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汇集的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近代史学科部分青年教师的研究专著。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是本校最早设置的系科之一,1905年复旦公学高等正斋创设伊始,就在文科中开设历史学课程。1925年正式设系,时称史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于许多著名史学家的加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科研实力大为增强。此后,历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开拓和辛勤耕耘,历史学系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并且始终处于复旦文科发展的前列。

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尽管起步稍晚,但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中国近代史最初只是“中国史”的一部分。1954年中国史划分为中国上古史教研组(主任胡厚宣)、中国中古史教研组(主任谭其骧)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组(主任陈守实)。至此,中国近代史才算是在建制上初步成形。1958年,中国史方面的上古史、中古史教研室合并为一(主任陈守实),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组则发展为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室(主任胡绳武)。到20世纪70年代,又形成包括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和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的建制。

经过前辈学者的努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代史学科已在思想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汪伪政权史、资产阶级史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本学科向来重视集体合作与研究,诸如《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资料简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等,都是前辈学者集体合作的结晶。

1994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成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成为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步入21世纪,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代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该学科为主体成立的“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2004年列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代史学科还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此外,本学科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数十篇专题研究论文,还编辑出版了《近代中国研究集刊》和《近代中国研究专刊》。

然而,就整个历史学科而言,中国近代史学科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她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展望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既要把前辈学者塑造的优良学术传统发扬光大,又要培育学术接班人,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一个学科的发展如同个人的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贵在薪火传承。为此,我们推出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陆续刊行本领域青年教师的学术专著。此举既是为了展示本学科青年才俊的研究成果,也是借此机会寻求学界先进的批评与指正,以期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提高,共同推进史学的繁荣和发展。

在“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组稿及编辑过程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徐思彦先生和其他编辑人员付出了不少努力,我们在此对他们致以真诚的谢意!

是为序。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编委会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