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要素流动指数排序与进展
(一)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排序及变化
1.2013年排序
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排序的区域分布除东部地区比较明显靠前外,其他地区省份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除海南外,其他9个省份均处于前10位;东北地区的辽宁进入前10位,但吉林和黑龙江处于后10位;中部地区6个省份中,有3个省份处于后10位;西部地区11个省份中,只有5个省份处于后10位,重庆、四川和云南处于中上游(见图2-4)。
图2-4 2013年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排序
2.2012~2013年排序变化
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排序变化的特点表现如下。
第一,发生变化的省份增多。2013年与2012年相比,仅有天津、江苏、安徽和福建4个省份排序未发生变化,比2012年减少5个。
第二,排序变动幅度大。在排序上升的13个省份中,上升幅度超过5个位次的有6个省份,其中云南上升14个位次,海南上升9个位次,湖南和广西分别上升7个和6个位次;在排序下降的13个省份中,有4个省份下降幅度超过6个位次,其中山西下降16个位次,青海、宁夏和新疆分别下降9个位次、8个位次和6个位次。
第三,总体上看,即东部地区省份排序变化较小,东北地区省份排序也较为稳定,中部和西部地区省份排序变动较大(见表2-18)。
表2-18 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排序
3.2006~2013年排序变化
2013年与2006年相比,要素流动指数排序变化特点表现如下。
第一,前10位与后10位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2006年前10位中有2个省份来自西部地区,即新疆和青海,之后这两个省份的排序逐步大幅下滑,到2013年,青海进入了后10位行列,新疆则在后10位的边缘;与之相反,2006年河北和海南这两个来自东部地区的省份处于后10位,之后,河北排序逐年大幅上升,到2013年进入前10位行列,而海南排序在2013年大幅上升,远离后10位(见表2-18)。
第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整体排序下降。东北地区除辽宁大部分年份较为稳定居前10位外,吉林和黑龙江均由2006年的后10位之外进入后10位行列。西部地区不仅新疆和青海排序大幅下滑,而且在后10位中的省份数增加。2013年与2006年相比,要素流动指数排序发生下降的省份共计12个,其中6个来自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3个省份均来自西部地区,分别是新疆、宁夏和青海(见表2-18)。
第三,前3名较为稳定,基本由北京、上海和天津所占据。
(二)中国及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进展
1.2012~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大幅下降
2013年,全国要素流动指数比2012年下降了7.23%,是2006年以来最大降幅。2013年,多达22个省份要素流动指数下降;仅有5个省份进展快于2012年,其中1个省份扭转了2012年负增长的趋势(见表2-20)。
表2-20 中国及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进展(环比增长)
2.2006~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提升缓慢,西部地区下降
2006~2013年,全国要素流动指数提高了15.72%,年均增长2.11%,远远低于经济发展一体化中经济发展和产业协调指数进展。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年均增长分别为3.70%、0.69%和3.18%,东部地区增长最快。西部地区要素流动指数下降,2013年比2006年下降2.29%; 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比2006年下降的7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来自西部地区(见表2-20)。
表2-19 中国及各地区要素流动指数分值
(三)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
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平均分值为0.4156,有11个省份高于平均值;30个省份中,北京分值最高,为0.9629,宁夏分值最低,为0.1943,极差率为4.96。相对于其他方面,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要素流动指数的区域差距较小(见表2-20、2-21)。
表2-21 各区域要素流动指数均值比较
从省份间差距变化趋势上看,2006~2011年区域差距逐年缩小,但2011年以来已连续2年扩大(见表2-22)。
表2-22 要素流动指数区域差距变化趋势(变异系数)
从变异系数来看,土地利用效率指数的区域差距在2012年以前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差距大幅扩大;劳动力流动指数的区域差距长期处于稳定的态势;资金流动与配置指数的区域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13年要素流动指数区域差距扩大主要归因于土地利用效率指数的区域差距的大幅扩大(见表2-22)。
(四)简要评价
1.2013年仅有少数省份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东部地区相对突出
与2012年相比,2013年仅有9个省份的土地利用效率分值是上升的,其中6个省份来自东部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中部地区仅有湖南是上升的,西部地区仅有云南是上升的,东北地区仅有黑龙江是上升的。2013年,仅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分值整体保持上升态势,其他地区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见表2-23)。
表2-23 各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指数分值对比
2.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指数遥遥领先,其他区域差异不大
2006~2013年,除海南以外,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指数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劳动力流动指数分值排序的前7位一直被东部地区省份所占据。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值相近,东北地区相对落后(见表2-24)。从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来看,东部地区遥遥领先,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一直保持在93%以上,中部和东北地区相近,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从比重提高程度来看,中部地区提高幅度最大(见表2-25)。
表2-24 各区域劳动力流动指数分值
表2-25 各区域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
3.农村金融资金流出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东部地区的高收入农户产生了投资理财等金融需求,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他们往往将资金投入城市,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乡镇龙头企业迁址城市、农民工进城务工、生活购房等费用支出也使农村资金流入城市。2006~2013年,只有5个省份的城乡金融资金流动指数分值没有发生下降,分别是上海、海南、四川、陕西和甘肃。可以说,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村金融资金流出情况持续加剧。2006年,各区域该指数平均分值较高且差异较大,到2013年各区域的分值已经非常接近,中、西部地区下降最为严重(见表2-26、图2-5)。
表2-26 各区域城乡金融资金流动指数均值
图2-5 各区域城乡金融资金流动指数均值
4.全国财政支农力度加大,但区域间差距也同步扩大
2006~2013年,全国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30个省份的财政支农相对程度指数分值都是上升的。尽管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净额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都很高,但因为农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考虑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这些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反而较东部地区低。因此,2006~2013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支农力度相近,东部地区在财政支农相对程度的绝对值和发展速度上均遥遥领先,且东部地区财政支农力度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见表2-27)。
表2-27 各区域财政支农相对程度指数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