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拓探索审美之谜的新思路
·深圳学人之彭立勋·
——彭立勋访谈录
受访者:彭立勋
采访者:夏和顺
时间:2016年6月6日
地点:深圳市市民中心
寻求审美研究新突破
夏和顺:柏拉图在《文艺对话录》中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他借用老师苏格拉底的名义与诡辩家希庇阿斯辩论以体现自己的美学思想,两人辩论的结果是“更清楚地了解一句谚语‘美是难的’”。他的这篇《大希庇阿斯篇》是最早讨论美学问题的著作,这里所说“美是难的”,究竟是指审美的主体还是客体?
彭立勋:柏拉图讨论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美的定义,辩来辩去,“美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只留下“美是难的”这句谚语。两千多年来,美学家提出的美的定义不可胜数,但至今没有一个是得到公认的,可见问题之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既在审美客体,也在审美主体。就审美客体说,美的存在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各种美的种类和形态具有很不相同的特点。比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不同。要用一个美的定义涵盖所有美的种类和形态的本质和特点,自然有很大难度。同时,要回答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经验,必须借助哲学思辨。而哲学家、美学家对于美的思辨,必然只能从自己特定的哲学基础出发,这就使思辨的角度、方法、途径很不相同,往往各执一词,甚至相互对立,很难达成共识。从审美主体说,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往往因人而异,对于同一对象,各人有不同感觉,在西方有“趣味无争辩”之说,这就使认识审美经验有了难度。加之要解释审美经验的心理发生机制,必须依靠心理学,而心理学至今仍然是一门不大成熟的学科。这就给解决美学问题增加了困难。
夏和顺: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文艺理论转向美学研究,近40年来连续出版了十余部美学专著,成果丰硕,并在审美学研究上形成优势和特色。曾经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审美经验论》是您的代表作之一。审美经验,或者说对审美主体的研究,又是您恒久不变的主题之一。您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
彭立勋: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出现美学热,我率先在大学开设了美学课。从此,我将研究领域转向美学研究。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我在那里听了朱光潜、王朝闻、蔡仪、宗白华、李泽厚等著名美学家的讲课,同时也查阅了当时能看到的国外美学研究资料。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觉得当代中国各派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主张,各有优长,也各有缺陷,都难以完全令人信服。沿着旧的思路,难以获得突破。美固然具有客观性,但不能脱离人的审美活动而存在。因为只有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客观对象才对人显现出美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美学界对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严重不足。自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先生出版《文艺心理学》以来,近半个世纪再也没有研究审美经验的专著出现。而20世纪以来的现代西方美学却越来越重视审美经验的研究,实现了从美的本质到审美经验的研究重点的转移。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把审美经验作为研究重点,是大有可为的。于是,我选择了关于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夏和顺:汝信是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他对您的《审美经验论》十分推崇,认为此书“填补了我国美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您在此书中建构了自己的审美经验理论体系,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
彭立勋:我在《审美经验论》中,以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方法论为基础,以分析审美心理特殊结构方式为中心,从审美经验特别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审美心理有机整体论、审美认识结构方式论、审美情感结构方式论、美感发生中介机制论以及审美生成主客体互动论等新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特的审美经验的理论体系。其中,审美心理有机整体论着眼于对审美经验的整体特性的总体分析和把握,以阐明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点。审美心理特殊结构方式论力求通过审美心理的结构方式分析,阐明审美心理活动的各种特殊表现形式,以揭示形成审美经验特殊性质的内在心理依据。审美发生中介论主要探讨美感直接性和愉悦性形成和发生的特殊心理机制,以揭示审美感受或情感生成的奥秘。这三论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夏和顺:通过分析审美心理特殊结构方式来把握审美经验的特殊性质,这的确是研究审美经验的一种新思路,请您介绍一下这一理论的创新之点。
彭立勋:西方许多审美经验理论往往脱离审美心理作为一个特殊系统整体,去孤立地分析审美心理要素,乃至把其构成要素的某种特性当作整体的功能特性,如强调美感即直觉、美感只涉及情感、美感根源于无意识的欲望等。实际上,直觉、情感、欲望乃至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因素,都不过是审美心理、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它们各自孤立的性质或孤立性质相加的总和,都不能构成美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审美经验和认知与其他日常经验的区别主要不在于其构成要素的多寡,它的整体特性也不能由它的构成要素的孤立特性或其相加的总和来解释,而是要由它的全部心理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结构方式来说明。审美心理结构是审美经验中各种心理要素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审美经验的整体性质和特点就是由它的特殊心理结构方式所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多层次、多等级的。审美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表象、联想、想象、理解等不同认识层次,各种感性认识因素和理性认识因素以特殊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审美认识结构——形象观念、意象和形象思维,它具有“思与境偕”“寓理于情”“可解不可解之会”等审美特点。审美情感活动包括审美主体与对象互动中产生的各种情绪、激情和情感,它们与不同的认识层次相联系,从浅层次、简单的情感发展到深层次、较复杂的情感,并形成不同的情感活动形式。较常见的审美情感活动形式有触景生情、移情作用、人物内心体验、同情共鸣等,它们互相结合构成多层次审美情感结构。审美认识结构和审美情感结构以特殊方式交互作用、相互协调,导致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和谐的心理活动,最终形成以情感愉悦和心灵感动为特点的审美总体体验。审美愉快的总体体验,不是某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也不同于审美活动中伴随不同认识因素的各种情感因素。它是审美心理整体特殊结构方式的产物,具有复杂、丰富的心理内涵和心理原因。
倡议建设中国特色审美学
夏和顺:您的新著《审美学现代建构论》提出把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综合的学科来建设。审美学和美学是什么关系?建设审美学对推动当代美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彭立勋:审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它以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就研究对象说,审美学和美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按照传统理解,美学应当包括美、美感和艺术的研究,也就是包括了审美学的研究内容。但审美学和美学在研究对象的重点上是不完全一样的。审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审美经验上。它对美和艺术的研究也是从审美经验出发的,并且是密切结合着审美经验的。就研究范式和方法看,审美学又超越了美学的学科界限。比如,审美心理研究需要美学和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审美评价研究需要美学和价值学、艺术批评学等学科的交叉;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研究需要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等等。所以,审美学在美学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应该而且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西方当代美学家多持这种看法。西方心理学美学家几乎都是将心理学美学或审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看待的,有的甚至将它看成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西方美学的研究重点从美的本体、美的本质向审美主体、审美经验转移,是20世纪美学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心理学美学的异军突起使审美经验独立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从哲学、心理学、艺术学各种不同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的学说和派别层出不穷。审美经验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艺术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重点。这种变革被公认为是当代美学区别于传统美学的一个主要标志。美学的这种变革必然推动学科的转型发展。在研究对象重点转移的同时,美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也产生了重要变化。许多当代有影响的美学家往往以审美经验作为构造全部美学体系的出发点,或作为研究所有美学问题的基础,这极大地推动了审美学的建设和发展。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学大讨论,基本集中在美的本质问题上,造成审美经验研究的长期缺失。改革开放以来,追赶世界美学转型发展的趋势,对审美经验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推进审美学学科建设已成推进我国当代美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必然之举。
夏和顺:您在书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的主张,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您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审美学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
彭立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综合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要运用好三个方面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资源,包括马克思关于劳动实践与审美活动、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人的对象化与审美感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艺术把握世界特殊方式、艺术生产规律等重要论述。二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学资源,包括传统文论、诗论、画论、乐论、书论、曲论等领域丰富多样的审美学思想。三是国外美学资源,包括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美学研究特别是审美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美学研究现状看,尤其需要强调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学,实现其创造性转化。要立足于中国当代审美和艺术实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融通中外古今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创新、理论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建设。
夏和顺:美学本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范畴,到了18世纪,美学才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中国古代只有文论,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比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类,实用却又玄乎。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美学的传播,中国人才开始寻求将传统的文论与之对接,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你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审美学可以从中国文论中吸取哪些重要资源?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彭立勋:中国传统文论包括诗论、乐论、画论、曲论等,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学说、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形态和思维方式。其中一系列核心学说和范畴,如感兴说、神思说、情志说、意境说、情景说、言意说、虚实说、兴趣说、妙悟说、韵味说、虚静说,等等,反映和概括了审美和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充满唯物辩证思想和健康审美追求,经过现代性阐释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意义,是完全可以与当代美学理论和话语体系相融合的。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建设和发展的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
中西审美学思想是建基于中西两种具有不同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基础之上的。由于中西文化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中国审美学思想也形成了与西方审美学思想不同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强调审美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一方面,“心物感应”说强调审美心理活动是由外物引起的;另一方面,“心物相取”说又强调审美经验中主客、心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和互相作用、融为一体。这与西方审美学中多将审美主客体分离、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其次,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强调审美心理的有机整体性。不同于西方美学将审美中情感和理性对立起来的观点,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十分强调审美过程中感情与认识、情感与理性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情志一体”“情理交至”“以理导情”“寓理于情”等审美学思想。最后,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强调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和意义。突出强调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美学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长期影响着中国传统文艺和审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传统审美学极为重视文艺对于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十分强调文艺感动人心、陶冶情性、塑造心灵、引人向上、淳化风俗的重要社会作用,特别重视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所具有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和价值。这与西方美学中提倡的“审美不涉社会功利”“为艺术而艺术”等思想主张是大不相同的,充分表现出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进取精神。
实现学术人生重要转折
夏和顺:1987年您接到国家教委的指派到英国作学术访问,随后您到剑桥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您说过这是您思考问题最多、感觉也最愉快的一年。这一年您思考最多的是什么?它对您的学术道路有何影响?
彭立勋:我在剑桥大学一年的学术访问,为我近距离直接接触和体验西方文化和美学研究氛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剑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英文图书著作收藏之地,从古代到现、当代的英文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应有尽有。我大部分时间是带着研究课题到图书馆查阅美学图书资料,浏览了许多西方最新的美学著作和研究成果,也收集到我所需要的重要研究资料,从而大大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通过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和学者接触,参加相关学术活动,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里充满学术探讨和创新的环境和气氛。英国当代美学思潮和流派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见解新颖,思想活跃。美学和艺术研究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当代审美和艺术实践,注意探索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大学美学讲座的题目大都很新颖,这也促进了我的学术思想的解放。剑桥一年是我学术生涯中最值得怀念的一年,我的主要著作《审美经验论》就是在那里完成构思的。
夏和顺:1986年,您的《美感心理研究》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在当时都是了不起的成就。1988年从剑桥大学回国后您有了更好的学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您为什么还要从华中师范大学调到深圳工作?您说过当时学校不愿放您,章开沅校长劝您留下,认为您的学术前景一片光明,而选择去深圳发展,至少当时没有学术氛围。人生有舍有得,现在回想起来,您当时的选择有没有损失?
彭立勋:20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非常吸引人。1986年,我得知深圳正在考虑筹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具有开拓性,并且和我的学术事业和追求很吻合,便与深圳市委宣传部联系,说我想来参与这件事。没想到他们很快就向我们学校发来商调函。正在这时,国家教委也发函到学校,决定派我到英国做访问学者。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出国留学机会,就去了英国剑桥大学。1988年我从英国学习结束回国,就托人向深圳市委宣传部问社科机构是否成立了,我还能不能来。很快就得到回复说“位置还给你留着”,这让我很受感动。但是,当时母校执意挽留,章校长的劝说和怜惜更让我感到犹豫。我考虑到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去深圳能开拓一个新领域,有很大的创造发展空间。就这样,在各种曲折矛盾中,我来到深圳,开始参加深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办工作。
在深圳,从筹建社科院到担任院长,我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几乎都用在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和组织工作上,美学研究自然不能不受到影响。我在剑桥已经构思好了《西方审美心理学史》一书的写作提纲,这时也只能暂时放下。但是这种牺牲是值得的。能够参与创建特区首个社会科学院,应该是我人生中做的一件最有价值的实事。
夏和顺:难能可贵的是,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并没有放弃美学研究。美学研究是您的兴趣所在,也是您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请简单介绍您的研究情况。
彭立勋:来到深圳的第三年,我便完成了《审美经验论》的写作并出版。后来又出版了论文集《美学的现代思考》。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还发表了我的长篇论文《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2002年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想努力把以前牺牲的学术研究时间补回来,就参加了汝信先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作为副主编完成了4卷本的《西方美学史》的编著和出版,同时,我个人陆续写成并出版了《趣味与理性:西方近代两大美学思潮》《审美学现代建构论》,最近又出版了论文集《中西美学范式与转型》,做成了我想做的美学研究。
夏和顺:您担任深圳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长期主持深圳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对深圳社会科学的发展进程非常熟悉。按照您的观点,深圳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取长补短,建立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您主持完成的《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彭立勋:深圳社会科学研究起步晚,学术机构规模较小,学术人才较少。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果,发挥应有作用,必须走一条创新之路,重点在形成优长特色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为此,我一直在寻找突破口。1993年5月,我接到中宣部关于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的通知,因为会议要求提交论文,我经过学习、思考,找到一个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实践结合的交叉点,写了题为《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及其在深圳的实践》的论文,送到中宣部。6月,我赴上海参加理论研讨会。中宣部安排我在开幕式上发言。1994年2月,《人民日报》又以较大篇幅发表了我向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这使我意识到将邓小平理论与特区建设实践研究形成优长特色学科是大有可为的。经过酝酿,当年10月我以“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研究”作为课题名称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批准。后来我和写作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完成了专著《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此书出版后,著名哲学家邢贲思称其“填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199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对“六五”至“八五”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进行评奖,这本书获得了三等奖,是广东省唯一的获奖著作。
夏和顺:您认为没有学术创新就没有深圳学派,其实您的审美学研究就很具创新精神。《中西美学范式与转型》刚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您的最新论文集,我注意到您除继续探讨审美学建构问题之外,还涉及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建筑美学等领域,请谈谈这方面的感想。
彭立勋:学术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学术理论的生命力所在。要形成深圳学派,必须有原创性的学术理论,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学术创新可大可小,但都必须是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我在美学研究中坚信,只要走自己的路,就会有广阔的创新空间。《中西美学范式与转型》是我近20年来发表的美学论文选集,涉及审美学、中西美学、审美文化、环境美学等不同方面,集中体现了我对当代美学研究许多新课题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生态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生存面临的重大迫切问题,生态和环境美学可说是应运而生。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研究环境美学,这在国内算是较早的。我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城市空间环境美与环境艺术的创造》,曾被钱学森推荐收入《钱学森论城市学和山水城市》一书。这也促使我更加关注于当代美学新问题、新课题的探讨,从而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
附录:彭立勋学术小传
彭立勋,湖北谷城人,1937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7~1988年受国家教委派遣,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回国后到深圳工作,负责创办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任首任院长。1995~2001年,任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委员。2000年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际经验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彭立勋长期从事美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美学原理、美学史、比较美学、文艺理论诸方面,尤以审美经验研究见长,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上,立足审美活动,融会中外古今,构建新的现代审美经验理论体系。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美的欣赏》(1984年)、《美感心理研究》(1985年)、《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合著,1986年)、《西方美学名著引论》(1987年)、《审美经验论》(1989年)、《美学的现代思考》(1996年)、《西方美学史》(第二卷)等。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
彭立勋著作获奖情况:《美感心理研究》获1986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合著)获1987年中南五省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审美经验论》获1990年深圳经济特区1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获2000年深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