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演义(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而篇》(1.8)

白话试译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多方面学习就不会固陋。把忠信作为主导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则,永远都可以从自己交往的朋友身上学到东西。有了过错,就勇敢地去改正。”

讲评

“不重则不威”,重即自重,不是重量,如果是重量的话岂不是说瘦子就没有威仪了,至少要九十公斤才有威仪?“威仪”是自然而然地出来的,因为自重,就不轻浮,不乱讲话,不乱做事。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威”不是严刑峻法,而是自重自然就会产生那种威仪,别人就不敢冒犯。《易经》的家人卦的第五爻讲信修睦,爻辞称“厥孚交如,威如,吉”,说的都是这种情况。人只要不轻贱自己,威仪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在群众中就有威望,讲话自然就有力量。如果不自重,靠任何外在的修饰,威仪也很难表现出来,更别说影响人了。这种情形,我们在社会上能看到很多。

《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师严然后道尊”,“严”是严以律己,也就是自重。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老师说的话,才会被学生所重视。有些人真的是“望之俨然”,站在台上,不用讲话,你都知道他是可以信赖的。有些人则拼命包装自己,即使上了台,你还是会觉得他像在耍猴把戏,压不住阵脚。这一点我觉得值得一再强调,因为现在的自由、民主常常被误解、被滥用,有一些大人物,包括大官、大商人,甚至学者,常常为了表演与民同乐,在聚会的时候扮小丑,觉得这样做是在与群众拉近距离,其实完全把自己弄得威仪全无,这就是“不重”。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绝对没有这一套,千万不要靠这种方式去亲民,亲民不是这种亲法,只会让人觉得不自重。

“学则不固”,指君子虽然自重但绝对不固陋,不是老顽固。《子罕篇》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完全没有这四种毛病。“固”是指人的想法一根筋,牢牢抓住一个东西,不懂变通。人是要坚持一些东西,但一定要懂得开阔视野、扩展胸襟,不断更新自己,活学活用,这就是“学则不固”。《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朋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面狭隘,见识短浅。所以,多学习,多与人交流,自然而然就不会固执。《易经·系辞传》说“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说的就是人要活泼灵动地学习,不能一成不变。可见,这一章还是在讨论学习。

我们先看“过则勿惮改”,人生不可能不犯错,犯了错,最重要的是不要不好意思改过,就是犯了错也要勇于面对。有的人犯错会觉得不好意思,想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不会再成长了。《易经》乾卦第三爻中的“君子终日乾乾”,就是不断地改过,不断地调整。说白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过的过程。可见,“过则勿惮改”,是一种谦虚的精神,真心承认是人就会犯错,但是懂得改过,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可以做到“不贰过”,那就很了不起了,一定会不断成长。学习不就是这样吗?

“主忠信”,就是以忠信作为自己做事做人的主导原则。尽己之谓忠,与朋友交之谓信。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什么意思呢?这又有点麻烦了,后来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不要交那些不如自己的朋友,因为他会拖累你,只有跟高手交朋友,彼此互相学习,你才会获得成长。也就是说,人不能取法乎下,不能和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人交朋友,那样的话,将来没有任何成长学习的机会,这就叫“无友不如己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社会关系会不会很奇怪?假使每一个人都本着“无友不如己者”的原则交朋友,最后你能交到什么朋友?每个人都尽量去交比自己水平高的、地位高的人,那水平低的、地位低的人说:你怎么不跟我交往?你回答:因为你不如我。那麻烦了,社会关系会因为这种典型的傲慢而变得一团糟。

那另外一种说法呢?就是这个人的很谦虚,认为所交的朋友没有不如自己的,任何朋友身上都有某些方面是值得自己学习,甚至说就算自己哪方面都比他强,也还是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可以向任何对象学习,教和学还可以相长呢。这是一种谦德,表示我从宇宙万物那里都可以学到东西,没有任何我交往的对象是不如我的。这种解释就明显好多了。这才是善于学习。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话是不错,但韩愈也说:“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你真的能确定自己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完全不需要跟别人学了吗?如果一个人如此傲慢,就会跟整个的社会体系发生冲突。可见,人可以向大众学习,可以向自然界的山水学习,可以向愚夫愚妇学习,就算是菜市场也可以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无友不如己者”。换句话说,我永远都可以从周遭学到东西,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这样一来“学习”的意思一下子就变得很广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