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部落问题的历史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利比亚部落的源流

长期以来,部落及其宗族谱系维系和规范着利比亚社会。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以及二者混合血统的后裔以血缘为纽带结成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保护本部落成员并为受害者履行复仇义务,部落之间频繁地争斗仇杀,彼此间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只有彻底打败对方才能免遭报复。换言之,真主之外,部落就是人们效忠的最高对象。部落成员对本部落的效忠,或者说对部落长老的效忠,远远大于对国家和军队的效忠。部落意识在利比亚根深蒂固,延续至今。

一 利比亚部落的起源

利比亚的部落按照其族裔主要分为阿拉伯谱系、柏柏尔谱系和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柏柏尔部落和少数民族部落是利比亚的土著部落,占利比亚人口总数的近20%。阿拉伯部落则是来自历史上阿拉伯半岛移民以及阿拉伯人与当地人混血的后裔,占利比亚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利比亚部落的起源和发展演进都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影响。

(一)阿拉伯部落的起源

萨利姆谱系()和希莱勒谱系()是利比亚阿拉伯谱系的两大来源。两大谱系始于7世纪阿拉伯人在北非的征服和移民,两者都源于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阿德南人()。其中,萨利姆谱系比希莱勒谱系历史更悠久,也更早迁入利比亚。图1 -1为阿拉伯人对谱系的认知。

图1-1 阿拉伯人对谱系的认知

图1-2为阿德南谱系至萨利姆和希莱勒谱系的衍生过程。

萨利姆谱系和希莱勒谱系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部落,源于盖斯谱系分支,属木达尔部落联盟,即北部阿拉伯部落的祖先,最初居于麦加东部。当法蒂玛人占领山姆地区和埃及后,萨利姆谱系和希莱勒谱系迁至上埃及,后居于尼罗河东岸。11世纪,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邀请萨利姆部落和希莱勒部落从埃及迁至北非。

图1-2 阿德南谱系至萨利姆和希莱勒谱系的衍生过程

他们最先到达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地区,与当地土著柏柏尔部落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两大谱系逐渐与利比亚大部分地区的土著部落融合,并最终为居住地问题达成一致:希莱勒谱系获西部地区,萨利姆谱系获以昔兰尼加为中心的东部地区。

(二)土著部落的起源

利比亚的柏柏尔人是北非地区的土著民塔哈努部落()的后裔,该部落在历史上是北部非洲最强大的部族之一。阿拉伯人入侵利比亚后,与当地的土著柏柏尔人在冲突中逐渐融合、混居。也有一些柏柏尔人因躲避战乱遁入荒凉的山地和沙漠,在阿拉伯人未到达的地方定居下来,成为未被阿拉伯化的柏柏尔人。目前,利比亚境内纯粹的柏柏尔人数量很少,他们主要居住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内富萨高地。在沿海一些地区和沙漠中的绿洲也有少数柏柏尔人居住。

此外,利比亚的少数民族部落也是当地的土著人群。他们生活的区域是阿拉伯人入侵时未到达的地方,因此,他们并未被阿拉伯化,得以保留自身团体和特性。

二 从血缘部落到地缘部落

以血缘联结的氏族组织是部落社会的基础。每个帐篷代表一个家庭;许多帐篷集结的地方构成一个区域;同区域人员组成一个氏族;几个有亲属关系的氏族结成一个部落。同一氏族或同一部落成员互相承认血缘关系,服从一个共同领袖的权威,并认为源自共同的祖先。他们都自称为谁的子孙,在谁的名字前面加“拜努”(注1的称号。由于阿拉伯语词汇有阴阳性区分,绝大部分氏族的名称是阳性名词,代表父系氏族部落;也有一些氏族的名称是阴性的,这是古代母系制的遗迹。血缘关系,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总是维系部落组织的重要因素〔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上)》(第十版),马坚译,新华出版社,2008,第27页。,也是部落最初形成的纽带。

注1拜努()是一个阿拉伯语词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子孙后代”。这是它的主格形式,其宾格和属格形式为拜尼()。利比亚西部城市拜尼沃利德就是以此得名。

部落成员的资格除了随出生而自然获得的血缘方式外,还可以以其他规定方式获取。例如,只需与某氏族(或部落)的人共同进餐,或者吸吮他的几滴血,就成为那个氏族(或部落)的成员了。个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部落归属,成为受部落保护的人。比较弱的氏族或部落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归入另一个强大的氏族或部落,以获得保护。这是血缘部落扩展的最初方式,此后逐渐向地缘部落过渡。

游牧、逐水草而居是部落民最普遍的生存方式,尤其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古代时期,部落民唯有在水草丰沛的地方群居才能生存。但是,不同年龄段的部落民,或处于不同地势环境的部落民,其生存方式也不尽相同:老者多选定居,青年更喜游牧;居于农庄的部落多定居,处于贫瘠土地的部落则不得不靠游牧生存;还有一些部落采取游牧、定居相结合的方式,或季节性游牧。部落的游牧和迁徙使得一些部落不再保持群居,而是散居多地,不同部落间也因长期生活在相同或临近地域而增加了交往。一些规模较小的部落或散居的部落民众因生存需要而以相互结合或加入的方式合并为一个或多个更大规模的部落。此外,随着部落间交往的增加和战争的频繁发生,血缘部落的界限慢慢被打破,“成王败寇”的部落法则致使部落间合并或重组,由此带来原本仅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扩展至地缘部落。据此,一个部落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会衍生出多个不同的部落,一些部落的名称也会在发展过程中销声匿迹。

在外来侵略出现后,一些部落为合力抵御共同的外敌而结成部落联盟,一些相对弱小的部落为寻求庇护依附于强大的部落,为保生存甚至不惜被并入大部落。起初,一些因军事或战争需要而结成的部落联盟在军事威胁解除后又重回原本各自为政的状态,这些部落联盟是暂时联盟。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公元7世纪后利比亚频繁遭到不同异族的入侵和统治期间。奥斯曼帝国征服利比亚后,面对强大帝国长期占领本部落的领土这一现状,一些部落间持续维持联盟关系,即结为永久联盟。新的地缘部落应运而生。从血缘部落到地缘部落是利比亚部落历史演进的轨迹。最初因军事需要而结成的部落联盟则是国家的雏形。

依据自然地势,通常把利比亚国土分成三部分:西北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面积约占全国的20%,其中既有平原,也有沙漠和山区;东部的昔兰尼加,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有平原、有绿洲,也有高原峭壁;南部的费赞,面积约占全国的30%,这里多为人烟稀少的牧区和沙漠,其间也有一些绿洲。20世纪初,为抗击意大利的殖民入侵,利比亚的东部、西部和南部分别形成了多个部落联盟,如西部以拜尼沃利德为中心的谢赫部落联盟、东部以班加西为中心的萨阿迪部落联盟、南部塞卜哈附近的苏莱曼部落联盟等。在王朝时期,国王扶植自身所在的东部地区的大部落维持统治,遭到西部地区一些部落的不满,后者结成部落联盟,共同反对国王的统治。卡扎菲统治后期,重回部落统治:他扶植自己所属的部落,帮助支持他的部落,打压反对部落。前两者主要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后者则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部落对此不满,结成联盟,共同反抗卡扎菲的统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不同规模的政变即是如此。2011年爆发的利比亚战争也是始于东部部落不满卡扎菲偏颇的政策而发动的抗议和暴动。战争期间,多个反卡扎菲的部落结成联盟,一些原本支持卡扎菲的部落在态度发生转变后也加入反对派部落联盟。

三 利比亚部落的现状

利比亚的部落分布具有不稳定性,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受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发生变化。一些规模较小的部落多居于同一地区,一些人口众多的大部落则分布于多个城市和地区。随着国家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落混居的现象日趋多见,这也是部落地缘性的突出表现。

由于自然地势因素,利比亚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大量集中于北部地中海沿岸。根据三个地区划分,全国人口的约65%居住在的黎波里塔尼亚,30%居住在昔兰尼加,5%居于费赞。2011年战争爆发前,利比亚总人口约600万,其中绝大多数为有部落归属的利比亚籍公民,还有极少数长期定居在利比亚的土耳其人后裔以及工作、生活在此的外国人。卡扎菲在其执政中期对利比亚的行政区重新规划,同时对一些部落的定居地做了调整,将其所属的卡达法部落从相对偏远、贫瘠的南部地区迁至富藏石油资源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苏尔特及周边的中心海岸地区,并将该区域原居民驱逐至他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利比亚战前,利比亚的部落分布基本稳定。

利比亚战前主要的部落分布情况如下:位于首都的黎波里的部落有马拉里哈部落(Marariha)、马斯拉塔部落(Maslata)、瓦法拉部落(Warfalla)。位于首都以外的西部地区的主要部落有麦格拉哈部落(Magariha)、扎维亚部落(Zawaiya)、津坦部落(Zintan)等十几个部落,其中包括位于首都的三个部落在首都以外的西部地区也有分布。位于东部地区的部落主要有阿瓦吉尔部落(Awajir)、米苏拉塔部落(Misurata)、奥贝迪部落(Obeidat)、塔瓦吉尔部落(Tawajeer)等。位于南部沙漠中的主要部落有:图阿雷格部落(Toureg)、图布部落(Tubo)、阿瓦吉拉部落(Awajila)等。位于中心海岸地区的是卡达法部落(Qadhafah)。

战后,利比亚的总人口减少了逾百万,其中,有25000 ~30000人死于战争,http://wars.findthedata.com/l/225/Libyan-civil-war.数十万民众逃至他国,大量外籍劳工由于就业和安全双重原因返回母国。人口分布也随之改变,最为显著的是:位于中心海岸地区的卡达法部落民众或在战争中毙命,或因被追剿而四散逃生。该地区在战后伊始成为反对派内部几个部落争夺的对象,在2015年后处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控制之下,当前是民族团结政府的控制范围。战后过渡政府和临时政府成员所属的一些家族、部落也已从原居住地(多为东部或南部地区)迁至首都。利比亚战后开启的国家全面重建计划进展不顺,国内尚未实现全面稳定,其人口分布也随着国家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