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慧灯·问道》“生活篇”第3期
H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节目。在上一期节目当中,慈诚罗珠堪布就佛法与生活的主题,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答疑解惑。在这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接着就这一主题,请慈诚罗珠堪布为我们做开示。
1
Q 堪布您好。请问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有哪些?或者说,您觉得哪一家更贴近佛陀的本意?
A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哪一个比较贴近佛陀的本意?它们是没有区别的,两个一模一样。比如说汉传佛教的《华严经》跟藏传佛教的《华严经》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一个佛经翻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而已。如果非要说有差别,那就是翻译的人的水平有差别,很多佛经都是这种情况。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显宗的部分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说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密宗。汉传佛教的密宗是唐朝的时候翻译过来的,密宗部分只有唐密。而藏传佛教里的密宗部分分为内密和外密,藏传佛教讲的外密就是汉传佛教《大藏经》里的唐密。因为是唐朝翻译的,所以叫作唐密,后来日本人把密宗翻译到了日本以后,就叫作东密。东密、唐密和藏传佛教的外密,实际上都是一个经典的不同翻译,所以这些方面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藏传佛教还有个内密。藏传佛教里最重要的密宗都在内密里面,比如大圆满、大手印,还有时轮金刚等非常重要的密宗,都在这部分里面,这个是汉传佛教里没有的。二者在这方面有区别,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2
Q 堪布您好!特别荣幸今天与您能有这样一个互动。我刚开始学习佛法,通过学习确实感受到佛法非常的伟大,非常的智慧,也确实非常受益。我特别希望能够把这么好的东西与自己的亲人朋友一起分享,也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学习佛法,从中受益,但这当中却有很多问题。有时跟他们说,他们会很反感甚至觉得是封建迷信,所以希望堪布给做个开示。
A 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人学佛,其他人不支持甚至是反对,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这时,我们怎样让他们来支持我们,或者最好能让他们也来参与学佛?这个问题很多人也问过。我想,我们最好的方法不是劝他们来学佛,也不是去说服他们,而是让他们感觉到你学佛的进步,让他们从中得到利益,成为你学佛的受益者,不要让他们变成你学佛的受害者。这样他们自然就会接受了,至少不会反对。没有什么理由反对,反对什么呢?比如说,自从你学佛后家庭更加和睦了,脾气变好了,更懂得关心家人和身边更多的人,那凭什么来反对呢?凭什么不支持呢?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Q 谢谢堪布,非常好。现在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念一些咒,还要上座。但在家里会遭到家人反对,所以只能秘密地进行。这种情况,我应该怎样去协调、去解决呢?
A 你个人修法还是继续秘密地进行,尽量不要让家人产生烦恼,否则他们可能会越来越心烦,然后越来越不支持、越来越反对。当他们没有看到的时候,你就趁机自己打坐、行善。更好的方法还是我刚才讲的,尽快地让他们发现,你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很快你就可以不需要秘密地进行了。
Q 明白了,堪布。我们学佛还是要修正自己的心,让自己发生变化,让家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然后用这个变化默默地去影响他们、改变他们。是这样吗,堪布?
A 对,是的。
H 至少让家人觉得学佛真的是有用的,对一个人有改变,可能他们也就想去了解一下佛教了。
A 对,他们也许参与。不参与的话,至少也不会反对。
3
Q 堪布您好!我对佛教也挺感兴趣的,也会阅读佛教相关的书籍。我是否还需要一位师父来带领我修行?
A 我们学佛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老师,在藏传佛教里叫上师,在汉传佛教里就叫师父,大乘佛教里平时叫作善知识。师父、上师、善知识都是一样的。全世界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有老师给学生讲课,没有一个学校是没有老师全靠学生自己去读和学的。我们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老师来给我们讲,更何况佛教内容一般都很深奥,所以必须要有上师或者师父来带。如果没有人带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去读,但你能读懂《大藏经》的可能性也就30%~40%,最终还是不知道怎样把这么多的东西变成一个很规范的、有次第的修行方法,这个你没办法提炼出来,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师父来带。
Q 好。谢谢堪布!由于我是初学者,所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一位师父。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的活佛、仁波切,是不是名气越高的就越可信、越可靠呢?
A 这个不一定的。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比较善于包装自己的,比较懂得用善巧方法去宣传的人,名气都很大。他们的名气甚至远远超过了真正非常有成就的修行人,所以我们不要靠名气来衡量。很多真正的修行人,真正内心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有什么名气;而名气很大的人,也不一定有什么真实的本事。所以,不要看名气。佛教里有个原则——依法不依人,“不依人”的意思就是这样。谁的地位高、谁的名气大、谁的势力强,你去找谁,这叫作“依人”。这样的话,你以后不一定学得到什么东西,甚至可能在学习、修行、学佛的道路上产生更多的烦恼,所以依止上师不是以名气来衡量。
那什么样的人叫作“上师”“师父”呢?大乘佛教里有标准。我推荐一本书,叫《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里面就讲了作为一个上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果你学密法,那密法的上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学显宗的话,那显宗的上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讲得很清楚。你先去学,学完了以后,还要去观察。密法的要求是非常非常严格的,如果我想把一个人真正当成自己的引导者,也就是当成自己的上师,需要十二年的时间去观察。前三年去打听这个人怎么样;第二个三年要稍微接近一点,但还是在比较远的地方观察;再一个三年的时候,可以多接触一下观察;最后的三年,就跟着这个人观察。这样十二年后,你确定他真的是一个成就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善知识后,那你以后的修行全部可以交给他引领,完全地信任他。就像米拉日巴大师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修行上的一切都交给自己的上师。如果没有这样观察,我们就没办法确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有资格的上师,这个很重要。比如我们看病要找一个稍微正规的医院,我们也不敢在大街上随便找个没有医生资格证的人给自己动手术。所以这是非常严格的,一定要观察。观察了以后,确定他有资格再跟着他学习。但是,一般我们听佛教的课,学佛教的常识,就都没有那么严格。
H 刚才听您说的这个十二年的时间,心里面还是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A 因为这个时间真的是很漫长。
H 找到一个这样的上师还挺难的。
A 确实不容易的。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我们现在没办法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观察一个人,那我们就找一些大家比较公认的、已经经过很多人观察和验证过的人。我本人就是没有经过观察就依止了法王如意宝。现在只能这样,真的要按照要求去做的话,确实有点难。
4
Q 堪布您好!佛教说不要伤害众生,更不要杀生,但是人类生活环境中有很多其他的生物难免与我们生活起冲突。佛陀说过,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比方说水里虽然有微生物,但我们喝水不造杀业,这是不是眼不见为净?比方说尘螨也会使我们过敏,所以我们用除螨吸尘器来吸除床上的脏东西,或是把棉被、枕头拿去晒太阳,这样是不是也不造杀业?那有一些再大一点的生物,虽然平常看不到,比方说小孩肚子里的蛔虫或者是宠物身上的跳蚤、耳螨这些,我用药来除去的话,这样是不是一样眼不见为净,就不造杀业呢?
A 对,这个问题非常具体。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印度的水比较脏,所以出家人喝水时都必须用过滤器,一般用过滤器过滤的水就可以喝了。但释迦牟尼佛身边一位有天眼的比丘,他用天眼观察了这个水后,发现整个水里都是生命,怎么过滤也没有用。他觉得自己没办法喝水了,就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你不要用天眼去观察,而是要把肉眼作为观察的标准。肉眼看不见,那么你就可以喝。这在佛教里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你刚才说得很对,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螨,但在显微镜下它就是一个真正的虫,是有生命的。不杀的话,会导致你刚才说的皮肤过敏等一些健康问题;如果杀的话,那确实也是一个生命。我想,这个问题如果说完全没有罪过的话,可能也有点说不清楚了。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因为螨是可以预防的,没有的时候预防最好。
除了螨以外,还有厨房里的蟑螂、蚊子等都是一样,以预防为主。但如果实在没办法,出现皮肤过敏或者生病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做都由自己选择。我想可能会有一点罪过,但因为不是怀着嗔恨心去杀,也不是贪图它的皮和肉去杀,所以罪过没有那么重。但这毕竟是一种杀生,所以,说完全没有罪过可能也有点不好说。蛔虫、跳蚤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如果知道有这些虫而故意去杀害,是属于杀生。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这个杀生跟其他的杀生,罪过的轻和重可能有点不一样,但如果说完全没有罪过也说不过去。关于怎么样去做,还是自己决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蛔虫、跳蚤都可以预防,以预防为主。
Q 我们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努力预防了还是有些致命的传染疾病,或是猛兽来攻击我们的时候,那么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难道也不能去杀害这些动物甚至是坏人吗?
A 佛教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公案。有一群出海寻宝的商人找到了很多宝石。回来途中,有一个人想把五百个人全部杀掉,然后把他们所得到的宝石全部拿去卖。这五百人里有一个人有一点点神通,他知道了那个人的想法。他就想:如果那个人把这五百人全部杀掉了,他会堕地狱;而被杀的这些人的家人也会很痛苦。那么我把这个人杀掉,尽管我一定会堕地狱,但没关系,为了救这些人的命,我愿意堕地狱,然后他把那个人杀了。这个在大乘佛教里,不但没有罪过,而且还有功德,这在完全没有掺杂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为了保护我自己,为了我的利益,为了我的生存,把另外一个生命结束了,这样有没有罪过呢?这是有罪过的。佛教里面还有很多为了不杀害其他的生命而放弃自己生命的故事,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那做不到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把某一个动物杀掉了,这个有没有罪过?有罪过,但是罪过的轻重可能有区别。
Q 您刚提到,这是为了慈悲心而杀生。那如果看到受了重伤的小昆虫或是家里的宠物病得太严重了,很痛苦而且又医不好,那对它们实行安乐死,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造业呢?
A 在佛陀的年代没有“安乐死”这样的说法,但是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小乘佛教认为,一旦你有想结束其他人的生命的这种念头,起心动念本身注定就是罪过。大乘佛教认为还要看另外的条件,比如说你看到对方真的是很痛苦,这个里面你没有任何的自私的心,它的生命提前结束与否跟你的利益没有任何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提前结束了它的生命的话,这个罪过还是有一点点,也不是没有罪过。所以,不管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不赞同安乐死的做法。因为它毕竟是一条生命,你要尊重它。它的有生之年活得幸福还是痛苦,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这个和很多其他的因缘、因素有关系,但是你不能结束它的生命。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这么认为。
Q 好,明白了。谢谢您。
H 所以说还是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或者下结论要不要去结束一个生命,是这样吗?
A 对,这是一个。另外,凡是为了我的利益——为了保护我的财产也好,为了保护我的生命也好——而去杀死小动物或人,在佛教里都是不可以的,都是有罪过的。杀与不杀最终还是自己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这个罪过轻重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些罪过,不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制定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它本身就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只不过把因和果的关系,给我们解释得稍微清楚一点而已。这些因果本来就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改变。《佛说稻秆经》这部经里面,就有非常著名、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佛出世或不出世,法性常在。”
H 法性。
A 对,法性常住。“法性”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永远都是存在的,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任何的关系。佛出世或不出世,“出世”就是出现的意思,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出现或不出现,这些因果的关系照样存在,它是大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H 自然规律。
A 对,它是自然的规律,所以这个跟释迦牟尼佛没有太大关系。释迦牟尼佛只是把这个自然的法则,讲得清楚一点而已。
5
Q 堪布您好,我的问题是关于植物的。科学界讲,植物有神经系统,能够繁殖,属于生命,所以我们不确定它有没有感受。佛教慈悲,讲究放生、提倡吃素。请问堪布,如果植物也有生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A 这是他们专业术语的区别。“生命”这两个字,科学家、生物学家的定义跟佛教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虽然用词都一样,但是定义不一样。佛教对生命的定义是除了你刚才讲的繁殖后代、有神经系统以外,还要有情感,有情感的“有情众生”才叫作生命。
植物也可以繁殖后代,也有类似于人的神经系统,但是它们没有情感,不会思考,没有痛苦快乐的感受。所以虽然也叫作生命,但是和佛教讲的生命不一样。佛教确定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是有情感的,因此不能去伤害它们,不能去吃它们。但是植物的话,除了个别的植物(比如说有附体,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植物会有感情)以外,一般的植物虽然可以繁殖,而且它们繁殖的方法确实跟人很像,但实际上并没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
因为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的定义不一样,所以植物是可以吃的,动物是不可以吃的。
H 感谢慈诚罗珠堪布今天给大家进行的答疑和解惑,也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热情提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期节目只能先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