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四
1.郑玄在马融门下①,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②。尝算浑天不合③,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④,众咸骇服⑤。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⑥,恐玄擅名而心忌焉⑦。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⑧。融果转式逐之⑨,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⑩。
【注释】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遍注儒家经典,今通行本《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周礼》《仪礼》《礼记》都采用了他的注解。马融:字季长,曾任校书郎、南郡太守,东汉著名经学家,常有学生千余人。②高足弟子:指优秀的门生、弟子。③浑天: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蛋壳裹着蛋黄。天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着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不合:违背,不符合。④一转:指转动一次栻盘。栻盘是古代占卜时日的器具,后来又称星盘。⑤骇服:惊佩,惊讶诚服。⑥既而:不久。礼乐皆东:指儒家的礼乐都到东边去了。“东”原是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指到东边,向东转移、迁移。⑦擅名:指独享名声。⑧据:凭着,靠着。屐:木屐,木制的鞋,鞋底有齿,可以在泥地、山地中行走。⑨转式:指运转栻盘。式,通“栻”,就是栻盘。⑩竟:终于,最终,到底。免:免祸,避免灾祸。
【今译】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三年都没有见到马融,只是由马融的优秀弟子传授学问而已。马融曾经按浑天的学说推算,结果不相符合,众弟子中没有能够解答的;有人说郑玄能算,马融就叫郑玄来算,郑玄转动一次栻盘就得出了准确的结果,众人都感到惊讶而佩服。等郑玄完成学业,告辞回乡,马融于是有了“礼乐都转向东边”的感慨,担心郑玄独享盛名,心中忌惮。郑玄也怀疑有人会来追杀他,于是坐在桥下,脚上穿着木屐搁在水里。马融果然转动栻盘,搜索郑玄,对身边的人说:“郑玄在土下(坐在桥下),水上,靠着木头(穿着木屐),这一定是死了。”于是停止追赶。郑玄终于因此免除了灾祸。
【点评】在这则故事里,郑玄故意坐在桥下,穿着木屐,使马融推算出他在土下、水上、木头边,以为郑玄已死(入土下葬),从而放弃了追赶。这是郑玄机警过人、学识博通之故。但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高,因为马融是海内闻名的经学家,郑玄是他的弟子,而且将马融所传授的学问发扬光大,马融不可能因为嫉妒而谋害郑玄。
2.郑玄欲注《春秋传》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②,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③:“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④,多与我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⑤。
【注释】①郑玄:见文学1注①。《春秋传》:《春秋》是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整理修订而成。“传”是解说、注释的意思。解释《春秋》的,就叫《春秋传》,共有三家,即《公羊传》《穀梁传》《左氏传》,合称“春秋三传”。这则故事说的是《左氏传》,即《左传》,或称《春秋左氏传》,相传由左丘明所撰。②服子慎:服虔,字子慎,东汉河南荥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③就:靠近。④向:刚才。⑤服氏注:指服虔注解《左传》的著作《春秋左氏传解谊》。
【今译】郑玄打算注解《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一次出行,与服虔相遇,留宿在同一家客店。两人起先并不认识,服虔在外面的车上跟别人说自己注释《春秋传》的大意,郑玄听了很久,大多数与自己相同。于是郑玄走近车子,对服虔说:“我想注《春秋传》已经很久了,还没有完成。听了你刚才的言论,多数观点与我相同,现在就把我所注释的那些都给你。”于是就有了服氏注。
【点评】郑玄听说服虔也在注释《左传》,且观点多与自己相同,不但不嫉妒、不懊恼,反而慷慨而诚恳地将自己已完成的注释送给他,于是成就了服氏传。学者应该要有这样的襟怀,不专美,也不掠美,能与人切磋琢磨,又能相互成就。
3.郑玄家奴婢皆读书①。尝使一婢,不称旨②,将挞之③,方自陈说④,玄怒,使人曳著泥中⑤。须臾⑥,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⑦? ”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⑧。”
【注释】①郑玄:见文学1注①。②称旨:符合心意,称心。③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④陈说:陈述解释,这里指为自己辩解。⑤曳(yè):拖,拉。著:介词,到。⑥须臾(yú):不一会儿。⑦胡为乎泥中:出自《诗经·邶风·式微》,意思是,怎么会在泥中?⑧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意思是,过去诉说,正赶上他发怒。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愬,告诉,诉说。
【今译】郑玄家的奴婢都读书。郑玄曾经使唤一位婢女,不合自己的心意,就要鞭打她。婢女还在辩解,郑玄大怒,让人将她拖到泥水中。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婢女,问她:“胡为乎泥中?”她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点评】两位婢女的对话,全部出自《诗经》。郑玄是著名的经学家,连他家的婢女都通读诗书,在日常对话中能随意自如地引用经典,又引得恰到好处。
4.服虔既善《春秋》①,将为注,欲参考同异②。闻崔烈集门生讲传③,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④。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⑤,稍共诸生叙其短长⑥。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往⑦,及未寤⑧,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注释】①服虔:见文学2注②。善:擅长。《春秋》: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整理修订而成。这里指服虔擅长《春秋》之学,尤其是解释《春秋》一书的《左传》,并想为《左传》作注。②同异:偏义复词,即“异”,指差异、不同。③崔烈:字威考,东汉人,善于《左传》,曾任司徒、太尉。门生:指学生。传:注解经义的文字,这里指《左传》。④赁:雇用。作食:做饭。⑤逾己:超过自己。⑥稍:渐渐,逐渐。短长:短处与长处,这里指缺点和优点。⑦蚤:通“早”。⑧寤(wù):醒。
【今译】服虔精通《春秋》之学,打算为《左传》作注,想参考不同的观点。他听说崔烈召集学生讲述《左传》,于是隐瞒姓名,为崔烈的学生所雇,替他们做饭。每次到了讲课的时候,他就在门边偷听。知道崔烈不能超过自己后,他就与崔烈的学生们讲述一点崔烈所讲内容的优点与缺点。崔烈听说后,不能确定这是什么人,但素来听说服虔的名声,心里怀疑是他。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到服虔的住处,趁他还没醒来,便喊:“子慎!子慎!”服虔不知不觉就惊醒、答应了。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
【点评】服虔注书,为了参考不同意见,故意在崔烈门下当伙夫,从而偷听他给学生讲课的内容,这是服虔对学问的热情与执着;崔烈故意趁服虔还未睡醒之际,叫他的字,使服虔不知不觉就答应了,从而暴露身份,这是崔烈的聪明与细心;崔烈并不介意服虔偷听,并且评点自己讲学的优劣,反而和他成为要好的朋友,这是崔烈的开明与宽容。
5.钟会撰《四本论》始毕①,甚欲使嵇公一见②,置怀中,既定③,畏其难④,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⑤。
【注释】①钟会:见言语5注①。《四本论》:讨论人的才能与德行是否一致、相关,或相悖、分离的文章。四本,指的是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这四种观点,是魏晋清谈的重要话题。②甚:很。嵇公:嵇康。见德行11注②。③既定:关于这两个字,历来各个版本有不同的文字,很难决断,此处姑且采取徐震堮的说法,即认为“定”应该作“宅”(两个字,字形相近,因此产生讹误),“宅”之前又脱落了“诣”字,应该是“既诣宅”,意思是已经到了嵇康家。④难(nàn):驳难。⑤走:跑。
【今译】钟会刚写完《四本论》,很想让嵇康看一看。他把文章揣在怀里,已经到了嵇康家,又害怕他的反驳与诘难,不敢把文章拿出来给嵇康,最后从门外远远地扔了进去,就转身快步跑开了。
【点评】魏晋之际,司马昭有明显的篡位之心,嵇康不愿依附司马氏政权,但钟会却是司马昭的心腹。因此,两人的立场、作风,都是格格不入的。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钟会复杂的心理,一方面倾慕、景仰嵇康,希望与他结交,得到他的认可;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嵇康才学过人,性情刚正,怕自己不能应付他的反驳与诘难。史书上说,嵇康冷遇钟会,不愿与他结交,钟会怀恨在心,后来司马昭杀嵇康,也有钟会暗中进谗推波助澜的因素。
6.何晏为吏部尚书①,有位望②,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③,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④,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⑤,可得复难不⑥?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⑦。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⑧,皆一坐所不及。
【注释】①何晏:字平叔,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后来被曹操收养,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历任侍中、吏部尚书。何晏与王弼、夏侯玄等人倡导玄学,崇尚清谈,成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后来在曹魏皇族曹爽与司马懿的夺权斗争中,何晏依附曹爽,被司马懿所杀。②位望:官位声望。③王弼:字辅嗣,曾任尚书郎,好玄学,善清谈,少年时就已享有盛名,二十四岁病逝。弱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弱冠是指二十岁或二十岁左右的年纪。④条:分条叙述。胜理:精妙、高深的玄理。⑤仆:我,第一人称谦词。极:极致,终极,表示最高境界。⑥难:辩驳,诘难。⑦屈:理屈。⑧客主:清谈时,论辩双方分为“客”和“主”,先由“主”提出主题和主要观点,再由“客”提问或反驳。“自为客主”是指王弼自己提出观点,再自己提问、解答。数番:几次。
【今译】何晏担任吏部尚书时,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名望,当时来清谈的客人占满了座席。王弼还不到二十岁,也去拜访何晏。何晏听说王弼的名声,就分条叙述刚才清谈时的精妙玄理,对王弼说:“这些玄理,我以为已经到了极致,你还能再驳难吗?”王弼便提出诘难,满座人都认为何晏理屈。于是王弼又自己担任“主”“客”双方,提问答辩数次,都是在座之人比不上的。
【点评】何晏和王弼都是魏晋玄学的倡导者。这一则故事,记述少年时期的王弼以非凡的学识与口才,折服了何晏以及当时在座的清谈之士。
7.何平叔注《老子》始成①,诣王辅嗣②,见王注精奇③,乃神伏④,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⑤! ”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⑥。
【注释】①何平叔:即何晏。见文学6注①。《老子》:书名,又称《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相传为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作。书中提出了“无为”的思想主张,并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是客观自然规律,永远也不会消亡,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②诣:拜访。王辅嗣:即王弼。见文学6注③。③精奇:精彩奇妙。④神伏:诚心佩服、服气。⑤天人之际:指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古代哲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⑥《道》《德》二论:指何晏的《道德论》,分为《道论》和《德论》。“论”是叙说、解说的意思,《道德论》就是何晏解说《道德经》,阐发、推衍老子思想的书。
【今译】何晏刚刚注完《老子》,去拜访王弼,发现王弼为《老子》所作的注释精彩奇妙,于是心中佩服,说:“像这样的人,可以和他讨论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了!”于是将自己所作的注释改为《道》《徳》二论。
【点评】何晏和王弼同是当时擅长玄理、并享有盛名的人,两人又同时为《老子》一书作注,但何晏能够诚心欣赏,并且肯定王弼的成绩,并谦虚地为自己的著作改了名字。
8.何晏注《老子》未毕①,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②,何意多所短③,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④,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⑤。
【注释】①何晏:见文学6注①。《老子》:见文学7注①。②王弼:见文学6注③。旨:意思,意义。③意:意思,见解。短:不足。④诺诺:答应的声音。⑤《道德论》:见文学7注⑥。
【今译】何晏注释《老子》,还未完成,见王弼陈述注释《老子》的意思,发现自己的见解多有不足,就不再多说,只是连声答应着“是是”。于是不再注释下去,改作《道德论》。
【点评】这一则可与上一则对比阅读。意思略有不同,但都是何晏被王弼的才识所折服,愧于让自己的著作与王弼的同名。在这里,何晏对于玄理的探求与执着,以及对于王弼的欣赏与肯定,都超越了他对个人名声威望的维护与重视。
9.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①,始与王夷甫谈②,便已超诣③。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④,一无所愧。”厷后看《庄》⑤《老》⑥,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⑦。
【注释】①诸葛厷(gōng):字茂远,官至司空主簿。学问:学习和求教。②王夷甫:王衍。见言语9注②。③超诣:造诣高深玄妙。④研寻:研究探寻。⑤《庄》:即《庄子》,相传由战国时期的庄子所作。庄子,名庄周,与春秋时期的“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文笔汪洋恣肆,以生动形象的寓言体现庄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魏晋时期,《庄子》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为玄学家们所重视,有很大的影响力。⑥《老》:即《老子》,又名《道德经》。见文学7注①。⑦抗衡:对抗,匹敌。
【今译】诸葛厷年少的时候不肯求学问教,刚开始与王衍清谈,他的言论就已经高超玄妙了。王衍感叹道:“你天资卓越出众,如果再稍微研究探寻一下,就不会愧对任何人了。”诸葛厷后来看《庄子》《老子》,再与王衍谈论,就足以与王衍相抗衡了。
【点评】卓越出众的天赋,是不应辜负或浪费的。只要稍微用功,就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10.卫玠总角时①,问乐令“梦”②,乐云:“是想。”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③,岂是想邪?”乐云:“因也④。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韰啖铁杵⑤,皆无想无因故也。”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⑥,卫即小差⑦。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⑧! ”
【注释】①卫玠:见言语16注①。总角:古代儿童的头发分为两束,扎成两个小髻,形状如角。后来用“总角”借指童年。②乐令:即乐广。见德行13注③。③形神:人的身体和精神。接:接触。④因:因由,依据。⑤韰(jī):切成碎末的腌菜或酱肉。啖(dàn):吃。杵:舂捣谷物、药物及筑土、捣衣等用的棒槌。⑥命驾:命人驾驶车马,比喻立刻动身。剖析:分析,讲解。⑦差(chài):病愈。⑧膏肓(huāng)之疾: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这两个地方是药力无法到达的,所以用“膏肓之疾”来比喻很难治愈的重病。
【今译】卫玠小时候,问乐广“梦”是什么。乐广说:“是心中所想。”卫玠说:“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怎么能是心里所想呢?”乐广说:“还是有原因的。没有人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捣菜时把铁杵也吃下去,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根据的缘故。”卫玠琢磨梦形成的“因由”,多日不得其解,于是病倒了。乐广听说后,特地命人驾车前往,为他解释“因由”,卫玠的病马上有了好转。乐广感慨地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得无法医治的疾病!”
【点评】卫玠热爱学问,每有疑惑,一定要刨根究底,因此,乐广认为他内心赤诚而通透,不容易郁积心病。
11.庾子嵩读《庄子》①,开卷一尺许便放去②,曰:“了不异人意③。”
【注释】①庾子嵩:庾敳(ái),字子嵩,曾任吏部郎,永嘉之乱中,与丞相王衍一同被匈奴刘渊的部将石勒所杀。《庄子》:见文学9注⑤。②许:表示概数,比某一数量略多或略少。放:放弃,搁置。③了:完全,程度副词。人:我,第一人称。
【今译】庾子嵩读《庄子》,展开书卷看了一尺左右便放下了,说:“和我的想法完全没有差别。”
【点评】古代书籍多装成卷轴,阅读时慢慢展开。“开卷一尺许”表示庾敳刚刚读了一点《庄子》,就认为自己的想法与书中没什么差异。虽然有傲慢不羁之嫌,但也不必将此看作是对圣贤的轻侮,因为圣贤的思想,本来也是基于普通人情。
12.客问乐令“旨不至”者①,乐亦不复剖析文句②,直以麈尾柄确几曰③:“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④? ”于是客乃悟服⑤。乐辞约而旨达⑥,皆此类。
【注释】①乐令:即乐广。见德行13注③。“旨不至”: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指不至,至不绝。”意思是说,指事不能到达物体的实质,即使到达了,也不能绝对地穷尽它。强调事理的相对性。“旨不至”是当时清谈的重要话题。②剖析:分析,解释。③直:只是。麈尾:见言语24注②。确:敲击。几: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④那得:怎会,怎得。去:离开。⑤悟服:领悟而信服。⑥约:少,简约。达:畅通,明白。
【今译】有位客人问乐广“旨不至”是什么意思,乐广也不再分析文句,只是用麈尾的柄敲了敲桌面,问:“达到了吗(指麈尾柄碰到桌面)? ”客人说:“到了。”乐广接着又举起麈尾,问:“如果达到了,那怎么能离开呢(指麈尾柄既然碰到了桌面,怎么又离开了)? ”于是客人领悟而信服。乐广言简意明,都像这件事一样。
【点评】这则故事,写乐广善于用简约的言辞,清晰准确地将意思表达出来。对于“旨不至”,乐广并没有反复细致地解释它的意思,而是通过麈尾柄碰到桌面而又离开的例子,让客人明白“到达”是相对的,即使真的有所触及,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到达”。
13.阮宣子有令闻①。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②:“老庄与圣教同异③? ”对曰:“将无同④? ”太尉善其言⑤,辟之为掾⑥。世谓“三语掾”。卫玠嘲之曰⑦:“一言可辟,何假于三⑧! ”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⑨,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
【注释】①阮宣子:阮修,字宣子,官至太子洗马,好《周易》《老子》,擅长清谈。令闻:美好的声誉。②太尉:官名,秦至西汉时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王夷甫:王衍。见言语9注②。③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用来指代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思想。圣教:指尧、舜、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教导,也就是儒家思想。④将无:莫非,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词,而意思更倾向于肯定。将无同,大概没有什么两样吧。⑤善:认为……好。⑥辟:征召。掾(yuàn):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⑦卫玠:见言语16注①。⑧假:凭借,依靠。⑨人望:指为众人所仰望的人,也就是众望所归。
【今译】阮修有美好的声誉。太尉王衍看到他,问道:“老庄的学说与儒家思想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阮修回答:“将无同(大概是相同的吧)? ”王衍认为他说得很好,于是征召他为下属官吏。当时的人称他为“三语掾”。卫玠嘲笑他说:“说一个字就可以被征召,何必凭借三个字!”阮修说:“如果是天下众望所归的人,也可以不出一言而被征召,又何必凭借一个字!”于是阮修和卫玠成了好朋友。
【点评】阮修不敢明确地说老庄与圣教是相同的,于是以推测的语气回答“将无同”,因此得到王衍的赞赏。卫玠嘲讽他,认为“一言可辟”,言下之意是,回答一个“同”字就足够了。魏晋之际的玄学家,如何晏、王弼等人,既崇尚老庄,又好论儒道,往往以玄学观点来解释儒家思想,力图调和道与儒的矛盾(也称自然与名教的矛盾)。阮修与卫玠的看法,正是沿袭于此。
14.裴散骑娶王太尉女①,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②,挑与裴谈③。子玄才甚丰赡④,始数交,未快。郭陈张甚盛⑤,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⑥,四坐咨嗟称快⑦,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⑧。”
【注释】①裴散骑:裴遐,字叔道,善谈玄理,曾任散骑郎,娶王衍第四女。②郭子玄:郭象,字子玄,曾任豫州长史、黄门侍郎。③挑:挑动。④丰赡(shàn):丰富,充实。⑤陈张:铺陈,陈说。⑥理致:义理情致。微:精妙。⑦咨嗟(zījiē):赞叹。快:好。⑧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王用以自称,晋代士大夫也可以用此自称。
【今译】散骑郎裴遐娶了太尉王衍的女儿,婚后三天,各位女婿聚集在一起。当时的名士,王、裴两家的子弟都到了。郭象在座,挑动裴遐与他清谈。郭象才识充足,开始几次交锋,尚未觉得痛快。郭象铺陈得很充分,裴遐则从容地梳理他先前的话语,义理情致非常精妙,满座宾客都赞叹叫好。王衍也认为十分精妙,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再辩论了,不然要被我的女婿困住了。”
【点评】裴遐也是著名的清谈之士,这则故事写他在新婚三日后的家庭聚会上与客人清谈,以从容不迫的气度和精妙深远的见解,折服了满座宾客,大出风头。从中可见,清谈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以及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15.卫玠始度江①,见王大将军②,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③。玠见谢,甚说之④,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⑤,王永夕不得豫⑥。玠体素羸⑦,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⑧,于此病笃⑨,遂不起⑩。
【注释】①卫玠:见言语16注①。度江:度,通“渡”,即渡江,指永嘉之乱前后,中原士族为了躲避战乱而渡过长江。②王大将军:王敦。见言语19注③。③命:召唤,邀请。谢幼舆:即谢鲲。见言语21注②。④说:同“悦”,高兴。⑤达旦:直到第二天早晨。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⑥永夕:长夜,通宵。豫:参与。⑦羸(léi):衰弱,瘦弱,困疲。⑧极:疲倦。⑨笃:深,重。⑩不起:比喻疾病不能痊愈。
【今译】卫玠刚渡江的时候,拜见大将军王敦,随后夜间交谈,王敦招来谢鲲作陪。卫玠见到谢鲲,十分喜悦,完全不再理会王敦,于是与谢鲲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都不能参与其中。卫玠身体一向羸弱,常常被母亲禁止清谈,这一夜忽然疲劳,因此病重,于是过世了。
【点评】卫玠与谢鲲惺惺相惜,彻夜长谈,而卫玠竟为此而病重。可见对于清谈,对于玄理的思索与阐发,需要耗费不少精力,而卫玠又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毅力。
16.谢安年少时①,请阮光禄道《白马论》②,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③。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④。”
【注释】①谢安:见德行21注②。②阮光禄:即阮裕。见德行20注①。道:讲述,讲解。《白马论》:战国时公孙龙所著,提出“白马非马”这一命题,认为“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所指示的范围有大小之别,不能混淆,“白马”不等同于“马”。这一论题是为了讨论事物概念与实质之间的差别。③重相咨尽:重复询问请教,以求能全部理解。④正:即使。索解:寻求解释,探索意义。
【今译】谢安年少的时候,请阮裕讲解《白马论》。阮裕写了论述的文章给谢安看。当时,谢安不能立刻理解阮裕的话,重复向他询问,以求能全部理解。阮裕于是感慨道:“不但是能够讲解的人难得,就是能够寻求解释的人也很难得。”
【点评】“白马非马”,是讨论事物“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也是魏晋清谈的重要话题。阮裕有感于谢安认真的求学态度,认为能够解答疑难的人很难得,而能够发现问题,并渴望解决问题的人,也很难得。
17.褚季野语孙安国云①:“北人学问,渊综广博②。”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③。”支道林闻之④,曰:“圣贤固所忘言⑤。自中人以还⑥,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⑦;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⑧。”
【注释】①褚季野:即褚裒。见德行22注①。孙安国:孙盛,字安国,曾任秘书监,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②渊综:精深而融会贯通。③清通:清明通达。简要:简单扼要。④支道林:见言语35注①。⑤忘言:指心中领会,但不必用言语来说明。⑥中人:中等的人,常人。以还:以下。⑦显处:明亮的地方。⑧牖(yǒu):窗户。窥:观看。
【今译】褚裒对孙盛说:“北方人的学问,源深综合,宽广博大。”孙盛回答:“南方人的学问,清明通达,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后,说:“对于圣贤,固然不需要用言语来评说。对于一般人以下而言,北方人读书,如同在明亮的地方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如同从窗户中看太阳。”
【点评】褚裒和孙盛讨论南北方学风的差异。支道林认为,北方人读书就像在明亮的地方看月亮,视野广阔,但并不周密,容易博而不精;南方人做学问就像从窗户中看太阳,目标集中,但视野狭窄,容易精而不博。
18.谢镇西少时①,闻殷浩能清言②,故往造之③。殷未过有所通④,为谢标榜诸义⑤,作数百语,既有佳致⑥,兼辞条丰蔚⑦,甚足以动心骇听⑧。谢注神倾意⑨,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注释】①谢镇西:谢尚。见言语21注①。②殷浩:见政事17注①。③造:拜访。④过:过分,过于。通:阐释,阐发。⑤标榜:揭示,品评。⑥佳致:美好高雅的情趣。⑦辞条:辞藻。丰蔚:形容文辞丰富华美。⑧动心:在情感上、思想上引起波动。⑨注神倾意: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今译】谢尚年少的时候,听说殷浩善于清谈,于是前去拜访他。殷浩并没有过多地阐发,只是为谢尚揭示了一些义理,说了数百句话,既有美好高雅的情趣,又加上辞藻丰富,很能使人心神激动。谢尚听得专心致志,不知不觉间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对左右侍从说:“取手巾给谢郎擦脸。”
【点评】谢尚登门讨教,专心致志地听殷浩谈论,连自己汗流满面都没有察觉;殷浩也并没有表现出自得、惊诧或取笑的神情,而是体贴地让人取手巾给谢尚擦脸。这一则写当时名士交流时的专注、自然、平等与融洽。
19.有北来道人好才理①,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②,讲《小品》③。于时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④。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辄摧屈⑤。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⑥,向来何以都不言⑦? ”深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⑧,焉能逆风?”深公得此义,夷然不屑⑨。
【注释】①道人:僧人、和尚,当时用来指佛教徒。才理:才思哲理。②林公:支道林。见言语35注①。瓦官寺:东晋哀帝时期建造,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西南。③《小品》:佛经名,即《小品般若波罗密经》。④竺法深:见言语22注①。孙兴公:孙绰,字兴公,博学善文,游乐山水,曾任永嘉太守、散骑常侍、著作郎。⑤摧屈:受挫而窘迫或收敛。⑥逆风家:即佼佼者,指德才卓越、优秀出众的人,声名能逆风远播。⑦向来:刚才。都:完全。⑧旃(zhān)檀:檀香,一种名贵香木。馥:香。⑨夷然:坦然,泰然,指神情与平常没有两样。不屑:不介意。
【今译】有一位从北方来的僧人,很喜欢谈论哲理,与支道林在瓦官寺相遇,讲论《小品》。当时竺法深和孙绰都在听。这位僧人在言谈中,屡次设置疑难问题,支道林的回答与辩论清晰分明,言辞气势都很爽利。这位道人总是被驳倒。孙绰问竺法深:“你应该是才气出众的人,为什么刚才完全不说话?”竺法深笑而不答。支道林说:“白檀木并不是不香,但香气怎能逆风传播?”竺法深明白话中的含义,神情泰然自若,毫不介意。
【点评】支道林将竺法深比作不能逆风传播香气的白檀木,暗指竺法深虽然有才华,但不足以与自己抗衡。竺法深明白话中的含义,但既不懊恼、气愤,也不反驳、辩解,体现了他的胸襟与气度。
20.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①,往反精苦②,客主无间③。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④,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⑤。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⑥,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⑦,人当穿卿颊⑧! ”
【注释】①孙安国:孙盛。见文学17注①。殷中军:殷浩。见政事17注①。许:处。②往反:指反复辩论。精苦:激切。③无间(jiàn):指没有隔阂,关系亲密。④彼我:彼此。麈尾:见言语24注②。⑤莫:同“暮”,日落。⑥强(jiàng)口马:倔强的马,比喻嘴硬的人。⑦决鼻牛:豁鼻子牛,也比喻倔强、不服输的人。⑧人:我,第一人称。
【今译】孙盛到殷浩的住处一起清谈,两人反复辩论,十分激烈。客人和主人之间没有隔阂,关系密切。左右侍从递上饭菜,冷了之后又加热,反复了好几次。双方辩论时,彼此用力挥动麈尾,麈尾上的毛都脱落了,饭菜上落满了毛。宾主两人一直到日落时分都忘了吃饭。殷浩便对孙盛说:“你不要做强口马,我要穿你的鼻子!”孙盛说:“你没看见过豁鼻子的牛吗,我要穿透你的脸颊!”
【点评】孙盛与殷浩辩论,两人都竭尽全力,忽略了宾主之间的客套与礼貌,甚至一整天都忘了吃饭。这种热情与执着,是值得钦羡的,即使在辩论中口不择言,偶尔失态,也显得率真可爱。
21.殷中军尝至刘尹所①,清言良久,殷理小屈②,游辞不已③,刘亦不复答。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④! ”
【注释】①殷中军:殷浩。见政事17注①。刘尹:刘惔。见言语22注②。所:处所,住所。②小屈:稍显不足,或稍显劣势。③游辞:虚浮不实的言辞。④田舍儿:乡下人,含有轻蔑之意。尔馨:这样,这般,如此。“馨”是语助词,犹如“般”“样”。
【今译】殷浩曾经到刘惔住处,两人清谈了很久,殷浩的理论稍微显出一点劣势,他就不停地说一些虚浮不实的言辞,刘惔也不去回应他。殷浩走后,刘惔才说:“乡下人也勉强学人说这样的话!”
【点评】殷浩故意说一些虚浮不实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理屈,刘惔已经看出来了,但当面既不说破,也不继续辩答,等殷浩走后,才用“田舍儿”来表达自己的轻蔑。
22.许掾年少时①,人以比王苟子②,许大不平③。时诸人士及支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④,王亦在焉。许意甚忿⑤,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⑥,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⑦,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⑧? ”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⑨?岂是求理中之谈哉⑩? ”
【注释】①许掾:许询。见言语33注②。②王苟子:王修,字敬仁,小字苟子,王濛之子(王濛见言语30注①),曾任著作郎。③大:很,非常,程度副词。不平:不满,不服气。④支法师:支道林。见言语35注①。西寺:佛寺名,即光相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城西。⑤忿:愤怒,恼恨。⑥苦:竭力,尽力。折挫:挫折,挫败。⑦覆疏:反复辩论。⑧何似:如何,怎么样。⑨苦:困扰,困辱。⑩理中:合适的、正确的道理,相当于“真理”。
【今译】许询年少时,人们将他与王修相提并论,许询很不服气。当时诸位名士和支道林都在会稽西寺讲论,王修也在。许询十分恼怒,就到西寺找王修辩论义理,想分出个高下来。他竭力挫败对手,王修于是理屈了。许询又持王修刚才的观点,王修持许询刚才的观点,再次辩论,王修还是理亏。许询问支道林:“弟子刚才的言论怎么样?”支道林从容地说:“你的言论好是好,但是何至于要折辱对方呢?这哪里是探寻真理的辩论?”
【点评】在这则故事中,许询变换论点,将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彻底挫败了王修。但支道林的话,却点出了辩论的目的与意义:辩论是为了探求义理,交流思想,如果一味为难、折辱对方,为自己获取名声,这就失去了辩论的意义,那么即使是辩论中的赢家,也不值得钦羡和肯定。
23.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时始总角②,新病起③,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④。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⑤,而太傅留之⑥。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⑦,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⑧,致可传述⑨,恨不使朝士见⑩! ”
【注释】①林道人:支道林。见言语35注①。诣:拜访。谢公:谢安。见德行21注②。②东阳:指谢朗。见言语32注③。总角:见文学10注①。③新:新近,刚刚。起:病愈。④苦:困扰,使处于困境。⑤再:两次,第二次。信:使者,传话的人。⑥太傅:指谢安。⑦新妇:当时已婚妇女的自称。家难:家中遭遇的重大不幸事故,这里王夫人指自己守寡。⑧慷慨:指情绪激昂。⑨致:通“至”,最。传述:转述,传扬。⑩恨:遗憾。见:听到,听说。
【今译】支道林去拜访谢安,谢朗当时还是个儿童,刚刚病愈,身体还不能经受疲劳。他与支道林谈论,最终到了互相诘难、困窘的地步。他的母亲王夫人在壁后听到了,两次派人传话,让他回去,但谢安却留住了他。王夫人于是亲自出来,说:“我年轻时家中遭遇不幸,一生的寄托,只在这个孩子身上。”于是流泪抱着谢朗回去了。谢安对在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情感激昂,最值得转述传扬,遗憾的是不能让朝廷上的官员听到。”
【点评】谢朗总角时就已参与清谈,可见他的早慧与聪敏。母亲王夫人担心谢朗体弱,清谈过久会耗费心力,于是不顾失礼,从宾客面前将儿子抱走。但她言辞诚恳,感情真切,得到了谢安的理解与欣赏。
24.殷中军读《小品》①,下二百签②,皆是精微③,世之幽滞④。尝欲与支道林辩之⑤,竟不得。今《小品》犹存。
【注释】①殷中军:指殷浩。见政事17注①。《小品》:见文学19注③。②签:签条或标注,读书时有疑难或有心得,加签作为标志。③精微:精深微妙。④幽滞:深奥难解。⑤林道人:支道林。见言语35注①。
【今译】殷浩读《小品》,做了两百个标注,都是精深微妙之处,是世人感到深奥难解的地方。他曾经想和支道林辩论探讨,最终没有实现。现在《小品》依然还保存着。
【点评】殷浩读书善于发现问题,探索疑难。
25.人有问殷中军①:“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②,将得财而梦矢秽③? ”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④。
【注释】①殷中军:指殷浩。见政事17注①。②得位:指得到官职,或晋升。棺器:棺材。③矢:通“屎”。④名通:名言通论。
【今译】有人问殷浩:“为什么即将得到官职时会梦见棺材,即将发财时会梦见粪便污秽?”殷浩说:“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即将得到时会梦见棺材和尸体;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即将得到时会梦见污秽。”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名言。
【点评】梦见棺材会升官,梦见粪便会发财,这是一种世俗迷信的说法。殷浩的话,既在字面上解释了这种说法的根据,又点出了官位与钱财的实质(臭腐和粪土),这是一种婉转巧妙的嘲讽和调侃。
26.谢公因子弟集聚①,问:“《毛诗》何句最佳②? ”遏称曰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④。'”公曰:“谟定命,远猷辰告⑤。”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⑥。
【注释】①谢公:谢安。见德行21注②。因:趁。②《毛诗》:由西汉毛亨、毛苌整理、注释的《诗经》,又称《毛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音乐、民间歌谣;“雅”是朝廷之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诗经》在先秦时期只称《诗》或《诗三百》,宋代以后才真正确立了《诗经》的名字。③遏:谢玄,小字遏。见言语36注③。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意思是,过去我离家时,还是春天,杨柳依依;现在我回来了,已是严冬,大雪漫天。这一句描写征夫行役之苦。依依,轻柔的样子。思,助词。雨(yù),动词,像下雨一样落下。霏霏,雪密集、纷乱的样子。⑤“(xū)谟定命,远猷辰告”:出自《诗经·大雅·抑》,意思是有宏大的计划要制定为法令,有远大的政策要及时宣告。,大。定命,审定法令。猷,谋略。辰,按时。⑥谓:认为。偏:最。雅人深致:高雅的人所具有的深远情致。
【今译】谢安趁着子弟聚集的时候,问:“《毛诗》中哪一句最好?”谢玄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说:“谟定命,远猷辰告。”认为这一句最有高雅人士所具有的深远情致。
【点评】谢玄认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最好,因为此句以肃杀萧条的冬景与轻柔和美的春景形成强烈对比,情景交融地写出了征夫劳役之苦;谢安认为“谟定命,远猷辰告”最好,这是基于一个支撑东晋危局多年的当政者所具有的苦心与情怀,是出于一种更为大气、更为稳重的眼光与考虑,因为处于他这样的地位,有过危难时机总理朝政的经验,才能更深地体会到这句诗的含意。
27.张凭举孝廉①,出都②,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③。欲诣刘尹④,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⑤。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⑥,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⑦。”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⑧,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⑨。”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理窟⑩。”即用为太常博士。
【注释】①张凭:字长宗,敏捷有才,善清谈,曾任太常博士、御史中丞。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魏晋沿用。孝,是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之人;廉,是指品行端正、作风廉洁的人,每年由地方向朝廷推举“孝”“廉”各一人,由朝廷考核,并授予官职。后来两者合为一科,统称“孝廉”。②出都:指到京城去。③参:加入。时彦:当时的贤士、名流。④刘尹:刘惔。见言语22注②。⑤自发:自己先引起话头。无端:没有由头,没有机会。⑥长史:王濛。见言语30注①。⑦抚军:简文帝司马昱,当时任抚军将军。见德行24注①。⑧传教:传达命令,这里指传达命令的人。⑨太常博士:官名,掌管引导车舆、议定王公以下谥号等事务。妙选:优秀出色的人选。⑩勃窣(sū):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理窟:义理的渊薮。指富于才学。
【今译】张凭被举荐为孝廉后,到京都去,他自负才气,认为自己一定能加入当时的名流之列。他想去拜访丹阳尹刘惔,同乡的人和同时被举荐的人都笑话他。张凭于是去拜访刘惔,刘惔正在洗涤、处理事务,让张凭坐在末位,只和他寒暄几句,神情意态并没有重视他的意思。张凭想主动引起话题,又没有由头。不久,长史王濛与其他名士一起来清谈,客主双方有不能沟通的地方,张凭便远远地在末座上为他们剖析,言语简约,意旨深远,足以使双方畅怀,满座的人都很惊诧。刘惔邀请张凭上座,与他清谈了一整天,于是留他住了一宿。到了第二天早上,张凭告辞,刘惔说:“你先回去,我会邀请你一起去拜见抚军将军。”张凭回到自己的船上,同伴问他昨晚睡在哪里,他笑而不答。不一会儿,刘惔派来传达命令的人,找到了张凭的船。同伴都很惊叹。于是张凭和刘惔同乘一辆车去拜见抚军将军司马昱。到了门口,刘惔先进去对司马昱说:“下官今日为您找到一位太常博士的优秀人选。”张凭进去后,司马昱与他谈话,赞叹叫好,说:“张凭才气横溢,是义理的渊薮。”立即任用他为太常博士。
【点评】张凭初到京城,能获得当时名流刘惔的赏识,以及当政的司马昱的重视,进而被授予官职,几乎完全凭借他的清谈之才。清谈的本意是探讨义理、交流思想,但同时也有沽名钓誉的作用,甚至能成为走入仕途的资本。当时的清谈之风,从这则故事中也可见一斑。
28.僧意在瓦官寺中①,王苟子来②,与共语,便使其唱理③。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④,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注释】①僧意:东晋僧人,生平不详。瓦官寺:见文学19注②。②王苟子:王修。见文学22注②。③唱理:讲述、阐发玄理。④筹算:古代刻有数字的竹筹,用于计数。
【今译】僧意在瓦官寺中,王修来了,与他谈论,请他讲述玄理。僧意问王修:“圣人有情还是无情?”王修说:“无情。”僧意又问:“那么圣人像柱子吗?”王修说:“像计数用的筹码,虽然无情,但运用他的人是有情的。”僧意问:“那么谁来运用圣人?”王修不能回答,就离开了。
【点评】这里所谓的“情”,是包括一切好、恶、喜、怒、哀、乐等情感。圣人有情还是无情,是当时清谈的重要论题。有人认为圣人无情,只有常人才有情,并为情所困扰;也有人认为圣人有情,但圣人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圣人有情而并不为情所羁绊。王修认为圣人无情,但对于僧意的质疑,不能自圆其说,自己陷入了矛盾。
29.羊孚弟娶王永言女①。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②,殷仲堪是东阳女婿③,亦在坐。孚雅善理义④,乃与仲堪道《齐物》⑤。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笑曰:“乃可得尽⑥,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⑦。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⑧。
【注释】①羊孚:字子道,曾任太学博士、太尉记室参军,才华出众而早夭。羊孚弟:羊孚的弟弟名叫羊辅,字幼仁,曾任卫军功曹。王永言:王讷之,字永言,曾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②东阳:指王临之,字仲产,曾任东阳太守。③殷仲堪:见德行27注①。④雅:很,甚,颇。⑤《齐物》:《庄子》中的一篇,论述世间事物并无差别。⑥乃可:宁可。⑦通:贯通,这里指两人的看法统一了。⑧新拔:清新超拔。
【今译】羊孚的弟弟娶了王永言的女儿。等王家见女婿的时候,羊孚送弟弟一起去。当时王永言的父亲王临之还在世,殷仲堪是王临之的女婿,也在座。羊孚很擅长谈论玄理,于是与殷仲堪谈论《齐物》。殷仲堪辩驳他,羊孚说:“你谈到四个回合之后,应该会与我的看法一致。”殷仲堪笑道:“宁可辩论到底,何必要求看法一致!”到四个回合之后,他的看法果然与羊孚相通一致。殷仲堪赞叹道:“我没有不同意见了!”于是长久地赞叹羊孚清新超拔。
【点评】这一则写羊孚作为晚辈后生,在清谈中崭露头角,甚至能预见到殷仲堪在辩论四个回合后一定能认同自己的观点。
30.殷仲堪云①:“三日不读《道德经》②,便觉舌本间强③。”
【注释】①殷仲堪:见德行27注①。②《道德经》:见文学7注①。③舌本:舌根。间(jiàn)强(jiàng):僵硬。
【今译】殷仲堪说:“三天不读《道德经》,就觉得舌根僵硬。”
【点评】当时的清谈以“三玄”为主,“三玄”即《老子》(《道德经》)、《庄子》《周易》。殷仲堪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三日不读《道德经》,在清谈中就会舌根僵硬,言辞不畅。
31.提婆初至①,为东亭第讲《阿毗昙》②。始发讲,坐裁半③,僧弥便云④:“都已晓。”即于坐分数四有意道人⑤,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⑥:“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已解⑦?所得云何⑧? ”曰:“大略全是⑨,故当小未精核耳⑩。”
【注释】①提婆:僧伽提婆,东晋高僧。②东亭:王珣,封东亭侯,故称“王东亭”。见政事19注①。第:宅邸。《阿毗昙》:在这里特指僧伽提婆参与翻译的《阿毗昙心论》。③裁:通“才”。④僧弥:王珉。见政事19注③。⑤数四:三四个。有意道人:有才识的和尚。⑥法冈道人:东晋僧人,生平不详。⑦阿弥:指王珉。那得:怎么,哪能。⑧云何:如何,怎么样。⑨大略:大概,大体。⑩故当:只是。精核:精辟翔实。
【今译】提婆刚到京都,为王珣在宅邸中讲述《阿毗昙》。刚刚开始讲,座上的人才一半,王珉就说:“我已经都明白了。”随即在座中分出几个有才识的和尚,再到其他房间里自己讲解。提婆讲完之后,王珣问法冈道人:“我都没有理解,阿弥怎么已经理解了?他所理解的怎么样?”法冈说:“大体上都是正确的,只是小地方还不够精辟翔实。”
【点评】这一则写王珣、王珉两兄弟一起听提婆讲经,王珉还未听到一半,就已经全部懂了,并且大体上都是正确的,可见其悟性之高。
32.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①,不成者行大法②。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③。萁在釜下然④,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文帝:魏文帝曹丕。见言语5注②。东阿王: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为人博学多才,擅长诗文,曾经深得曹操器重,一度有意立为他为世子,因此遭到兄长曹丕的猜忌。曹丕及其子曹叡在位期间,曹植郁郁不得志,先后受封陈王、东阿王,死后谥号为“思”,因此又称“陈思王”。②大法:指死刑。③漉(lù):过滤。菽(shū):豆类。④萁(qí):豆秆。釜:古代的一种锅,圆底,盛行于汉代。然:同“燃”,烧。
【今译】魏文帝曹丕曾经让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不能完成就要处以死刑。话音刚落,曹植就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露出惭愧的神色。
【点评】这首诗的意思是,煮豆子来做羹,用豆子滤出豆汁。豆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我们本是同根所生,相互煎熬为何这样着急!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本来就是故意刁难;曹植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以豆子和豆萁作为比喻,不动声色地提醒和谴责曹丕:我们是亲兄弟,为何要急于迫害?后世用“七步之才”来形容才思敏捷之人。
33.魏朝封晋文王为公①,备礼九锡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③。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④。籍时在袁孝尼家⑤,宿醉扶起⑥,书札为之⑦,无所点定⑧,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注释】①晋文王:司马昭。见德行10注①。封晋文王为公:指魏元帝曹奂封司马昭为晋公。②九锡(cì):古代天子赐给诸侯或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的礼遇。锡,就是赐的意思。③公卿将校:泛指朝廷中的文武官员。敦喻:劝勉,敦促。④司空:官职名,与司马、司徒并称三公。郑冲:字文和,博通礼乐,在曹魏时期任陈留太守、司空,晋朝取代魏朝后,又任太傅。阮籍:见德行10注①。⑤袁孝尼:袁准,字孝尼,为人忠信,生性淡泊,官至给事中。⑥宿醉:经过一夜,尚未清醒的余醉。⑦札(zhá):书写用的木片。⑧点定:修改。
【今译】魏朝封司马昭为晋公,准备给他加九锡大礼,司马昭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文武官员将要到他的府上相劝,司空郑冲派信使飞马去阮籍那里,请他写一篇劝说司马昭接受公爵和九锡大礼的文章。阮籍当时在袁孝尼家,隔夜酒醉未醒,被人扶起来,马上在木札上写起来,没有一处修改,写完后就将文章交给来使。当时的人认为阮籍是神笔。
【点评】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说司马昭虽然身为魏朝的臣子,但篡位谋逆之心已十分明显。封公爵、加九锡,已经是臣子的极限,也是篡位的前奏。司马昭佯装推辞,故意让文武大臣和当时名士再三敦促劝进,制造众望所归的舆论。阮籍扶醉成文而无须修改,体现了他才思敏捷,文笔畅通。不过,阮籍在魏晋之际曹氏与司马氏的政治斗争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而是以酗酒放诞来掩饰内心,同时谨言慎语,使自己免遭杀身之祸。在这则故事中,阮籍很有可能是借酒装醉,不愿动笔,不过最终还是写下劝进文,也是出于无奈。
34.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①,时人互有讥訾②,思意不惬③。后示张公④,张曰:“此二京可三⑤。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⑥。谧见之嗟叹⑦,遂为作叙⑧。于是先相非贰者⑨,莫不敛衽赞述焉⑩。
【注释】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博学善文,曾任秘书郎,但相貌丑陋,言语木讷。《三都赋》:左思历经十年,写成《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合称《三都赋》,以富丽的辞藻铺陈了三国时期魏国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吴国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蜀国都城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山川风物、政治经济。赋:一种文体,是韵文(需要押韵的)和散文的结合体,讲究辞藻华丽,铺陈排比,运用典故。②讥訾(zǐ):讥笑,非议。③不惬(qiè):不乐意,不愉快。④张公:张华。见德行7注③。⑤二京:指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两都、二京都是指汉代的洛阳和长安。二京可三:意思是左思的《三都赋》可以与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鼎足而立,三者并称。⑥皇甫谧(mì):字士安,博览群书,著有《列女传》《高士传》等,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朝廷几次征召他为官,他都没有接受。⑦嗟叹:感慨赞叹。⑧叙:序,序言。⑨非贰(èr):非议,怀疑。⑩敛衽(rèn):整理衣襟,表示尊敬。赞述:赞美称道。
【今译】左思刚刚写成《三都赋》时,当时的人交相讥笑非议,左思心中很不愉快。后来他把《三都赋》拿给张华看,张华说:“这可以和《两都赋》《二京赋》鼎足并称了。但你的文章还没有受到世人重视,应该通过名人的推荐。”于是,左思向皇甫谧请教并求助。皇甫谧看了《三都赋》,十分赞叹,就为它写了序。于是先前非议、怀疑过它的人,没有不恭恭敬敬、赞美称道的。
【点评】这则故事间接反映了当时的文坛风气。左思虽然有好文章,但要得到世人的认可,还必须通过名人的推荐,来为自己造势。左思的《三都赋》因此声名鹊起,人们竞相传抄,导致京城洛阳纸价上涨,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洛阳纸贵”,用来比喻某样东西风靡一时,影响力很大。
35.乐令善于清言①,而不长于手笔②。将让河南尹③,请潘岳为表④。潘云:“可作耳,要当得君意⑤。”乐为述己所以为让⑥,标位二百许语⑦,潘直取错综⑧,便成名笔⑨。时人咸云:“若乐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⑩。”
【注释】①乐令:指乐广。见德行13注③。②手笔:文辞,文章。③河南尹:河南郡的行政长官。④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曾任河阳县令、黄门侍郎,擅长诗文,辞藻富丽。表:一种文体,给皇帝的奏章。⑤要当:应当。⑥所以:……的原因。⑦标位:列举,阐述。⑧直:径直,直接。错综:交错综合,这里指综合整理、编排。⑨名笔:有名的文章,名作。⑩斯:代词,这。
【今译】乐广善于清谈,但不擅长写作。他准备辞让河南尹一职的时候,请潘岳帮他写一篇奏章。潘岳说:“我可以写,不过应当了解你的意思。”乐广向他述说了自己辞让这一职务的原因,阐述了大约两百句话,潘岳直接取来整理编排,成了一篇名作。当时的人都说:“如果乐广不借助潘岳的文辞,潘岳不采取乐广的意旨,那就写不成这样的好文章了。”
【点评】好文章的标准是文笔好,立意好。潘岳的文笔和乐广的意旨,相得益彰,成就了一篇名作。这则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取长补短,善于与人交流合作。
36.孙子荆除妇服①,作诗以示王武子②。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③。”
【注释】①孙子荆:孙楚。见言语10注①。除妇服:指为妻子服丧期满后,脱去丧服。②王武子:王济。见言语10注①。③伉俪:配偶,夫妻。
【今译】孙楚为妻子服丧期满,作诗,拿给王济看。王济说:“不知道诗文生于感情,还是感情生于诗文。看了之后,心情凄凉,增加了我对夫妻情义的珍重。”
【点评】言为心声,有感情的诗文才有感染力。
37.郭景纯诗云①:“林无静树,川无停流②。”阮孚云③:“泓峥萧瑟④,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注释】①郭景纯:郭璞,字景纯,精通天文五行、占卜历算,为《方言》《尔雅》《山海经》等书作注,是晋代著名学者。②“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意思是山林中没有静止的树木,河川中没有停滞的水流。③阮孚:字遥集,生性嗜酒,言行疏狂,曾任侍中、吏部尚书、丹阳尹等职。④泓:水深。峥:山高峻。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今译】郭璞的诗中写道:“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说:“水深山高,风吹树木,实在难以表述。每次读到这句诗,就觉得精神和形体都已超然物外。”
【点评】郭璞的诗有声有色,描绘出一派山高水深、风声萧瑟之景,境界开阔,动中有静。阮孚对此深有体会。这是晋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向往,是以清澈空明的心境容纳自然、荡涤情志的表现。
38.庾仲初作《扬都赋》,成①,以呈庾亮②。亮以亲族之怀③,大为其名价④,云可三《二京》、四《三都》⑤。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⑥:“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⑦,而不免俭狭⑧。”
【注释】①庾仲初:庾阐,字仲初,曾任彭城内史、散骑侍郎。《扬都赋》:这是庾阐模仿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所做的文章。扬都,是指扬州的治所建康(今江苏南京),也是东晋的都城。庾阐在赋中铺陈描述了建康的山水风物、宫室建筑等。②庾亮:见德行19注①。③怀:感情,情义。④名价:声价。⑤三《二京》:指庾阐的《扬都赋》可以与张衡的《二京赋》鼎足而立,并列成三。四《三都》:指可以与左思的《三都赋》,并列成四。⑥谢太傅:谢安。见德行21注②。⑦拟学:模仿。⑧俭狭:贫乏以及狭隘。
【今译】庾阐刚刚作完《扬都赋》,拿去给庾亮看。庾亮出于亲戚的情义,大大抬升它的声价,说《扬都赋》可以和《二京赋》并列成三,与《三都赋》并列成四。于是人人争相传抄,京城的纸价因此上涨。谢安说:“不能这样,这是在屋下造屋,处处模仿,免不了内容贫乏,眼界狭隘。”
【点评】屋下架屋,用来比喻一味模仿,而没有创新。
39.王东亭到桓公吏①,既伏阁下②,桓令人窃取其白事③,东亭即于阁下更作④,无复向一字⑤。
【注释】①王东亭:王珣。见政事19注①。桓公:桓温。见言语26注①。②伏:在,处于。阁下:指官署之中。③白事:报告文书。④更作:重写,另写。⑤无复:没有,不再有。向:刚才。
【今译】王珣到桓温手下担任属吏,在官署工作时,桓温派人暗中取走了他的报告文书,王珣立即在官署中重写一份,没有一个字与原先那份相同。
【点评】桓温故意派人取走王珣的文书,王珣却能处变不惊,镇定自如地重写一份。文书的内容不变,但遣词造句却完全不同。从中可见王珣气度沉稳,辞藻丰富,文思敏捷。
40.桓宣武北征①,袁虎时从②,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③,唤袁倚马前令作④。手不辍笔⑤,俄得七纸⑥,殊可观⑦。东亭在侧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⑨。”
【注释】①桓宣武:桓温。见言语26注①。②袁虎:袁宏,字彦伯,小字虎,曾任谢尚参军、桓温府记室参军,官至东阳太守。③会:正当。露布:不封口的文书,多指军中征讨檄文或公告、捷报。④倚马:靠着马。⑤辍:停止。⑥俄:立刻,极短的时间。⑦殊:很,非常。可观:好,优美。⑧东亭:指王珣。见政事19注①。⑨齿舌:指口头。
【今译】桓温北征,袁虎当时也随军出征,因事受到责罚,被免了官。当时正好需要一篇文书,桓温就叫来袁虎,让他靠着马写作。袁虎手不停笔,很快就写了七张纸,写得很好。王珣在边上,十分赞叹他的才华。袁虎说:“也应该让我在口头上得到一点好处了。”
【点评】袁虎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虽然有这样的才华,却还是仕途不顺,被免了官,只能得到王珣口头赞扬这样的好处。“倚马可待”这个成语就出自这则故事,形容才思敏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一篇好文。
41.或问顾长康①:“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②? ”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③,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④。”
【注释】①或:有人。顾长康:顾恺之。见言语38注④。②嵇康:见德行11注②。③遗:遗弃,舍弃。④高奇:高超杰出。贵:重视,看重。
【今译】有人问顾恺之:“你的《筝赋》比起嵇康的《琴赋》来怎么样?”顾恺之说:“不会欣赏的人因为我的文章后出而舍弃它,见识深远的人会因为它的高超杰出而重视它。”
【点评】嵇康是魏晋之际的名士,相对于顾恺之是前辈,他的《琴赋》也早在顾恺之的《筝赋》之前。但顾恺之并不怕与前贤相比,这体现了他坦然积极、自尊自重的心态。
42.王孝伯在京①,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②,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③:“此句为佳。”
【注释】①王孝伯:王恭。见德行28注①。②行散:魏晋名士多服五石散,服后须行走使药性散发,所以称为“行散”。王睹:王爽,字季明,小名睹,官至侍中。③“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回车驾言迈》,大意是一路上看到的都不再是过去的景物,人怎么能不赶快老去呢?
【今译】王恭在京城时,服药后行散,经过他弟弟王爽门前,问:“古诗中哪一句最好?”王爽思考着还没回答,王恭吟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说:“这一句最好。”
【点评】王孝伯借这句诗表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