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乾卦《彖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坤两卦的《彖传》几乎是整个《易经》通过《易传》来阐释、理解、掌握运用的两把金钥匙,而且坤卦《彖传》又是以乾卦《彖传》为基础。《彖传》所包含的哲理非常丰富,像水的流行一样覆盖面广,可以不断地衍伸、衍化。但是不论如何衍伸、衍化,都是从乾、坤来的。像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写的《乾坤衍》这部书,就是锁定乾卦《彖传》带着坤卦《彖传》来讲整个《易经》的宇宙观、人生观。

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大哉”是赞词;“乾元”是一切创造的源头。这是《彖传》的作者对“元”的赞叹。有了“乾元”,宇宙人生就有一个可以开创一切的根源,这个根源不管是老子的“道”,还是后来讲的太极,反正宇宙人生的一切存在,一定有一个能量无穷的创造源头,它是宇宙的本体,或生命的根源。它不但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而且连比天地更大的物质宇宙也是从它所诞生的。所以,开天辟地、宇宙万象的后面都有一个“元”。作为宇宙人生、天地自然之本,这个创造的根源,就叫“乾元”。乾元至大无外,无边无尽,我们只能由衷赞叹:“大哉乾元!”因此,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里面,建构宇宙人生的本体根源,正式名称就叫“乾元”。至于另一个名词“太极”,《系辞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庄子》也有提到太极,但是太极并非最初的根源,因为在太极之先还有东西。

因为“乾”是一切的开始,“乾”后面还有“元”,所以坤卦《彖传》也提出“坤元”,不然“坤”所代表的山河大地、敦厚、柔顺的属性是怎么来的?“至哉坤元”,坤卦强调的是“至”(至圣先师的“至”,发展到最高境界的“至”),而不是用“大”来形容坤元。“坤元”和“乾元”其实还是同一个总源头。只是“乾元”、“坤元”的表现,就像乾卦跟坤卦一样,各有不同的属性。

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生天,天生万物。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凭借着乾元的创造力,芸芸众生、一切万物都展开了。六个爻的第一个爻就叫“始”。“始壮究”(即万物经历开创、发展、到鼎盛,然后结束,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殆)、“始壮究”,生命有生命的开始,人类有人类的开始,公司、国家、个人都有开始。当你呱呱坠地那一天,或再往前推到父母结合孕育成胎的那一天,就是一个“始”。天地人鬼神在内的万物都要得到乾元的资养才能有所开始。正因为是“万物资始”,所以说“乃统天”,天的运行由乾元主导。为什么过去称天地人为“三才”?因为人本来没那么伟大,但若修成“大人”的境界,就是可以与天地齐平、与天地合德的“三才”之一。所以,“大人”比起君子、贤人、圣人还要高,是《易经》中德位最高的,相当于佛的境界,像乾卦第二爻、第五爻就有“大人”的概念,影响力重大。人要修到“大人”的境界可不是简单的功夫,但人人都有这个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内在都有“乾元”的基因。

六画卦也是建立在“三才”的概念上,三才又各分阴阳,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初爻、二爻叫“地位”,即立足的条件;五爻、上爻叫“天位”;中间顶天立地的三爻、四爻就叫“人位”。人就是在天地之间的大舞台上力求发展奋斗。天地人不管如何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乾元”;宇宙浩瀚无垠,但宇宙最后的根源还是无形无象的“乾元”。

“乃统天”的“天”就包含了我们看到的天象,以及物质宇宙的一切。我们现在发现宇宙之大无边无际,但是,这无边际的宇宙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级的“元”,“元”才是统天、统地、统人,以及生天、生地、生人的根源。“乃”字在文言文中有艰难转折的意思,意味着前面做了好大的努力,好不容易才达到后面的结果。“乃”字在乾卦《彖传》的表述中出现,说明“统天”很不容易。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敢说“统天”吗?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治理自然、宇宙吗?我们光一个地球都搞不好了,统得一塌糊涂。

“统天”不同于“御天”。“统”是上级统领下级。“御天”的“御”是驾车,以前四匹马、六匹马拉的车,车夫就叫“御”,他能否让不同的马节奏一致,并且在坎坷的路上平稳前进,这都是“御”的功夫。以前帝王也称“御”,如“御旨”是皇帝的旨意。因为他要驾驭天下,天下也绝不只一匹“马”,怎样有效管控不同的人与事、不同的单位部门,这就叫“御”。所以,御就是管理、操持、经营。为什么能够御呢?因为统,你比他高,你负责管理他,所以你要御;如果你驾驭不住,那就非得下台不可,因为你不够格。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接下来是“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云行雨施”,“施”者,布施也,像佛教就讲布施。有政治权力和责任的人,要如何施政才能摆脱困局、国泰民安呢?就个人而言,人生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或影响小、或影响大,也叫“施”。基督教讲“施比受有福”,你能照顾别人,给人家精神、物质的支持,这也是“施”。

再看“雨”字,雨属于自然现象,阴阳之气和合到一个平衡点,就会下雨,然后有疏解闷热的效用。所以“雨”有阴阳和合、生机、化解矛盾、和平解决的意思;这也是《易经》追求的目标,借自然界的甘霖普降,象征人世间一个好的政治措施、一个好的宗教布施,可以普度众生、国泰民安。这就叫“云行雨施”。“雨”是和解的象征,而不可开交的斗争、两败俱伤的冲突,就用“血”来象征,像坤卦最后一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发生严重冲突。所以,刚柔平衡、阴阳和合而下雨,那是一种最大的布施。可是下雨之前,一定有一个布局、造势的阶段,那就叫“云行”。没有云哪来的雨呢?积水汽为云,水汽累积到一定的密度,时机、地势各方面都恰当了,就会下雨滋润大地,使作物生长、江河湖泊水量丰沛。云是随时在动的,风吹云走,所以叫“云行”。老百姓看政府的各项措施,就好像靠天吃饭的人看到云在天上流动,可是有了云还不一定有雨,还得看风向。因此,不论要在什么环境生存,还得学会看当时当地的风向、气候如何;如果风向转了,你就得随风转舵。

风向、行云的时机一成熟,雨就下来了。这就好比有了好措施,可以纾困了,就像两岸和解、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族群仇恨疏解了。可见,结局顺利,“云行”是先决条件;经过云行的努力,才有机会“雨施”。乾、坤的意象,大可以到无穷的宇宙,小可以到具象如男欢女爱、阴阳和合。我们说男女交合是“云雨”,也是从这个意象而来的。巫山云雨,先有云,再有雨;阳入阴中、阳施阴受,就可以生生不息。这也叫“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品”即分档次,譬如人品高尚是上品,人品差一点是中品,人品低劣是下品。再如品酒、品尝也是如此。这就说明万物皆有“品”,有演化、等级、优劣的差别。像一卦六爻金字塔式的结构,初爻是最底层,君位是第五爻,在金字塔塔尖,越高位数量越少,因为品的要求更高。生物在演化过程中,也有分级的现象,那就是“品物”;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就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哺乳类的演化层级是比较高的,爬虫类、两栖类、鱼类的层级显然较低。而演化一定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长时间慢慢演变的,就像爻的变化一样,越演化越进步;演化到像人类这样不只是有肉身躯壳,还有精神心灵,可能就到金字塔顶端了,这就叫“品”。

“流形”的“流”是流动,有坎卦水流的象;“形”是形态、形状、形式。在阴阳和合、“云行雨施”的大好环境下,大地受到雨水滋润,万物就拼命生长,至于长成什么“形”得看因缘条件。在动物界猫有猫形、狗有狗形、人有人形,过去恐龙有恐龙的形、三叶虫有三叶虫的形;在自然界,山是这个形,水是那个形。这些“形”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宇宙创生过程;“云行雨施”是因,“品物流形”是果。“流”表示还在摸索创造的阶段,还没定“形”;在找到一个最好的、可以恒久生存、永续经营的“形”之前,还有不断修改、变化的可能,所以要保持流动的弹性,等到慢慢演化之后,发现这种生命形式是最适合生存的,它就固定下来了。像长颈鹿原来的颈子也不是那么长,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发现“长”是它的优势,所以就改变基因,成了今天的长颈鹿。根据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北京人头骨,就和现在的人很不一样。为什么后来会演化成这样?因为比较有优势。造型艺术亦然,有创造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也不知道最后的成品会是什么样子,中间经过不断改进,最后才拿出传世精品。《易经》的传世也有从“流形”到定形的过程。所以,“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流得好就是上品,流得不好就是下品。形就是这么来的。

乾卦讲形,坤卦讲势,有形才有势。兵法也是一样,形势比人强。正如《正气歌》的一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在临死之前可以写出“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来,这不就是“流形”吗?“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山河大地不都是“流形”的结果吗?今天的地貌,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地壳变动!“下则为河岳”体现了大自然的雕塑、宇宙演化的“流形”。“上则为日星”,日月星辰也一样有它的演化历程。在人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人的浩然正气也是从天地正气来的,所以许多历史人物的表现,其实都在彰显天地的正气。由“气”而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品。

应用到商场,“品物流形”也是适用的。如果你做生意,各种不同的产品你都生产,而且都有消费者、有市场,那这个不容易。有些人专门做平价商品,他掌握的“品”就是最普及的;有人专做价钱昂贵且限量生产的精品,他一样可以做得起来,因为他专门针对上品的消费群。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对象属于哪一品。跟对手交往要用什么方式,也要了解他在哪一个层级。

因此,创造的历程就是“云行雨施”;有创造的环境、创造的条件,结果就是“品物流形”。组织的变革有时候也是一样,尤其在环境剧烈变动的时代,产品定位各方面都得靠组织具有灵活应变的弹性,随时调整。否则,十年前可以的,今天可能完全无法生存。很多人说发明计算机有一个好处,从前用笔写,要改很麻烦,现在计算机修改很方便。这也叫“流形”,创造过程中,最好的形式就存活下来了。

“品物流形”跟“品”有关,“品”在坤卦是“品物咸亨”。在第四十四卦姤卦也讲“品物咸章”。可见,“品”字特别重要,如果你的智慧只能够了解万物,那太含糊笼统了。万物还要细分等级,连电影都要分级,限制级的小孩子不能看。不同的对象演化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大明”,乾为心,所以在宇宙创生之初,就已蕴含未来心灵的能量可以突破物质躯壳的局限,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从第一卦的“乾”就预言了上经最后一卦离卦。离卦专门检讨文明的发展和缘起,还包括文明浩劫的隐忧,以及浩劫重生的法则。从“乾”发展成“离”,乾卦《彖传》的“大明”就是伏笔。离就叫“大明”。“大明终始”,生生不息。所以离卦《大象传》就有“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光靠物质不能创造文明,这也就是物种发展到人这种具有心灵能量的高级生物才能开创文明,而且薪尽火传,终而复始。而这个创造力的根源就在乾卦,所以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一卦有六爻,代表六个不同的位,是六个空间布局的概念。但是初爻到上爻的“六位”,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每一个爻位都想成圣成贤、追求最高成就。想要成,想要“功不唐捐”(佛教用语,意即功夫不会平白浪费),就绝对不能脱离一个考虑,那就是“time”——时,一旦脱离“时”,不能与时俱进,错过当下这个时机,一定会被淘汰。这就叫“六位时成”。《易经》最讲究的就是“时”(time is everything.)。尤其乾为天道、天时,地要法天,所有的地利皆因为遵循天时才有地利。

位是空间,时是时间,时间、空间是没有办法截然划分的,而且“时”会决定“位”,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新的宇宙观完全一样。因此《易经》的“位”都是时位,不然不能称其“位”。任何一个位置都不会永远固定不变,随着时代演变,一个位置的意义、价值都要重新评估;就是国家、社会、组织、个人也要随时重新定位,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投资银行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现在严格讲没有投资银行了,又回归到商业银行。这就是重新定位。“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在不同时机,你的位要随时而转,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时乘六龙以御天

接下来就更进一步强调“时”的重要。“时”控制一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无情得很!人不能与时俱进,就得接受淘汰。何况乾卦强调在任何环境都要积极主动,才能统御一切。任何人、任何领袖能合乎时,不管环境怎么千变万化,永远可以驾驭得好、控制得好、管理得好,他就可以“乘六龙以御天”。抱残守缺,不合时宜,整天想着过去那一套,不但没有办法应付眼前的环境,还得老挨打。想要“乘六龙以御天”,就看你有没有长进、懂不懂现在的“时”变到什么程度了。乾卦六个爻就是“六龙”,龙代表积极主动的创造力,而且能上天下海、随时变化。一卦六爻代表这个卦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一切变化。不管环境怎么变,我都可以驾驭,而且可以顺着这个变化管理整体大环境。这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

“六位时成”,不要只注意到“六位”,千万别忘了“时”,这样才能“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浪淘尽时,再怎么样的风流人物,一样都可能把他刷掉。俱往矣,时移世易,我们要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要占上风,要知机、要应变。可见,懂得时是多么的重要!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就是六马,想象中的龙要落实成马了。依照过去的讲法,诸侯四匹马,叫“诸侯四驾”;而“天子六驾”,天子要驾驭六匹马,好比一卦六爻,变化更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也更高,因为要管理各个不同的部门,覆盖面更广。至于天子六驾的说法,早先曾被质疑过,因为以前有没有那么宽的马路,而且文物出土时没有挖掘过六匹马的殉葬坑。然而2002年在古代周天子定都所在的河南洛阳市中心,就挖出了天子六驾的殉葬墓、殉葬坑。这下铁证如山,证实天子六驾的记载,在考古学界造成轰动。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到“乾道变化”时,就要讲到“利贞”了。前面都在讲“元亨”。“乾道”是所有变化之道、创造之道,但不管天道怎么变化,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独特的生命特色。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这个“独”字,不然在市场上产品没有区隔,在竞赛场上终将被取代。

“天命之谓性”,天命的流形,赋予人性、众生之性,不仅每个人生而不同,每一个民族性也不一样;绝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说某一种体制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自由民主在欧美国家可能不错,但在阿拉伯国家就未必行得通;自由经济市场也不见得就是无限的福音,过去跟着老美走的,现在不都倒了一大堆吗?所以要“各正性命”,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风格或组织特色。“正”者,止于一,上面是“一”,下面是“止欲修行”、“止于至善”的“止”。只有“正”,才会使你找到应该发展的方向。但是路有千条万条,不必强求一致,因为乾道变化,生命的样态本来就是形形色色。“各”是各自性、独立性;“正”是动词。唯有保障独立个体的创造性,世界才会多彩多姿;但在现实环境中,人要相处,各民族国家要往来,倘若太偏重各自的独特性,各行其是,就会破坏整体的和谐,所以,还需要“保合太和”的功夫。

保合太和,乃利贞

“太”字在原始经文上就是“大”字。“太和”者,最大的和谐也(The great harmony)。故宫的太和殿,名称也源于此。“太和”也与《易经》同人、大有卦的“世界大同”呼应。有阴气、有阳气,就得有和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阴阳接触之后合而为一的综合态。有了最大的和谐,人世间就没有战争,没有冲突。

“保合”是指不要丧失每一个人的独立性,要保障不同意见的抒发、不同生命特质的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各存其异,求其大同,然后还可以互相合作、以求共存共荣。这就叫“保合太和”。北京故宫九千九百多栋建筑群中,从明朝到清朝数百年来,中轴线上三大殿的命名——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就是从乾卦的“统天”、“御天”而来。因为乾为君,是领导统御的中心。这是它的文化根源。

“保合太和”既保障群体相处的和谐,也保持各自的特色,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社会了。“乃利贞”,所以“元亨”创造出来的东西就能固守,就能贞下起元、不断累积,真正创造正面的利益。这才是人世的正道。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讲到这里,就讲到关键了。这也和“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有关。“群龙无首”是一个最高境界,最后要实现的结果,就是群龙无首。那么“飞龙在天”的领导,要怎样慢慢过渡到“群龙无首”?也就是说,由金字塔架构发展成一个平铺的、网状的架构,每个地方都是中心,任何人都不要对哪个主要负责人依赖太深,把他当救世主,因为他也是人,他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时代的演变,他或者刚开始还不错,将来也可能受不了诱惑而堕落,因为那个位置充满无限的诱惑。所以“首”——领导的位置,它可能是致命的关键;一个“首”出问题,会影响到全局都出问题,如果交给他太多权柄,而不予以监督制衡,发展下去就不得了。美国自谓是全世界之“首”,但现在全世界的祸首不就是美国吗?这就叫“首为万恶之源”,所以“首”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制衡,最高权力的来源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规范,一定会出问题。

对个人来说,也要去除对“首”的过分仰赖。最后每个人都是龙,为什么还要有“首”呢?“首”就是一个盲点,“首”好的时候没问题,要坏了怎么办?我们看古今中外,“首”是好的很少。佛教云“众生平等”,但是众生都成佛,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所以大部分时间一定还是有“首”的。对于“首”,我们要给予一定程度的规范,最好是民选的,是大家同意的,是可以监督制衡的,绝对不是世袭罔替的。假如这个“首”可以干一辈子,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规矩都管不到他,就像联合国的规范,美国想不理就不理,要打仗也不必联合国同意,这就会出问题。所以《彖传》作者提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八个字,这是更深一层的思维。他发现“飞龙在天”的六爻卦结构有致命的弱点,所以要加一个但书,必须界定元首、领袖、强国盟主都要从众人之中诞生。“出”就是从那边出来,“首出庶物”,最高领导人要从众人之中诞生,才能深知民间疾苦、为民谋福。民众也是权力的来源。如果老百姓不同意,一样可以把你拿下来,不会有任何困难。“庶物”在政治上、在管理上,就是指广大的基层民众,在《易经》中就是初爻。

专制皇朝的第一代可能是从民间起来的。他很有创造力,也还没堕落;第二代通常生于深宫,他跟“庶物”——民间就有了隔离,你要他扮演一个好领袖就很难,所以富不过三代。如果他的权力又是有保障的,这就会有问题,历代以来血淋淋的皇权之争,你杀我夺,老百姓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彖传》作者认为,要世界和平、“万国咸宁”,就必须让最高领导人从众人之中协议诞生。如此,再坏的领导人,四年,顶多八年就得下台!因为有任期限制,还有监督制衡。

可见,想要“万国咸宁”,就必须“首出庶物”。但这也还没有到“群龙无首”,还是中间阶段。也就是说,要从“飞龙在天”的垄断、专权、寡头,发展到没有任何问题的“群龙无首”,中间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努力。要到那个地步谈何容易!佛教说众生都可以成佛,然而实际上有几人成佛?“万国咸宁”、世界和平的理想,《尚书》也提,《易传》也提,可是现实世界只能设法建立“首出庶物”的制度,慢慢改正“飞龙在天”寡头垄断的流弊,然后一步一步往那个永远不可能的百分之百迈进,至少可以日渐趋近群龙无首、众生平等的大和谐局面。

就像现在,联合国还是由大国霸权当政,如果当时没有设立安全理事会,一国一票,那就很公平;或者没有设置否决权,现在美国就不会为所欲为。所以提出“群龙无首”的最高理想,是非常关键的。

由此看来,《彖传》的创作大概是因为看到太多时代兴亡的实际案例,所以,许多思想已经产生了变化。

大家都晓得“大悲咒”。有人认为在《易经》系统中的乾卦《彖传》是“大智咒”。哪天你觉得有点气馁了,有点软弱了,有点挫折了,有点气提不上来了,有点慌乱了,就把乾卦《彖传》读个三千遍吧!马上智慧就来了,心就安定了。这叫“大智咒”,是从智慧出发的。我这么讲半是笑话,也半是真的。在末法时期讲经,特别感到由衷的敬佩,因为不管儒释道经典,都是千锤百炼、掷地有声的思想,真正掌握了人生的基本面。

乾卦《彖传》——创世计划书

乾卦《彖传》在最后谈到了“物”;而在一开始的“乾元”和“大明终始”则明确指出了“心”。正所谓天理人心,其实人心也是从天地之心来的。然而心无形无象,唯物论者所认定的心也不是心脏和脑袋,它们只是心的载体而已。

回到哲学层面,从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宇宙间一定先有物质,在开天辟地之后,假定三十多亿年前海底开始有了生命,而之前整整一百亿年则是一片荒寂,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不必讲到心灵和思想了。这是现代科学发现的事实。先有物,然后是物的漫长演进,在一定时间点上出现生命,然后人类出现,再慢慢从原始本能进化到学会思考,以及身心灵得到提升。可见,唯物论并非否认心的存在,只是主张物质先于心的存在。

坚持唯心论的哲学派别则认为,物质的东西怎么可能生出心来呢?物要多久才能变成心?这好比要让顽石点头一样难。所以是心生物,因为心量无边、万法唯心,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是唯心论的看法。

然而从乾卦《彖传》可知,心早就存在了,只不过心无形无象,看不见。所以在最早条件尚未成熟、在连生命都没有的阶段,心无法借着物的载体彰显;随着生命的发展演进,心的发展越来越精细,条件成熟了,就可以借很多物显现其巨大无比的能量。因此,我们不能用“可见”或“不可见”来确定宇宙形成的先后,也不能界定“有”或“无”,那只是影和像、有形与无形的区别罢了。所以“大明终始”的心灵智慧,创造了像离卦那样光辉灿烂的文明,才能终而复始;肉身死亡就没有了,物已消亡,但心的智慧文明尽管无形无相,却可以传之久远,终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乾元的属性。

除了“大哉乾元”,还有“云行雨施”的阶段。“云行雨施”是第二十九卦坎卦才出现,表示开天辟地之后,智慧、心出现了,文明大放光芒的机缘于焉成熟。

因此可以说,乾卦《彖传》等于是一个“创世计划书”。我们且从《彖传》中出现的三个“物”来说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整个《易经》可以全部浓缩在乾卦的《彖传》中。从基本创造到整体发展,到最后还提出期许希望——“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下太平”。首先是“万物”,万物是总量,其次是“品物”,把“万物”进行层次、品级的划分,这就观察得更细密,让人们知道每一种物都有不同的用法。最后是“庶物”。分级之后,尤其不能忽略基层。你看所有的宗教都要传到愚夫愚妇那一层,历代政治领袖也非常重视民意,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有了众多基层,才能撑起整个金字塔,不能局限于上层精英。由此可见,研究任何东西,都要具备“万物”、“品物”、“庶物”三种观照点,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万国咸宁”,每一个人都和谐感通。

正如下经第一卦,即专论感情、感应、感觉的第三十一卦咸卦。西方文化传统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