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变通》:典范之作
《变通》一文在对话既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运作的流行理论中破题。一方面,课题组批判了“极权主义理论范式”的僵化性,其忽视了制度运作的成本要素,故无法解释中国制度运行中的弹性空间;另一方面,课题组指出“等级结构中的讨价还价”的前提条件并不符合中国制度运行的实际,故难以揭示中国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对此,《变通》试图结合田野经验而从上述两种解释困境中找出中国制度运行的“变通”机制,其理论抱负可见一斑。
作者在论文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变通”的解释框架。在交代变通的定义和内涵之后,作者概括式地列举了四种变通性的类型。随后,作者从结构条件和行动者两个角度阐述了变通得以可能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简明扼要地呈现了“变通”作为制度运行的解释机制,具备了中层理论建模的雏形。紧接着,作者以三个中国乡镇企业崛起和高速发展例子为蓝本再现了上述解释机制。至此,作者完成了对制度运作中变通机制的阐释和案例分析,论文第一写作目的达成。
接下来,作者从“制度运作的正式化”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变通的准正式性”的概念并依据制度形成过程和运作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性二分法构建了制度运作的理想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正式制度的提升”和“变通的扩散”两个层面阐述了影响制度变通的结构性条件及其行动者的行为策略特征。最后,作者对文章要点进行了概述并从变通的制度背景、制度的正式和非正式性关系以及文化影响等角度对后续延伸性研究做了讨论。
综观全文,《变通》一文的研究发问、理论对话、机制阐释、案例剖析、讨论升华等部分环环相扣,文章一气呵成,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在理论提升与田野调查中的深厚功力。作者对历史演进的敏锐透视以及“四两拨千斤”式的理论提升值得研究者细细品味,这也足以体现出老一代社会学人紧握时代脉搏的宽阔视野,给后进学人以启迪。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变通》一文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