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第二课(108位名人的青春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我们家不许有胆小鬼

青春的故事是人类所说过最动人的故事。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

当导游练英语的小侠客

做任何事,必须要有突破,没有突破,就等于没做。

——马云(阿里巴巴网站创办人)

改革开放后不久,在西湖香格里拉饭店的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操着不太流利的英语,热情地邀请外国游客坐他的自行车畅游西湖。他这样做,除了想赚外快之外,更希望通过与外国人交谈,锻炼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

在学校里,他是个喜欢调皮捣蛋、行侠仗义的“硬汉”,成绩平平,数学更是奇差,但对英语却情有独钟,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

高中考了两次,大学考了三次,他才勉强进入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但也让他如鱼得水。除了继续到饭店门口“守株”,寻找锻炼英语的外国“兔子”外,他也开始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建立友谊,并从中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二十一岁时,他更接受一位澳大利亚友人的邀请,到澳大利亚玩了一个月。这趟异国之旅让他眼界大开,觉得一个人一定要有国际观,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自己的英语能力,能读、能讲、能写,与各色人等交流畅行无碍,和世界保持同步。

他就是马云。大学毕业后,他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利用课余时间成立了供英语爱好者交流的“英语角”,后来还创立了海博翻译社。1995年,杭州市政府看中他的英语沟通能力,请他去与美国的投资者进行谈判。这趟美国之旅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立刻迷上了这新奇的玩意,而且直觉让他感到它在中国将是一个隐藏着巨大财富的商机。

回国后,马云辞去教职,召集一批英雄好汉,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在与外经贸部合作一段时间后,1999年,他和一群肝胆相照的兄弟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马不停蹄地到世界各地参加论坛、开说明会。如今,阿里巴巴已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马云也成为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如果不是英语能力强,马云就不可能被派去美国谈判,不可能及早接触到互联网,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阿里巴巴了。但并非每个英语系的毕业生都能用英语和外国人侃侃而谈,这又要追溯到他青少年时代通过为外国游客当导游来锻炼英语的经历,他需要勇气和胆识来推销自我,而这种勇气、胆识和自我推销又重现于他毅然投身于陌生的电子商务的举动。

不管你有什么优点或专长,你都要有勇气和胆识去推销自己,让人家认识你的好。

在檀香山,为“我是谁”而苦恼

自然是用对立的东西来制造和谐,而非用相同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檀香山(即火奴鲁鲁)的一所私立中学里,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经常郁郁寡欢。当情绪跌落谷底时,他偶尔就会借药物来麻醉自己。他的处境的确很糟,由于复杂的血统和成长背景,他无法得到同辈的认同。

他母亲是来自堪萨斯州的白人,父亲是来自非洲的黑人,两人在夏威夷大学认识并结婚。但父母在他两岁时就离异,记忆中“父亲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而母亲的皮肤却像牛奶一样白”。母亲后来又嫁给一个来自亚洲印尼的留学生,他六岁时随母亲和继父迁居到印尼的雅加达,四年后又回到夏威夷,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

就是这样复杂的身世让他感到迷惘,他经常在白人和黑人的身份间摇摆不定。“我是谁”的问题让他苦恼万分,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动,终于使他借药物来麻醉自己,在药物所制造的暂时幻象中寻求解脱。

但幸好幻象是暂时的,彷徨也是暂时的。高中毕业后,他先到加州,再转往纽约念大学,然后到芝加哥从事社区工作。他慢慢发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随后,他又到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成为民权律师。最后走上了从政之路。

他,就是现任的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也是首位同时拥有黑人和白人血统、童年在亚洲成长的总统。他在竞选时喊出的一个口号是“重新联合分裂的美国社会”。

在青少年时代让奥巴马感到迷惘和痛苦的身世,后来却成为成就其辉煌人生的一大助力。就像巴特所说:“贝拉克具备一种消弭分歧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他的成长背景:他在白人家庭长大,但人们把他当作黑人看待。他必须接受并适应这种身份对立,正是这种对立造就了他。”奥巴马融合了自己身上看似彼此冲突、矛盾的成分,他的成功不是靠“制造对立”,而是靠“从对立中制造和谐”。

亚里士多德说:“自然是用对立的东西来制造和谐,而非用相同的东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矛盾、冲突和对立,弱者向下沉沦,靠药物或享乐来麻醉自己,而强者则向上提升,调和这些矛盾,开创更美好、更和谐的新局面。

一鸣惊人的稚气少女

下定决心,果敢行动,并承担后果。世间没有什么好事来自犹豫不决。

——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

20世纪60年代,香港导演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造成轰动,各地掀起了演唱黄梅调的热潮。台北的“中华电台”打铁趁热,举办了“黄梅调歌唱大赛”。一个十一岁的少女由她的声乐老师做主,报名参加比赛,预赛时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决赛。

被蒙在鼓里的父亲得知消息后,不仅不高兴,还百般阻挠女儿参加决赛,因为他是军人,不愿意女儿在外面抛头露面,让人看笑话。声乐老师只好转而求助于少女的母亲:“参加决赛不过半天的时间,却关系她的一生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老师不断地劝说和恳求下,母亲终于答应送女儿去参加决赛。

决赛当天,老师为少女借来了一套京戏生角的精致戏装,把她打扮成梁山伯。她唱了一曲《访英台》,珠圆玉润的歌喉,清纯婉约的情感,将歌曲演绎得缠绵悱恻,结果一鸣惊人,博得热烈掌声,也一举拿下决赛的冠军。声乐老师说的没错,这次比赛影响至巨,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她在台湾歌坛崭露头角,更为自己未来的歌唱事业拉开了序幕。

她就是后来红遍海峡两岸、东南亚和日本的邓丽君。她的声乐老师常荫椿可以说是发掘邓丽君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更早以前,常荫椿无意中发现了邓丽君有歌唱的天分,想收她为徒,但同样受到邓丽君父亲的反对,后来还是母亲因为想让从小喜欢唱歌的女儿有发展的机会才答应的。

在就读金陵女中时,已经开始歌唱生涯的邓丽君因经常缺课,校方要求她必须在学业和歌唱间做一抉择。出于对歌唱的热爱和对自己未来的信心,虽然不无遗憾,她还是决定放弃学业。这次父亲倒是和她站在同一阵线,支持她的决定,而她也因此在十四岁时就踏上了歌唱之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经常面临重大的抉择,每个选择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人生。虽然有些选择我们做不了主,但比做主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正向性”。很多人不想读书、放弃学业,美其名为“选择”,其实是在逃避功课的压力,这是“负向性”的决定。邓丽君则是为了积极发展自己在歌唱方面的才华(比读书来得忙碌而辛苦),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不得不忍痛放弃学业。这样的选择才是更有意义且值得我们学习的。

滑板上的剑客

赢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准备。

——马里斯(美国职业棒球运动员)

在日本千叶县的某所初中,有一个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初一学生:他剃了个相当显眼的大光头,老是穿着运动衣,经常带着一根长木棒到教室,这里敲敲,那里打打。

希望他将来能当个男子汉的父亲,在他读小学一年级时,就带他到道场去学习剑道。每周三天的练习,使得小小年纪的他在戴上护面、执剑起身时,已有大将之风。因为表现优异,加上不服输的个性,每次对外比赛,他总是担任第一战前锋队队长,也总是能先声夺人,提振士气。

就读初中时,他理所当然地加入剑道部,继续当“男子汉”,后来又转而加入体操部。除了剑道、体操外,他也喜欢足球、棒球。热爱运动的他总是穿着运动衣,根本没兴趣打扮自己,而且因为嫌头发会妨碍运动,还剃了个大光头,直到初三时才又开始留头发。

初三时,学校举办足球比赛,为了班级荣誉而抱着必胜决心的他,下课后和一位同学练球。对方踢球,他当守门员。第二天,他手包绷带来到学校,大家才知道昨天他跳起来扑球时,手指骨折。但他却像个男子汉般说:“没什么事啦!”

有一天,他忽然接到一通奇怪的电话,要他去参加下周日的甄选会。原来,他的一位阿姨偷偷把他的履历寄给了日本专门挖掘演艺界少年新秀的杰尼斯事务所。好动而开朗的他觉得这听起来“蛮好玩的”,于是欣然前往,接受挑战。

他就是后来成为日本名歌手和名演员的木村拓哉。在通过杰尼斯事务所的面试后,他一边读高中,一边练习表演,然后成为“滑板男孩”的成员,正式登场演出。虽然是伴舞的角色,但对一向热爱运动的他来说,滑板和舞蹈不仅让他如鱼得水,更成了载他奔往灿烂前程的工具。

在成为国际巨星后,木村拓哉说他最欣赏蒲公英,因为“种子不管飞到哪里,就在那里落地生根,只要有土地和水,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他认为自己就像蒲公英,会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其动力主要来自强韧的生命力。

当木村拓哉还剃着个大光头时,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现在的你也无法预知你的未来,但不管你将来飞到哪里,要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你都必须先储备足够坚强而旺盛的生命力,并养成做好每件事的习惯,因为机会只和已经在舞池里的人跳舞。

走进麻省理工的文艺少年

你的成长必须像大树,而不是像蘑菇。

——斯图亚特(英国诗人)

抗战期间,在重庆的南开中学,有一个初三学生和几个同学合办了一份叫《健报》的壁报。他负责文艺版,每周除征求同学的文稿外,自己也要写一篇。他还特别去采访当时的校长,也就是知名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

抗战胜利后,他随父母回到上海,就读南洋模范中学,开始大量阅读诸子百家古籍及中国现代作家的小说,兴起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但当他向父亲透露这个志向时,在银行界服务、见多识广的父亲却很有技巧地告诉他:“写作是一个不易谋生的职业。你当作家,可能会饿肚子。”于是乖巧的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念沪江大学的银行系,但读了两个月,就因战争而随家人逃到香港。

父亲认为时局纷乱,读商科前途难料,想让他出国念理工。他在波士顿的三叔于是帮他申请了哈佛大学。到美国后,他问三叔为什么不替他申请麻省理工学院。三叔说他原本热爱文科,后来读了商科,现在又说要改读理工:“我想你应该有时间渐渐建立自己的兴趣,与其急急地把你插入非常专业的麻省理工,不如让你在哈佛有一个缓冲时期。”虽然他在哈佛读了一年后,就转到麻省理工,但他在数十年后回顾,却认为在哈佛那一年是他一生中“最兴奋、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年”。

他就是后来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谋。在哈佛那一年,除了物理、数学、化学外,他还选了英文和人文(西洋文化与历史)两门课。前三门课他驾轻就熟,反而是后两门课让他吃足了苦头(譬如两天就要读五卷《伊里亚特》),但也使他终身受用不尽,不仅让他开始以英文为主要语言,用英文思考和表达,而且对西洋文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大大开拓了他在人生和商场上的视野。

如果没有父亲和三叔给他的规劝,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台积电和张忠谋。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不一样,都必须面对一些抉择的关口。从张忠谋的身上我们看到,在决定未来方向时,听听长辈们的意见也是不错的,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比较丰富,会考虑一些我们没想到或认为不重要的方面,这些考虑只要没有什么大妨碍,对我们总是利多于弊的。当然,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选择,而是后来你对这个选择做了什么。

山毛榉树上的女泰山

我知道我将在云端的某处,和我的命运相逢。

——叶芝(爱尔兰诗人)

在英格兰南方的一座庄园里,有一位少女从学校回来后,总喜欢带着家庭作业,爬上她最钟爱的一棵山毛榉树,在树上读书、做功课。

她原来和父母住在伦敦,为了躲避战争而搬到外婆的庄园来,战争结束后依然住在这里。她很喜欢乡间的生活,因为这能让她更接近大自然。当她十岁时,外婆把庄园里的这棵山毛榉树送给她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她就和这棵树有了特殊的感情。

她喜欢爬到树的高处,栖息于树顶,感觉到自己是树的一部分。微风吹动时,在摇晃的树枝上能听到叶子的窸窣声或嘹亮而清晰的鸟啼声。有时候,她把脸贴在树干上,感觉到山毛榉的生命之液在粗糙的树皮下缓缓流动着。

她经常一个人在树上思考尘世的种种和自己的未来。在10米高的树上,她读完了所有的泰山故事,疯狂地爱上了这位丛林之王,并对他身边的珍产生了莫名的妒意。她合上书本,遥望着远方,渴望有一天也能到非洲去。

她名叫珍·古道尔。高中毕业工作数年后,一个知道她热爱非洲的高中同学来信邀她去肯尼亚(同学的父亲在肯尼亚买了一个农场),她欣然前往。在肯尼亚,她先是参加了人类学家李基的化石挖掘工作,后来又接受了他的一项研究计划——独自到坦桑尼亚的贡贝河自然保护区研究黑猩猩。这个特殊的经验,使她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黑猩猩动物行为学家和热心的生态保护人士。

珍·古道尔说她之所以会喜欢丛林并前往非洲,与她少女时代的经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再追溯到她两岁生日时父亲送给她的猩猩布偶,那么两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猩猩和山毛榉树,似乎奇妙地预言了她未来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特殊的禀赋、兴趣与经验、际遇,它们就好比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可惜的是,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爱惜、善用这些礼物,甚至都没有打开瞧一瞧,而坐令它们黯然离去。珍·古道尔令人羡慕的是,她很早就接收了这些礼物,珍惜、善用它们,而且回馈给世人另一份更丰厚的礼物。

痛恨希腊文和唱歌的人

唯一干扰我学习的东西是我所受的教育。

——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在德国慕尼黑一所高中的某间教室里,老师正在教希腊文,一个坐在后排的学生却心不在焉,而且闷闷不乐。家人不久前都搬到意大利去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在此上学。他对学希腊文一点兴趣也没有,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老师还奚落他,说他的存在破坏了课堂上“应有的尊严”,劝他别浪费时间,及早离开学校才是上策。

他真的离开了学校,到意大利和父母会合,然后报考了瑞士一家不要求高中文凭的技术学院,却因为语文和生物等科的分数很低而落榜了。幸好这所技术学院的校长和一位物理教授发现他的物理和数学分数奇高,而且只有十六岁,于是要他再去读一年高中,等毕业了即可直接入学,不必再参加令他头痛的考试。

于是,父母安排他在瑞士的一所高中继续学业,但他看到课程表里有歌唱、体育和军训课,心里又发麻了,因为他最痛恨在大家面前唱歌和做运动,也对军训怀有敌意。幸好后来他发现歌唱和体育只是选修,外国人也不用上军训课,这才松了一口气。在这所高中,他的成绩依然是高低兼备、好坏杂陈,但总算毕了业,不久也顺利进入那所技术学院就读。

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后来就读的学校即为苏黎世技术学院。从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瑞士专利局工作期间,他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论文,又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当初如果不是苏黎世技术学院的校长和教授慧眼识英才,特别通融,爱因斯坦很可能会因为分数问题而被拒于学院门墙之外。所谓的入学分数,指的通常是“各科总分”。学校教育希望每个人又会物理,又会写诗,既能唱歌,又能打球,也就是想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人”或“全才”。这样的“教育理想”看起来虽然用意良好,但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折磨”。学校的音乐课逼一个不会唱歌的人在众人面前唱歌,换来同学的讪笑,这无异是在提早扼杀、摧毁他将来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或学不来的科目,如果你因此而受人奚落、陷入苦恼,那就让爱因斯坦来安慰你吧!

我们家不许有胆小鬼

人生的挑战不是要令你瘫痪,而是要帮助你发现你是谁。

——魏斐德(美国历史学家)

在芝加哥近郊的高级住宅区,一个初中女生喜滋滋地将自己的成绩单拿给父亲看。她所有的科目都拿了A。父亲看了以后,虽然也很高兴,却笑着说:“你们学校一定是教得太简单了!”他希望女儿不能以此自满,而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父母从小就教导她要有清晰的自我概念,要有自己的主张。小时候,她被一个叫苏西的女孩欺负,哭着回家,母亲告诉她:“如果苏西打你,我允许你还手。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家不许有胆小鬼。”说着把她推出门。于是她去找苏西挑战,结果打赢了回家,苏西不但不怪她,还因此愿意和她做朋友。

她不只功课好,还热衷教会和女童军的活动,积极参加读书会、运动会,策划成立跳蚤市集,并将在各种活动中募集到的款项捐给慈善机构。她因此上了报纸,成为新闻人物。她还写信给美国太空总署,希望能接受太空人训练。

她更关心政治社会议题,到贫民区去做选举意见调查,和黑人青少年团契交流,也去听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高二时,她担任学生自治会副会长,转学后,又担任团康活动委员会会长,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她名叫希拉里·罗德姆,很多人知道她是因为她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克林顿卸任后,她当选参议员,进而与奥巴马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格,虽然败北,但旋即出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

其实,希拉里的功成名就不是靠丈夫,而是靠自己。从小就表现不凡的她,高中毕业后进入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学生自治会副会长。他积极参加当时的学生反战运动,并成为第一个在卫斯理毕业典礼上致词的毕业生,后来还成为有名的罗斯律师事务所的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年轻时,她曾为了丈夫的政治前途而牺牲了不少自己的东西。

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想要有表现,就要靠不断的自我磨练,而挑战就是最好的磨练。不只挑战自我,更不要怕挑战别人。为了维护自我的尊严与完整而提出挑战,不只自己无憾,更能赢得对方的尊敬。

他笔试第一,体格丙下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生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

——培根(英国哲学家)

1899年,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台大医学院前身),是当时台湾的最高学府。在1909年的入学考试中,有一位来自淡水的十七岁考生笔试获得第一名,但在身体检查时,体格却是“丙下”,也就是不及格。

在校务会议中,有很多老师认为这位考生的学业成绩虽然很好,但如此的体格恐怕无法完成学业,所以想要淘汰他。幸好当时的代理校长觉得这样太可惜了,主张让他入学试一试,他这才顺利入学。

也许因为自觉体格差人一截,所以他在入学后对每个星期二至四小时的体操课程特别认真,每一学期的体操成绩都是85分或90分。在学生宿舍里,他更是每天一大早起床后就去吊单杠、做棍棒体操,然后洗冷水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一样。遇到假日,他就到郊外远足,有一年暑假还从台北徒步到彰化(将近200公里)去找同学。

经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他的体格已不逊于其他同学,学业成绩更是一直名列前茅。191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他名叫杜聪明,后来留学日本,成为台湾第一个医学博士,历任台大医学院及高雄医学院院长等职,更是世界知名的鸦片与蛇毒研究专家。他身体硬朗,活了九十三岁,这可能都要归功于他当初进入医学校时警觉到自己的体格不如人而加强锻炼身体,并且在毕业后仍每天做棍棒体操、洗冷水澡,数十年如一日。

有人说健康的身体是“1”,而能力、梦想、财富、爱情、地位等则是“0”,要先有健康的身体,跟在后面的“0”才能显出意义;没有作为前导的“1”,那其他再多的东西也依然只是“0”。健康不只是最大的资产,更是唯一的资产:如果没有了健康,其他资产也都跟着化为乌有。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生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焚膏油以继晷,任意挥霍自己的健康,这其实是最得不偿失的行为,因为健康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挽回。

因为无聊,所以丰富

世界无非是我们想象力的画布。

——梭罗(美国自然主义作家)

有一个男孩子,在十二岁时就成了家里的“家庭摄像师”,先是用8厘米摄像机记录家人的生活;不久就开始实验各种特殊效果,譬如夜空中的异光、玩具火车的撞毁等;后来更开始编排情节,自己搞起剪辑和配音来。

为了满足这位“小导演”的少年梦幻,爸爸、妈妈和三个妹妹都成了他随唤随到、免费而忠实的演员。有一次,妈妈还用压力锅闷煮了30罐樱桃,让它们爆开,将厨房喷得“血淋淋”,好让他能拍些“非常恐怖的理想画面”去参加摄像比赛,而他也真的因此夺得了奖章。

十五岁时,他完成了一部长达四十分钟的作品——《无处容身》,后来又拍了十几部作品,经费都来自他利用假日打工所得。他甚至通过摄像将班上经常找他麻烦的一个大块头变成他的好友兼保镖。有一天,他和对方说:“我正在拍一部打击纳粹的片子,想请你当里面的战斗英雄。”对方大笑之后答应了。他让那个大块头穿着军服、戴上钢盔、背着背包,饰演游击队长。大块头演得很卖力、很愉快,两人因此成为好友。

他就是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大导演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所拍的《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电影都叫好又叫座,充满想象力。斯皮尔伯格的辉煌表现与跟他在青少年时代的经验及家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当然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也许是他自己说的:“我现在的成就和我居住、成长的地方——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郊外——有很大的关系。郊居生活平淡无奇,你必须自己去制造乐趣。我在十二岁时,为了打发无聊而开始学摄像……我发现我可以通过创作一个故事,来为自己创造一天或是整个星期的快乐。我想这也是作家写作的原因——这样他们就可以改造世界。通过摄像,通过想象,我发觉我什么都可以做,住什么地方也就无所谓了。”

每个人居住的地方不同,有人住在五光十色的都市,有人住在人烟稀少的乡下。很多人觉得自己成长的环境不如人,缺少刺激,将来难免要矮人一截。但斯皮尔伯格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怪你住的地方偏僻、没有生气,也不要怪你的生活平淡无趣,要怪只怪你不能像他那样,以丰富的想象力为自己创造精彩的故事。

观察入微的瑞士少年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去寻找新的景观,而是拥有新的眼睛。

——普鲁斯特(法国小说家)

在瑞士的纳沙泰尔有一位少年,十岁时,别人送给他一只白雀,他天天逗着白雀玩,并仔细观察它,然后把观察结果写成一篇报告,寄给瑞士的一本自然研究期刊,想不到这份专业的刊物居然刊出了他的文章。

后来,他对软体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造访他家附近的一家博物馆,因此成为这家博物馆软体动物收集专家的学生。这位专家去世前留下遗嘱,把个人收集的所有软体动物都送给他,他因此首次得到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的机会。他把观察软体动物的心得写成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都在他十六岁之前发表。

因为这些论文,他成为瑞士学术圈内颇有名气的软体动物学家,日内瓦的一家博物馆甚至写信给他,邀请他去当部门主管。他当然婉言拒绝了,因为当时他连高中都还没有毕业。

他名叫让·皮亚杰。十岁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的,在科学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皮亚杰的观察力是多么敏锐。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又再度出现于他后来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研究中。

大学毕业后,在儿童智力测验的研究工作中,他发现儿童有迥异于成人的观念和思考模式。于是,他开始观察儿童,先是观察自己的研究对象,后来则集中在自己先后出生的三个孩子(一男二女)身上。像过去观察白雀及软体动物那样,他对孩子们从出生到少年这一漫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做敏锐入微、有系统的观察,然后结合他在大学时代的逻辑与哲学训练,探索出一套革命性的认知发展理论,不仅可以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媲美,而且还成为结构主义哲学的先驱。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去寻找新的景观,而是拥有新的眼睛。”有人要走遍全世界,才知道什么叫作沙子,但有人却从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见多”固然能让人“识广”,但重要的其实不是你“看多少”,而是“怎么看”。与其像无头苍蝇四处乱飞,不如培养自己观察入微、仔细品鉴的能力。

一双钉鞋的沉重与轻盈

穷人不是没有钱的人,而是没有梦想的人。

——哈兰·科本(美国作家)

多年前,台湾新竹市一位初中一年级女生经常在下课后到东门小学的操场练习跑步、跳高。她很喜欢田径运动,小学五年级时就代表学校参加新竹市运动大会,并勇夺跳高比赛的金牌。

在东门小学的操场,她认识了一些专业运动员,久而久之,很自然地跟着他们一起练习。有一次,一位选手在测量她的跑步速度后,对她说:“如果你能有一双钉鞋,跑起来能快上一秒,那就会成为全台湾第一。”

回家后,她兴奋地告诉父亲这件事,说她想买一双钉鞋。但父亲却愁眉苦脸,嫌钉鞋太贵——“买不起!”。的确,她家境贫寒,父亲是路边的补鞋匠,母亲在帮人家洗衣服,哪有钱去买昂贵的钉鞋?她失望而难过地哭了。孰料吃完晚饭后不久,父亲就要姐姐带她去功学社买钉鞋。原来,父亲看她在哭,心中不忍,所以临时向人家借了钱,宁愿自己再多吃些苦,也要让女儿有和人家一样的钉鞋,跑出更好的成绩。

获得梦想中的钉鞋,知道父亲的苦心后,她感到既温暖又歉疚,下定决心要更努力,绝不能辜负父亲的期待,将来一定要在田径场上扬眉吐气。

她的名字叫作纪政,后来在田径场上叱咤风云,不仅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夺下女子80米栏的铜牌,随后更创下多项纪录,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并获得“亚洲飞跃的羚羊”之美誉。

真的扬眉吐气后,纪政说:“我在田径上的任何成就,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贫困的时候还能全力支持我的父亲。”事实上,纪政小时候对家里的贫穷深感自卑,她不敢在同学面前提起父母的职业。直到自己有了杰出的表现,受到社会的肯定后,她才豁然开朗,也才深刻体会到父母的伟大。

美国作家哈兰·科本说:“穷人不是没有钱的人,而是没有梦想的人。”只有一种方法能让你不以出身贫穷为耻,也不因此而怪罪父母,那就是让自己成为“英雄”,因为英雄不怕出身低,甚至乐于提起当年穷,让人对你能从恶劣的条件下脱颖而出更加佩服。

放弃踢足球的演说家

渴望是灵魂的脉搏。

——哈漠(英国神学家)

有一位少年喜欢看足球赛,足球健将比赛时的勇猛表现,特别是他们得到观众献给英雄般的欢呼,让他如痴如醉。于是,他梦想将来也能成为一个足球健将。为了美梦成真,他申请加入学校的足球队。

当他把想法告诉学校足球队的教练时,教练看着他孱弱的身体,说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他不信邪,开始收集有关足球的各种信息,自行规划如何让梦想成真。经过深入分析后,他发现自己真正渴望的并非成为足球健将,而是足球健将所获得的名声和喝彩。也就是说,他渴望的其实并非“足球”,而是“明星”。

把重点转移到“明星”上面,那就不一定要踢“足球”了。他这才发现那位教练说的一点也没错,他实在不是踢足球的料。想获得名声和喝彩有很多途径,而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呢?他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算能言善道,如果能将这种才华用在演讲上,只要表现杰出,那不是同样可以获得大家的掌声和喝彩吗?于是,他改弦易辙,不再做足球明星梦,转而在演讲上下工夫。结果,他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他名叫戴尔·卡耐基,世界知名的演说家,演讲场场爆满,听众的掌声不断,他也因此得到很大的满足和快乐。他所创立的旨在提供企业及个人教育的“卡耐基训练课程”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罗盘的航行,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个追求的目标。目标既定,似乎就应该奋力朝目标迈进,不必再瞻前顾后。但问题是这个目标往往来自羡慕别人或被别人所灌输,并不见得真正适合自己;即使是自己“心向往之”,也可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社会上,每个人都需要从事某种工作,扮演某些角色。但你渴望的通常不是某种工作或角色,而是它们背后的东西。譬如说想要当医师的人,他们真正渴望的并非“医师”,而是想通过医师这个职业来满足他救世济人、赚大钱或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等需求。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想当足球健将、演说家、医师,还是画家,它们都只是满足你内心更基本的渴望的工具、手段或媒介而已。

卡耐基以切身经验告诉我们,先认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再决定以什么可行的方式去实现它,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爱在青春困顿时

我说爱,世界便群鸽起舞。

——聂鲁达(智利诗人)

在英国,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应朋友的邀约,到一位银行经理家中作客。第一次上门,他就立刻被银行经理的女儿玛丽亚的风采所吸引。为了亲近佳人,他此后经常去串门,而玛丽亚对他似乎也有爱意,这让他更加神魂颠倒。

高贵的玛丽亚让他自惭形秽,因为他当时只是法院里一名卑微的速记员。为了“配得上她”,或希望将来能给她一个“安乐窝”,他决定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赋予自己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于是他以无比的热情到图书馆勤奋阅读,并在报社谋得一份记者的工作。

每当他在深夜两三点离开报社时,他总是会绕路到隆巴德街,看着其中睡着玛丽亚的那栋房子,心中涌现各种遐想。他写了好几封信给玛丽亚的母亲,表达向她女儿求婚的愿望,其中有一封说:“假如有朝一日我摆脱了默默无闻的境遇而名扬天下,那么这一切全是为了她;假如有朝一日我能攒聚黄金万两,那也只不过是为了把它们奉献在她脚下。”但所有的信都被他撕掉了,他一封也不敢寄出。

这个痴情的青年名叫查尔斯·狄更斯。后来,他终于鼓足勇气向玛丽亚倾诉衷肠,得到的却是“当头一棒”,也就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他埋葬了自己的悲伤,把心思专注于记者的工作,然后开始在报纸上发表随笔,进而发表小说。他陆续完成了《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不朽杰作。虽然没有赢得玛丽亚的芳心,但他却“收之桑榆”,因为爱情的激励而出人头地、名扬天下。

狄更斯成名后,玛丽亚又和他联络上了。虽然时过境迁,两人已无法重燃爱苗,但狄更斯仍充满怀念地在信中告诉她:“在我一生中最天真、最热情、最无私的岁月里,你一直是我的太阳……我一直确信不疑地认为,当年我在为改变自己的贫穷和默默无闻的处境而奋斗的时候,有一个想法一直给我力量,那就是我对你的爱和思念。”

青春期的恋情并不见得会有结果,但它最唯美、最让人怀念的部分,就像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我说爱,世界便群鸽起舞。”要把爱化为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