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文化认同是个体成长的向导,是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石,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领域的全面转型,带来了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动。尤其被市场激活的多元利益和价值诉求,打破了传统生活的节奏和形态,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交往模式,传统习俗日渐被销蚀和重塑,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文化形态并存格局开始出现,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世俗张力的无序体验,思想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甚至有学者做出文化认同危机存在的断言。在这样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探讨大学生文化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既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将有利于帮助人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更高层次上把握大学生文化认同规律,也将有利于帮助人们从文化认同的层面上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
一 相关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确定性是研究的起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涉及多个具有不同见解、尚未达成共识的概念。在此无法进行一一梳理和辨析,只能把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的内涵择要分析,以界定研究范围。
“文化”一词有三百多种定义,我们没有精力和必要来梳理这些定义。在此不妨区分出两个与本研究相关的文化概念:一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凡是人类在其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主要有器具、制度、观念(包括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念)三个不同的层面;二是“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指观念形态上的文化。这里研究大学生文化认同涉及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范畴,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属性的理解。
“认同”概念内涵之丰富性不亚于文化概念。“认同”一词最初源自哲学中的一条逻辑公式,即当两个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主要是阐释同一事物在“变化中的同态和差别中的同一”这个问题。从本体论层面,表达的是“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一种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我”的认同,它确立了一种视界和框架,赋予了认同深刻的价值意蕴。
“认同”还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取自“identification”和“identity”两个词的联合义。它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者团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内化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强调经过与他者的参照、比较来确定自身身份的一种认知方式或过程,最终目的是要确定这种身份的认知结果,即个体或集体在心理层面所形成的一种归属感。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认同”一词本身含有身份的意思,认同的发生是个人在特定群体中,对其身份的一种心理建构和心理实践。心理学家米德的社会自我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认同理论都说明,人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都存在一个没有太多外力促使的自然的渴望了解自己,明确自己身份的心理过程。
综合以上论述,本研究所指的“认同”,是一种文化与价值的归属,是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身份的确定。它受社会结构中特定价值观念与认同规则的约束,同时也取决于自我能动作用的实现。
相应地,文化认同可以表述为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目的是为了在文化上取得归属感。它体认与模仿的对象是自己群体或者他人的文化,这种体认与模仿是人类对于自我文化或他者文化的一种升华,并以此形成支配自身行为和思想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文化认同是将一个松散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是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和文化资源。
与文化认同相关,还有两个延伸的内涵需要说明:一是文化认同包含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种主要形式。个体认同即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社会认同即共同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在这里,个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我是谁”的文化身份确认。社会认同是对“我们是谁”的文化身份的整合和统一。文化认同是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逐步获得一种共同的文化身份的互动建构过程。二是文化认同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某个文化群体成员对自身文化的接受及理解的过程和结果,它的目的在于使该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习惯,从而比较顺利地生活于社会。“作为一个多层次、多重结构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及其思维路线的理解、接受和坚守。因此,文化认同就是民族群体或个体对本民族价值观的笃信,对本民族生活方式、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族际关系的认识等。”第二,文化认同也起着区别“自我”与“他者”的作用。因为,“他者”能起到有效地“定义”的作用,赋予文化认同以深度。
文化认同具有内聚性和外敛性的特点。一方面,认同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深度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发现和肯定;另一方面,认同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集中反映,人的自我感来自外界、他者,最终也必然回到外界、他者。
本研究所指的大学生文化认同,是指大学生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流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为内化对象,他们对不同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选择,由此体现大学生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心理。且本研究是从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社会认同即共同意识层面来把握,而不着眼于个体认同的微观分析。这是本研究理解的文化认同的内涵。
二 文化认同的结构及其关系
文化认同属于人的主观领域,是文化及其结构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并整合成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文化认同会根据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和观点的不同,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变迁。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中渗透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所决定,同时又以一定的精神文化观念作为存在的前提,并在其中凝结着精神文化的因素,而又反过来给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巨大影响;精神文化归根结底为物质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又受制度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并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
文化心理结构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及其结构的认同程度的组合。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着表层、中层和深层文化心理,在文化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中都蕴含着文化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构。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是情感、意志和风俗习惯层面,是特定时代浮现在社会文化表面、笼罩和散发着感性色彩和光辉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细小的变化和游移。文化心理的中层结构是指政治、经济、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念理性积淀的层面,是人类精神财富最主要的负载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在、自为的存在,自身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形成文化心理中层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因。积淀在其中的首先是经济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和各种亚文化观念,此外还有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中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着感性与理性的具体的、历史的交融与统一。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文化心理的精神实质,它贯穿于、蕴含于文化心理的其他层面,“是由人与客观世界的五重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现存的传统文化氛围、人与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本书作者注)制约的、对于人类心灵的五对永恒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总和”。这三个层面中每一个层面与其相邻的层面之间都是一种双向对流关系。一方面,深层结构制约着中层结构,并渗透和融入中层结构中;又通过中层结构制约着表层结构,并与中层结构一起渗入表层结构中。另一方面,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又给予中层结构以影响,并通过中层结构而影响深层结构。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文化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着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只有对文化心理结构三个层次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剖析,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文化认同丰富而生动的内在机制,感受它那不断推动自身发展的生命律动。
三 文化认同的评价标准
文化认同既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积累,也是一个共时性的复杂系统。把握文化认同的正确评价标准,不仅关乎对大学生文化认同事实的客观判断,也关系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考量。
大学生文化认同,从对象看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流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从文化形态看,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文化认同程度看,体现为表层认同、中层认同和深层认同。由此构成一个复杂的文化认同结构。那么,什么样的文化认同结构是合理的?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本研究坚持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评价导向,即以民族文化为主,具有兼收并蓄人类文明成果的胸怀;以先进文化为取向,具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态度;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以此衡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状况。
四 研究的立意逻辑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系统,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价值体系的规范、引导。价值体系在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一旦形成,必然长期地支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是一个涉及灵魂归宿的形而上探索,不仅是一种认知的态度,更是一种价值信仰,一种承诺和坚守。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学理价值。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的日渐深入,“文化成为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一方面,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支撑力;另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对文化路径的探索。这是本研究的现实要求和实践价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大学生的特殊角色决定了他们首先是文化争夺和价值塑造的对象。在多元和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对不同文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同,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决定着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理念,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成效。以大学生文化认同为视角,采取结构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大学生文化认同心理,从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原因、发展趋势,进而思考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如何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路径建设。这是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和特殊意义。
五 研究的文本框架
(一)当代文化认同的时代坐标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发展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境之中,每个人的行为时时处处都受到文化的内在指引和制约。当代大学生成长所处的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文化场域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来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来展开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成时代文化的纵轴。文化的横轴就要复杂得多。在这条轴线上,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是主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和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以及贯穿其中的现代性的建构最为突出,构成影响时代文化最为重要的横向力量。这种力量对文化环境来说既是一种解构,更是一种建构动力。各种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碰撞中交锋,形成多元文化、多样文化共存和争鸣的间架结构,构成一个多元互动、多样共生、和谐发展的当代中国的文化图景。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机制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客观文化的主观映象。其根本原因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并由此带来社会文化生活深层经验的解体、调整与重组。从微观上说,文化认同既是文化自身传承作用的使然,也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认同体现出关系质、序列质和系统质的特征。就大学生文化认同来说,一方面,文化认同产生于大学生特有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观念,而且贯穿这个群体独特的利益和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作为认同对象的文化,历史地积淀、凝结成为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内在地、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进程。这个认同过程还贯穿着社会制度、学校教育、家庭熏陶、传媒渲染和关键事件的催化等各种力量的反馈调节,这些力量共同构成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合力。
(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
大学生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纠葛中,在力图对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从文化层面上作答的论争中,无论是以批判者还是以建设者的身份,大学生始终没有把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文化认同演变历程看,自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讨论开始,改革中蕴含的批判的精神就传导给了青年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自我的反思与端正等,并贯穿着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二元结构观”的对立、适应和融合。他们的文化认同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文化反思阶段(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西方文化为取向的文化偏离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民族主义为取向的文化回归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阶段(21世纪初期)。这个过程既有偏离和曲折,也有矫正、回归和自觉,走出了一条从文化批判到文化反思再到文化自觉自信的认同历程。这种变化始终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变化对改革开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的横向切面看,其一,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层认同。集中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和优秀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自觉”的深层态势。其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强烈的和具有现实说服力的,被大学生所全面认同,成为文化中最具分量的部分。他们不仅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物质文化,同时高度认同自己赖以生活的制度文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传统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形成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直接决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其三,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表层认同。文化认同必然涉及他者。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经历了起起落落,今天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中的大众文化领域,以外来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需求,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形象地说,外来文化是对大学生文化认同这座“大厦”的一种装修,使之更加丰满和多彩。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引起人们担忧的,往往是个体文化事件或者文化消费行为,多是半娱乐、半知识性产品在学生中的流行。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物化认同进而向深层发展的倾向值得警惕和防范。
无论是在历时性的演变中还是对共时态的剖析中,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并没有出现文化危机。他们坚持了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认同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日渐明显的文化自觉。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经历了历史遗留的文化断裂、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阵痛、社会发展现状的多维差异和话语权无序扩张对文化认同的影响。但是,社会变迁中主流文化的整合功能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社会适应,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文化认同的主导倾向。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尽管有时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忽视和偏离主流文化,但并不会也没有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方向。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文化认同的根本是价值认同,由此确立了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共同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它确立了文化发展继往开来的指导力量,确立了先进文化的评判标尺,确立了文化认同兼收并蓄的方法论指导,确立了文化认同历史与现实统一的视野坐标。它正确处理了“一元统领”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关系,使多元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打开了当代文化认同的新境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同构关系,也是一个并行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既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认同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措施,使价值引领和“文以载道”融合于同一过程中。第一,着力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通过透析价值、明确方向、修正标尺、汇通全程等方式,构筑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根基;第二,以尊重包容为文化认同的心理前提,练就豁达的文化认同心态,按照与稳定心智模式契合与否来选择和判定文化,从而开拓出更加广阔而丰厚的文化认同;第三,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将文化活动的内涵坚守在主旋律上,将文化喜好培养到健康审美上,将文化心态摆正到主流认知上,将文化视野扩展到长远广博的程度上,实现主旋律对文化认同心理的牵引和对文化心态的调适。
(五)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而且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意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与诉求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增强其文化自觉,优化其文化载体,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政治宣传教育变成文化熏陶,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
为此,第一,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话语,在“三个自信”中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故事,在中西方对话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声音,以中国梦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厚度,从而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话语。第二,以批判社会思潮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文化软环境;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重点,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关注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以大众传媒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文化载体。第三,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所指向的是现实中高度互渗、义理上界限分明的两种心理或社会事实。必须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世关注之维来奠定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以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融通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以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趋同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从“道统”预设上铺就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从而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