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很荣幸能为佛山的第一本慈善事业发展报告作序。近年来,中国在慈善事业、公益活动以及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发展相当迅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处引领这场变革的珠江三角洲之中的佛山,能出版这个系列的报告,将为相关研究带来很好的实证素材。
从研究社会政策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出版有其特殊意义。在福利制度的跨国比较研究之中,很多论著都强调有必要理解国家、市场、社区与家庭在福利递送上扮演的各有差异但互为补充的角色。因此,在辨析社会政策的本质与影响这个问题上,如何理解福利混合(welfare mix)的各种组合尤为重要。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过去十几年国际学术界尤其关注中国如何改革其社会政策框架,但坦率地说,这种关注基本上仅仅着眼于国家提供(state provision)的扩张之上。至于日益成长的社区组织及慈善活动在中国福利制度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细节上依然知之甚少。基于这样的观察,这本书的贡献显而易见:既在宏观层面上佐证了福利混合的中国实践,也以大量的实证案例丰富了微观研究的切入点。
国际学术界逐渐认识到,只有透彻地了解福利混合在中国的各种组合,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不断演进的中国福利制度。尽管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包括英国,我的国家),但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地大物博,不同省市以不同方式探索政策创新,这意味着研究中国要懂得辨识地理因素,只有博览各地样本,纵观中国,方得其法。读者会留意到,近年来中国开始出版全国性的慈善报告,在省市层面也有类似的作品,《佛山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7)》的出版是这种努力的一分子,尤其本书以学术论文的规范来要求各篇文章的撰写者,使其对研究对象的讨论保持了严谨与中立,不同于公文报告汇编,这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尤显重要。
我特别留意到,作为一个非省会城市,佛山在中国各类慈善城市排行榜上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并决心再上层楼。本书很好地记录了佛山从明、清两代传承下来的强大的民间慈善传统和在当代改革开放之中诞生、成长并充满活力的企业慈善,在慈善事业上表现出来的这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承,反映了佛山人对佛山有着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并由此诞生出守护者意识。因此,本书折射出一种在慈善事业上富有华南特色的良性循环(virtuous circle):守护者意识推动了慈善捐赠,然后通过资助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的方式回过头来巩固与强化社区归属感。对于国际学术界而言,记录下这种特有的捐赠氛围正是本书的学术价值所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来检视这种假设能否通过检验,或其模式是否足以垂范他人。
最后,我希望陈永杰老师及其同事能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在未来为这套佛山慈善事业系列丛书笔耕不辍。
庄赫臣 教授(Professor John Hudson)
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主任
翻译:张家玉 校对:陈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