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摘要

发展与风险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两大主题。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要生存就要发展,而要发展就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就会面临多重风险。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人类总会战胜诸多灾害和跨越诸多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对现代性风险(其中包括生态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理论家有关现代性风险的相关论述为我们理解生态风险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人口在继续增长,资源需求、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国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工业化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赶超式”发展模式,粗放型工业化特征明显。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风险。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生态系统损害风险;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风险;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和生态安全风险等。破解发展难题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化进行整体规划与战略调整。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应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提供了新思路、新战略。正确认识、合理防范和科学治理生态风险的实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变革不合理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确保生态安全,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

全书共有六章,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第一章,生态风险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生态风险的多重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生成。一是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风险问题的历史转换;二是具体分析了生态风险概念的内涵和特征;三是概括了生态风险的形成原因与具体危害。

第二章,风险社会理论与生态风险。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有关生态风险治理设想进行批判性审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评价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理解其在预防与治理日益迫近的全球性生态风险问题上的合理性思想。高度评价风险社会理论运用社会科学分析社会转型期的生态风险问题的开创性意义,分析评价风险社会理论的生态政治、基层民主和全球生态治理等主张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

第三章,工业化与生态风险。分析研究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本质关系。一是分析论述了工业化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工业化增加了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强度;另一方面,工业化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手段,提高了人类预防与化解生态风险的能力。二是具体审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风险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分析认为资本主义“资本的逻辑”具有反生态的本性,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引发的生态问题积重难返,“生态资本主义”只是一种“幻象”。

第四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中国作为“后发式”国家,需要继续工业化,但同时,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风险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阶段粗放式发展模式的高消耗、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世界高污染产业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并加剧了中国目前面临的生态风险。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分析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生态风险主要有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损害风险、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和生态安全风险等。

第五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风险的治理。立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历史背景,针对中国工业化及其发展的实际,从伦理约束、风险意识培养、风险文化建设、预警机制建设、经济法律管理体制优化等多个方面,探索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风险的有效规避机制与治理策略。

第六章,确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探讨工业化、生态风险、科学发展、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理念、制度与实践三重层面提出生态风险的防范、规避和化解新思路。科学发展观提出新工业革命的设想并付诸实践,提出中国应该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的发展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新型工业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通过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有效规避和化解工业化生态风险。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性生态风险的新思路、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