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破解孩子的思维
揭露现实
头脑不聪明的孩子,在一些父母的眼里常常也是一个“坏孩子”。他们学习不用心思、成绩一塌糊涂,做事动作笨拙,头脑反应迟钝,甚至言语表达都有问题。与那些聪明伶俐、成绩优异的孩子相比,他们简直是一群“丑小鸭”。父母常嫌弃他们不够聪明,更会时常责骂他们是笨蛋。面对孩子糟糕的成绩,父母无法改变自己孩子的现状。更多的孩子在人们面前是“笨”的,因此更多的孩子也是默默无闻的,父母和老师只能用“笨”来解释孩子的平庸。可有一个令人忽视的研究发现,更多孩子的智商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缺憾在于父母和老师缺少发掘孩子优势的方法,缺少发现孩子潜能的眼睛……
1.父母喜欢骂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和能干,可孩子总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可能在身体上很健康,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孩子比较聪明,但当看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总显得很笨,和其他的孩子相比差别很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商有高低之分。但是,凡是正常孩子之间,他们的智商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上的聪明与愚笨,根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可现实是,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显得很“弱智”:成绩一塌糊涂,做事笨拙,反应迟钝,甚至言语表达都有问题。这些现象让父母感觉自己的孩子很笨。其实不是孩子智商有问题,而是父母对孩子责骂的结果。
中国父母骂孩子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反映在对孩子的“骂”上。孩子做错事骂,自己不高兴骂;为大事骂,为小事也会骂;有的对孩子高兴时还是骂。电视剧《活着》中的富贵在高兴时,总是喜欢骂儿子有庆是“小畜生”,这是对中国农村教育最典型的写照。
很多孩子显得木讷,是因为很多家长喜欢骂孩子。在众多的父母中,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的父母们这样去骂孩子:
“你看你这个畜生,连碗都端不好!”
“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
“真没出息,脑子用来做什么的?”
从这些父母教育的言行来看,不少父母在教育中喜欢骂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骂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孩子年纪越大,父母对孩子就越是挑剔。因为父母会以为孩子越大自主性就越强,自己要通过“骂”来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要骂出自己做父母的权威来。可父母们不知道孩子的心智发育是不成熟的,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最先是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判断。父母的这些言语往往对孩子起一种负面的暗示,父母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就会烙下了“我不行,我的头脑没有人家的灵活”的印记。以后孩子每当尝试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真的很笨,还是不去做了。”这样,父母就在无意识中,把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慢慢地植入孩子的心理,自信在孩子身上渐渐地也就荡然无存了。
更多的父母看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他们往往是看孩子的成绩。有时,孩子不是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智力基础,而是孩子被骂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学习,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好的成绩了。可以说,孩子因为学习成绩挨父母骂得最多,父母因孩子学习也会骂得最卖力。有时候,这种骂又是毫无道理的,而对孩子的毒害又是很大的。
比如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下来后,父母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便骂孩子:“你怎么那么笨?怎么刚刚考了个及格?真丢人!”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不是努力探寻造成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往往只是盯着事情带来的后果,然后简单地以“你真笨”之类的话来批评。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知道这句话与夸孩子真聪明的后果一样大。因为此时孩子脑子里想的是:父母既然认为我笨,那我考个及格分也很不错了。也就习惯地把考试不理想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自己的“笨”上,当然孩子也就不屑去考虑考试失败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下次考试考了五十分,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因为孩子认为反正自己也够笨的,所以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孩子既没有信心也缺乏进取心,慢慢地也就真的就变笨了!
专家对一群父母以为很笨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孩子以往的成长情况进行详细咨询,最后发现这些孩子其实不是先天智商有问题,而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认为孩子很笨,所以就疏于调教,平时教训孩子时也是口无遮拦,给孩子的心灵的伤害和刺激非常大。有人问这些孩子:“你最讨厌爸爸妈妈说你什么?”孩子回道:“我家里人总是好骂我,并且说我笨!”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头脑不聪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非常令人痛惜的。这是父母的悲剧,更是孩子的悲剧。
2.老师用“暴力”的方式教育
中国的封建教育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平等,正所谓“师命不可违”。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很多老师素质存在问题,他们把更多的孩子“管死了”,这使得在中国更多的学校里,是众多的“笨蛋”在给极少数“聪明人”“陪读”。这种现象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里尤为突出。在一些父母的眼里,老师是一个专业的教育者,他们可能会解决很多有关孩子的难题。父母对老师的这种看法确定以后,当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就会把原因归结为孩子的“不聪明”。其实,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笨,而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多数的孩子真的很笨吗?其实专家研究发现,多数孩子是聪明的,笨的是少数。孩子在学校表现不聪明,很多是老师暴力压制的结果。
(1)老师的“体罚暴力”
在学校里,我们不难看到老师体罚学生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初中的学校里最多。这样的老师是在用暴力来管理班级,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压制作用。这使笔者回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那时的孩子天天都在老师的“高压政策”之中。同学基本上就没有不听话的。因为老师总是准备着一根戒尺。哪个学生要是做错了题就要挨一戒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孩子敢于发挥自己的智能,所以都显得很愚笨。久而久之,一个班里也就会全都是笨孩子了。老师用暴力来管理班级,很多老师有着自己的理由:像“严师出高徒”的理论,像“不打不成才”的口号等,这些在农村中学的老师中普遍存在。也许有人会说,体罚孩子已经被教育主管部门严令禁止了!其实,很多老师仍然在暗地里体罚孩子。
(2)老师的“语言暴力”
近年来,随着师德建设的加强和家长的反对,教师体罚孩子的现象大大减少。但很多老师却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孩子进行“心理惩罚”。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来看,这种危害更大。语言暴力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敏感、不稳定。有关统计发现,百分之五十一的小学生、百分之七十二的初中生、百分之三十九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了心理伤害。小学生们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使他们“伤自尊”“害怕老师”等。初中生则认为“受到老师侮辱”“伤自尊”这使自己想“自残、自杀”等。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不良的状况下,孩子的心理发展可能步入灰色地带,走下坡路,形成自卑、抑郁的心情,更谈不上智力有什么好的发展。
(3)老师的“冷暴力”
在学校里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把犯了错误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放到教室的后面进行冷处理,专家把类似的现象称为冷暴力。老师对学生的冷暴力,是对学生的一种有意识的忽视,是对学生心灵的虐待。冷暴力对孩子内心的伤害,可以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心理学家研究显示,遭遇精神虐待的孩子在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上比遭受体罚的孩子更低。“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这样就会变笨了。
体罚疼在身上,冷暴力伤在心上。事实上,冷暴力比肉体上的惩罚更让学生受伤害。一个孩子被老师判到了差生的等次,这个孩子就会因此倍感抑郁,甚至不肯去学校。这让人们想起了少年的三毛因为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责骂,敏感而自尊的三毛因此患了自闭症,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待就是七年,再也不愿去学校;直到成年,三毛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
所以,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很好的表现,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在经受着老师的暴力。要使孩子聪明起来,教育的第一条就是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个性。孩子没有尊严、没有个性也就没有了创造精神,这样的孩子当然会显得很笨了。
3.很多名人小时候也很笨
一个孩子聪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换句话也就是说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父母在判断孩子的聪明与否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对每一个孩子都应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孩子,重在寻找和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孩子的潜能。父母不要只从某一个方面去考察孩子,然后就武断地得出自己的孩子很笨的结论。在这里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名人小时候也很笨,希望父母把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对照一下,这样就能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有这样一个孩子,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他才“咿呀”学语。后来,就连比他小两岁的妹妹都已经能同别人交谈自如了,而他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孩子,父母开始忧虑。后来,在学校里,他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他反应的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孩子真是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这个人就是小时候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可以这么说,现在孩子的表现要比爱因斯坦小时候聪明得多,但是,他们不但不能成为一个伟人,而且渐渐地还会被人看成头脑愚笨的人。其中的原因,要么就是大人对孩子智商判断的失误,要么就是父母和老师后天的培养没有跟上。一些小时候愚笨的孩子,长大后能有着非凡的成就,可见,后天的教育培养才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因素。
英国作家钱伯斯先生创办了一个世界知名的有关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的专业杂志。1982年,因为他在儿童阅读领域的重大贡献,钱伯斯和他的妻子共同获得了由英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法吉恩奖”。可钱伯斯先生在5岁时还不识字,直到9岁才会学会自己读书,上学8年后还没法通过语法考试。就是一个用英文写出来也不过300个词的故事,他从5岁时就捧着它看,直到8岁他还有兴趣看它。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算术成绩一塌糊涂,以至于他每个星期都要挨老师的揍。他的小学、初中的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发育迟钝”。后来的钱伯斯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他后天努力的结果。在古今中外的大家当中,小时候很笨的人不在少数。牛顿的小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牛顿家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牛顿非常喜欢他们。牛顿为了两只猫出入方便,就在墙角挖了两个洞:一个大洞和一个小洞。他的母亲走过来说:“牛顿,你干吗挖两个洞啊?”牛顿说:“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母亲笑道:“傻孩子,小猫难道不能钻大洞吗?”一个未来的大科学家,居然没想到小猫也能钻大洞,你说牛顿笨不笨。
所以说,自己家孩子看起来很笨,这并不代表孩子的前途没有了希望。有时候孩子的愚笨表现可能就是“聪明”的开始。他们是大智若愚型的孩子。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小的时候,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傻瓜。镇上的人常常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五分的硬币和一角的硬币同时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有人对他说:“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所以,无论孩子是真笨还是假笨,这对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决定的原因,关键是看孩子后天的培养。父母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就算孩子是聪明的,他也会默默无闻地过一生;如果父母不管孩子聪明与否,都对孩子用心地培育,不敢说他会成为牛顿或爱因斯坦,但至少不是一个令父母失望的孩子。
4.孩子的聪明各不同
常听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聪明。这些父母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往往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在父母的眼里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种错误往往会扼杀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因为孩子聪明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处事灵活,待人有礼适度,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有的孩子动作灵活,各种运动其他孩子不行,他都行,这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有的孩子学习灵活,不靠死记硬背,听了就会,很是聪明。如果聪明和学习刚好能够画等号,也就是说孩子的聪明正好表现在学习上,这样,父母就很容易发现孩子是聪明的了。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聪明定在他的学习上。父母不明白孩子聪明有聪明的“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聪明“点”在哪里。
笔者在北京有两个学生,一个叫舒启海,一个叫刘定。舒启海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专业。在家乡的人都说舒启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当年这个孩子是县里的状元。刘定高中毕业以后就来到了北京打工,他没有考上大学,现在某一家大公司做销售工作。在一些人的眼里,刘定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一次,笔者请这两个孩子吃饭,相约的地点选在离北大不远的一处叫上元居的餐厅。刘定很快就找到了上元居这家餐厅,如约而至。可舒启海却不能找到,尽管笔者把上元居的方位跟他说的很清楚了,最后还是笔者在离餐厅300米的地方把这个孩子接了过来。更有意思的是,第二次吃饭时,舒启海还是找不到这家餐厅。刘定如约而至,我不能就此判断他有如何聪明,但看到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他,在公司的业绩那样好,笔者判断,刘定在销售方面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舒启海找不到这家餐厅,说明方位感知能力较差。如果从方位感来考察孩子的聪明与否,那舒启海肯定也是一个笨孩子。所以,特别是父母,不能从某一个方面去判断孩子是笨还是聪明,因为孩子的聪明之处是各不相同的。
在中国斯诺克台球公开赛上夺冠的丁俊晖,一举打败7届世界冠军得主亨得利,18岁的台球小将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被人们称为“神童”。如果把今天的这个神童放到学校里的课堂上去衡量,那他肯定是一个“笨蛋”。丁俊晖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不好,他对学习也没有兴趣。一心希望能玩台球,以至于学业荒废了不少。丁俊晖台球方面的天赋被发现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台球爱好者。据说,他的父亲在和朋友玩台球时,被对手做了一杆很棘手的斯诺克,父亲不知如何解决。站在一边不到十岁的丁俊晖不屑地说:“这还不简单!”父亲没好气地说:“简单你来。”反正这杆斯诺克解不了也就输了,父亲把杆扔给了丁俊晖。没想到的是,丁俊晖不但解了对手所做的这杆斯诺克,而且还一杆清盘,奇迹般地替父亲赢了对手。后来,丁父为培养儿子成为斯诺克冠军,一家人背井离乡,甘愿倾其所有到英国去练球。丁父抓住了孩子在台球方面的聪明,成就了神童丁俊晖的成功。丁俊晖在初一就辍学了,他的父亲丁文钧说了这样一段值得做父母深思的话:“我认为孩子都有着不同方面的聪明,这正给所有家长多提供一个选择方向,不能刻意去追求文化的学习,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学习不行就是愚笨的,要善于发现孩子聪明的那一部分,并加以引导,这样孩子才会有出息。
孩子的智力就像一个多面体,他在各个面呈现的是不同的色彩,有的面是灰暗的,有的面是平淡的,有的面是光彩夺目的。父母要知道,孩子聪明的显现就像这个面,我们不要因为看到孩子灰暗的一面,就对孩子妄下断语。
探究事情实质
1.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忽视
在前面提到过,人们总是发现“聪明”的人是少数。在一所普通中学的班级里,学习好的没有几个,大部分孩子都很“笨”。但是,很多父母和老师不难发现,这些笨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透露着一些灵性,你根本看不出他有多么笨,但一坐在课堂上就变成了傻子一个。如果父母了解了多元智力理论,父母就会理解这种现象了,也不会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而担心了。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加德纳认为,人类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根据加德纳的说法,数学成绩好的孩子是数理智力很好。
因此,孩子的智能发展,不存在“笨”的孩子。孩子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着各自的风格与强项,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者的有效教育下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在看待孩子的聪明时应该认识到,不存在一个孩子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有一个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犹如姚明善于打球、丁俊晖善于打斯诺克、杨振宁擅长物理研究一样,我们也不能说上述人物谁更聪明,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
父母和老师觉得孩子不聪明,这也正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忽视。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高低或聪明与否。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同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因素,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由于所处环境和受教育的不同,这就使孩子主观心理活动各有不同,不同的孩子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有的温和,有的暴躁;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缓慢;有的口才不凡,有的却不善言辞……学校里不会存在所谓的“笨”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各有不同。因此,父母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人,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父母要为所谓的笨孩子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来配合孩子的智力优势,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发展。
其实加德纳的这种理论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因为我国有这样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人的能力是各有各的优势,我们不能说贝多芬、爱因斯坦、毕加索等谁最聪明,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更不能说哪一种智力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我们只能说这几种智力在个体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刘翔跑得快,郭德纲相声说得好,郎朗钢琴弹得棒……这其中的实质,不是他们有多“聪明”,而是他们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智力优势。
所以,人们眼里的笨孩子,本质上是人们对孩子智力多元化的认知不足造成的误解。多元智力理论成为许多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父母理解多元智力理论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现实意义。总之,父母应该摒弃以考试为标准的智力测验、智力评价,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通过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培育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孩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让“笨”孩子也聪明起来。
2.大人对孩子的偏见
我们的祖先在造汉字的时候,对我们都有着警示意义。你看在汉字中“人”“扁”为偏,它是在告诉人们,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了。孩子显得笨,有时是大人对孩子的偏见。偏见是一个人头脑中存在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从心理学上说,就是一个人在他心中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得都无法改变。在看待一个孩子的时候,大人往往有这样的偏见。
(1)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是笨的,成绩好的孩子智力肯定会出众。
(2)父母平庸的孩子也不会突出。
(3)哪个村子人没出过大学生,或者一个家族没出过大学生,他们的孩子也不会聪明的。
(4)父母名声很坏的孩子“不聪明”。
……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师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而后问他的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苍蝇、芝麻、污迹等。”孩子们的目标都没有离开这个黑点。这时,老师的一番话启发了教室里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眼睛仅仅盯住那个黑点?而没有看到黑点旁边的那一大片的白纸?而正是这个黑点束缚和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对本有更好的东西产生了偏见。”其实,受启发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偏见可以掩盖很多真实的东西。因此,大人们上述的这些偏见,会对一些孩子产生笨蛋的印象:一是成绩不好的往往很笨。这在前文也提到过,不再赘述。二是父母很平常的孩子,他也不会聪明到哪里去。在义务教育期间,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班级里表现好的孩子,最多的要么是村主任书记的孩子,要么是大款显贵的孩子。我们不否认这些人家教做得好,以笔者多年的探求发现,是这些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起,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平凡”,老师自然就以为他们“聪明得很”。在以后的教学中,自然对他们另眼相待。这样在老师印象中是“笨蛋”的,多是平常老百姓的子女。由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没过几年,他们就真地变成笨蛋了。还有父母名声很坏的,即使孩子很聪明,老师也会认为这种聪明是“邪”的。对这些孩子的印象像《神雕侠侣》中在武当时的杨过。因为父亲“邪”,孩子也不会“正”到哪里去,老师会在潜意识里压制孩子的这份聪明。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存在着对孩子智力认识的一个偏见。父母对孩子有了偏见,对孩子的智力评价就会打折扣,对孩子的现状就会抱怨和指责,即使有时孩子不是智力上犯的错,父母也会把这种过错当作智力不好的原因。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对自己的智力失去了自信心。孩子在那些实际上稍加考虑就能完成的事面前,也不会动脑筋了。这时孩子就会夸大自己智力的缺点,自己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教育者的这些偏见,使一些聪明的孩子变得不聪明了,从某些方面抑制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因为偏见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而教育态度又决定孩子的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教育家要在一所极普通的学校里搞调查,他让老师在一个班级里随机抽出20个被认为最笨的孩子。教育家对这20个孩子逐一进行了考察,然后从中选出9个人,他偷偷地对老师说,这9个人有不逊于爱因斯坦般的大脑。孩子之所以显得笨,是因为老师自己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这9个孩子,教育家希望老师能对这9个孩子特别对待。之后过了一年,没想到这9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更没想到的是,这9个孩子教育家并没有逐一进行考察,而是随便抽取的。因此,看待孩子的“眼光”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向两组不同的孩子先后出示同一张傻子的照片,心理学家向第一组孩子说:这是一个笨蛋;心理学家对第二组测试的孩子说:这是一个科学家。他先后让这两组孩子根据他给的这张照片,用文字来描述这个人的眼睛。
第一组的孩子是这样描述的:
他的眼神呆板无光……
第二组的孩子却是这样描述的:
他深陷的双眼充满着智慧……
从这个试验可以看出,仅仅因在事前得到了不同的提示,对一个人的评价结果就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偏见在作祟。教育者一旦有了偏见,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笨。偏见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伤害,它使一些本当杰出的孩子沦为平庸。
3.孩子的教育基础太差了
父母都知道,给孩子打一个很好的学习基础,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保证。孩子也会因此显得很聪明。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他就不会显得聪明。当然,这种成绩差并不是是因为孩子不聪明所导致的。孩子学习不好,显不出聪明来,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太差了,而孩子的聪明、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其中孩子学习的基础是一个容易让父母忽视的问题。
说到孩子的基础,父母的理解多是很狭隘的。很多父母以为,学前班是一年级的基础,一年级是二年级的基础……其实孩子的学习基础包含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正是孩子显示聪明与否的关键。这些元素包括:父母的素质、老师的启蒙教育方法、老师的素质、学校的设施等。这些都构成了孩子教育的基础。孩子看起来不聪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基础的“质量”不高。
(1)父母的教育素质不高
父母是天生的教育者吗?显然不是。在现实中,司机有驾照,教师有资格证,做生意有营业执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凭什么呢?可以这么说,很多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资质”,但他们却都在从事着教育孩子的事业。他们中间更多的是文化不高的人,即使有的父母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也很少有教育的经验。他们要么是靠传统的办法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要么就是对孩子以“养”代“育”,要么就是随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对待……这样的父母根本就不会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西方,很多父母依赖于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的父母在这方面的依赖意识还在起步阶段。因此,父母教育素质的不高,是孩子智力发展不足的原因之一。
(2)老师的启蒙教育方法落后
孩子的聪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学校时的启蒙教育。现在很多学校的启蒙教育很糟糕,就拿幼儿园来说,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在上大班的时候,就已经能达到一年级的水平了。这不是孩子有多聪明,而是幼儿园的老师把孩子智力的开发变成了纯粹的文化学习。虽然也有不少学校引进了一些西方所谓的先进的启蒙教育方式,但很多学校都是“扯张虎皮当大旗”。他们买一些特色玩具,建一些设施,就向外界宣传自己是××特色教育。其实内行人知道,任何一种好的启蒙教育,关键是看“人”的教育思想。如果实施启蒙教育的老师思想不转变,再好的教育理念也不会对孩子起到作用。很多幼儿园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么依然向纯粹的文化教育偏离,要么在引进教育新理念时变成了“邯郸学步”。这种状况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3)老师的素质不高
在这里,老师的素质不高不是指文化素质不高,而是老师的教育理念太陈旧。老师的教育理念直接会影响孩子潜能的开发。而现在老师的教育理念又面临着两大提升瓶颈:一是所学习的教育理论陈旧。教育专业的教材,很多都是几十,甚至上百年前的研究结果,而且都是从外国引进的教育思想。很多东西已经不再适合教育现在的孩子了。二是很多老师在岗位上教育理念的退化,他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思维定式,他们很难发掘和接受新的、有效果的教育理念。因此,很多资质很好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方法,他们的智商因此不被开发。
(4)学校的教育设施陈旧
现在很多学校硬件设施依然是“古董”的样式。教室里依然是以黑板、粉笔为教育工具,有的学校最多多个投影,而且还不常用。可以说,这种模式在西方几百年前就是这样了。在中国,教室的样子也还在近百年前的水平上。学校里的操场也就是一块空地,教育设施的陈旧往往会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一个能使孩子“聪明”的学校应该是这个样子:体育馆里的基本设施齐全,里面有各种球场,还有游泳池;有音乐教室,里面有钢琴等很多乐器供孩子学习;有光线很好的美术教室,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画法……如果孩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学校里聪明的孩子就会多起来了。孩子文化课不好,可以学美术;美术不好,可以学音乐。孩子就会找到发挥自己聪明的地方。但现实是,更多的孩子都在文化学习这样“一棵树上吊死”了。
如果说这些是孩子的基础教育,还不如说它是奠定孩子智力的基础。这种基础差的现状,使孩子原有的智商得不到开发,这就是更多的孩子表现得很不聪明的原因。
4.孩子有了自卑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总有不满意的地方,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这些意见却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吐露自己的意见,同时更是发泄着自己的不快,当然这种发泄有时还夹杂着生活的情绪。当这样的意见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也不会求上进了。这时,孩子的自卑心理就如此形成了。
自卑,简单地说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这是对自我潜能的一种压抑、对他人能力的一种过高判断的心理。很多孩子看起来不聪明,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往往还会自惭形秽,感到自己就是比别人差。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不如别人,甚至是样样不如别人,常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且对周围人的言行、态度反应也是格外的敏感。
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在做一件事时,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总是先揣摩别人的心理,然后再试图迎合别人的方式或方法,因为他觉得别人比自己聪明,这样在做事时就会六神无主,他会感到这样做也不好,那样做也不合适。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自己的聪明才智,害怕在做事时失败,因而在做事过程中,只要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轻易地放弃掉,他们更无法去坚持做一件比较难的事。这样,他们在别人面前总会表现出“愚笨”的一面。可怕的是,这种愚笨又在强化着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们更多是通过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教育者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诱发和强化作用。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有很多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当孩子在学着独自解决一个问题时,父母或老师就催促孩子赶快完成;有的老师在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时,他们不会因此去鼓励孩子,而是找孩子在做这件事时所暴露出的不足。他们的本意是下次要孩子做得更好,但他们不知,这些做法多了,就会使孩子感到他总是不被认可,这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很多人往往只看孩子不足的表面,而不去分析孩子不足的原因。为什么孩子的成绩不如其他同龄人?也许是孩子缺乏信心,也许是孩子太贪玩,也许因某事使孩子出现波动,等等。教育者不去找原因、分析原因,而只知一味地把问题放在孩子不聪明上。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自己产生偏见,认为自己一定就是不聪明的孩子。于是,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就不会动脑筋了。
小铭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十分不好,小铭自进入高中后,自卑的心理慢慢强烈起来。在初中时因为成绩好,老师和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使他的心理能得到满足,因此他也就忽视了因家庭的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窘境。进入高中后,人们不再如过去那样关注他,这就使小铭失去了原来心理满足的基础——这才使他认识到了自己贫穷的家庭与其他人的差距,而小铭又过分夸大地看待了这种落差。小铭形成了自卑心理后,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他的行为变得谨小慎微。在课堂上发言犹豫不决、轻声轻音;在同学中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观点和感受,就连说话时目光都不敢和他人正面接触。因为自己瞧不起自己,于是破罐子破摔,试图采取否认现实的行为摆脱自卑等。于是,他在高中的表现不再像初中显得那样聪明了,他的表现符合所有“笨”孩子的特征。
孩子的自卑会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沉溺于失败中难以自拔,甚至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不聪明。这时,父母就要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不然,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泥潭。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父母又不知去矫正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等现象。这样,孩子即使有聪明的头脑,但表现出来的也是一个笨蛋。
教子方法
1.对孩子有教育的耐心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个叫周弘的普通工人,他把自己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个大学生,随后并成为美国加德特大学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仅仅只有初中文化的周弘,他不仅仅办起了聋人幼儿园,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论,使人在教子的道路上耳目一新。
让我们来看看周弘的教子过程,或许会让一些感到自己儿女“愚笨”的父母有所启示。
孩子婷婷是个聋哑,周弘知道,要想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首先要从治聋开始。在给孩子治聋的过程中,周弘开始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当孩子在打了5万多针还毫无起色的时候,周弘决定,自己给孩子治哑。他在教孩子认识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对着孩子的耳朵几百遍地喊。一次,在对孩子说“灯”这个音的时候,他指着灯对孩子喊了600多遍,喊了近50分钟,但孩子最后还是不明白。面对这样的困难,周弘始终没有放弃。为了让孩子发准“哥”这个音,周弘整整教了孩子三年。
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寻找最恰当教育方法。周弘知道,语言是思想的基础,于是他开始自己教孩子学习文字。周弘的家里,在墙上、地上、桌子上,甚至是在家人的身上都写满了对孩子常说的话。孩子看见月亮就给孩子写月亮,孩子笑了就给孩子写“笑”字。周弘无与伦比的耐心,使语言文字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这个六岁聋哑孩子的心里。耐心就是要父母对孩子的细腻关注。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方面,让我们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等待。这样,也许你真的会感叹孩子的潜能不可限量,孩子的可塑性巨大无比,孩子个个是天才,孩子人人能成才。可能是因为耳聋,孩子倒是更显得依赖文字,周弘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孩子六岁的时候,居然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8岁时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孩子在16岁成了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聋人研究生。周弘用耐心能使一个聋哑的孩子成了“天才”,这对今天的父母来说,在面对自己“笨蛋孩子”的时候,肯定受益匪浅。
多一点耐心,多一分收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觉醒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待孩子时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多一点耐心的期待,用耐心使孩子的智慧得以滋生。有了耐心,就不会对孩子失去信心,有了耐心,就会拥有冷静。
我们常常因为孩子的屡教屡犯而对他严加责罚,常常因为孩子的屡教不会而怪孩子是笨蛋,常常因为孩子的屡教不听就大动肝火,这种种现象的产生,就在于我们缺乏耐心。在这种状况下,孩子只会越来越笨。因此,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不管你觉得孩子有多么笨,重要的是尝试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一些亲子教育。他们即使再不聪明,一定会有他们的优点,做家长的要善于发挥孩子的优点,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往孩子的兴趣上发展,比如孩子喜欢音乐,从小就可以学一些乐器。孩子一遍不行,那就来两遍;一年不行,那就来两年。让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中慢慢地学,而不是在父母强迫要求下,让他们学得是如何如何的快。所有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于是就恨铁不成钢。其实在教育中,有一个原则很重要:就是要懂得用期待的眼光看孩子,千万不要将孩子那些独特的东西,在父母的急功近利中抹杀。
因此,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有多聪明;更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有多聪明的同时,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要耐心地期待着孩子的进步,不要试图超越自然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抱焦急的心态。特别是对待一个“笨孩子”,他更需要父母用耐心慢慢地滋养。
2.告诉孩子“你太有才了”
前面说过,有的孩子看起来不聪明,这不是孩子真的不聪明,而是孩子在自我认识上有着一定的偏差;或者说是孩子的自卑造成的表现不好。其实,这些孩子的智商是很好的,是一些其他的因素压制了孩子的智力表现。因此,父母在教育“伪笨”的孩子时,用赏识的教育方式,能激发出孩子的巨大潜能,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聪明活泼来。
对于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会认为成绩好的同学是聪明的,换言之,他就是认为自己是笨的。这样,孩子就会“破鼓乱扔槌”。孩子“不聪明”就会越不聪明。如果父母经常告诉孩子他是聪明的,这会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虽然告诉孩子“你太有才了”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五倍。这就是赞赏孩子的力量。家长都知道:如果今天夸孩子听话,第二天孩子会更听话;如果今天夸孩子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明天的字准写得更工整……这是孩子的一种特性,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孩子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会促使孩子不断地进步。
生活中更多的是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就连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他们不善言谈,行动也没有聪明孩子那么敏捷;他们往往是笨手笨脚的,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做起来会弄得很复杂……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及时抓住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说:“你真棒!”“做得很好!”“你太有才了!”,这样的话对孩子说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得到一种心理暗示:原来自己也不笨,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的肯定。这样,孩子就会不停地向这个方向努力。孩子知道主动地磨炼自己时,就会最有效果,进步得就会最快。这样,“伪笨”的孩子释放出了聪明的灵气,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的孩子也得到了锻炼。久而久之,孩子看起来就会变得很聪明了。因此不难看出,告诉孩子“你太有才了”,就是适时地去夸一下孩子。
“笨孩子”对待一个问题反应慢一些,甚至对自己所做的事把握不好,当然,他们也缺乏自信。此时,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激励。父母可以在事前肯定他们的进步,夸他们已取得的成绩,给孩子打气,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去做事。有了自信和自主,笨孩子也会很好地完成预定的事。所以,经常采用这种事前夸的方法,可以使能力稍差一点的孩子养成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这样,会激发出孩子的潜能。
“笨孩子”做事普遍缺乏耐心,常常虎头蛇尾。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做事的整个过程中,用赏识的态度欣赏他们做出的每一点成绩,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地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最后的成功。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笨孩子”经常会做出各种错事,很多时候是好心办了坏事。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因此,在他们做错了事以后,父母要一分为二地评价他们,充分肯定孩子好的一面。这样告诉孩子“你太有才了”,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质。
这种赞赏的教育方式,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潜能,更是要孩子有“我不笨”的心理。相反地,如果某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人说“我这个孩子又笨又傻,什么都不会”,如果经常这样说的话,孩子不笨也变笨了。因此,夸孩子可以增强对孩子的激励性,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正是聪明得来的,孩子就会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所以,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说你的孩子是一个笨蛋,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这个笨孩子,做父母的都要一如既往地拥抱他、夸赏他。因为孩子找到了自己是聪明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聪明的孩子!
3.发现孩子的潜能
现在可以这样告诉一些认为自己孩子很笨的父母们:不是你的孩子笨,而是你没有发现孩子聪明的地方。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即使很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孩子”,就是人们所说的“笨孩子”,这里所说的“教育得法”,就是告诉人们,要针对孩子的“潜能优势”进行教育。前面说过,有的孩子不是真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孩子隐藏了自己的优势,展示了自己的劣势。因此,要使孩子聪明起来,父母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
毕加索小时候是一个笨孩子。老师认为他根本就不具备有学习的智商,好多次跑到毕加索的父亲何塞面前,说毕加索有“痴呆症”。就连同学们也常常嘲笑毕加索:“呆子,二加一等于几?”面对这种状况,毕加索和他的父亲都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年幼的毕加索不知为什么对母亲大起来的肚子发生了兴趣。
他好奇地问妈妈:“妈妈,里面装了什么?”
“一个弟弟或妹妹。”母亲说。
“谁把他们装进去的?”
“是你的爸爸。”妈妈回答。
“那么,妈妈,爸爸是怎么装进去的?”
大人们发出了尖利的笑声,旁边的两个未婚女孩红着脸跑开了。
没有人再回答毕加索的问题,毕加索更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谁知道喜欢绘画的毕加索却用画笔描绘着自己的母亲,看到画上的妈妈挺着一个大肚子,大人们都笑弯了腰。
但是,他的父亲何塞却发现了毕加索绘画的天赋。父亲认定,自己的这个“笨儿子”一定会在绘画方面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于是,何塞就把自己这个笨蛋儿子送到当地一所有名的美术学校学习。毕加索在绘画时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力,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放下画笔。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被发现后,使这样一个连“二加一等于几”都不一定知道的孩子,却在艺术的长廊里与达·芬奇齐名。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有巨大的潜能有待挖掘,关键看父母是否能及时发现。你的孩子或许原本是一匹很好的千里马,但由于你没有及时地发现,没有及时地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原本很好的一匹千里马,因没有伯乐而默默无闻。当然,孩子的潜能和天赋更不会一目了然,而且一个孩子究竟有多少潜能和天赋,没有人能测量和估计得到。它需要教育者去发现和培养。为了发现孩子的潜能,父母要对孩子保持赏识的心态和积极的言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观察孩子做一件事或与别人交往中的特征……把这些表现记录下来,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擅长,从而来诱导他。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擅长后,别忘了给孩子练习的机会。有些父母不要孩子做事,父母把孩子的表现机会“洗劫”一空,这样,父母就无法让孩子显现优势。
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只运用了其潜能的10%,并称这一观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潜力,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每个孩子在聪明面前都是平等的。
福楼拜小时候开始说话较晚,上学后又总是学不会写字。父亲看到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便认为他是个“笨儿子”。于是福楼拜只读完了义务教育。父亲想让儿子继承他的医生职业,就整天不离左右地看管他用功,但儿子的学习还是很糟糕。18岁时,当父亲知道福楼拜没有当医生的愿望时,便又逼迫他去巴黎学习法律。以后尽管经过多次努力,但想考进高一级学校的努力都失败了。父亲对他的前途完全丧失了信心。据说,父亲后来对他失望至极,干脆就对他放任不管了。这种放任使得福楼拜脱离了父亲的要求,发挥出他本来的才能。他闭门不出,阅读所有的文学著作,沉迷于幻想之中,然后就接连不断地创作出惊世骇俗的文学作品来。
福楼拜的成功并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恰恰相反。因此,现在的父母应该注意到:尽管我们曾千方百计地尝试使自己的孩子成材,往往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常常事与愿违。很多父母把这种失败归于“孩子太笨”,但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潜能优势是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向错了。
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形式,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孩子只有按照自己的优势运作才能成功。父母应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加以培养,使孩子获得自己的无穷发展空间,达到父母、孩子都满意的人生目标。
4.用兴趣敲开孩子智慧的大门
可以说,兴趣是孩子智慧滋生的动力。如果孩子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在这方面的思考能力。所谓的天才,他们就是对一些事物比常人有着更浓厚的兴趣而已。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西方有一位作家说过:“你必须有所爱好。因为你有所爱好,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心灵才会有所附着。”这里所说的“爱好”就是兴趣,“精神”就是指智慧。因此,要使孩子聪明起来,教育者要会用兴趣来引导孩子。
英国的布兰森中学都没有毕业。对他而言,学校的生活就是一场噩梦。因为自己的成绩糟糕透了,他经常被同学们取笑,特别是在按老师的要求当着大家的面背诵课文的时候,诵读困难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尤其尴尬。那时的布兰森没有什么自信,很多人认为,布兰森的智商一定非常低。
虽然学生生涯让他伤痕累累,但他小时候的商业头脑就已经让他显露了“企业家”的才干。一次父母送给他一个电动火车玩具,不到几分钟他就把小火车重装了一遍,这下火车可以开得更快了。布兰森规定,如果想观看火车表演,每个小朋友都必须向他支付2块巧克力饼干的“门票”。结果可想而知,一连十几天布兰森都有吃不完的饼干了。
后来的布兰森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他成了英国维珍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这是一家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年收入已超过了50亿美元。在英国媒体的民意测验中,他被评选为“英国最聪明的人”。
布兰森做不了聪明的学生,但由于自己的兴趣,他却能在企业界变成英国最聪明的人。可见,一个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面前,他就会是个笨蛋;如果在他感兴趣的事情面前,即使他智商不高,他也会通过兴趣的引导,成为一个很聪明的人。
在现实中,父母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两个孩子同时学一样东西,有的孩子学得乐此不疲,而有的孩子却半途而废。能坚持学下去的,正是因为他对所学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科学研究已证明,兴趣是打造智商的重要动力。一无所知的孩子是世界的新客,能摸摸这,动动那;能问个“为什么”;能对世界上的一切感到新鲜而有趣,充满好奇心并渴望了解这一切。那么,孩子就会对一些事继续探讨、思考和学习,他的智慧就会因此而饱满。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对一种需求的渴望,它会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动机的强弱由兴趣的强弱决定。孩子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能在施展他们的聪明智慧的同时发展智慧,显示其“巨大”的潜能,从而逐渐使自己更聪明。
小时候的达尔文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像很多有成就的名人儿时一样,很多人认为他很愚钝,根本不会有所作为。但是,达尔文从小就对各类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对昆虫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各种各样的昆虫捉回家制成标本。有次他在草丛里捉昆虫,突然发现好几只从未见过的小昆虫,由于两手不够用,情急之中,他干脆将一只昆虫含在嘴里。此时,他感到又涩又恶心,但一直坚持回到家中才小心翼翼地将昆虫吐出来制成标本。由于达尔文从小对昆虫就有一种矢志不渝的兴趣和痴迷,这使他的观察、努力有了动力。随后,被别人所认为的“愚钝”也消失了。不久他就成为全世界的著名生物学家,他的《物种起源》一书,被公认为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书中的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结论,不是一个低智商的人所能得出的。
因此,一个人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孩子就会愉快地、积极地认识事物,并自觉地对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表现出超凡的聪明才智。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生兴趣,因此发现万有引力,随后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瓦特看到沸水顶起了壶盖,从而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加快了整个地球的运转速度;爱迪生有1300多项发明,都离不开他对研究的兴趣……牛顿、瓦特、爱迪生……在后来人的心目中是无比聪明的,可能他们就是“智慧”的代名词。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聪明,全都是由于兴趣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