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起源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古代医学起源于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同疾病进行斗争的探索与经验,并发展提升为理论,创建了中医学体系。上古时,神农尝百草著《本草经》;伏羲制九针而著《黄帝针灸》;黄帝岐伯论经脉著《素女脉诀》;《尚书》谓之“三坟”,《礼记》称之“三世医学”。殷商时期考古发掘的甲骨文里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腹中寄生虫)等疾病的记载,并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春秋末,李耳著《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乃自然。”战国时,《庄子》说:“人之气,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管子》亦说:“气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又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几为人?”《吕氏春秋·达郁篇》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战国末期盛行阴阳五行说及天人相应观点,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汉书·艺文志》有《扁鹊内经》和《外经》著录,出现了《脉法》。至秦汉时,《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已成书,中医学体系逐步形成。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别以四气五味论药物性能、功用,按有毒与无毒将药物分益气、补虚和除邪上、中、下三品;立君、臣、佐、使方剂,叙述药物炮制储藏的方法,奠定后世药学。战国至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18卷,162篇分别论述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表现,以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发展的趋势、诊疗方法、治疗法则等诸多问题都做出比较详细的论述,为后世医家所宗。《难经》共81章,分别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俞经穴、用针补泻等进行阐述发挥,补《黄帝内经》之所未发,为读《黄帝内经》之津梁。东汉末年,伤寒病盛行,张氏家族,伤寒十居其七,死亡三分有二。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16卷,分别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创立理、法、方、药辨证施治方法。提出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之辨证体系,为医家所崇。东汉至清代,历代医家著书立学都源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医典,阐微发挥,不断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和药物方剂学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