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答案与选择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不会永远持续。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现在中国的增长已经减速并且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而产能过剩的日益严峻也让高增长时代的负面效应开始浮出水面,长期依赖野蛮生长方式的中国企业面对巨变的市场环境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更使得一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陡然变得紧张起来,让长期技术发展和核心零部件供应等中国企业普遍关注不足的问题,突然成为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的生命红线。面对这样的困境,面对这样一场持久的“战争”,我们不得不谨慎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到底应该坚持怎样的长期战略来进行系统性的推进,才能走出当前的局面,以更优雅的方式将自身庞大的体量融入到全球的经济格局之中。
而历史的妙处在于,往往现实的问题总能在过去的经验中找到答案,这也是我们推出《战略简史:引领企业竞争的思想进化论》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同样经历了“二战”后30年的野蛮增长时代,而在增速放缓的时刻,美国企业同样也受到来自日本企业的强大压力和冲击而不知所措。如此看来,美国和美国企业当时面临的问题与当前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现状非常相似。而本书讲述战略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起50多年的发展历史,恰恰也正是从战略这一侧面折射了美国和美国企业超越竞争、走向世界巅峰的过程。所以,战略的源起、高峰和面临的冲击对当下的中国和中国企业而言都颇为值得玩味。
战略的起点
其实,谈到战略的源起,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在战略诞生之前,企业到底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对于这一点,本书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作者所谓的前战略时代,起步于19世纪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终结于“二战”结束后的30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需求的爆发和战后的繁荣为美国企业创造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黄金时代,也让美国企业一直处于跑马圈地般的野蛮生长之中。由于市场本身迅速膨胀,所以与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相比,如何能够抓住市场增长的红利,才是那个时代美国企业家关注的主题,所以,那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像洛克菲勒、亨利·福特、托马斯·沃森、J.P.摩根这些挥斥方遒的企业领袖,而战略作为激烈市场竞争的产物并没有走入人们的视野。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市场的增长已经达到顶峰,美国企业也已经发展成日益慵懒的庞然大物。为了限制企业垄断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出台反垄断法和禁止同业并购的政策,使得企业走上了通过跨行业并购获得增长的歧途,从而变得越发膨胀和低效。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日本企业带着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开始全力冲击美国市场,让美国企业终于如梦方醒。但是,面对自身产品的成本比日本产品的零售价还高的现实,处在崩溃边缘的美国企业迫切需要找到能够应对日本企业竞争、重建自身优势,从而走出困局的方法和路径,这时战略作为提升组织运转效率、系统降低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利器才真正走入美国企业的视野,也成为美国企业面对日本企业进攻展开绝地反击的“核武器”。
战略的高峰
在初尝战略的胜果之后,就像本书所写的那样,美国的企业界、咨询界和学术界对战略的关注度开始陡然增加。这不仅推动了咨询公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和理念,也让企业在这场商业思想的风暴中通过战略理念找到了洞悉市场机会以整合自身优势和实现未来雄心的真正抓手。更为重要的是,那时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且具有更高权威性的哈佛商学院,也正式加入这场事关企业未来的思想高地争夺之战。作为其中的代表和后来战略领域的领军人物,迈克尔·波特通过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陆续创造了包括五力模型、三种通用战略、价值链等一系列在战略领域影响深远的理论,并通过将其战略定位论熔铸于《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扛鼎巨著之中,奠定了他本人以及哈佛商学院在战略领域的崇高地位,最终将战略理论的发展推向高峰。
20世纪90年代前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新的管理浪潮。随着网络、数据库和EPR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和工具的出现,战略走向了更加流程化和纵深化的阶段。这个时期,战略的理念和方法开始深刻融入每一个美国企业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延伸到企业每一个能触及的角落。价值链理论的扩展和供应链概念的出现,不仅让美国企业的效率空前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增强,同时也加速了这些企业的地理扩张和全球化进程。而伴随着企业流程再造概念的出现,战略与信息化的完美结合正在成为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并席卷全球。而各类咨询公司也在这场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中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真正成为走遍世界、影响未来的知识精英。
战略的涅槃
在21世纪曙光到来之时,美国企业已经具备了敏锐的战略意识和强大的战略能力,遍及全球的咨询公司业务网络也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学术界的战略理论和方法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过,这时的市场已经不再处于稳定增长的黄金岁月,而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巨变时代。先是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是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再然后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来,高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一去不返,变革丛生的现实成为市场常态。在这个新时代里,战略似乎突然失去了以往的威力。那些深谙战略之道的企业巨头和钻研理论的学者未能预料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作为知识精英的咨询顾问也未能给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企业提出有效的建议。甚至连咨询行业自身都陷入破产、并购和整合这个前所未有的循环。面对这些现实,人们开始深刻质疑,身处变化频仍的市场之中,战略到底能不能预见未来、洞察先机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事实上,本书中也提到1995年之后战略理论已经很久没有大的突破和创新了,难道战略这个曾经辉煌的概念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吗?事实上,战略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并未停息,只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环境下,战略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且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中国这个异军突起、充满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市场里,虽然战略陷入尴尬境地,但是这恰恰也意味着,在这一不断成长且规则尚不健全的市场里,战略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就像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的自然环境塑造生物一样,其实市场环境同样也在塑造战略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未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才是孕育新的战略理念和方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