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商品流通中,学点经济学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是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的表现。要想读懂经济学,首先要了解商品与商品流通。
羊与斧头的交换,就产生了商品
人类的第一次交换,也许就是一只羊与一把斧头的交换,此刻便产生了商品。因此,商品产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交换。
用于交换的商品不能是空气、阳光等大自然恩赐的自由物品,因为这样的物品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用于交换的物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这是商品产生的第二个条件。
商品由所属物品变为交换的经济物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人类的劳动产生了剩余。比如,用羊来交换斧头的人,他一定是已经满足了自己对羊的需要,也就是说用于交换的这只羊是他的剩余劳动产品,而他用羊交换斧头,是因为比起这只多余的羊,他更需要斧头。
由以上内容得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还具有以下属性特征:
1.商品不是自由物品而是经济物品
我们把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的物品称为自由物品。在商品流通中,自由物品不具有稀缺性,它是一种大自然恩赐的例外,比如空气、阳光等。虽然随着工业污染的不断加剧,自由地呼吸清洁空气似乎越来越变成人们的一种奢望,但我们仍不能把自由物品当作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稀缺性的、需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就是经济物品。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是难以得到的,而仅仅意味着,它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商品的交换性质就决定了它绝不是“免费的午餐”。
2.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
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比如说在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不是用来与他人交换的,因而也不是商品。
3.对他人或社会有用
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才能发生交换,比如,人们绝不会用斧头去交换完全一样的斧头。就拿羊与斧头的交换来说,斧头对于拥有羊的人来说,一定有着非凡的用处,以至于他愿意用自己的羊去进行交换。而对于拥有斧头的人来说,获得一只羊也一定是他的心愿,否则他也不会愿意接受交换。
商品在流通中,逐步发展壮大,但仍具备以上属性特征。
古时候,齐国有个隐士叫田仲。一天,宋国人屈谷去见他,故意嘲弄他道:“我听说先生远离世人,高风亮节,不依靠别人生活,真是令人钦佩。我会种葫芦,有一只大葫芦,坚硬如磐石,皮厚无腔,想送给您以表敬意。”
田仲说:“葫芦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可以盛放东西,而你这个葫芦,不能切开盛物,不能用来装酒,这不是毫无用处吗?”
屈谷说:“对呀,我是要把这无用的东西扔掉!可现在先生隐居此地,不依赖别人生活,可对国家也毫无用处,这跟那坚硬的大葫芦有啥两样呢?”
这个故事说明,库存品和不懂与人进行交流思想的隐士因为没有进行交换交流,而无法体现其现实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样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是商品的两个因素。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2.价值
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
二者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
第一,使用价值作为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其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其价值。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经济学常识:“理性人假设”定律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得到一件东西,往往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但到底要放弃哪件东西,这就需要判断这两件东西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大小了。在经济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理性人假设”。它认为,每个人在面临这种判断时都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理性人假设”又名“经济人假设”,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人是自私的,在面对任何选择时,他都要为自己打算,做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不过,这种追求自利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却给他人带来福音,因此,斯密把这个“自利的人”假设视为自己的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在斯密之后的其他经济学家不但承继了斯密的这一思想,还进一步认为,指导人行为的准则不仅是追求一般的自身利益,而且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自身利益,这就是“理性人假设”。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理性人指“无论人们是自私的、利他的、忠诚的、恶意的还是受虐狂的,他们都会使他们所设想的福利最大化,他们的行为是前瞻的,而且时间上也是始终一致的,特别是他们会尽其所能试图预期其行动的不确定后果。”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研究人应该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使用,以使自己生活得尽可能幸福。“理性人假设”无疑为这一研究奠定了基础。
贝壳也曾是货币
货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又很少想一想它究竟是什么的东西。其实,它不过是能够被人们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或许,它的价值也仅限于此。
有个富豪死了,在前往天堂的路上,遇到一个天使。天使告诉富豪,说他可以带一箱东西一同前往天堂。富豪希望在天堂里依然可以过奢华的生活,于是便选择带了一箱金条。
富豪去到天堂后,遇到另一个天使。天使问他箱子里是什么,富豪便开了箱子给他看。
天使说:“亲爱的朋友,你大老远地带一大箱铺地砖来干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没有交易的地方,也就不需要货币,这时,金银就不再代表财富。即使一个人拥有一亿美金,那么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上,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光蛋。
最早的人类社会,只是指十几个乃至上百个人所组成的原始人群而已,这种社会的分配工作很简单,不需要分配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一个人群分裂成多个人群组合,形成多个氏族组成的部落。不同的氏族之间开始了初步的分工,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采集业,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狩猎业,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捕鱼业,由于各氏族生产的产品种类有所不同,氏族之间就开始了产品交换。这种交换是在熟悉的相邻氏族之间一对一地进行的,而且产品种类也很少,所以通常会采用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形式。
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开始了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氏族之间的分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以往那种一对一的分散进行交换形式就不能满足需要了。产品交换开始集中到某一个地点进行,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换。这样,交易市场就产生了。这时,直接的物物交换就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交换的双方往往会产生错位。于是,人们发现先把产品与市场上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很高的中间产品相交换,再用这种中间产品去交换目标产品,成功概率要大得多。这种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就普及开来。间接交换的中间产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一般由被交易双方都能接受又不容易获得的物品所充当。例如,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还使用过铁质货币。
间接交换的中间产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面,货币也就诞生了。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交易是货币存在的条件,如果交易不存在了,货币生存的土壤就没有了,金银作为货币的属性也就丧失了,此时,金银将不再代表财富,而只是作为一种一般的使用价值而存在。所以说,货币只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消失而消失。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金银为代表的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2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在流通中,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易成功,就需要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的存在。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在“2只羊=1把斧子”“1把斧子=5捆柴”这样的价值等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已经起着“价值镜”的作用。有了这样的等价物作为参考,人们就不会用3只羊去换5捆柴了。
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有着两种基本作用。一是反映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发挥着价值尺度的作用;二是通过它来实现各种商品的交换,发挥着交易中介的作用。它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而到目前为止,货币则是一般等价物的终极体现。
经济学常识:等价交换原则
等价交换原则,即商品价值等量交换的原则。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生产力发展到怎样的水平,只要交换过程存在,等价交换就是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是因为,这一原则是商品价值维持其本质属性的必要保证,否则,商品的价值范畴就失去了意义。
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过程,一般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发生在不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过程,等价交换原则往往遭到破坏。如果考虑到并非劳动成果的天然物品,和被少数人垄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也具有价值,甚至具有较高的价值;如果考虑到平等主体之间交换过程的协商性和自愿性(如果我们认为任何“合法”的交换过程都是一定程度的自愿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能明白,所谓“等价交换”,归根到底还是在平等主体之间达成的一个道德判断。即如果我们说一个交换过程是等价的,那就意味着:一方面,这个过程至少基本落实了基础道德的公平原则;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交换主体往往承认了基础道德的效率原则。不管怎样说,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没有被偷的30%价格
某商店被小偷光顾,第二天,店主对来查案的探员说:“感谢上帝,幸好强盗不是前天晚上而是昨晚来的。”
“这有什么不同?”探员问。
“昨天早上,我把全部商品降价30%,要是前天晚上来,我的损失可就大了。”
店主的意思是,由于自己的降价而少被偷走30%,真得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当商品尚未出售之前,店主的损失在于成本损失,而不会涉及利润损失;如果店主是某厂商的代理商,商品卖出才结账,在丢失之前厂商把批发价格提高了30%,店主的成本因此增加了30%,这时才真正多损失了30%的成本。
这里降低的30%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店主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就在于他根本混淆了价值与价格。价格在没有交易成功之前,只不过是一个货币符号。用古典经济学家的话来讲“只不过是蒙在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不会影响到商品的价值。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货币中性”。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货币所体现的商品价值是价格。
在古典经济学看来,货币经济不过是覆盖于实务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对实际经济过程不产生实质性影响。由于“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货币只是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经济活动如产出等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是中性的。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通货膨胀。假设过去你的收入是每月3000元,而50斤一袋的白面要30元;后来,你的收入增加到4500元每个月,但是你发现同样的一袋白面价格已经从原来的30元涨到了45元。此时你发现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都上涨了,但是实际的购买力并没有变化。货币的增多并没有给实际生活带来任何变化,依然只是一个交易的媒介,只不过面值越来越大而已。
所以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人们总是把货币用来购买黄金、地产等实物价值,以图保值增值,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黄金、房子是真正有价值的,是可以作为财富来积累的。
再说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米、布、房屋、自行车等各种商品体的自然形态,体现着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是一目了然的。商品的价值实体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与使用价值不同,商品的这种价值实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使把一件商品拆得粉碎,也找不到价值的任何影迹。这是因为,价值纯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实体虽然是已经消耗的劳动力即劳动,但并不是任何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当劳动产品成了供交换即供他人使用的商品,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才需要互相比较,才需要撇开其特殊的有用性质而把它看作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和消耗在产品生产中的劳动转化为价值,都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表现。价值既然纯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从商品体的自然形态中,当然无法找到它的影踪,而只有从价值关系即商品与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靠价格才能探索它的存在。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由于受价值规律支配和其他因素影响,从某一次具体交换看,商品价格和它的价值往往是相脱离的;但从较长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趋势上看,商品价格仍然符合其价值。因此,价格和价值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还必须明确,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在不同社会状态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价格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某些特定条件和时期,商品的价格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外,还要受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的约束。
经济学常识: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
(1)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2)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3.价值规律的要求
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依照价值规律运动的要求,商品必须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总体来说,价格运动规律与价值运动规律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价值规律对价格运动的内在支配。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并为价值所规定,价值规律对价格运动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和强制,这种要求和强制就迫使价格运动受到价值规律制约(使价格趋向于价值),而价值规律就成为价格运动规律内在的支配力量。另一方面表现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必须通过价格运动来表现。价值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本身不能自己表现自己,只有通过它的表现形式——价格来表现自己。价值规律的作用同样要通过它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即通过价格运动来表现。
谁给定的价
一家面馆,生意兴隆,几名服务员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吃面的顾客问一位男服务员:“小伙子,生意这么好,老板一个月发多少工资?”男孩儿低声回答:“300。”顾客吃完面,出门时遇到了一个烤串的小伙子,于是又问:“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小伙子回答:“300左右。”这位顾客感叹着走了:生意这么火暴的店,怎么只有这么少的工资?一个大小伙子怎么够维持生活呢?
这家店生意兴隆,为什么工资却这么低呢?我们知道,当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大于需求时,此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就会下降。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面馆服务员的工资就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状况。面馆的所在地偏向农村,而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面馆绝不会到短缺服务人员的地步,而相比之下,劳动力的需求却很少。所以,面馆的老板只需要给很少的工资,就可以雇佣到足够的员工。
供求关系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落;求大于供,价格就上升。这就是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因为供求关系定了价。
“供”就是供给,通俗地说,供给就是提供的东西。经济学中是这样解释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但是,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提供给市场的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凝结着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因此,供给不单纯是一种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的使用价值的行为,而且还是实现一定价值量的行为。
“求”就是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一般说来,首先,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上的需要;其次,需求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能够购买得起。假如一个人很有钱,能够购买得起一辆高级跑车,但他对车子不感兴趣,也不打算买,那么他就构不成对车的需求;另一个人很喜欢高级跑车,也需要买,但他没有支付能力,那么他同样也无法构成对车子的需求。只有主观上有买车子的欲望,客观上又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构成对车子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是随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这就是供给定理。一个生产部门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决定这个部门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决定这个部门的生产,最终影响商品的供给。如果商品价格下跌,供给就会减少;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就会增加,供给反映了一种交换关系,因而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
同样道理,需求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如果综合以上两个定理,在一定条件下,调节价格就可以使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以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供大于求或者求大于供时价格的波动问题了。经济学家经过研究,我们所说的“一定条件”通常包括技术条件、自然资源、收入、消费者嗜好、预期、政府政策等。例如,广告就起到了引导需求的作用;政府规定法定节假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内需的作用;不断地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也满足了需求;等等。
经济学常识:萨伊法则
百货公司经理查核新售货员的工作情况。
问:“你今天有几个顾客?”
答:“一个。”
“只有一个吗?卖了多少钱货物呢?”
答:“5.8万美元。”
经理大为惊奇,要售货员详细解释。
售货员说:“我先卖给他一枚钓钩,接着卖给他钓竿和钓丝。再问他打算去哪里钓鱼,他说到南方海岸去。我说该有艘小船才方便,于是他买了那艘6米长的小汽艇。我又说他的汽车也许拖不动汽艇,于是我带他去汽车部,卖给他一辆大车。”
经理喜出望外,问道:“那人来买一枚钓钩,你竟能向他推销掉那么多东西?”
售货员答道:“不,其实是他老婆偏头痛,他来为她买一瓶阿司匹林的。我听他那么说,便告诉他:‘这个周末你可以自由自在的了。你为什么不去钓鱼呢?’”
从阿司匹林到汽车,每一个供给都会创造需求,这就体现了萨伊法则。萨伊法则又称市场法则: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的一种供给会引起对它的需求。布罗代尔提供的一个未具名的解释为:供应市场的任何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带动了金钱的分配,如必须买原料、付运费和发工资。分发的金钱在正常情况下迟早将以需求的形式,或者说,以购买的形式重新出现。
按照萨伊法则,供给总是会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萨伊法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手机代替传呼机,模式手机更新为WCDMA手机,2G手机又更新为3G手机,最近4G手机盛行,5G也在研发当中。当前市场的商品流通,的确已经到了主动创造消费的时代,而不再仅仅满足于适应性生产,仅仅依赖于消费的现实需求。
生产力决定了永远不可能把车开慢些
列车员:您买的是普快车票,怎么来乘动车组了?您得补票。
乘客:为什么要补票,您可以把车开得慢些,我没钱补票,可有的是时间。
动车组显然不可能因为这位乘客,就把列车当作普快开。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能要求时代为自己改变。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运用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绝不能要求生产力为自己放慢速度。
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由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为生产力服务的,因此可以把生产力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主体,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为这一社会性主体服务的社会事物。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必然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变化,于是,新的生产关系就要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力就要求改变原来的旧的生产关系,由更能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它。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往前发展。
总而言之,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人不可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水平。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发展的情况是,每一代人都把从前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并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再把这种提高了的生产能力传给下一代。在这里,尽管每一代人都经过自己的手使既得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目的、意志对生产能力的发展有所作用,但是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社会产生作用力,每代人对在他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人类社会都不可能有作用力,所以人类生产能力的整个发展,却是独立于每代人自己的意志之外的,是自己的意志决定不了的;不但如此,甚至连自己对人类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哪种基础上的提高,都是由人类生产能力先前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这样,由于人的目的、意志的支配作用只能存在于每个人和有统一意志的人群集合体的活动中,而人类生产能力是在人类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和积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整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独立于每一代人的意志之外。
经济学常识: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是由众多木板箍在一起的,它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相反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要想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工夫依次加长木桶上较短的那些木板。推而广之,在一个系统单位中,整体的效益往往取决于单位的薄弱环节——最短的木板,短木板会将长木板创造的效益流失掉,将整个单位的效益定位在自己的水平线上。
从经济学中的配置角度来讲,把长木板和短木板放在一起做成一只木桶,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里,长木板起到的作用等同于那只最短的木板,长木板比短木板长出来的那部分资源没有发挥任何效益。相反,如果把长木板放在一起,再把短木板放在一起,做成两只木桶,那么资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点也就是著名的“鞋底鞋帮同时坏”的道理;假设鞋底是用“短木板”做的,穿不了多久就坏了,那么用“长木板”做的鞋帮也同时失去了作用,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如果鞋底和鞋帮都用长木板,那么经久耐用,可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如果二者都用短木板做,那么就卖一个低一些的价钱。从整体上来看,社会资源则得到了最优的配置。
可怕的通货膨胀
20世纪最可怕的通货膨胀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4年,4.2马克兑换1美元;到1923年,马克汇率上升了1000亿倍,马克面值最高达到1000亿。结果,满满一马车马克,不够买一份报纸,只能买一个面包。一个大学生在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本来标价是5000马克,但到账单开上来时,价格已经涨到了8000马克。
一位德国工人对当时发薪的情景这样描述道:上午11点,铃声一响,大家齐集在工厂前面的广场上,一辆满载钞票的5吨卡车停下来,出纳和他的助手就爬到车顶上。他们每念一个名字,就丢下好几捆钞票。大家一把钱拿到手,就立刻冲到最近的一家商店,买下任何能买的东西。
这是20世纪最可怕的通货膨胀,货币已经丧失它一切的功能,几乎变成了废纸一堆。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也就是说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个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在某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因此,某些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物价的普遍上涨即为通货膨胀。如果你走进市场,发现大米或猪肉的价格上涨了,你不能说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你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人们通常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因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不可一句概括,但确实存在一种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产量水平,或经济现有产出水平而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即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按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起始原因,它又可以分为由实际因素引起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由货币因素引起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经济过程,每一个公民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因此,其实际收入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随之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降低。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则意味着价格的普遍下降。人们或许喜欢通货紧缩,但前提必须是他们的收入不会同时“紧缩”。不幸的是,通货紧缩常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而来。于是,人们的收入下降,甚至还有很多人失业。所以,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不会招人喜欢。
经济学常识:菲利普斯曲线定理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遇到危机,经济也会闹脾气
此时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一个小孩冻得直发抖,他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烧煤?”妈妈告诉孩子说:“因为你爸爸丢了工作,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会丢了工作?”“因为煤太多了。”妈妈无奈地回答。孩子更不理解了:“煤太多了?那我们为什么没有煤烧?”妈妈无言以对。
这是发生在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的一个故事。大危机之前,美国持续了10年的经济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企业就会破产,工人就会失业。于是,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产品就更加卖不出去了,于是就引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简单来说,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但是经济发展到了现代,某个特定行业的资本利用体制监管不力的漏洞或者垄断地位,拼命剥削整个社会而不是自己的工人(他们自己的工人往往一同发财),以至于造成本行业价值虚增,由社会买单,使得全体公民很难买得起被他们操控的产品,造成需求衰退的连锁反应。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危机不是产品过剩,而是虚假财富过剩。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多体现为周期重演性,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以沉重打击。
经济学常识: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另外,有人指出,好莱坞电影就是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崛起的,因为看电影也是一种低消费,而且很容易使观众获得满足感。这就是经济危机下“口红效应”所带来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