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云冈大佛与龙门石窟
中国北部是中亚的入口。公元366年,华僧乐尊开始在敦煌建石窟,塑佛像。到北魏时期,由于北魏朝廷想利用佛教做统治手段,开始大量建石窟。平城时代北魏的最伟大佛教艺术是云冈石窟及其佛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石窟在高僧昙曜监督下开始建造。起初只造五窟,一般称“昙曜五窟”。后来继续发展下去,石窟数目非常多。
昙曜本来是北凉高僧,极受北凉朝野敬重。北凉被北魏灭亡后,昙曜变成北魏俘虏,但在北魏的首都平城却深受各方敬爱,皈依的人非常多。太武帝废佛毁释时,他逃到河北山中隐匿起来。太武帝去世后,北魏重振佛教,昙曜被邀归都,担任“沙门统”(掌管佛教业务的首长),负责复兴佛教。虽然在他的指导下建了许多佛寺、佛像,但是,受过废佛毁释威胁的昙曜,知道这些佛寺、佛像只要再经过一次废佛毁释就会全毁。因此,他苦思积虑地筹划建造一些不易毁坏的佛寺或佛像。他想起了北凉的大石佛与石窟寺院,这些石窟与佛像即使遭遇到再度的废佛毁释,也必能无恙。因此,他决定在山崖建石窟。他又觉得佛像要是能够以北魏皇帝为模特雕塑,只要北魏不亡,北魏国民必定不会加以破坏。他拟定腹案后,便进一步去寻找建石窟的理想场所。石窟一定不能建造在深山里头,这样不会有人来参拜。最后,他决定把石窟建于首都平城西方的武州塞。从首都到这里,骑马只需半天的行程。从首都平城到拓跋族的根据地盛乐,必须经过这地方。当拓跋族人从盛乐到平城,或从平城到盛乐,都可以在这里休息,瞻仰自己皇帝的大佛像。昙曜主意打定以后,就向当时热心复兴佛教的文成帝建议说:“我想在京城西方的武州塞凿山壁,开五窟,以铸造佛像各一,高七十尺,或高六十尺。”文成帝答应后,他便开始铸造以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为模特的大石佛像。这些佛像雕于武州塞的石壁上,面对着武州川。石窟寺院的建造一直持续下去,石窟壁上浮雕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故事,如佛陀传说,维摩居士说法等。这些壁画混杂着古希腊、古罗马、波斯、古印度、西域、中原地区等式样,一般称为云冈石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由于平城上下都非常礼赞、仰慕云冈石窟,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定居洛阳,便决定把云冈石窟的形式原原本本地搬到新都洛阳。石窟设立的地点拟定在洛阳城南方的龙门山壁。龙门最古的石窟叫做古阳洞,洞壁上留下了许多公元500年前后皇室诸王出资所造的佛像。宣武帝即位后,于公元500年下令:“按旧都灵岩寺(云冈石窟)的样子,于洛南伊阙山(龙门)为高祖(父皇孝文帝)与文昭皇太后(母)造石窟二所……高三百一十尺。”但龙门岩质极为坚硬,工程不易进行。于是改变计划,更换场所,缩小石窟,高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另为宣武帝新开一窟,共三窟,以之作为朝廷的事业。从公元500年开工以来,直到公元523年才完工,共费二十三年,投入的劳力达八十万人。这龙门三窟被推定为现在的宾阳中洞及其左右二洞。
三窟完成后,贵族与庶民仍然继续在龙门造石窟、造佛像,直到北魏灭亡。龙门石窟大小合计共有两千三百余窟,一部分是北魏时兴建的,一部分是隋唐和其他朝代造的。
宣武帝初造的宾阳中洞,内部极为壮丽,石灰岩的石质适于致密的雕刻,因此,龙门雕像很多连细节都能表现出来。宾阳中洞内的释迦像、侍者像、罗汉像都充满了威严,完全是中国式的雕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