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汉武帝的尊儒
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的学术思想非常发达,其中最著名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每一家都想把自己的思想运用到政治上,建立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国家。但是在当时,却都无法把自己的理想发挥出来。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虽然想利用法家,订立新法制,但是没有多久就灭亡了。到了汉代,各种制度都需要创立,崇尚礼乐制度的儒家本来可乘这个机会发展起来。但是汉初的文帝、景帝、窦太后都喜好黄老的清静无为政治,愿意与民休息,不愿多作变动,免得骚扰百姓。当国的宰相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张苍等人,不是刀笔吏、战将、策士,就是道家、阴阳家,对儒家都没有信仰。他们认为一切制度够用就行,凡事沿用旧制度,不喜欢创新。所以,在汉初这段时间,儒家始终无法发展起来。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代建国已经六十年了,国富民安,加上汉武帝好大喜功,愿意做点儿事,所以对道家的淡泊生活很不欣赏,对讲求制度的儒家反而很感兴趣。他即位后,就用赵绾、王臧等儒者做公卿,准备根据《礼记》在城南造一个明堂,作为诸侯朝见皇帝的地方,朝廷的礼仪因此逐渐制度化。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季十月,武帝下诏命令丞相、御史、列侯等大官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一共推举了一百多人。武帝策问的结果,以董仲舒最优秀。这就是仲舒有名的《天人三策》。他的第三策末尾大意说:“孔子作春秋,最看重一统。现在百家说法各不相同,叫国家无法订出一定的法制,百姓也不知道走哪条路好。根据我的看法,凡是不在《六经》里面的,跟孔子道理不合的,都可以截住它前进的道路。等到邪说都停止了,然后政治才可以划一,法制才可以制定,人民才能走到正确的道路。”这段话很得武帝的欣赏,就命令丞相卫绾把贤良中讲法家、纵横家的,一律罢黜。于是,这次选举,最后就只剩下了儒家。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又设五经博士,提倡儒家的色彩更为明显。本来秦始皇的时候就设有博士官,共有七十人,他们的职务是“通古今”,并掌管《诗》、《书》和百家之言。汉初,文帝、景帝的时候,设有《诗》、《书》、《春秋》三经博士,武帝时再补上《礼》跟《易》的博士,所以叫做五经博士。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秦始皇时分掌《诗》、《书》与百家之言的博士就分家了,专向儒家跟经学方面发展,这是一个激烈的转变。从此以后,博士的职务就是“做经师”,不是“通古今”了。
博士本来可收弟子,比方说,高祖时叔孙通的弟子就有一百多人,武帝时,博士减少,弟子员也就减少,只有五十个名额。弟子员跟博士读书一年后,经过考试,能通一经,便可补文学掌故的缺,考得最好的可以做郎中。换句话说,读通五经,考试优良,就可以做官。读书和政治就这样联结在一起。因此,百姓为了谋求自己未来的出路,读经书的人便多起来,儒家从此取得正统思想的地位。
儒家本来是百家中的一家,从秦到汉初,都无法发挥它的理想。到武帝时,由于国富民安,重视制度的儒家得到武帝的赞赏,而被运用到政治上,于是,儒家和政治结合在一起,确立了它独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