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现状调查方法
4.3.1 陆上风电场现状调查方法
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有: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遥感调查等。通常这3种方法是综合应用、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各方法的特点如下:
(1)资料收集法。资料收集是最基础的方法,应用范围广,节省人力物力时间,是高效了解和掌握项目基本情况的重要方法手段。但资料收集只能获取第二手资料,往往缺乏针对性,要深入具体掌握各种评价项目的环境特征,还需要其他方法进行补充。
(2)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即通过现场踏勘(直观了解、拍照片、摄影像以及必要的环境监测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但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时间。现场调查的内容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选定。
(3)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可帮助从整体上了解区域环境状况,不适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多数利用已有的航片和卫片进行判读和分析,一般作为辅助方法。
4.3.1.1 声环境现状调查
陆上风电场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和测量法。
1.噪声源数据的获得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和升压站主变噪声等噪声源数据的获得,通常有两个途径:类比测量法、引用已有的数据。首先应考虑类比测量法。评价等级为一级,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评价等级为二级、三级,可引用已有的噪声源声级数据。
(1)类比测量。在噪声预测过程中,应选取与风力发电机组和主变压器等声源具有相似的型号、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声源进行类比测量,并根据条件的差别进行必要的声学修正。
为了获得声源声级的准确数据,必须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测量。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说明声源声级数据的测量方法标准。
(2)引用已有的数据。引用类似的声源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定并且是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2.声环境现状监测
为充分了解陆上风电场工程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布设的现状监测点应能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合理布设监测点,其监测结果能够描述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通常升压站场址及风力发电机组站址和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目标均应设置监测点。环境噪声测量一般为等效连续A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还应有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
在实际现状监测中,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声源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点方法,具体如下:
(1)评价范围内无明显声源,环境中的噪声主要来自风声等自然声时,不同地点的声级不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2)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风电场工程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1)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既可能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风电场工程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加密设监测点,以测量出噪声随距离的衰减。
2)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例如公路、铁路噪声,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为满足预测需要,得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4.3.1.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陆上风电场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及监测方法等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08)的要求确定。
(1)监测因子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监测点位及布点方法。监测点位包括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升压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路径。
1)敏感目标的布点方法以定点监测为主,对于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输电线路,需对沿线电磁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尽量沿线路路径均匀布点,兼顾行政区及环境特征的代表性。
2)升压站站址的布点方法以围墙四周均匀布点监测为主,如新建站址附近无其他电磁设施,则布点可简化,视情况在围墙四周布点或仅在站址中心布点监测。
有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的升压站(或集控中心)改扩建工程,可仅在扩建端补充测点;如竣工验收中扩建端已进行监测,则可不再设测点,直接引用竣工验收监测数据。
3)对于输电线路沿线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时,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的点位数量要求见表4-1。
表4-1 输电线路沿线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位数量要求
(3)监测频次。各监测点位监测一次。
(4)监测方法及仪器。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直流换流站与线路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测试方法》(DL/T 1089—2008)的规定选择。
4.3.1.3 生态现状调查
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若陆上风电场涉及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
(1)调查方法。生态现状调查常用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生态监测、遥感调查等。
1)资料收集法。即收集现有的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背景的资料,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从时间上可分为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从收集行业类别上可分为农、林、牧、渔和环境保护等,从资料性质上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和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生态调查材料等。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
2)现场勘查法。现场勘查应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主导生态因子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的调查,并通过对影响区域的实际踏勘,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以获取实际资料和数据。
3)专家和公众咨询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通过咨询有关专家,收集评价工作范围内的公众、社会团体和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影响的意见,发现现场踏勘中遗漏的生态问题。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
4)生态监测法。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评价的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生态监测应根据监测因子的生态学特点和干扰活动的特点确定监测位置和频次,有代表性地布点。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态监测规范和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5)遥感调查法。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
(2)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当陆上风电场占地较大,对自然植被的影响较大时或风电场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时,或生态评价等级为一级时,自然植被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在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覆盖度调查)的基础上,可依下列方法计算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
1)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
2)优势度与相对优势度。76
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
3)频度与相对频度。
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
4)重要值。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4.3.1.4 鸟类调查
根据《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HJ 710.4—2014),鸟类观测方法有分区直数法、样线法、样点法、网捕法、领域标图法、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等。
1.分区直数法
根据地貌、地形或生境类型对整个观测区域进行分区,逐一统计各个分区中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得出观测区域内鸟类总种数和个体数量,记录表参见表4-2。
表4-2 分 区直数法记录表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面积的草原或湿地,主要应用于水鸟或其他集群鸟类的观测。
2.样线法
观测者沿着固定的线路行走,并记录样线两侧所见到的鸟类。根据生境类型和地形设置样线,各样线互不重叠。一般而言,每种生境类型的样线在两条以上,每条样线长度以1~3km为宜,若因地形限制,样线长度不应小于1km。观测时行进速度通常为1.5~3km/h。根据对样线两侧观测记录范围的限定,样线法又分为不限宽度、固定宽度和可变宽度3种方法。不限宽度样线法即不考虑鸟类与样线的距离,固定宽度样线法即记录样线两侧固定距离内的鸟类,可变宽度样线法需记录鸟类与样线的垂直距离。可变宽度样线法的记录表参见表4-3。
表4-3 可变宽度样线法记录表
3.样点法
样点法是样线法的一种变形,即观测者行走速度为零的样线法。以固定距离设置观测样点,样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生境类型确定,一般在0.2km以上,在每个样点观测3~10min。样点法更适合在崎岖的山地或片段化的生境中使用。样点数一般在30个以上。根据对样点周围观测记录范围的界定,样点法又分为不限半径、固定半径和可变半径3种方法。不限半径样点法即观测时不考虑鸟类与样点的距离,固定半径样点法即记录样点周围固定距离内的鸟类,可变半径样点法需记录鸟类与样点的距离。可变半径样点法的记录表参见表4-4。
表4-4 可变半径样点法记录表
4.网捕法
网捕法是使用雾网捕捉鸟类,记录观测区域内活动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的方法。雾网规格为长12m、高2.6m;网眼大小可根据所观测鸟种而定,一般森林鸟类使用的雾网网眼大小为36mm2。设网时间标准为36网时/km2。每天开网时间为12h,开、闭网时间为当地每天日出、日落时间。大雾、大风及下雨时段不开网。天亮前开网,天黑后收网。每1h查网一次,数量较多时可适当增加查网次数,以保证鸟类个体的安全。每次查网时记录上网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测量后就地释放。
5.领域标图法
领域标图法通常适用于观测繁殖季节具有领域性的鸟类。将一定区域内所观测到的每一鸟类个体位点标绘在已知比例的坐标方格地图上,然后将该图进行转换,使得每种鸟都具有单独的标位图,最后确定位点群。每一位点群代表一个领域拥有者的活动中心。总位点群数=完整位点群数+边界重叠的不完整位点群数,鸟类数量通过位点群数乘以每一位点群代表的平均鸟类个体数获得。
领域标图法一般有基本要求如下:
(1)观测区域面积。森林生境0.1~0.2km2,开阔地带0.4~1km2。
(2)地图比例。森林生境1∶(1250~2500),开阔地带1∶(2000~5000)。
(3)观测重复次数。5~10次。
(4)某个物种的领域必须不能少于3个,才能进行密度估计。
6.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
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能拍摄到稀有或活动隐蔽的地面活动鸟类。安置红外相机前,应调查鸟类的活动区域和日常活动路线。尽量将相机安置在目标动物经常出没的通道上或其活动痕迹密集处。水源附近往往是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其他如取食点、求偶场、倒木、林间道路等也是鸟类经常活动的地点,应优先考虑。可采用分层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设置观测样点。分层抽样法中,观测样点应涵盖观测样地内不同的生境类型,每种生境类型设置7个以上样点(样点之间间距0.5km以上)。系统抽样法中,在观测样地内按照固定间距设置观测样点,每1km2至少设置1个观测样点。记录各样点名称,进行编号,并用GPS定位仪定位。每个样点于树干、树桩或岩石上装设1或2台红外感应自动相机。相机架设位置一般距离地面0.3~1.0m,架设方向尽量不朝东方太阳直射处。每一个样点应该至少收集1000个相机工作小时的数据。在夏季每个样点需至少连续工作30天,以完成一个观测周期。记录各样点拍摄起止日期、照片拍摄时间、动物物种与数量、年龄等级、性别、外形特征等信息,建立信息库,归档保存。
4.3.2 海上风电场现状调查方法
海上风电场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和陆上风电场相似,一般包括收集资料法和现场调查法。具体调查要求根据海上风电场工程评价等级来确定;1级、2级评价项目一般要求开展现场调查,若评价海域内已有满足调查要求的历史调查资料,也可利用历史调查资料,并注明资料来源和时间;3级评价项目以收集历史资料为主,但若所收集的资料无法满足现状评价要求时,还需进行现场补充调查。《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各现状调查要素的调查频次、站位布设要求等内容。
4.3.2.1 调查断面和站位
环境现状调查断面和站位应根据随机均匀、环境敏感区及工程区重点照顾的布设原则,均匀分布和覆盖整个调查评价海域和区域。
1.海洋水文动力
1级评价应不少于6个调查站位;2级评价应不少于4个调查站位;3级评价一般不少于2个调查站位。所有评价等级潮位观测站位应不少于2个,可与潮流同步观测。
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布设应符合全面覆盖(范围),重点代表的站位布设原则。
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布设应满足数值模拟或物理模型试验的边界控制和验证的要求。
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
海上风电场区及风电场区外扩500m的范围按照不小于1∶2000~1∶5000的比例尺进行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调查。海上风电场区外扩500m之外的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调查主要以收集资料为主。
3.海水水质
1级评价应不少于20个调查站位;2级评价应不少于12个调查站位;3级评价应不少于8个调查站位。
水质调查监测站位应均匀分布且覆盖整个评价海域,调查站位布设应满足建立环境影响预测数学模型的需要;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主潮流方向或海岸垂直,在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近应设调查断面,以建立污染物输入与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
当调查评价海域处于自然保护区附近、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红树林、珊瑚礁等)时,水质调查站位应多于最少调查站位数量。
4.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调查站位应尽量与海洋水质调查断面和站位一致,调查站位数应不少于海洋水质调查站位的50%。
站位应均匀分布且覆盖(控制)整个评价海域,评价海域内的主要排污口应设调查站位。
5.海洋生物质量
海洋生物质量样品采集应包括常见的定居性双壳贝类、甲壳类和鱼类,分别不少于1种。
1级评价项目应至少采集评价范围内3个不同区域的样品,2级评价项目应至少采集评价范围内2个不同区域的样品,3级及3级以下评价项目应至少采集评价范围内1个样品。
根据全面覆盖、均匀布设、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照顾的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原则,布设的调查断面和站位应均匀分布和覆盖整个调查评价海域和区域;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海岸垂直,在影响主方向应设主断面。
当调查与评价海域位于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湾、河口、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红树林、珊瑚礁、重要的渔业水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等生态敏感区及其附近海域时,调查站位应多于最少调查站位数量。
6.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中的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浮游动植物、大型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的调查站位应不低于海洋水质调查站位的60%,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的原则同海洋生物质量调查。
潮间带生物调查断面布设应根据全面覆盖、典型代表的原则,1级评价项目应不少于3条,2级和3级评价项目应不少于2条。根据GB/T 12763.6—2007的规定,每个断面按高、中、低潮区分别取样,每条断面不少于5个站位。
7.鸟类及生境
鸟类调查方法有多种。传统鸟类观测研究主要以目视观测为主,观测者利用肉眼,借助望远镜(单筒、双筒)进行鸟类种类识别、个体计数以及行为观测,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类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不能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等。而且海上风电场往往距岸较远,直接用目视观测法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借助现代观测技术,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国内外鸟类调查的研究现状,目前海上风电场鸟类调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大类(Desholm等,2006; Skov等,2012)。
(1)行船调研。一般是在观测区域先划定观测样线。调研时让船只沿着样线行进,观测记录调查船两侧400m以内沿途的鸟类种类、数量、高度或距离以及活动情况。为了满足风险评估的需要,通常鸟类的数量根据观测区域的面积,换算成鸟类密度。
(2)航空调研。与行船调研相类似,只是将船只换成飞行器。飞行器可以搭载观测人员沿固定航线飞行,实时记录航线上鸟类的种类、数量及活动情况,并通过拍照辅助记录鸟类信息。在某些特定区域也可利用无人飞行器在高空沿固定航线飞行,通过影像记录区域鸟类信息,回到地面以后,工作人员再对采集的鸟类影像数据进行分析。
(3)雷达观测。利用安装在观测平台上的雷达进行观测。雷达观测可以实时记录鸟群活动信息,包括飞行高度、飞行方向、鸟流强度等。结合目视观测,可以确定特定鸟种在区域中的活动情况。在有些地区也采用高精度、远距离激光测距仪,如瑞士的Vectronix 21 Aero,测量距离为12km,通过链接GPS,可实时记录观测目标的坐标位置和距离。
(4)定点观测。一般利用风电场邻近的观测平台进行风电场区域的鸟类观测。该观测点一般要求离海上风电场较近,至少从该观测点能够完全观测到整个风电场区域鸟类活动的情况。国外海上风电场一般在风电场邻近区域会建设一个海上观测平台,供风电场建成以后观测使用。如丹麦Horns Rev1和Horns Rev2大型海上风电场在风电场外围临近区域都建有观测平台,见图4-1和图4-2。
图4-1 丹麦Horns Rev1和Horns Rev2大型海上风电场鸟类观测平台位置(五角星位置)
图4-2 丹麦Horns Rev1和Horns Rev2大型海上风电场鸟类观测平台设施
(5)视频监测。一般利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基座或者立柱上安装视频监测摄像头或照相机,通过远程终端控制,实时记录风电场区域鸟类活动影像。根据影像信息进行风电场区域鸟情分析。
针对特定的鸟种,如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也可以采用GPS追踪系统进行鸟类活动情况的观测与分析,如Argos系统。但是目前由于相应的系统售价昂贵,使用并不广泛。
8.声环境
陆上声环境现状调查需在陆上升压站(或集控中心)场界处和敏感目标处布点监测。
海面上声环境调查和水下声环境调查需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工程区至少设置2~3个调查断面,每个断面至少布设2~3个测站。水下声环境测量时,根据海域水深情况在每个测站沿垂直海平面方向布阵测量,并考虑在预计水下噪声辐射最大位置处布点测量。
4.3.2.2 调查时间和频次
(1)海洋水文动力。一般选在大潮期,不少于一次调查。季节变化较大的海域应收集不同季节观测资料。
(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调查时间可与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同步进行,调查频次应不少于一次。
(3)海水水质。1级评价应至少进行春、秋两季调查,2级评价应至少进行春季或秋季调查,3级至少进行一季调查。
(4)海洋沉积物。调查时间可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现状调查同步进行,一般进行一次现状调查。
(5)海洋生物质量。1级评价应至少进行春、秋两季调查,2级评价应至少进行春季或秋季调查,3级评价应至少进行一季调查。
(6)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时间一般与海洋水质调查同步进行。1级和2级评价项目一般应进行春、秋两季调查,有特殊物种及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增加调查次数;3级评价项目在现有历史资料不能详尽全面表明评价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时,应至少补充一次调查。
(7)鸟类及生境。由于鸟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行为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鸟类调查时间一般需覆盖完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至少调查一次;在调查区内分布有鸟类迁徙地、繁殖地、越冬地时,需在相应的迁徙期、繁殖期、越冬期至少再加密观测一次。鸟类调查时间应选在区域鸟类迁徙、繁殖、越冬季节。调查季节的划分一般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鸟类调查一般考虑采用现场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8)声环境。声环境测量时间需考虑昼夜及季节变化情况,每测点测量时连续监测时间不少于2min。
4.3.2.3 调查方法
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调查方法应按照GB/T 12763—2007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的要求执行。
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现状调查方法应按照GB/T 12763—2007中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要求执行,腐蚀环境调查方法应按照GB 17378—2007要求执行。
3.海水水质
海洋水质环境的现状调查和监测的样品采集、储存与运输、分析方法应按照GB 12763—2007和GB 17378—2007中的要求执行。采样及分析方法如下:
(1)样品采集。水深不大于10m时,有机玻璃采水器采表层样;水深大于10m时,有机玻璃采水器采表、底层样;油类只采表层样。
(2)分析方法。水质分析方法、采用分析标准、检出限等见表4-5。
表4-5 海水水质调查项目及方法
① 《多参数汞质仪》(HY/T 126—2009)。
②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
4.沉积物质量
沉积物现状调查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分析方法应符合GB 17378—2007中的要求。分析方法、采用分析标准、检出限等见表4-6。
表4-6 沉积物调查项目分析方法
5.生物质量
生物质量调查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分析方法应符合GB 17378—2007和《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HY/T 078—2005)中的要求。分析方法、采用分析标准、检出限等见表4-7。
表4-7 生物体调查项目分析方法 单位:mg/kg
6.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和监测方法应符合GB 12763—2007和GB 17378—2007中的要求。若海上风电场工程的调查和评价海域位于滨海湿地,应符合《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0—2005)中的要求;若调查和评价海域位于海湾、河口,应符合《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4—2005)、《河口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5-2005)中的要求;若调查和评价海域位于红树林、珊瑚礁,应符合《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1-2005)、《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2—2005)中的要求。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应符合GB 17378—2007中的要求。
(1)叶绿素a。样品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计算详细步骤和计算方法参考GB 17378.7—2007。叶绿素a含量采用Jeffrey-Humphrey(1975)的改进公式计算为
Chla=11.85(E664-E750)-1.54(E647-E750)-0.08(E630-E750)v/VL
式中 Chla——叶绿素a浓度,μg/L;
v——样品提取液体积,mL;
V——海水样品实际用量,L;
L——测定池光程,cm;
E750、E664、E647、E630——750nm、664nm、647nm、630nm波长处的吸光值。
初级生产力采用叶绿素法,按照Cadee和Hegeman(1974)提出的简化的计算真光层初级生产力公式估算为
P=PaED/2
Pa=CnQ
式中 P——每日现场的初级生产力,mgC/(m·d);
E——真光层深度,取透明度的3倍,m;
D——白昼时间,即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h;
Pa——表层水浮游植物的潜在生产力,mgC/(m· h);
Q——同化系数,采用温带近海水域平均同化系数5.0,引自2006年对南黄海同化系数的计算值(郑国侠等,2006);
Cn——表层叶绿素a含量。
(2)浮游植物。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现场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及按个体计数法进行计数、统计和分析,浮游植物丰度,网样单位为ind./m3。
(3)浮游动物。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获取,经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分类、鉴定和计数,丰度单位为ind./m3,总生物量湿重单位为mg/m3。
(4)底栖生物。定量分析采用采泥器进行采集,每站采集平行样,所采泥样放入套筛中冲洗,挑拣出其中底栖生物。样品在船上用75%酒精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称重、分析,软体动物带壳称重,并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g/m2)和栖息密度(ind./m2)。标本处理、称重、鉴定以及资料整理均按GB 17378.7—2007进行。
(5)潮间带生物。设置3个断面,每一断面按高、中、低3个潮区分别设取样点,以孔径1mm2的筛子筛出其中生物,并在各取样点周围采集定性标本。样品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称重、分析和鉴定,软体动物样品带壳称重,并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g/m2)和栖息密度(ind./m2)。
7.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拖网调查均按《海洋水产资源调查手册》(1981)和GB 12673—2007进行,使用单拖网,对渔获物进行分品种渔获重量和尾数统计,记录网产量,并对每个品种进行生物学测定(体长、体重、成幼体等)。
鱼卵、仔鱼调查定量采用浅水Ⅰ型浮游动物网,由底至表进行垂直拖网,定性采用大型浮游动物网,水平拖网10min,所获样品经福尔马林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以ind./m3为单位进行计数、统计和分析。
(1)渔业资源密度(重量、尾数)估算方法。拖网资源密度的估算采用扫海面积法(唐启升,2006)。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C/T 9110—2007),渔业资源密度以各站拖网渔获量(重量、尾数)和拖网扫海面积来估算,计算式为
ρi=qCi/ai
式中 ρi——第i站的资源密度,重量,kg/km2;尾数,103 ind./km2;
Ci——第i站的每小时拖网渔获量,重量,kg/h;尾数,ind./h;
ai——第i站的网具每小时扫海面积(km2/h)[网口水平扩张宽度(km)×拖曳距离(km)],拖曳距离为拖网速度(km/h)和实际拖网时间(h)的乘积;
q——网具捕获率(可捕系数=1-逃逸率)。
(2)优势度(Y)及计算。优势种的概念有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占有广泛的生态环境,可以利用较高的资源,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空间出现频率(fi)较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数量(ni)庞大,丰度ni/N较高。
设fi为第i种在各样方中的出现频率;ni为群落中第i个物种在空间中的丰度;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的总丰度。
综合优势种概念的两个方面,得出优势种优势度(Y)的计算公式为
Y=fini/Ni
(3)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及计算。用Pinkas(1971)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来研究鱼类优势种的优势度,计算公式为
IRI=(N+W)F
式中 N——某一物种尾数占总尾数的百分比;
W——该物种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F——某一物种出现的站数占调查总站数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