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穷[5],不如守中[6]。
注释
[1] 不仁:无所偏爱。引申为不偏私。老子所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仁”是偏爱的意思。
[2] 刍(chú)狗:用草扎成的用作祭祀天地神灵的狗。
[3] 橐籥(tuó yuè):冶铸时用于鼓风吹火的器具,相当于现今风箱。外椟为橐,内管为。
[4] 不屈:不竭。严复说:“‘屈’音掘,竭也。‘虚而不屈’,虚而不可竭也。”
[5] 多言(闻)数穷:陈鼓应译为:“政令烦苛,加速败亡。”多言,即多为,而且是按照主观意志行事的多为,与顺应自然的无为相对。
[6] 中:不偏不倚。守中:与前句“多言”相对应,是恰到好处的结合。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慈偏爱,它把自然万物视为祭坛上的刍狗一样,任其自然生长;圣人也效法天地之道,无所谓仁慈偏爱,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不妄加干预,始终一视同仁。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仿佛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推拉结合,协调动作,既不多推,也不多拉,由此产生的能量就能源源不断而不会枯竭。风箱的规律尚且如此,其他事物也概莫能外。因此,与其越多为越行不通,还不如虚静守中,顺应自然,恰到好处,无为而治。
简析
本章仍以“天道”喻“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老子所讲的“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中的“不仁”,究竟该作何理解?对此,相关版本不尽一致。有的甚至把圣人的“不仁”解释为让老百姓自生自灭。笔者认为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未必恰当。人的生命体既然为天所覆,为地所载,其生存的权利就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不可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妄加干预他们,并不等于就是不管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并非就是麻木不仁。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不仁”,是说对天道不存在怜爱和刻意践踏的情感取向,万物的生成和消亡都是依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结果,所以天地万物并生并存,大树小草各得其所,各依其性;其中还隐含着老子再次否定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存在的内涵。他将“天”还原为自然之天,天地没有情感、意志,只是一个自然的“非情的存在”。所以,他特别强调,圣人要效法天道,无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还是对待百姓,也一样不带好恶情感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即一样不讲究亲疏,不分远近,无所偏私,有的只是博爱,即大爱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的“不仁”,用庄子话说,就叫“至仁”,即仁爱的一种最高境界。北宋苏辙也认为:“天地不仁,实际上是天地大仁(《老子解》)。”
说到“仁”即“仁爱”,就不能不把老子的“仁爱”与孔子所主张的“仁爱”作一个简单的类比。老子的“仁爱”与孔子的“仁爱”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从同一性角度看,两者都具有将自然、政治、道德相统一的特征。不同的是,孔子的仁爱是有层次性的。孔子认为,“仁者”首先能够爱别人(《论语·颜渊》),而且能够自爱。一个不自尊自爱的人,就不会对他人产生友好行为。同时,还要有血缘亲情之爱。一个人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之爱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仅有血缘亲情之爱是不够的,必须要“泛爱众”,即爱一切人。做到了这些,最后才能进入仁爱的最高境界,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实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大同世界(《孔子家语·礼运》)。
老子主张的仁爱就没有这样多的层次性,而是一个层面上的一视同仁的平等与博大,此其一。其二,老子的仁爱不含私爱的成分,自然也不受“亲亲”、“尊尊”的限制。其三,孔子的仁爱是基于自然情感的伦理之爱、原则之爱,而老子的仁爱是自然之爱、本真之爱、纯朴之爱。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仁爱,两者还是有其差异性。
老子最后还特别提醒,圣人应该秉承“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治世之道。这里既指行事应坚守虚静之道,心思至虚至中、不偏倚于一处一时,持守正中,无为而治;引而申之,也含有为人要懂得“要言不繁”,说所当说,不可不说,不可多说,不言则已,言必中之意。这也正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形象表达。
启示
启示一:“天地不仁”是天道的公正品格,而人道也应效法天道,天地如何对待万物,对于身处上位的人就应该知道怎样对待百姓。具体讲,就是要不“戴有色眼镜”,不感情用事,不搞厚此薄彼,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人。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聚合人气,和谐相处,合作共事。
启示二:处事与说话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是做事要虚静守中,去主观色彩,循自然而为,与“天地不仁”相一致。二是说话秉持“守中”原则,谨言慎语。谨言慎语并非不言不语。譬如风箱,当用之时,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需要时,便可悠然止息,开合有度。言多、言少是相对而言,说所当说,不可不说,也不可多说。高明的人从不多说话,他们宁愿用某个细微的表情,某种得体的肢体语言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人生是否平安,事业是否有成,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都与会不会说话、善不善于处事有着直接的关系。把握“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深刻内涵,努力提升说话与处事的艺术,是人生不可忽视的功课。
案例
治国理政的明孝宗
公元1487年,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后,致力于“更新庶政,大开言路”。即位伊始,一些奸佞相继被惩处或罢免,同时他不感情用事,不分亲疏,不厚此薄彼,坚持任人唯贤,聚集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如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
明孝宗一直把重用忠良之士作为治理朝政的保证,对于内阁大臣的奏请,只要是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几乎无所不纳,并积极实施。为保障上下通畅,他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教育大小官吏,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勤于政事。这在明王朝历代君主中是极其少见的。
明孝宗效法天道,亲贤远佞,勤政爱民,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明代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他也因此而跻身于历史上中兴帝王的行列,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因诗惹来杀身之祸
清朝的戴名世写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收在一部叫《南山集》的诗集里。说起这句诗来,还真有点来历。一天,戴名世在家读书,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他正在阅读的书页,他有些不悦,但是灵感却由此而生,于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脱口而出。
可正是因为这首诗给他惹下了大麻烦,有人硬说这首诗是讽刺大清朝的,讽刺大清皇帝是马上打下的江山,他们不懂孔孟之道,是未开化的蛮族。经过一些人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之后,这首诗便被冠上了反清的罪名。于是,不但戴名世被杀害了,看过、抄过、评论过这首诗的人,还有他的弟子们,无一幸免,总共有数百人被杀。
所以,老子所言“多言数穷”,主张世人谨言慎行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