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衣食住行(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名言和诗词中的人与水

●感叹的,是流水还是时光?

《论语·子罕》中记载,已过半百的孔老夫子站立在山东曲阜泗水的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停地流,一经流去,便不会复回。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意思是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孔子「见大水必观」,水触发了他的哲思

人生苦短,岁月如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流淌的,是江水还是友谊?

我国有许多山水相连的邻邦。出于“远亲不如近邻”的友善态度,中国人民与邻国长期保持着和平共处、互相支援的关系。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毅元帅就曾作过一首《赠缅甸友人》。诗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这首诗还被改编成纪录片《欢乐的节日》中的插曲,被广为传唱。

澜沧江水传送着中国与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友谊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共同启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这条奔腾不息、穿越崇山峻岭和艰难险阻的河流,又将成为一条南北大动脉,输送不尽的人流、物流和友谊。这条自然的河流,将成为和平之水、进步之水,把蓬勃兴旺的中国与蓄势待发的中南半岛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推动亚洲发展的新发动机。

●感叹的,是瀑还是才情?

自然的美景,往往令人流连忘返,在诗人的眼中,更是激发灵感的源泉。当诗人李白来到庐山,看到美丽的三叠泉,不由诗性进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哪里是人间,这是天上才有的美景!诗人的豪情与夸张的想象力,为庐山瀑布作了完美的诠释。名人的佳作,在一代代士子的吟咏中传诵。尽管后来在其他地方又发现了一些规模、水量和落差都大得多的瀑布,但是在国人的心目中,还有什么瀑布,能赶得上庐山瀑布有如此这般的声望和气度呢?

庐山飞瀑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名篇佳作传颂至今

●慨叹的,是海水还是志向?

建安十二年(207年)九月,53岁的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后,胜利班师。当他来到渤海之滨的碣石,即兴写下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萧瑟秋风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渺接天,眺望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依旧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英雄”胸怀。

曹操碣石观海借海之浩渺抒发内心壮士情怀和英雄抱负,写就《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实景,又融进了想象与夸张,展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与“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所谓的英雄气短、美人迟暮,讲的是无论英雄或美人,都有难以释怀的无奈。但是,总还是有人、有英雄能向凡俗挑战。曹操在暮年的时候,依然东征西伐。与此同时,还留下了雄浑有力的诗篇《龟虽寿》。曹操生于乱世,富贵无常,生死莫测。但他的志向、气度和雄才大略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