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立足于“一线三点”的基本认知构架,本书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线”即长期增长曲线,包括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生产函数弹性参数变化、要素非线性动态等,这种方法容易让我们把研究的着力点直接放在长期增长规律及问题的探索上,并由此获得一些新认识。“三点”即效率、结构和转型,包括长期增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变化、产业和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增长方式转变等。以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为主线,我们把最能反映中国潜在增长变化程度和规律的因素,归结为劳动生产率变化和结构变化,进而派生出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些认识。

第一章是对潜在增长分析方法的一个评论,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主要问题及潜在增长评估的特殊性给出说明,提供了一个比较切合中国经济实际的框架。主要认识是,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中国面临着工业化阶段向城市化阶段的转型,其间,增长阶段转换、人口结构变化和增长目标的重新定位,将影响中国长期增长曲线的参数结构,资本、劳动等重要变量也将呈现非线性变动。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工业化时期的增长加速,向城市化阶段增长减速的过渡。

在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书第二、三、四章提供了一些关于中国长期增长的认识。

第二章通过对发达国家长期增长因素的比较分析,印证了以下事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减速,与生产率增长的减速密切相关,而生产率的减速是由产业结构服务化这种系统性因素造成的。为此,本章提出了长期增长过程中“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观点。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的服务化趋势将逐渐增强,“结构性加速”向“结构性减速”转换及相应问题将会凸显。第三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本质差异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的资源错配问题。发达国家在长期增长中,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或接近于第二产业;而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第二产业。因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套用库兹涅茨规律于发展中国家,在片面强调服务业规模扩张的时候,资源错配就会出现;而且,服务业越发展,资源错配导致的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问题就越突出。第四章提出中国劳动力“工业化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工业部门长期以来的高就业份额,是一个被研究者长期忽略的现象。正是这个被忽略的现象,蕴涵了理解工业化本质的一些线索。工业部门劳动力份额的最大值,发生在资本主义工业由成熟向更高级阶段的演化时期。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景象,作为工业化重要动力的劳动力报酬递增表现得比较微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第五章和第六章提供了中国工业行业和区域增长及效率状况的计量案例。第五章运用加成率估算方法,对中国全社会36个工业行业和29个省市17个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进行了评估,数据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只存在于少数工业行业中,这些行业的市场垄断力量,随机分布在省际各个工业行业中。工业行业加成率普遍低下的事实,意味着近年来工业部门出现了弱化的内部规模经济,换句话说,中国工业正面临着学习效应或专业化效应递减的问题。第六章运用2007年286个城市的数据和局部线性空间模型,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解读。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由东至西呈现递减趋势,而区域劳动生产率在东部和西部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集聚特征,即两个区域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分别表现出各自的区域匀质性,但是中部地区城市间劳动生产率的分布没有表现出类似的匀质性。第七章对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经济模式进行分段考察。根据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及增长阶段转换的客观事实,本章将长期增长时期划分为高速增长时期和稳速增长时期,分别对应着低价工业化模式和新增长模式。两个时期增长模式的内核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低价工业化模式的增长表现是规模报酬递减,新增长模式的内核是规模报酬递增。

第八到十一章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机制和应对策略进行了粗略勾勒。第八章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较短时期内经历了人口结构转型和工业化规模扩张。低价工业化模式的历史作用,在于有效整合了经济资源,从而使劳动力禀赋的优势得以发挥,进而收获了“人口红利”。但是,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劳动力供给正出现增长减速甚至绝对下降的拐点,中国经济正在结束以廉价劳动力为驱动的粗放增长模式。第九章对节能减排冲击和未来增长趋势给出了说明,认为在考虑低碳经济约束、人口转型的条件下,未来几年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到8%以下,现有生产模式不足以吸收减排冲击。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阐述了城市化过程中技术创新路径和管理创新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应对减速、提高效率和成功转型的保障。

本书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动力、源泉与模式研究(10BJY004)”的修改版。各章组织的基础,是著者两年内撰写的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上可能有些欠缺,但虑及本书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认识,对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或许有所启发,因此将本书付梓,以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