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文学艺术(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洪水灾害

关于上古洪水的传说和记载有很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究竟有没有这场旷日持久的洪水;二是大洪水肆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抽丝剥茧,从现存古代典籍文献和史书的片段描述中,寻绎出那场洪水灾害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深刻印迹。

一、现存古代典籍中的上古洪水记载

英国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在《〈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律法与神话的比较研究》一书的第四章“大洪水”[1]中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洪水神话作了详尽论述,包括巴比伦、希伯来、古希腊、古印度、现代印度、东亚、印度群岛、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与密克罗尼西亚、南美洲、中美洲及墨西哥、北美洲、非洲等,却对中国的大洪水神话只字未提。他说:“据我目前所知,在他们卷帙浩繁和古老的文献里,没有发现我们这里讨论的大部分人类被淹死的世界性洪水泛滥的传说。”[2]这里弗雷泽强调的重点是“大部分人类被淹死”和“世界性”,可能是他所看到的现存文献中没有对这两点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有的只是神话传说中的轻描淡写,以及典籍文献、史书里的只言片语。再加上儒家的传统是“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3]。因此,关于中国上古大洪水的波及范围和巨大影响也就无从考证。

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现存古代典籍文献和史书中的记载。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尧典》中有这样的话:“上天降灾,下昏民垫。”又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传》曰:“凡平原出水为大水。”[4]今本《尚书·皋陶谟》亦载: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5]

这是我国关于上古洪水泛滥的最早记载,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洪水的气势非常之凶猛,“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来势汹汹的大水包围了山岳,漫过了丘陵,中原大地一片汪洋。从《慎子·外篇》中也能找到佐证:“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洪水滔天,下民昏垫,由不能栉奔风,沐骤雨,愁其五脏,以为天下役。’”[6]足见尧时确实有洪水之灾。《孟子·滕文公上》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7]《孟子·滕文公下》又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从“横流”“逆行”“泛滥”等词语可知洪水波及的范围之广,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吕氏春秋·季夏纪》曰:“水潦盛昌,命神农将巡功,举大事则有天殃。”[8]《吕氏春秋·恃君览》则对黄河水灾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

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於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9]

大水几乎淹没了整个中原地区。《管子·揆度》云:“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10]共工氏当政的时候,天下水域占十分之七,陆地占十分之三,正是尧禹洪荒时期。虞世南《北堂书钞》转引《尸子》曰:“燧人氏时,天下多水。”[11]《荀子·富国篇》云:“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12]《韩非子·饰邪》:“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13]《韩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14]《国语·鲁语上》云:“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15]韦昭《国语注》引《毛诗传》曰:“冥,契六世孙也,为夏水官,勤於其职而死於水。稷、周弃也,勤播百谷,死於黑水之山。”[16]冥治理黄河亡于水,可见夏朝建立百多年后黄河水患仍旧很严重。《楚辞·天问》在说到鲧禹治水时,有“不任汨鸿,师何吕尚之”[17]之句。关于这场洪水,《淮南子》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18](《淮南子·览冥训》)

禹遭洪水之患,陂塘之事。[19](《淮南子·齐俗训》)

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东至碣石,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20](《淮南子·时则训》)

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21](《淮南子·人间训》)

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蔂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22](《淮南子·要略》)

《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23]这些叙述虽角度、用语不同,但传达出的信息是一致的:舜时洪水浩洋不息,人们被迫生活在水里,大禹治理后河水退去才得以重返陆地。

综合上述诸多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大致理出一些脉络:上古时洪水频发,女娲氏、燧人氏、共工氏时代都有发生,共工氏并因此得到了政权。尧时则有大旱,舜时洪水卷土重来,较之前更加迅猛宏大,负责治水的诸侯共工氏、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却以失败告终。舜命禹子承父职,禹开九州,疏通河道,过了十几年后洪水才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到了夏中叶时黄河仍大面积泛滥,水官冥也因此亡于大水之中。

虽然这些神话传说与文学家的敷衍说理未必尽然可信,创作者们在叙述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揣度,再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有一些出入是极有可能的。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尧、舜、禹时期中国确实发生过大洪水,这一点,从汉字的写法上也可以看出来,如“昔”字的古体写法:

img

“昔”与“今”相对,表示很早的过去,无论甲骨文、金文,还是大篆、小篆,只有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洪水,足于证明上古时期洪水的存在。袁珂先生说:“画一个太阳,下面或上面画作水波汹涌的光景,意思是说:从前曾经有过可怕的洪水泛滥的日子,大家不要忘了。”[24]

二、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中的洪水起因

谢选骏先生在谈到中国的上古洪水神话时说:“各种洪水传说和治水故事实际上是孤立的,各个故事片断并没有组成一个大致完整的故事序列,因而无法显示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25]这个特点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关联,从这些零散的记录中,我们可以试着找出尧舜时期大洪水暴发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者的观点虽不尽相同,说法也各异,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相对比较合理的说法:

一是由共工所致。《淮南子·原道训》曰:“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26]《淮南子·天文训》亦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27]《列子·汤问》曰:“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28]这些说法比较一致,都认为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之后怒撞不周山,使得天柱折断,天向西北倾,地向东南倾,星辰全移到了天之西北,大水汇集到了地之东南。这里共工和颛顼都是具有神性的氏族首领,因为权力争斗引发了洪水。但《淮南子·本经训》与《淮南子·兵略训》两部书中又有着不同的说法。《淮南子·本经训》曰:“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滓,民皆上丘陵,赴树木。”[29]《淮南子·兵略训》曰:“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30]共工制造了大洪水,被颛顼诛杀。《列子·汤问》亦曰:“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31]女娲补天在共工撞不周山之前,这说明洪水早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共工的任性而为加重了水势,使局面变得更危急。

二是共工之臣相柳氏作乱所致。《山海经》中没有关于共工触山的记载,《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有“禹攻共工国山”,说明禹与共工氏之间发生过战争。禹是管理水务的司空,他们之间战争的起因是因为共工之臣相柳氏发动了洪水。《海外北经》曰: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32]

相柳,一名相繇,是个九头蛇身的人面怪物,所到之处一片汪洋。禹诛杀相柳氏之后,相柳之血腥臭,所流之地草木不生,足见其毒。《大荒北经》亦有同样的记载:“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33]共工氏掌管水务是在尧及尧之前,舜执政后因其治水不力被流放,由禹的父亲鲧接任,据此不难推测,禹攻打共工氏,主要战争对象是“相柳氏”,因为此时用《淮南子》里的说法,共工氏已经后嗣无人。

三是持续降雨所致。《淮南子·览冥训》曰:“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34]淫水即指长时间不止的大雨。《淮南子·齐俗训》也说:“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35]

在黄帝时也曾经发生过洪水之患,兴风作浪、引起大降雨的罪魁祸首是蚩尤:

有係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杀蚩尤。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36](《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大战时,黄帝之臣应龙和蚩尤对峙于冀州平原。应龙是水神,《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37]《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38]双方都使用水攻,应龙畜水,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助阵。一时间天上风雨大作,地上大水横流。黄帝派青衣天女妭帮助应龙,才止住了大雨,杀了蚩尤。女妭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造成人间大旱。妭,又写作“魃”,即是旱神,人多称为旱魃,如《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39]《说文》曰:“魃,旱鬼也。”因为妭所经之地皆大早,被黄帝派田神叔均置于赤水之北,永世不得南行。女妭常常逃亡,她所到之地便会出现旱情,人们要想驱逐她,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还事先清除水道,疏通沟渠。因妭在北方,应龙居南方,故北方少水,而南方多雨。

四是环境破坏所致。《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为了治理洪水,“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40]《管子·国准》曰:

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时而立仪。”桓公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周人之王,官能以备物。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41]

虞舜采取的安民措施是断竭水泽,伐尽山林,这样的做法显然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很不明智的。因此《管子》批评说:“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猛兽众也。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利。”(《管子·国准》[42])《吕氏春秋·仲夏纪》也说:“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43]

如果把以上四种观点联系起来看,它们之间是有着因果关系的。尧在位时遇到了连续数年的大旱,水竭民困,到了舜执政时,他采取了筑坝堵水的办法来缓解旱情,再加上疏于防范,连续不断的大雨使得黄河决口,造成了洪水之灾,也为治水埋下了隐患,数十年洪水不退,各种蛇虫禽兽与民争食,致使国力衰弱、民生疲弊。

三、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中的民本思想

面对滔天洪水、家园破败和生命危机,华夏先民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态度和坚强意志是世界其他国家神话故事里所没有的。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里,人与神共同协作,对抗洪水,尤其是尧舜时期的大禹治水神话,更是形成了被后世人所称颂并传承至今的民族精神。

通过洪水神话,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着浓郁的民本精神。当人间灾难爆发之后,天帝屡次派神仙帮助治理,如《山海经·海内经》曰:“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44]天帝赐给羿天弓神箭,让他到凡间为民除害。羿到民间后除四凶、射九日,可谓功勋卓著,可他却射伤了水神河伯,抢走了河伯的妻子。《楚辞·天问》记载了这件事: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冯珧利玦,封稀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45]

天帝不肯享用羿的祭祀,因为羿的一些所作所为已经偏离了他的初衷。但天帝并没有因此惩罚他。王逸《楚辞章句》在注“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一句时有这样的记载:“传曰: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而射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诉天帝,曰:‘为我杀羿。’天帝曰:‘尔何故得见射?’河伯曰:‘我化为白龙出游。’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汝今为虫兽,当为人所射,固其宜也。羿何罪欤?”[46]河伯被羿射瞎了左眼,就找到天帝告状,请求杀掉羿以解心头之恨,天帝不但没有同意,还为羿开脱。由此可见,天帝所关心的是民生疾苦,对羿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当鲧窃息壤治理人间水灾时,天帝开始表现的态度是忍耐,直到久治无果,眼见百姓遭受的苦难更加深重,才杀了鲧,接着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使用息壤治水。《淮南子·地形训》曰:“禹乃以息壤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47]可见,天帝处罚鲧并不是因为不想用息壤治水,而是因为鲧不但“窃”,还不能真正发挥息壤的作用。《尚书·洪范》曰:“昔鲧堙洪不,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48]由此可以看出,天帝其实是先民心目中的明君形象的化身,是后世“君以民为本”思想的滥觞。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相比,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帝更加仁慈、爱民、无私,他关心百姓疾苦,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使宇宙间的秩序更加稳定,万物更加和谐。

天帝公正严明,有着人的情感。因为“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为来实现,人间的帝王被称为天子,意即天帝的儿子,是天帝意旨的执行者。《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49]意谓天不自下治民,故人代天设官行其事。如扬雄《百官箴·大鸿胪箴》云:“荡荡唐虞,经通垓极。陶陶百王,天工人力。画为上下,罗条百职。”[50]《尚书·尧典》曰: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51]

舜任命禹为司空、弃为后稷、契为司徒,并指出为政之道在“宽”。

禹接受治水任务后,一心为民、心无旁骛。《淮南子·精神训》曰:

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禹之视物亦细矣。[52]

他早就把个人利益与生死置之度外,天大的困难都不怕,所以凶恶的黄龙在他眼中不过如蝘蜓一样渺小,根本不足以撼动他的精神意志。《淮南子·修务训》亦云:“且夫圣人者,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53]正是这样的民本思想与牺牲精神,使得禹在治水时不遗余力,轻身忘家、公而忘私。《尚书·皋陶谟》大禹自述曰:“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54]《列子·杨朱》云:“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55]《吕氏春秋·仲夏纪》曰:“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56]《史记·夏本纪》曰:“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57]又说:“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思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58]在这种强大意志力的支配下,大禹跋山涉水,几乎踏遍了中国的大小山川。《吕氏春秋·慎行论》曰:

禹东至樽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捪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址、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太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强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着于盘盂。[59]

《吕氏春秋·孝行览》亦曰:“夫禹遇舜,天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泽之湛滞壅塞可通者,禹尽为之,人也。”[60]大禹并不是只凭一己之力,而是招揽贤才,依靠民众,最终在皋陶、化益等人的协助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滔天的洪水。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云:“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里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湖水斯委积。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疑自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疏河似剪纸,决壅如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61]这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对洞庭湖水患的最早记述。诗人写了洞庭水灾的危害,希望大禹能够重生,手提倚天剑,疏河决壅以解民生疾苦,反映出了大禹治水及其表现出的民本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大禹治水时虽然强调以民为本,但他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他不妄为,不强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治水方案。这是他留给后代最重要的治水经验。《孟子·告子下》载:“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付谓之泽水——降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62]白圭认为自己治水的本领比大禹还要高强,孟不以为然。孟认为大禹治水顺应水性,重在疏导;白圭治水却高筑堤防,重在堵塞;大禹将水导入四海,利在天下而无贻害;而白圭却把水引向邻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只能为仁者所厌弃。《吕氏春秋·慎大览》曰:“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63]《慎子》亦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64]《淮南子·原道训》亦曰:“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65]禹治洪水以拯黎民,他的精神泽被后世。他以水为师的科学精神,也启示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应该既合乎民心,又顺乎民意,要有自觉遵循规律、甘于吃苦奉献、实地调查研究的求真务实精神。如果一味照搬大禹治水的做法,不知依照水情适时变通,违背自然规律,不但劳而无功、劳民伤财,还会招致更大的灾祸。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是最生动又具原生貌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创作的源泉,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华夏先民穴居巢处、茹毛饮血、结绳而治,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我们民族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精神得以传承,《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典籍的作者们可谓功不可没,许多史实依靠这些神话才能保留至今。这些书中关于洪水神话的记载各具特色,但却有着明显的趋同性,使它们能够互相印证与补充,从而为我们还原了尧舜禹时期那场世界性特大洪水的部分真相,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洪水的起因,体会以大禹为代表的治水英雄的无穷智慧与强大能力,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在见证昨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提供更好的借鉴,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