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年创伤和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许多儿童进入成年期之后,依旧带着童年时期未解决的依恋创伤(内在创伤),此类创伤常常来自原生家庭,并影响着他对自己的看法。不论这样的创伤是有意图的还是没有意图的,它在孩子身上产生的伤害与影响是相同的,这种伤害甚至会波及他们人生后期的亲密关系。其中一种影响就是过度警觉。过度警觉可以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身体以及精神功能产生影响。它会使独自生活变得困难,并破坏我们形成稳定、健康、安全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因此,本书的创作基于两个出发点。首先,本书前四章的侧重点在于呈现内在创伤,这些内在创伤往往是被忽视的。同时,本书为读者们提供应对方法,以便相应人群从人际关系的巨大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几个章节的目的是,提高大家对虐待诸多方面的觉察,以及打破这一怪圈循环。

其次,本书后三章的侧重点在于,细致阐明由虐待产生的其中一种影响,即过度警觉。我将为大家提供具体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指导,大家可以学会应对过度活跃的恐惧及担忧。这个系统是你大脑中的一个内在系统,当附近环境中出现真实危险或预知危险时,它会向你报警(例如,大脑边缘系统)。如果你是过度警觉的,你的警铃将持续报警,而这种警觉终将使你消耗殆尽。通过本书,您将对虐待及其怪圈循环有更好的理解,可以了解如何打破这一怪圈,并最终发现生命既往时光尘埃之中的美好。

“童年依恋创伤”(childhood attachment injuri-es)在本书中的定义:有关身体、性、精神或情绪方面的,能够对一个人的核心自我认识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都可称为“虐待”。这本书将特别关注发生在儿童和少年依恋关系上的创伤。这些创伤并不会留下身体的印记,因为它们是内在的。这些“心”性的创伤会将你遗弃在对自己及他人消极的感知中。这种创伤形成的原因包括,对身体或心理性家庭暴力的目睹(比如,父母之间的拳脚相加、对骂对吼),或者父母对子女是过度保护类型的、拒绝/非支持类型的、情感缺失类型的,或者父母是忽略冷漠类型的,等等。“创伤”“虐待”“童年依恋创伤”以及“内在创伤”,将以互替方式出现在本书上下文中。

“过度警觉”(hypervigilance)在本书中的定义:常常会在关系中感受或预感到真正的危险。这包括被拒绝、被遗弃、被忽视以及被虐待的危险。他们通常会尽其所能去防范一切糟糕事情的发生,即便这样的防范是,在事情尚未发生前就开始纠缠或逃避。他们常常对他人的行为、想法、感受等感到焦虑,并会难以忍受人际关系中的模糊感,因为,他们试图用控制的方式来经营生活。这类人的常规社交模式是,为了博取他人的信任而“盗取”信任(例如,翻看手机记录、社交窥探、询问密码,等等)。

本质上讲,一个过度警觉的人,建立对他人的信任的能力是十分低的,多数时候,对个人的认识也是消极的。而这类人与他人的交往,也通常以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为结果。而这样一种矛盾模式,会使这类人将安全的社交对象拒之门外,反而黏着不安全的社交对象。

“关系的识别”(relational discernment)在本书中的定义是:在对他人没有事先了解的前提下预先感知的能力,即对积极与消极事物的识别(善的和恶的)。

本书适合阅读的人群包括:临床工作者或精神工作者(例如,心理学家、治疗师、社工等),以及所有遭遇过依恋创伤的人群,或仅是试图获得有关虐待的简易知识,了解此类人是怎样经历这些恐怖的经历,并从中找到转机的普通大众。最重要的是,本书特别写作对象是与过度警觉问题顽强抗争的人群,他们在身体上、心理上、情绪上以及精神上,都因那些并不存在的恐惧而被严重消耗。虽然,这本书的重点是亲密关系,但是,本书提供的信息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关系的处理上。

如果您试图对创伤有完整全面的了解,本书并不能满足您这样的需求。然而,它可以帮助我们将适应不良的生活类型(过度警觉)转化为功能成熟型,并为生活带来自由、恢复,使受创者们获得新的内在世界和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