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能制造,风从何处来
凡阅义理,必穷其原。
——宋·朱熹
德、美、日、中这些工业强国和大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相近的国家战略,掀起了全球史上最大的智能制造浪潮。这并非是因为突然有什么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而是因为在当前全球制造业严峻形势下,各国结合自身问题及特点,在快速增长的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希望借助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寻求突破,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动本国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2015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23.6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4.3%,工业制成品占进出口总额的85.4%,制造业为我国提供了8000多万的就业岗位。制造业是拉动投资与消费的主要力量,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领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事关国家兴衰的关键要素。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制造企业将智能制造确定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开始规划与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机器换人”与“工业互联网”工程,智能制造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进着。重视并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战略,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并不清晰,不能够深刻地理解智能制造的背景、意义及路径,有些企业是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还停留在购买高档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MES软件这些硬软件工具上,过于表面化与工具化,盲目性很大,实质上就是一种跟风行为。这种做法除了透支企业有限的财力之外,并不能显著地提升企业竞争力,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甚至与智能制造战略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我们在实施智能制造之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智能制造产生的大背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深刻理解德国、美国这些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它们面临什么问题,它们是怎么思考的,它们想怎么解决,它们的解决方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的,哪些是它们自身特殊情况,是我们不能照搬的,哪些又是它们“私心”所在,需要有所警惕与应对的。同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补短,如何在这次制造业大转型升级中少走弯路并取得成功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