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假设与框架
一 理论假设
只要是研究,就离不开理论“假设”。从逻辑上看,如果我们没有对人类行为的原则做出一般假设,我们就无法开始科学研究。彭加勒说,假设并不是荒诞无稽的东西,“人们略加思索就会发觉,假设在科学中所占的位置;人们已知数学家既少不了它,而实验家也少不了它。因此就生出一个疑问,所有这些建筑在假设上的学问是否坚固的,而人们认为他经不起一阵小风便要倾倒的。做这样的怀疑,还是肤浅的见解”。提出“建筑在假设之上的科学是否牢固,是否吹一口气就会使之倾倒”的怀疑是“肤浅的见解”,因为它能够使我们想象比我们感觉所能向我们表明的大得多或小得多的对象。恩格斯也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末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
任何理论学说都有一个必然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不容许有争论。这些起点就是一些最基础的假设,就算这些基础假设错了,但推出的结论也可能是对的。彭加勒曾说:“假设可分几种,有的是可以证实的,并且一经实验证明,就成为真理的渊薮;有的不会遗误我们,同时好处在能坚定我们的思想;最后有的只是貌似假设,其实不过是一种伪装的公约或定义而已。”科学理论中的基本假设不是普通的、低层次的假设。科学理论一个规则是,不要去辩论基础起点假设的对与错,当由这个起点假设推出可以验证的含义后我们再来验证。如果这种可以验证的含义被事实推翻了,那么基于这个起点假设的理论就没有任何解释力。也就是说,科学上可取的理论永远是那种有被推翻的可能性而又没被推翻的理论。
假设是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方式的尝试性陈述。一旦研究表明某一假设是合理的,这一假设就成了一种经验概括,即关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为经验证明所支持的陈述。社会科学在研究的初始也都努力在运用假设来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虽然社会现象之间的共变关系对于确定因果关系可能是不充分的,但是社会科学家仍然可以根据这种共变关系提出关于两个社会现象具有逻辑关系的理论假设,并从这种假设出发,对新的未曾考察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做出推断和预测,然后根据实证材料对预测进行验证,从而肯定或推翻或修正理论假设。
同时,基本假设作为研究的预设决定了研究者对研究起点、研究对象、分析层次和研究方式的选择。并使得各社会科学理论学派所侧重的分析层次也不尽相同。如在社会学研究中,宏观社会学理论注重研究社会整体与社会结构,把社会视为一个体系,强调整体分析或功能分析,迪尔凯姆从客观角度对社会分工和自杀等现象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微观社会学理论则注重在社会心理的层次上分析个人行为和倾向。帕累托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来自天生的本能,但人往往用虚假的意识来掩饰真实的行为动机,因此社会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真实动机。互动理论既不从社会整体和社会结构入手,也不从心理层次入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侧重分析个人之间、个人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换理论也是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入手,以沟通宏观结构与具体行动者的联系。
在社会科学中,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成为任何被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学科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人性假设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石,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皆以特定学科领域范畴中,以特定行为主体的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前提,特定的社会科学学科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主体人性内涵之基本把握,才能对特定主体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构成本学科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前提。由于不同的人种具有相同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才能够建立普遍适用的统一社会科学理论。
经济学学科对人类行为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自利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认为,自利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人们在交易中的利益最大化动机只是人类固有的利己心在商品经济中的具体表现。而经济人之间的交易行为又会形成有利于交易双方的客观效果,交换导致合作,能提高社会福利,体现社会合作。以“经济人”假设为依据的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该模型揭示的理论精髓是:竞争是最有效率的经济机制,只要竞争能充分展开,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提出经济学家假设就是:(1)经济人假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稀缺性假设(资源总是有限的);(3)非餍足性(人类总是贪得无厌的)。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这个基本假设虽然只是一个理论假设,但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它却得到某些经济现象的支撑。这个经济现实被归纳为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并且认为这个矛盾是永恒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同时又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矛盾。既然“经济人”假设存在的前提是永恒的,那么建立在这个前提基础上的理论假设也就成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概念。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了将“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理论这一人类行为假设扩展到其他领域分析的进程,其中将理性选择理论拓展到政治领域和政府领域的分析,开创了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新传统。阿罗率先将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社会选择领域,提出了不可能定理。
但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研究的对象都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现象或事物,由于人的活动都受利益支配,不同利益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大不相同,于是社会科学中就很少有被人们公认的原理(公理)。经济学家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经济人行为原理”也遭到人们批评,如在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看来,这种严重忽视伦理考虑的人性假设既不是对于真实世界中人性的最佳近似,也不能说明自利最大化就是导致最优的经济条件。阿马蒂亚·森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伦理考虑对于人性假设可能提供的补充,这两种考虑分别是“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和“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在阿马蒂亚·森的论述中,否认人们总是唯一地按照自利原则行事,并不意味着坚持认为人们总是不自私地做事,他承认自利动机在人类日常交易和决策中的主要作用,但是他的理论又同时提醒人们,用自利最大化来描述人类的行为是武断的、简单化的、不符合真实世界的现实的,实际上,存在着人类行为动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但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它仍然不失为展开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简明的逻辑前提。
社会学假设大多就是陈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社会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规范,形成学术认同和学术身份,必须回答其理论所依据的人类行为假设,尤其是有关人类认知、偏好和决策的假设,从而使得自身的学科建立在坚实的规范基础之上。这个假设至关重要,是发展社会学的根基。一个社会发展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社会制度安排或社会发展政策能不能让社会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发展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及作为研究发展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对人类行为及发展行为有着什么样的理论假设呢?
假设一,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的需求引导社会行动。
假设二,社会行动既为社会结构所制约,又影响塑造社会结构。
假设三,社会发展由需求—行动—结构所推动。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古今中外很多伟大思想家已经给予了充分翔实论证,人是“社会人”,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这是社会学家关于人类行为的一项最基本假设。人类行为部分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塑造——家庭、组织、社区、种族、社团和历史时代——而他们自己正是身列其中。即使“经济人”假设提出者亚当·斯密在他《道德情操论》一书中仍强调“人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天性使人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个成员”。社会学领域中“社会人”的特定人性假设不仅是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亦是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里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
同时,人们的社会行动由需求所引导。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假设,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们行为动机的重要理论。他提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需求,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会需求包括社会承认、社会认可、社会认同。作为发展主体的个人这些需求引导个人行动,同为发展主体的市场及国家也是根据由需求而引导各自社会行动。这里,社会行动者都有着一定利益需求偏好,并且试图控制能够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资源。根据韦伯及帕森斯对社会行动的界定,社会行动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意志,并针对他人的行动。这里的社会行动包含了行动者双方、行动本身、行动内容、行动意义以及行动背景等。社会行动不同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行为,社会行动有着社会关系、社会互动、个人意志等内涵。
人是“社会人”,社会又是以一种结构性的方式存在着的。人们的社会行动既为需求所引导,又被社会结构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所制约。社会行动是在社会结构中得以开展的,这正像马克思一直强调的那样,“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力量,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将这种社会力量的构成看作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它体现在权力形态、文化观念、地位分层、利益分配等社会制度、外部环境与历史遗产方面,它既塑造社会行动,又赋予了人们社会行动的条件。按照吉登斯的说法,结构既赋予人们行动的条件,又对它形成制约,而且这种行动与制约的关系还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反复得到再生产。同时,社会行动又不完全是被动的,而是社会主体一种有意识的能动的、自觉的活动,它也以自己的思想、精神、需求、塑造着社会结构。
发展是人类状况的改善,包括一切生命的改善、公正与可持续,从而发挥整体效应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过程和状态。因此,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发展的逻辑架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与后天形成的人的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社会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是人的需求,它迫使人们必须进行生产,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需求的满足与推进由社会行动来实践与实现,而这种社会行动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框架下,并与社会结构形成一种制约与塑造的互动关系。
二 理论框架
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由不同的结构、层次和要素构成,而且随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结构、层次和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展现出更加复杂的方面,因而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分析框架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理论。我们只有从社会分析框架入手,才能解释社会发展行动以及这类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
学术挑战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发展出一个理论和行动的框架,并且,这一框架足够丰富,能够包括通向社会发展的不同道路以及社会发展不同的关注点。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理论框架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框架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研究分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框架的分析也正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的建立,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具有意义,在实证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设计研究提纲、指导数据收集以及提供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等方面。
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阐述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变量和实体之间的关系。社会理论中,理解的功能是回答为什么存在这样一种关系的问题,充分地理解需要整合不同的分析层次。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能够提高实证分析的系统性和说服力。然而,这些理论的应用却需要一种批判的立场。事实上,任何一种理论都建立在关于世界和人类的某种假设的基础上,所以任何一种理论在解释社会发展的时候都带有局限性。
任何一种社会分析框架的形成本质上都与作者想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有关。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为了取得经济的独立,形成了哈贝马斯所总结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政治国家”的分析框架;在政治法权的建立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形成了黑格尔的“理念—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家庭”分析框架;在探索现代社会本质并发现历史真正发源地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的“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分析框架;在面对资产阶级强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斗争中,形成了葛兰西的“家庭—市民社会(经济)—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分析框架。每一种分析框架都把视角引向了社会生活被忽视的盲点,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尽管许多学者的观点互相之间还有极大的冲突,但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依然有它值得思考的东西。
一门规范性学科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是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的,发展社会学是一个反思社会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与我们用于分析社会发展的那些范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在同一前提假设下多个理论相互结合从而说明同一问题,而这些理论构成的框架、结构,就是理论框架。现在发展社会学不时有新的著作问世,但这些著作有的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就轻易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我们认为,社会发展研究要走出目前困境,需要找到一个具有实际分析力和理论扩展力的分析框架,本书的任务之一即在于论证这样一个分析框架的可能性。我们这里讨论的理论框架以社会本体论作为基石,以理解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作为主旨,从社会需求、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解释社会发展。我们认为,这一分析框架关联着三个主要概念,即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如果要对社会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可行的框架就是“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见图1)。
图1 社会发展分析框架
对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学探究,一直在追求综合性。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任何具体的研究又总是首先要从某个理论视角或者某个具体现实社会问题切入,由此出发尝试对社会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阐释。我们倡导一种综合的研究,但这种综合不是抽象的,而是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这就是社会发展问题。这种综合也不包罗万象,而是突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维度,亦即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将构成能够有效探究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现逻辑的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
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思考,都是围绕需求问题展开和演进的。需求首先是人为了维护其生存的一种必然的本能的规定,同时,需求又是人类全部活动(包括社会生活)的根源。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以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某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而需求的满足和满足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会反过来引起新的活动。如此循环往复,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因此,需求不仅是自然的本能的东西,它还是社会的本质,需求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人的基本需求理论可以演绎出国家需求理论,文明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人的需求是创造文明的主观条件和内在动因,没有人的需求演进便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明总是应时所需,与时俱进。社会进步不过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式上的进步,先进的社会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更加丰富。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当个人需求在正义、理性的引导下成为群体共同行为,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明现代人具有功利主义的态度,是工具理性化的人,理性地追求现世的物质和精神目标。需求是人类温和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称之为天赋人权。由于需求具有这种特征,社会便要在维系、容许,甚至宽容个人欲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在利益追逐行为的起点和规则上应当是公平的。一个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特别避免人类生活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它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一“马太效应”,有效地控制资源和财富分配的过度倾斜。
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人总是先有需求后有动机,需求是产生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求转化为社会行动的桥梁。社会行动包含了社会发展行动中的三个主体力量,即国家、市场、个人。从社会学视角看,一切社会事实、现象和过程不外是由社会行动来表现,并在社会行动的关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就任何一个社会共同生活的维持和继续而言,社会行动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也是必需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社会是一个具有特定行动准则和规范秩序的体系。
社会结构含有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构成社会的主体,但在一定社会时空里,社会行动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影响,社会结构提供社会行动空间,社会制度提供社会行动规则,社会行动规则是社会行动者基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在一定的社会结构空间内,在制度规则的制约和规范下,展开的具体社会行动。在这里,核心是社会行动、结构和制度构成社会行动的条件和约束,社会需求则是社会行动得以发生的动力所在。同时,社会行动者对其所处社会结构—制度情境的认知和相应的行动反过来又会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改变。社会的变迁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
从社会需求与发展主体的社会行动出发,其结果必然是要求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理解。即除了物质生产,还必须进行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社会关系再生产、人与自然关系的再生产。人的需求的全面性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因而把社会行动仅仅归结为人的自利性与工具理性,就无法很好地解释社会发展。从这方面讲,“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分析框架有助于对整个社会的总体理解。了解并掌握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正确理解发展社会学以及对发展社会学的创新和应用都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社会人行为及不同社会类型、社会结构、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社会发展问题。
需求—结构—行动分析框架是将结构性约束与需求导向相联系,在对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相互作用的综合考察中,为宏观历史分析提供微观依据,并用宏观历史分析阐发微观行动的社会意义。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社会行动分析框架,社会结构在约束行动者选择的同时,也会在变迁过程中提供集体行动的机会空间。
经济学往往将人们的行动简化为理性行动或工具性行动。发展社会学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还原论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在社会行动中的人们有着混合性动机,个人行为的动机不仅是基于纯粹自我利益的理性选择,还包括了源于信任的合作和慑于权力的顺服,源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约束,需求导向、利益算计、信任合作与权力顺服、结构制约往往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性的多元行为动机。信任、团结、合作、顺服常是逆个人利益而动的,至少是逆个人短期利益的,所以理性算计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社会发展现象。因而,发展社会学理论的解释框架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利益动机这个极其脆弱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强调社会行动的需求动机,强调社会行动的结构塑造。
发展社会学就是应用社会本体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发展问题。在发展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中,我们运用了三个重要的概念——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作为支柱构建起了发展社会学这一理论分析框架。坦率地说,社会需求、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都是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被经常广泛讨论的概念。我们建构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贡献在于:一是构建了一个新的逻辑上自洽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在更好的总体把握前提下来研究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因素与驱动力量;二是更深入地研究了社会需求、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内在关系,及其影响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这种系统探索,既涉及理论的形式,也为社会发展事实的考察提供了分析工具。了解并掌握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正确理解发展社会学以及对发展社会学的创新和应用都十分重要。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社会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社会发展问题。
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它首先给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或想要解释的某种发展现象,即社会学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标,然后试图回答所要研究或所要解释的问题。比如,下列问题是发展社会学在试图研究或回答的一些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的困境?面对发展困境,政府应采用什么样的宏观社会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为什么一些国家能成为发达国家,而另外一些国家却长期徘徊在发达社会门槛之前?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其他还有诸如分化与整合、冲突与控制、传统与现代、效率与公平、全球化与本土化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看起来非常不一样,但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却可以是一样的。
发展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分析原理和研究方法应该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可以用来研究任何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安排下的各种发展问题。中国实际社会环境下的各种发展问题也可通过发展社会学的这一分析框架来研究。这正是发展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价值所在。它的精髓是要人们在做社会发展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并界定清楚某时某地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发展社会学不仅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社会文化下的社会发展问题和现象,它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甚至也可用于研究其他社会发展现象和人类行为决策,特别是国家、民族、区域发展方面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