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阐释框架
一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
(1)深入解读人文外交,并做出客观描述与判断,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立足点。力倡人文外交的杨洁篪曾强调,开展人文外交在于“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进一步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同国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广交朋友,增进了解,消除误解”。本课题从人文外交的内涵、外延、主体、特点、作用、途径和目的等层面,廓清了人文外交与丝路外交、人民外交、文化外交及公共外交等的区别与关联。客观解读人文外交,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出发,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践行中国的和平外交传统与“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二是人文外交在决策与实践环节注重民生诉求,因而获得了较为坚实的国内外民意基础,这表明中国外交的关注对象已由政治、经济、军事等“高级政治”扩展到普通民众的情感联络、心灵沟通和价值认同等人本领域,折射出当代中国外交积极推进软实力提升的发展趋势;三是人文外交将非政府组织和智库等非国家因素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重视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咨询、专业知识等方面享有的资源优势,使外交决策及其实践更具科学与理性成分;四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外交是一种形象政治,塑造和修复国家形象是其核心目标,是整个外交全局中核心、基础和关键部分,也是缓解矛盾与冲突并激活国家潜力的润滑剂,因而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2)全面认识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重要战略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起步于中埃建交的中国人文外交,在远播中华文明、塑造新中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中国中东人文外交更具战略意义:一是中东地区国家众多,民族、宗教、教派等关系错综复杂,但也正是由于中东地区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人文生态,人文交流在中东各国的涉外活动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张骞出使西域、两条丝绸之路的形成以及郑和下西洋等。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文外交就从中埃民间交流着手正式启动,在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三次建交高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中东是战争冲突不断、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的地区,因而也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国外交博弈的战场,当然也是中国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舞台。为此,必须就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内涵、特征、目标、途径、意义、成效以及制约因素等做深入研究,以推动制定我国的全方位人文外交战略。三是中国中东人文外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阿(非)之间的人文交往历史悠久,绵延不断,但中国与伊朗、以色列及土耳其等国的人文交往相对薄弱。中阿人文外交目前多处于深化合作的发展阶段,而中国与中东其他国家间的人文外交多处于深化沟通阶段。因此,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协调发展中国对中东国家人文外交中四种文明单元的关系,将直接关乎中国在构建丝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民心相通”之举措的顺利推进。
(3)总结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优化“一带一路”软环境的路径选择,旨在为全球治理尤其是软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这既是亟待阐明的重大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重点之一。总结中国人文外交的成功经验,旨在分析其促使我国软实力产生倍增效应的原因、表现、特征、途经及对策等,以探索中国中东人文外交在“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中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一是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导致了国际体系话语权和规制权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但在国际体系的文化、规范、道德等软竞技场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平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一带一路”倡议等认同度并不太高,中国在获得能够与自身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方面任重而道远;二是中国中东人文外交是我国对亚非发展中国家人文外交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对亚非人文外交中的经验与教训,势必会从正反两方面指导今后的我国中东人文外交实践,影响我国中东外交的战略与决策,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理论提供有力佐证;三是国际社会就中国在亚非人文外交上对人类的贡献感知肤浅甚至存有偏见和误解,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甚至误读即为明证。因此,在今后的中国人文外交实践中,应尽量淡化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对外宣传、强化双向平等的人文联络与价值沟通,努力协调好与中东四大文明单元的关系,科学分析西方大国与宗教、民族、“台独”、“东突”势力以及中东热点问题等诸多制约性因素,积极致力于人文交流与合作,尤其要多借助境外主流媒体、非政府力量及友华人士等“外力”来提高工作效率、夯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民意基础。
二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问题
(1)人文外交绩效评估问题是本课题拟解决的首要难点问题。人文外交是一项投入与成效难以量化,且见效慢的战略性基础任务,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加了评估难度,如对有形和无形功效的识别、对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界定、处于不同立场采用相同方式却成效迥然,甚至如何评估、怎样评估、何时评估等技术操作性细节都将对人文外交的主体、方式、理念、目标等产生深远影响。
(2)如何评估非政府组织与人文外交的关系是又一个难题。全球化时代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凸显,人文外交对非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表明中国外交开始重视公民社会在中国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加强民间交往,运用国际上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客观、真实地“说明中国”,其效果远胜于官方的对外宣传。因此,“官民并举”中各自介入人文外交的方式、程度如何影响官民协作关系,如何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引导和培育国内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与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沟通等一系列非国家行为体问题,是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3)如何提高本课题的政策性,并通过整合外交资源产生社会效应也是一个难题。鉴于人文外交涉及文化、体育、科技、传媒、旅游、教育等诸多领域,易出现“政出多门”的管理格局,各部门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配合,易出现操作脱位或空位而影响人文外交的整体成效,且条块分割的运作机制易造成重复操作和资源浪费,进而增大了人文外交成本。因此,如何整合外交资源、降低交流成本,是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又一问题。
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人文外交”基础研究。从辨析“人文外交”概念切入,明确人文外交在某种程度上实为丝路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继承、文化外交的拓展,与公共外交关系极为密切,且丝路外交与人民外交、人文外交具有同构性;秉承“人文关怀”与“和合哲学”传统价值观的人文外交,既是中国丝路外交的影响产物,也是中国外交之哲学,亦为实现中国大外交目标之艺术;人文交流的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决定了人文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核心组成部分。
(2)中国中东人文外交历史研究。分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及土耳其的人文外交发展历史及其所面临的难题;总论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运作模式、中国中东人文外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等,进而在履行人文外交战略新使命的实践中加强“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以提高中国参与全球软治理的能力,为全球治理贡献宝贵的“中国经验”。
(3)中国特色人文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既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又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理论提供了鲜活佐证,极具研究价值。其中,在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及土耳其的人文交流作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观念、方式、机制、项目等不同角度对中国中东人文外交运作模式做出理论阐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探讨我国与中东国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学理依据,并为探讨全球软治理理论提供“中国方案”。
(4)“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加强我国与中东国家人文外交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中东人文外交来说,“一带一路”建设既为其带来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挑战,本课题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深化我国与中东国家丝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中国全球软治理能力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坚持统筹兼顾的研究方法。既要立足新中国人文外交的历史与现实,也要借鉴软实力理论、多轨外交理论、沟通理论、全球治理理论等的研究方法;既要注意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在统筹兼顾中将本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2)坚持数据库建设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中国中东研究数据库”这一资讯平台,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并在数据库的指导下到中东主要国家作实地取证与抽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课题研究。
(3)坚持比较研究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来比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中国与伊朗、中国与以色列、中国与土耳其等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途径、方式、表现及制约因素之异同,进一步探究中国深化对中东国家人文外交的新途径与新手段。
(4)坚持历史追溯与个案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特色项目——孔子学院、沙特朝觐、对外援助、友好城市、国际维和等作案例分析,梳理中国对中东国家人文外交的成就、不足、前景及制约因素等,特别阐释中国对中东国家人文外交的运作模式,进而完成关于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义理阐释。
总之,本课题尝试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建立中国对中东国家的人文外交研究的体系和框架,重点将人文外交与丝路外交、人民外交、文化外交及公共外交等作概念辨析,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中东人文外交运作模式,探讨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并就如何深化丝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予以学理分析;在实证研究上,重点就“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中国-阿拉伯国家、中国-伊朗、中国-以色列以及中国-土耳其的人文关系做案例分析;在政策研究上,客观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给予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的战略机遇、宗教极端主义全球泛起尤其是“东突”问题的国际化对“一带一路”安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等,并就中国中东人文外交如何履行优化“一带一路”交汇区软环境的战略使命、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建设“一带一路”软环境的能力、中国如何向全球软治理贡献“中国经验”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本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中东人文外交研究基本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