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几个误区

于丹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当代价值的建立过程中,面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使命,同时也显露出一些误区。

一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文化构成的物理切割,而是基因提炼,应给予当代中国人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观念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时空中不断融合完成的一体多元体系,儒家注重伦理秩序,以自律修德为人的社会化起点;道家注重自然规律,以天人合一、阴阳转化为生命平衡原则;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出本土特质明显的禅宗,强调明心见性的觉悟唤醒。三家哲学各有侧重,立足当代的传承,不应该过多强调观念对抗,而应该看到融会贯通的化合效果。比如儒家讲“修心”,道家讲“游心”,禅宗讲“明心”,阳明心学就熔铸了这几家学问,拓展出中国人心灵生活的新境界,对“格物致知”的传统概念做出通俗而深刻的新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系统融汇传统文化精华、着眼于当下需求所做出的学术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 当下对传统文化过多强调知识考察,忽略了价值观念的化育特别是忽略了家庭生活中价值默契的底线和少儿的习惯养成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传》),文化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而不是把典籍中的词句搬到考卷上就算普及了国学。当前许多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都会流利地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但在家里照样做不到“出必告,反必面”这些小事。仁爱他人、将心比心这样的道理到了独生子女与他人相处时并不容易做到,修己孝亲、力行家务这样的理念付诸行动时也许被爷爷奶奶心疼地拦住。不少幼儿园园长发愁“5+2=0”的现象,即五天在幼儿园培养的生活自理、遵守秩序的习惯,周末回家两天就有可能被娇惯得归零。区别于西方的城邦社会,中国传统是家国同构的家邦社会,伦理价值默契是在家里养成的,未必只是为了知识性的考试。家庭是普及常识、孕育习惯的地方,如果传统文化只作为“知识”,那么“文而不化”就会成为大问题。

三 目前依然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简单对立的思维方式,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融合

中国文化素来强调“和而不同”,历史上每一次文化大融合都成为中国文化成长进步的内生动力。在四大未断裂的文明圈中,欧洲文明以基督教为价值核心,伊斯兰文明以伊斯兰教为价值核心,印度文明以佛教为价值核心,只有中国文明以伦理信仰替代宗教信仰,成为价值核心。这固然与其他文明的缘起、结构有重大差别,但这也恰恰是中国文化之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在差异中完成比较,构筑有效融合的人类文明新生态,正是中国“一带一路”释放出的态度。中国文化心平气和的自我审视是完成融合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明化合反应式的融合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