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衍之术”断占分析
下面就是这一章的核心了。我们将针对演示时所占的困卦进行断占的分析,这是“九四”爻一爻变的例子,而且经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去六爻总数之后的数目,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数,也没有落在宜变的第四爻上,可见,第四爻变的能量不是很强,所以除了要参考困卦的卦辞,还是要参考那个变爻的爻辞。如果占出来的六个爻,是全不变的卦,就根本不用算,五十五一减,不管落在哪个位置,它都不会变,你给它机会,六个爻也统统不想变,这个卦就很稳定,没有变动的可能。问题的答案就是卦辞,一个稳定的卦所象征的整体环境,它提供你形势分析、趋势预测,然后建议你怎么做。换句话说,占到六个爻都是七跟八,就是不变的卦,只要直接看卦象、卦辞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传,像《彖传》和《大象传》都值得参考。其实《彖传》已牵涉到爻;《大象传》是分析上卦、下卦的互动,对一个卦的整体掌握很有帮助。占到不变的卦,在做判断时只要不考虑爻辞就好了。这种断占很简单。
还有一种极端的例子,就是六个爻都是“九”或“六”。占到的卦叫“本卦”,爻变后的卦叫“变卦”或“之卦”。“本卦”也叫“贞卦”,这是专有名词,“贞”是固守本分的意思。我们算出一个卦,如果它有变化的爻,就有可能爻变造成卦变;尤其有过半数三个爻以上,“本卦”就非常不稳定,多半是要变到“之卦”去了。就像刚才讲到发明计算机占卦的观卦,四爻齐变,变成雷水解的解卦。至于五爻变、六爻变就更不用讲了。六爻全变,就是错卦的变化,这个极端的可能就是阳爻都是九、阴爻都是六,遇到这种情形也不用算了,因为怎么算这六个爻都想变,哪个爻的声音更大一点,影响有限,因为它要重视团体,六个爻都想变,当然少数服从多数。要决定一个重大问题,全票通过,哪一票是董事长或员工的票,都没差别,所以也不必考虑哪个爻刚好是五十五减下来的落点,直接根据它的错卦卦辞、卦象做判断就可以了。如果占到一个坎卦,表示坎卦出现的刹那间就变成离卦,从一个掉到地狱里面被死死套牢的坎卦,一下变成重见光明的离卦,那就要用离卦的卦辞、卦象作判断。离卦从坎卦六爻全变而来,说明坎卦的状态不会长久,很快就可以脱险,离卦就是主要的判断依据。这种情形跟直接占到离卦不大一样。直接占到不变的离卦,根据离卦的卦辞、卦象判断即可;可是这种六爻全变的卦变,表示刚开始有一个险象环生的坎卦,结果瞬间六爻全变,变成离卦,这也不必考虑爻,因为那是一个瞬间发生的整体剧烈变动,只是多了“离是从坎变来的”这个信息。这也不必去用天地之数去减。很多人学占,不管它是什么,还在那边算五十五;要记住,不变的六爻和全变的六爻这两个极端就不必算了,直接用卦辞判断就好了。
只要三个爻以上,变的爻越多,变卦的能量越大,时间、速度也越快,因为大部分都倾斜过去了,不可能维持在本卦。如果是三比三,本卦中有三个爻是想变的“九”跟“六”,另外三个爻是不想变的“七”跟“八”,这就很难说了。如果过半数,四比二、五比一,甚至六比零,全票通过,那个卦一定会变过去。若是三比三就会形成“贞悔相争”的局面,因为本卦又叫“贞卦”,固守原状不变;变过去的卦除了叫“之卦”,也叫“悔卦”,是提醒你别以为打破现状一定好,变过去可能就会后悔了。“贞卦”与“悔卦”是双箭头,称作“贞悔相争”,这也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很有趣的变化类型。因为正反意见各占一半,两边争执不下,双方互相较量,闹得社会不稳定。三爻以上多半是要根据变过来的卦判断,三爻以下本卦多半不容易变过来,所以本卦的卦辞、卦象,都要作为重要的参考。
我们前面讲过,若有一到五个爻出现“九”跟“六”,就要把六个爻的总数加起来,用天地之数“五十五”去减,好决定哪一个爻是更强的宜变之爻,哪一个爻是次要的,并将宜变之爻的爻辞列为重要参考。尤其在一爻变或两爻变的情形,因为还没有过半数,找出宜变之爻的做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分出主、次,这是很细腻的。如果没有碰到宜变之爻,那就多半维持在本卦。这一、两个想变动的爻虽然没有取得客观环境允许它变动的许可证,但它的能量和意见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整个卦虽然不变,还留在本卦,却留下了一个残局,这就像那些失意政客,或者一时无法让整个卦变过去的人,仍然会持续发挥作用,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继续在台面上窜,造成一个或两个爻变。在断卦时,这些未来的隐忧都要考虑到,才不会疏忽卦象中隐含着另一个目前还不成为事实的卦。
断占的原则大致是这样,不是用本卦的卦辞,就是用变卦的卦辞做判断的依据,卦辞当然是从卦象来的;再不然就是根据本卦那个最重点的爻辞,能参考其他次要的爻辞更好,万一没参考,也不用太紧张,因为最重要的爻辞已经掌握到了。绝对不会用到变卦的变爻爻辞来做判断的,因为爻辞就是变动的概念,既然A卦已经变到B卦,若还依据B卦相应的爻辞判断,那不是又要变回来了吗?假定在三个爻以内,或者是三爻齐变的“贞悔相争”,参考的依据可能是本卦的卦辞,可能是变卦的卦辞,也可能是两者的交集。那就是“and”和“or”的关系,可能A、可能B,可能两者都有。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