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名将传(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范蠡

本篇重在展现范蠡对于形势准确的判断和掌控。《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范蠡著有兵书两篇,均已散佚。但从史书中保留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仍可以窥见范蠡军事思想之幽微。

范蠡认为“兵者凶器”,所以反对轻率发动战争。他认为无论政治行为还是军事行动都应顺应天道、人道和地道,只有三方面的条件都完备了,才能使决策走向成功。在这一点上,范蠡与孟子所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孙膑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的思想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二十年中,虽曾数次主张复仇吴国,均被范蠡以时机不成熟为由予以拒绝。在范蠡看来,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国语·越语下》对于范蠡的这一思想记载得颇为详尽,范蠡用“阳节”和“阴节”来指代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他认为,“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只有在“尽其阳节,盈吾阴节”的前提下,“夺之”才成为可能。

本文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关范蠡的部分。

 

范蠡越人也〔1〕,事越王勾践〔2〕,与谋国。时吴王夫差日夜勤兵,且以报越〔3〕,越欲先吴未发而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4〕,战者逆德也〔5〕。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6〕,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师遂出。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7〕。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8〕,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9〕,定倾者与人〔10〕,节事者与地〔11〕。卑辞厚礼以遗之〔12〕。不许,而身与之市〔13〕。”勾践曰:“诺。”乃令大夫文种行成于吴〔14〕,请身为臣,妻为妾〔15〕。吴王将许之,子胥曰〔16〕:“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将杀其妻子,燔其宝器〔17〕,触战以死〔18〕。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伯嚭可诱以利〔19〕,请间行言之〔20〕。”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于嚭。嚭受之,因说吴王曰〔21〕:“越已服为臣,若赦之,此国之利也。”子胥谏,弗听。吴王卒赦之,罢兵归国。

 

【注释】

〔1〕范蠡(lǐ):生卒年不详,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春秋末年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主要谋臣。越灭吴后弃官从商,成就巨富,自称陶朱公。此处作越人,有误。

〔2〕勾践(?—前465):姒姓,又名鸠浅、菼(tǎn)执。其父允常死后继位,后灭吴国,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时吴王夫差(chāi)日夜勤兵,且以报越:在槜(zuì)李之战中夫差之父阖庐被勾践击败,受伤而死,所以夫差准备复仇越国。夫差(约前528—前473),姬姓,吴氏。

〔4〕兵者凶器:即战争是不祥的事情。兵,此处指战争。

〔5〕逆德:违背道德。

〔6〕末:末等,末流。

〔7〕夫椒: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

〔8〕保栖:在高地上据守。保,据守。栖,据守高地称为栖。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9〕持满:持满不溢,即保持成功而能不骄。与天:得到上天的帮助。与,援助。

〔10〕定倾:转危为安。

〔11〕节事:节制事理。

〔12〕遗(wèi):赠送。

〔13〕市:交易。此处为抵押之意。

〔14〕文种(?—前472):字子禽,春秋楚之郢(今湖北江陵)人。勾践的主要谋臣之一。

〔15〕请身为臣,妻为妾:请求自己与妻子都做吴王的奴仆。臣,奴隶。妾,女奴。

〔16〕子胥:即伍子胥(前559—前484)。名员(yún),字子胥,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监利,一说安徽全椒)人。因父兄遭谗言陷害被楚平王所杀,逃至吴国,为吴国大夫。

〔17〕燔(fán):焚烧。

〔18〕触战:参加作战。

〔19〕太宰:春秋时期官名。在王之左右参与政事。伯嚭(pǐ):因避祸逃至吴国,官至太宰。

〔20〕间(jiàn)行:潜行,秘密而行。

〔21〕说(shuì):劝说。

【译文】

范蠡是越国人,辅佐越王勾践,为国家出谋划策。当时吴王夫差日夜勤练军队,欲向越国报仇,越王则想在吴国出兵之前先讨伐吴国。范蠡进言道:“这样做不行的。我听说军队是不祥之器,发动战争是违逆道德的。私下谋划去做违逆道德之事,而轻率使用武力,这是亲身参与最末流的事情,上天不会同意,即使行动了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大军于是出动。吴王获悉越国来攻,发动全国的精兵迎击越军,最终将越军击败于夫椒。越王不得已以剩余的五千人退守会稽,吴王率军追击越王并将他围困在该地。越王对范蠡说:“我因为没有听从您的意见才到这步田地,下面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道:“要想保持丰盈强盛,就要顺应天道,得到上天的帮助;要想扭转危局,就要顺应人道,团结尽可能多的人;要想掌控局面,就要顺应地道,明晓因地制宜之理。现在大王应以谦恭的姿态,向吴王进献厚礼。如果吴王不接受,那就请大王把自己作为人质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越王派大夫文种向吴王请和,表示自己与妻子愿意做吴王的奴仆。吴王准备要应允时,大臣伍子胥说:“这是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大王不要答应越王的请求。”文种返回越国后,将情况报告给勾践。勾践大怒,想杀掉他的妻子,烧掉宝物,再赴战场,决一死战。文种制止勾践说:“吴国太宰伯嚭很贪财,可以利诱他为我所用,请大王允许我偷偷游说他。”于是勾践准备了美女、宝器,派文种秘密献给伯嚭。伯嚭领受后,对吴王说:“越王已臣服于大王,如果赦免了他,对于国家是有利的。”伍子胥进谏,吴王不听。他终于还是赦免了越王,罢兵归国。

勾践反国〔1〕,乃苦身焦思〔2〕,置胆于坐,坐卧尝之。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3〕,而使范蠡为质于吴〔4〕。二岁而吴归蠡。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5〕,欲以报吴,蠡皆谏止之。既而吴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勾践乃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6〕,可乎?”蠡对曰:“未可也。”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7〕,吴国精兵尽从王,惟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8〕,教士四万人〔9〕,君子六千人〔10〕,诸御千人〔11〕,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请成于越,越自度未能灭吴〔12〕,乃与吴平。

 

【注释】

〔1〕反:后多作“返”。

〔2〕苦身焦思:劳苦身躯,处心积虑。

〔3〕属(zhǔ):托付之意。

〔4〕质:用财物或人作为抵押。

〔5〕拊(fǔ)循:安抚,抚慰。

〔6〕导谀:逢迎谄谀。

〔7〕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鲁国君于黄池,欲争中原霸主之位。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南,济水故道南岸。

〔8〕习流:熟悉水战的士兵,即水兵。

〔9〕教士:指受过系统训练的士兵。

〔10〕君子:即子军,越王勾践以心腹组成的军队。

〔11〕诸御:指军队中的理事之官。

〔12〕度(duó):推测。

【译文】

勾践返回越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他常将苦胆挂在座位上,无论坐卧起居,都要品尝胆汁以励志。越王想要任用范蠡治理国政,范蠡说:“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将治理国政的事务委托给大夫文种,而让范蠡作为人质赴吴国乞和。两年后,吴国放归了范蠡。勾践从会稽回国后七年,始终安抚自己的士兵和百姓,每当他想向吴国报仇时,都被范蠡谏止了。不久,吴王赐给伍子胥属镂剑令其自杀。勾践召见范蠡,问他:“吴王已杀掉了伍子胥,吴王身边阿谀奉承之人很多,现在是不是可以攻打吴国了?”范蠡回答道:“不可以。”第二年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仅留下老弱残兵与太子留守吴都。此时勾践又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可以了。”于是派出水兵两千,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近卫军六千人,军官千余人,进攻吴国。吴军大败,吴国太子被杀。吴国使者赶紧向吴王告急。此时吴王正在黄池会盟诸侯,害怕天下知道吴国兵败的消息,就有意秘而不宣。等吴王与其他诸侯订立盟约后,派人带上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量自己当时还没有灭亡吴国的能力,于是就与吴国讲和了。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疲弊,轻锐尽死于齐、晋〔1〕,越遂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栖吴王于姑苏之山〔2〕。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请成曰〔3〕:“孤臣夫差〔4〕,异日尝得罪于会稽〔5〕,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6〕,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7〕?”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早朝晏罢〔8〕,非为吴耶?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天与弗取〔9〕,反受其害。伐柯者,其则不远〔10〕,君忘会稽之厄乎〔11〕?”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12〕,使者去,不者且得罪〔13〕。”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14〕,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注释】

〔1〕轻锐:轻装精锐的部队。

〔2〕栖:此处为围困之意。姑苏之山:即今江苏苏州市郊之灵岩山。

〔3〕公孙雄:吴国大夫。肉袒: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常以这样一种行为表示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4〕孤臣:谦辞,即小臣。

〔5〕异日:从前。尝:曾经。

〔6〕玉趾:对人脚的敬称。

〔7〕意者:猜测,假想。

〔8〕早朝晏罢:即很早上朝,很晚退朝,表示勤于政务。晏,晚。

〔9〕与:给予。

〔10〕伐柯者,其则不远:语出《诗·豳(bīn)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谓拿斧子去砍伐木头做斧柄,就近可以取法,因为有旧斧柄可作样子。柯,斧柄。则,榜样。

〔11〕厄:灾祸。

〔12〕执事:范蠡自谓。

〔13〕不者:即否则。不,同“否”。

〔14〕甬东:今舟山的古称。

【译文】

又过了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此时的吴国已官疲民弊,而轻装精锐部队也在与齐、晋的战争中丧失殆尽,遂被越国大举攻破。越军在吴国国都驻留并围困了三年,终于将吴军击败,吴王被囚禁于姑苏山上。吴王命令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作为使臣向越王请和,他说:“孤臣夫差,之前曾在会稽得罪过大王,夫差不敢违抗大王之命,因此得以与大王讲和,就撤军回国了。现在大王您抬起尊贵的脚亲自来讨伐孤臣,不管您怎么做,我都会唯命是听。可否像在会稽孤臣放了您一样,赦免孤臣的罪过呢?”勾践不忍心,准备答应吴王。范蠡说:“当年会稽之围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却不要。今天上天又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能违逆上天的旨意呢?而且君王早起晚睡,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就是为了攻灭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而在这一刻放弃掉,不觉得可惜吗?上天给予您了您却不收下,反而可能因为拒绝而受到损害。同样是砍树的斧子,其做法大致相同。大王忘了兵围会稽之耻吗?”勾践说:“我想听从您的话,我只是不忍心拒绝那个使者。”范蠡于是击鼓发兵,并说:“君王把政事托付给了我,我就有权发兵,吴国的使者快回去,否则我要不客气了。”吴国使者哭着离去。勾践可怜夫差,于是派人对他说:“我可以让你做甬东之地的王,管理百余户。”吴王道谢说:“我老了,不能再服侍君王了。”吴王于是自杀。越王安葬了吴王后,杀掉了吴国太宰伯嚭。

 

范蠡事越王,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卒灭吴,报会稽之耻。称上将军还国〔1〕,亦云功成名遂矣。然以为大名之下难久居,遂乘舟浮海出齐,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致产数千万〔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3〕:“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4〕,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去,止于陶〔5〕。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

 

【注释】

〔1〕称上将军还国:对照《史记》,原文为:“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范蠡是在越国称霸之后,被封为上将军的。

〔2〕数千万:《史记》原文为“数十万”。

〔3〕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

〔4〕卿相:即卿和相的统称,泛指高官。

〔5〕陶:今定陶,属山东菏泽。

【译文】

范蠡辅佐越王,劳苦身体,努力勤政,为勾践谋划二十余年,最终灭掉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被封为上将军返回国内,这时他的功业和名声都已成就。但他觉得显赫声名很难长久保持,于是乘船浮海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累积家产达数千万。齐国人听说他有才能,就推他做相国。范蠡慨叹道:“待在家里能够挣到千金,做官能够位居卿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人生顶点。然而长久享有尊贵的名号是不吉利的。”于是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悄然离去,走到陶这个地方,终于安顿下来。他所到之处必有声名,终老于陶。

初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1〕。越王为人长颈鸟喙〔2〕,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种去不决,卒被杀。

【注释】

〔1〕烹:煮。

〔2〕长颈鸟喙:指长相脖子长嘴巴尖,比喻其人奸诈阴险。

【译文】

范蠡刚到齐国时,在给文种的信上说:“飞鸟被射尽了,良弓就会被藏起来不再使用;兔子死了,猎狗会被主人杀了吃掉。越王长得长颈尖嘴,这种相貌的人,只可与他共患难,不可与他共安乐。您为什么不离他而去?”文种去意不坚决,最终被越王杀掉了。

 

断曰:兵者凶器,战者逆德。勾践犯之,故遭天责。栖保会稽,已当死厄。厚礼卑辞,蠡之善策。使种请成,初犹不测。既贿贪谗,乃许归国。尝胆卧薪,仇填肝膈。二十余年,报犹不得。至吴北盟,南师方迫。吴使请成,难援前迹〔1〕。君纵哀怜,臣则赫赫〔2〕。天与不承,死乃自贼〔3〕。功成去之,有如行客〔4〕。三致千金,三散岂啬。如此高人,千秋生色。

 

【注释】

〔1〕援:引用。

〔2〕赫赫:盛怒威严的样子。

〔3〕贼:败坏。

〔4〕行客:游客。

【译文】

断语:军队是不祥之器,发动战争是违逆道德的。勾践违犯了这一点,所以遭到上天的责难。被围困在会稽,几乎身死。厚礼卑辞,这是范蠡的好点子。派文种请和,开始时仍然没有把握。因为有了贪婪的小人从中帮助,越王才被放归回国。以后卧薪尝胆,报仇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准备了二十多年,仇仍未得报。直到吴国到北方会盟,越军方有机会进击。吴国请和,越王没有仿照之前的办法。当君王表现得极尽哀怜时,大臣却显现出盛怒威严。上天给予了却不接受,这是自取灭亡。范蠡功成身退,犹如行路的过客。三次累积千金又三次散掉,这是何等的大度。这样的高人,会让历史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