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发挥优势,从最擅长的做起
对所有人来说,如何打造成功的自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他们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实,不必看轻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做最擅长的事,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工作,他生命中的力量便可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是幸福的。”爱默生曾说过:“什么是野草?就是一种还没有发现其价值的植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优势,也有自己天生的劣势。一个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应该在自己更容易做好的领域里发挥优势。因此,成功的捷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过,意识到我们是什么人比我们已经做了什么重要得多。如果不能确定选择的目标是否合乎正义、个性需求或者具有合理性,就应该及时放弃这个目标。
一只麻雀很羡慕孔雀走路时优美的姿态,于是就逼着自己模仿孔雀走路,这对于天生用跳来行走的麻雀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练习自然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它不放弃,仍坚持一步步练习着,认为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可几天过去了,它还是没学会孔雀优美的步伐,于是它加大了训练的强度。最后很不幸,它的腿因为自我折磨而变得扭曲了。
很多人都在扮演小麻雀的角色,他们把错误的、不恰当的事情加以粉饰和伪装,使其看起来像正常的事情,可最后他们不仅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特长。
有位很有声望的学者也曾表示,有的人能够为了实现个人极力追求的目标,用理性说服自己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天性的举动来。于是,那些错误的举动和观念就这样左右着一个人的正常选择,也诱使他千方百计地将错误的行为粉饰成为看似十分正确的事情。但是,任何错误的事情中都蕴涵着失败的种子,这种失败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也会让个人付出惨痛的精神代价。
除非你的性格适合做当下的工作,否则你是不会在工作中大展宏图的;除非你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否则你就没有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除非你对工作的热情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否则不能说你真正地意识到了个人的兴趣所在。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时三次考举人均落第而返。后来,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在仕途上发展,而是更适合悬壶济世,于是毕其一生之力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还有清代才华横溢的蒲松龄,四次科考均落第,他断然丢弃八股文,立志于文学创作,写成了不朽的名著《聊斋志异》。大作家丹尼尔·笛福曾做过许多事情,商贩、士兵、秘书、经理、会计、特使他都当过,但是那些职业都不是他最钟爱的事业,当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写作时,最终创作了著名的《鲁滨孙漂流记》。鸟类研究专家威尔逊曾经连续从事五种职业都没有取得成功,于是他放弃了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回归到自己最热爱的鸟类研究上,并不断地钻研,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大学都以失败告终,随后他改变了方向,自学外语,最后掌握了二十多种语言,成为著名的世界语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古今成就了一番大事的人,无一不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才终有所成。某诺贝尔奖获得者总结其成功之道:除了超凡的智力与努力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根据自己的长处决定终身职业。当你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对自己的兴趣、思维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有所认识后,不妨扬长避短,按自身的优势来进行职业生涯的定位。
成功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盖洛普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成功心理学的特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也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监测你的成功。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么人类的文明可能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能让你找到自己。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你完成一件事时,你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当你无师自通,非常快地做完某事时,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当你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地去做,而是如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
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能迅速地完成,这就是你的优势。
我们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之路时,就应该从长远考虑,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定要从最擅长的开始。一来自己不觉得陌生,容易上手,二来心中不至于没有依靠,就应该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能的突破口。只有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总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是经营自己的短处,只能使自己的人生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