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内需和外需结构的失衡与改善:内外需失衡、内外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有所改善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内外经济发展不协调、内需与外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贸易顺差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和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累积上。

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约为35%, 2008年为32%,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至24%, 2010~2015年分别为26%、25%、24%、23%和21%。2007~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62%、57%、44%、49%、49%、46%、44%、42%和33%。从国际比较看,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以贸易立国的资源贫乏国家,其贸易依存度一般都高于100%,而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低于30%。

图3-16 出口依存度及对外贸易依存度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近20年来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增长。1995年仅为1404亿美元,2000年约为1996亿美元,2005年即暴涨为8374亿美元,2008年达到峰值20868亿美元之后,于2011年回落至相对低点10079亿美元,之后又一路攀升,2015年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36865亿美元。

图3-17 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与此同时,外汇储备更是快速积累,尤其是2004年以来,发生跳跃性增长,至2015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33万亿美元。出口导向并不是一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政策。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当存在大量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资源不太紧缺、环境还有相当承受能力的时候,采取这种政策的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是,无论是从国内资源能源约束,还是从国际市场的容纳空间来看,粗放型的出口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对外开放战略的长期有效实施,对我国国内的发展也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容易引起国际贸易纠纷和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二是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较差,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形成制约,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四是对国内产业的升级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总体看,我国正处于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2008年之前,内需与外需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外需比重高、增长空间有限,对外依赖度居高不下;内需增长乏力,潜力有待挖掘。由于我国出口依然属于粗放型增长,无论从国内资源能源约束还是从国际市场容纳空间看,我国出口的迅速扩张都不可持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内外需失衡的局面有所改善,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已出现见顶回落之势。

从净出口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来看,30多年来外需贡献一直很不稳定,波动较大,最高时如1990年,贡献率高达69.4%;最低时如1985年,贡献率低至-51.2%。整体来看,外需对GDP的贡献呈现剧烈波动状态。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前,外需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度较高。但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外需对总需求的作用急剧成为负数,2009年达-44.8%。足见我国需求结构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之大。

近几年我国外需减弱主要是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企业拓展出口空间的难度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不平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加剧了我国出口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压力,限制了我国出口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持续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订单陆续开始转移到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被别的国家的同类产品替代。此外,随着我国外贸总量规模的扩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也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