当十,集体以十当一的团队,能否“行不言之教”至为关键。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这是因为在老子看来,领导的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领导和管理者如此,老师和家长也是一样,与其滔滔不绝地说教,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为子女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家庭教育需要“行不言之教”,即不能只重言语教育而忽视行为教育,不能为出人头地只重能力培养而轻视道德教育。类而推之,学校教育如何“行不言之教”,也需要深入探究。
案例
曹操违令自割发
由于每次行军时都颁布“不可践踏麦田,违者论死罪”的命令,因此,骑士们每次行经麦田时,都会下马牵着马匹扶着麦穗依次而过。一天,曹操骑的马突然狂奔至麦田中,曹操于是命令法务官对他加以处罚。
法务官顿时面有难色地说:“依据《春秋》的记载,最高领导者是不应该受到处罚的。”对此,曹操却摇头说:“制法的人,自己犯法而不受处罚,这样,执法还能彻底吗?不过,我是军队的统帅,不便于自行了断。好!我也该对自己有所处置。”说完,就拔剑将自己的头发割断,丢在地上。
这个故事充分反映曹操具有赏罚分明,“行不言之教”,以身示范的领袖气度。为遵守军法,他连自己都不放过。由于他执法森严,绝不宽纵,部下都乐意拥戴他。
自相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最需要矛和盾这样的武器。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而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它们的作用是对立的。楚国有一个做买卖的人,看准这个商机,于是,他带着矛和盾来到街上叫卖。当他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矛是多么的锋利时说:“我的矛啊,世界上所有的盾都挡不住它。”一会儿,他又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盾是何等的坚固,夸口说:“我的盾啊,世界上所有的矛都穿不透它。”这时,有个旁观者就出来问他:“那么,用你的矛去攻击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商人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哑口无言,不能自圆其说,尴尬不已。他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他没有意识到,矛的锋利和盾的坚固都是相对的,如果说一支矛是很锋利的,但是对于一面更加坚固的盾来讲,它就算不得锋利了,而这面很坚固的盾如果遇到了一支更加锋利的矛,恐怕也就算不得坚固了。矛在锋利的同时,也蕴含着不锋利的因素;盾在坚固的同时,也蕴含着不坚固的因素。而这个人将矛的锋利和盾的坚固给绝对化了,这就好比只见到光明,而忽略了阴影一样。(《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