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我所认识的大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大学精神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内涵

人若没有精神就难以成为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是知识青年最集中的场所,是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科技的圣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成功的教育应该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赋予人以应有的精神含量,应该能够丰富、提升、纯净人的气质、人格和境界,成为一个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精神领地。因此,大学是应该有大学精神的。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理念,是基于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基础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包括大学性质、大学职能,以及大学教育改革观、发展观、价值观等内容。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是大学文化中最稳定的要素,反映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堪称大学的灵魂。大学理念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两个:大学是什么?怎样办大学?对前者的回答形成了大学性质观,对后者的回答则形成了大学办学的理念。大学理念的基本命题包括:大学是什么(是学理还是应用)、大学的职能是什么、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大学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大学如何才能持续发展等。

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构建,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与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是大学在扮演一种特殊社会角色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概括和浓缩了大学使命、功能、目标和理想。它不仅体现为大学追求再生产知识,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增进个体的力量和人生幸福;体现为重视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力量;而且体现为保存、发展其自身,重视和强调其独立和自主的社会地位。

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两个虽有联系却又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学理念是应运而生的,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内部制度以及课程观等微观层面变革的思想指南。而大学精神并不着重于这些具体内容,而总是以一种批判性向度来审视大学的现状,检视大学目的的合理性和行为的意义和根据。如果说大学理念所指的内容是大学的事怎么办的话,那么大学精神所指的内容应该是大学应该怎么培养人,大学生怎样做大学中的人。大学理念属于观念的范畴,是基于时代的需要而对大学“应然”状态的一种理性设计,并以此来支配大学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现实运作。而大学精神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是超越时空的。刘亚敏编著《大学精神探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第29页。大学精神属于相对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个范畴,是“大学人”的群体意识,是决定大学之为大学、大学运行和发展状态及其个性化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大学理念的支柱和核心。

二 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为大学精神下一个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并不是一个僵死固定的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内涵稳定、外延模糊、蕴含极为深广的概念。正是由于它外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才使得它本身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从而也才使得人们对大学精神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见仁见智。

(1)荀振芳认为,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理念、自由、创新、个性和风格。

(2)刘亚敏认为,大学精神包括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

(3)李辉等认为,大学精神包括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4)王冀生认为,大学精神包括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和科学管理。

(5)肖海涛认为,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刘宝存认为,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7)顾红等认为,大学精神包括社会关怀精神、独立精神、批判创新精神、民主自由精神和道德精神。转引自张燚、于大海、江敏等《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第49页。

如果再从新角度和层面来探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会有更多的提法,因此,我们从普遍的意义上探讨大学精神,找出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认为大学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人文,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二是理性,思考真理,追求真理:三是超越性,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

人文精神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都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支撑。在我国教育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中明确指出“大学”的“道”,是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即“大学”的终极追求目标是经过大学教育,发扬出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人有健全的人格。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明确“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前瞻思想。担任柏林大学校长的纽曼倡导古典人文主义的大学精神,他认为:“大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团体,大学为教学而设,大学为学生而设,大学应注重的是教学和学生品格的养成。”我国现代大学的校训也有许多直接体现着人文精神,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中国海洋大学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并驾齐驱的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以及理性与实证传统,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体现为客观性、普遍性、严密性、精确性。科学精神的兴起,与宗教神学对权威的崇拜相反,逐渐形成重实证、重实效、重理性、重怀疑、重功利的风气。

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目标。大学是知识的集散地,是知识的创造源,其任务是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未知,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学者和学生追求真理的社区。”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指出:“大学存在的理由就是‘无条件地信仰、表达和传播真理’。”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校长卡斯帕尔说:“大学的根本目标是追求真理。”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指出:“大学之存在,是为了探究事物之本质:大学之存在,是为了发现如何区分真实与表象;大学之存在,是为了理解意义。”

(三)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最初意义上的独立自由,主要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自由与学术联系在一起,其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作为一项学术活动的伦理原则,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学术逐步走出宗教的阴影,1670年斯宾诺莎提出“探讨的自由”,他的这一主张在启蒙运动中被广泛接受,日渐成为19世纪以后德国大学的核心大学观之一。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认为,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大学是研究、探讨学术的地方,而学术在本质上必然需要自由。没有自由的学术不能算是学术。真正的学术是人类自由精神最高的表现。

(四)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

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是大学在杜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应当具有的精神。传统意义上大学被喻为“象牙塔”,远离社会,其社会责任是教书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正逐渐地走出“象牙塔”。尤其是20世纪以来,大学由“象牙塔”转变成了社会的“轴心机构”,承担起了传播文化、创造知识、教化大众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西班牙教授奥尔特加·Y.加塞特认为,“大学不应该是‘象牙塔’,而是要打开校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承担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可能与世隔绝,它不是存在于某个社会组织之外,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它是时代的产物,并对当时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是指大学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判断来对社会的发展和走向施加影响的一种责任意识,它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属性。克拉克·克尔认为:“大学将成为未来个体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具有促进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促进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及普及化教育的协调发展,重塑学者道德与新型学术文化,促进个体能力和现代化社会发展等责任”。

三 大学精神的意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是其生存、发展的底蕴所在,也是美化大学形象、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正如汤用彤在1940年致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第503页。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出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大学有其不朽的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A. L. Lowell)曾说,大学的存在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一所大学没有独特的精神,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复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励学敦行、诚朴雄伟”,每一所成功的大学,无不是以其大学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的。当然,大学精神的养成是需要十分长远的时间和文化积累的,也需要不朽的文化历史名人的辅助。牛津大学建校有绵绵900年历史,才终于形成了今天令世界为之赞叹的学术氛围,也逐渐形成了其大学精神。然而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强烈的渗透性,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底蕴之所在。

(二)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一致的,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辟概括,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本质的东西。我国的大学精神张扬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阵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

(三)大学为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我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丰富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当封建文化崩溃,新的民族文化尚待建立之时,早期中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追求,就是继承儒家文化中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始终是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得以不断更新,从而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另一特点,就是中西文化兼容并包。西方大学文化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人文精神。中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的大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的国际交流已成为一流大学的基本品格。各国大学互相间的学术活动、信息沟通,不仅促进了大学理念的融合,而且推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合作与交流的文化“碰撞”,不仅激发大学的创新精神,也为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

(四)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有重要影响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在于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生在大学精神的引导和关怀下,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特质。世界著名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以真理为友”,校徽上写着“VERIAS”,意思是“真理”。从哈佛大学的校训校徽可以看出,哈佛大学的大学精神是追求真理。几百年来,一代一代的哈佛人正是在哈佛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出辉煌的成绩,许多位科学家、政治家等顶级人才都出自哈佛大学。在我国,“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一直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脊梁。百年以来,北大清华学子也正是在其大学精神的引领下,发奋图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可见,大学生的精神成长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关怀和洗礼。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成果《大学校园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中谈道:“学生是大学校园精神的接受者、传承者,还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影响着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向社会诠释着大学校园精神,使之不断衍生、外化。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实际上就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