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胜战计
第一套为胜战计,是指即使自己处于优势,亦不可有胜算在握的高枕无忧之心。因为瞬间的疏忽往往会招致失败。所以在顺境中仍应慎重谋求策略,以达到成功之目标。
第一计 瞒天过海
【计名起源】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朝鲜。这一天大军行至海边,唐太宗看见碧海无边,有了踌躇退缩之意。这时,大将军薛仁贵请唐太宗先行休息,君臣来到一处营帐,丝竹款款,大家开怀畅饮。不久,只听营帐外风声四起,涛声如雷,唐太宗拉开帷幕一看,营帐在一艘大船上,大船已经出海了!原来薛仁贵怕皇帝动摇军心,于是就施以“瞒天过海”之计,事已至此,唐太宗也只有下定决心了。(这个典故见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原文】
备周则意怠[1],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2]。太[3]阳,太阴。
【注释】
[1]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2]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3]太:极,极大。此句意同上。
【译文】
防备得十分严密周全,往往容易松懈大意,司空见惯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阴计可用于阳事进程中,不是阳事之敌对面。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
【评析】
骗了对方却能让对方不怀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瞒”则有技巧,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瞒天过海想要奏效,以下条件不可或缺。首先,要制造一个不会引起对方怀疑的假象,这个假象要令对方习以为常,正大光明,因此对方才不会怀疑;其次,即便如此,还是要想方设法混淆对方的视听,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没有精力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稳妥。
【兵家智慧故事】
曹丕篡汉
曹丕承袭了父亲曹操的魏王爵位,还不满足,一心想当皇帝,但又不愿落个篡位的名声,于是演出了一场“禅让”戏。
先是让一般文官进见汉献帝,说什么自曹丕袭魏王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汉献帝应该效仿古之尧、舜,以山川社稷禅让给魏王。汉献帝不忍将祖辈创建的400年江山拱手交给曹氏,曹丕又令曹洪、曹休带剑进内宫把汉献帝挟出殿来,竭尽威胁之辞,逼他让位。汉献帝为保全性命,只得令人草拟禅国之诏,并送出国玺。曹丕一见诏书和国玺,喜出望外,立即就要接受,司马懿等一般文武劝阻曹丕,不可如此草率受禅。为了避免天下人议论,应该走一番形式,于是热热闹闹的“禅让”戏开锣了:
曹丕令人上表故作谦虚,称自己德薄才疏,请另外求大贤受嗣天位。汉献帝一见奏表,还以为曹丕是真推辞,就想趁势作罢。群臣哪里肯放过,连忙说,当初封曹操为魏王时,他也是再三推辞,陛下你三降其诏,他方才答应了。现在你也应该再次降禅位之诏,魏王曹丕肯定会应允的,不得已,汉献帝又让人二次拟了一份禅位诏书。
曹丕见到第二道诏书,倒是满心欢喜,但又不以此为足。他认为要免除后世说我窃国篡位之名,光有两道诏书还不行,应该筑一“受禅坛”,选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让汉献帝亲自捧着国玺,双手交给我,到那时就可以消除别人的猜疑和天下的议论了。一想到这里,他又写了一折,辞谢受禅的奏章。汉献帝哪里知道其中原委,见他两次推辞,疑惑不定。这时一个叫华歆的大臣站出来说:“陛下你可以筑一土坛,名叫‘受禅坛’,只集满朝文武和京城百姓,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明明白白地禅位,一来好让天下百姓黎民知道陛下是自愿禅让,二来你的子子孙孙也会正大光明地受到魏王恩泽,无人敢于加害的。”汉献帝见事已至此,只好照此办理。于是差人在繁阳定下一块地方,筑起一座三层的高坛,选好日期,举行禅让仪式。
到了那天,受禅坛下集聚大小官僚400余人,虎威御林军30万分列前后,还有无数京城百姓,先请曹丕登坛,汉献帝亲奉国玺至台上,开读禅让的诏书,群臣在坛下跪听诏书:
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读完诏书,曹丕行八拜之礼,双手接过诏书和国玺,登上帝位。大小官僚在坛下立即山呼“万岁”,朝贺新皇帝。当下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曹丕传旨,大赦天下。追封父亲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大臣华歆当即奏明魏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然将天下禅让给陛下,他就应该另作安排,望陛下明确一下,将他安置在何处?”说罢,让汉献帝到坛下跪着听旨,曹丕当即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当日就要起行赴任。华歆手按宝剑指着汉献帝,厉声喝道:“立一个新皇帝,废一个旧皇帝,是古来就有的常理!现在的圣上仁慈,不忍加害于你,还封你为山阳公。你快打点行李,今日就离京,不是朝廷召见,不许你回来!”此时的汉献帝打落门牙只好往肚里咽,无话可说,只好叩头谢恩,上马离去。坛下军民等人见此情此景,也是伤感不已。已是喜不胜收的曹丕情不自禁地对群臣流露的第一句话是:“所谓舜、禹禅让,我现在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来,从曹操起,就把汉献帝玩于股掌之中,要立则立,要废则废,到了曹丕;废掉一个献帝,自己称帝,似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政治斗争是复杂的,为避免当时者的议论,也为避免后人的责难,使出一条“禅让”的谋略,热热闹闹地假戏真做,以达到混淆视听,欺骗舆论的目的。局外人或者不知道个中原委,还信以为真的,或者不大愿意接受的事实,经他一宣传一鼓动而改变了态度。如果撇去曹丕的政治目的,不去说他,单就他制造假象,假戏真做以迷惑人的计谋而言,从商者倒是可以得到一些启迪的。
鸡鸣狗盗,孟尝君平安脱身
瞒天过海在紧急时刻可以救命,不过要你舍得自毁形象。孟尝君去秦国谋发展,却被秦王拘留,即将被谋害。孟尝君听说秦王有个受宠爱的妃子,于是派人去疏通门路。这位妃子开价说:“我听说孟尝君有一袭白狐裘,是天下驰名的宝贝,如果能送我,我就替他说好话。”孟尝君确实有白狐裘,但是已送给秦王做礼物了。这时他的一个善学狗叫的门客就学狗叫做掩饰,趁着夜深人静之时翻墙越壁,把白裘偷了出来。得了宝贝的妃子在秦王面前大赞孟尝君,秦王果真放了孟尝君。由于怕秦王后悔,孟尝君不敢久留,一行人都急要出关,连夜出奔到函谷关。但是按照律令,每天鸡鸣才能打开城门。这时一个会学鸡叫的门客学做鸡鸣,才学了两三声,满城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守门官吏便开了城门,孟尝君这才安全脱身。
王羲之保身
举世闻名的王羲之,也曾经靠瞒天过海保全性命。在他十岁时,因为聪明伶俐,深得大将军王敦的喜欢,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但是王敦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他想推翻东晋的皇帝,自立为君主。
有一天,王敦起得很早,他的一个部下进营帐和他谈论造反的事情,王敦忘了王羲之还在自己的帐中睡觉,两个人便密谈造反的事情。王羲之则将这逆谋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大惊失色,继而猜到王敦回过神来之后一定会杀自己灭口。
果然,王敦突然想起自己的营帐里还躺着个十岁的王羲之,则立即恶向胆边生,杀气腾腾进营帐要了结了王羲之。结果掀被一看,王羲之鼾声如雷,满脸都是鼻涕唾沫,连被子都弄脏了。王敦一看认为王羲之睡得非常沉,肯定没有听见刚才的密谋,所以最后就放过了这个小孩子。但这其实是王羲之急中生智,自己抠喉咙干呕,并将脏兮兮的黏液涂在脸上装成熟睡的样子,这才险中逃身。
梁山好汉妙计闻名天下
人们常说“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原因何在?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行家们自认司空见惯大场面,对很多习以为常的环节疏于分析,最终导致失败。
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冈》中,七条江湖好汉上演了一场瞒天过海的好戏。梁中书派出了得力干将青面兽杨志作为押运财宝的负责人。杨志是什么人?他出身于将门,是著名的杨家将的后代,武功高强。最重要的是他在家道中落以后,一直在江湖上行走,对于江湖上鸡鸣狗盗、杀人越货的勾当非常了解。押运财宝这一路上杨志非常谨慎,一般的江湖人物想要在杨志身上下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杨志在观察了几个“贩枣客商”饮酒的反应之后,还是乖乖喝下了蒙汗药酒,眼睁睁地看着财宝被人劫走。
为什么老江湖也会马失前蹄?就是因为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虽然吴用几个人喝了酒没有蒙汗药发作的迹象,但是并不代表杨志自己喝的酒没有问题。晁盖一班人把水瓢夺来抢去分散了杨志的注意力,加之杨志把别人喝了酒是否有反应作为标准来判断有没有陷阱,最终为经验主义付出了代价。
同样的计谋在《水浒传》中比比皆是。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也是瞒天过海的典型。宋江通过扣押朝廷钦差,获得全部官府仪仗的情况下,把梁山好汉全部化装为朝廷命官,从而大摇大摆进入华州接受地方官员的参拜,最后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近距离突然发难,一举杀死地方官员,从而解救了鲁智深和史进。
梁山在山东,华州在陕西,何以一群起义者浩浩荡荡穿州过省而又没有被发现?原因就在于没人会怀疑官府就是义军,因为官家的派头大,很难模仿,因此任人穿了官服四处行走。加之他们还持有官府送给华州的异宝金铃吊挂,这宝贝“浑身打就,五彩壮成,双悬璎珞金铃,上挂珠玑宝盖”,这些伪装的掩饰都使他们的身份丝毫没有受到怀疑,如此轻易地袭击了华州。
假作真时真亦假
瞒天过海要瞒得住别人,就要把假戏做真。假戏真做,真的都可以变成假的。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一回中,就上演了一场弄真成假的故事。在南宋都城临安有个大盗叫“我来也”,他在偷盗事成之后都会在墙上写“我来也”三个大字,被他光顾的人家见字后,方才知道家里失窃了。由于他手段高明,又很难被抓获,临安城里的受害者纷纷告状。
临安府尹派衙役严密抓捕,终于捉到了他本人,但衙役们还是不能确定,于是便将其押解到临安府。府尹升堂,“我来也”却一口咬定:“小人是良民,并非什么‘我来也’。因为衙役们没办法向您交差,于是拿小人来冒充。”府尹一时分辨不清,只得把他收监。“我来也”入狱后,便对狱卒道:“按照惯例,我进了监牢应该送给您一些‘保护费’,但是我入监时,身上之物都被衙役们搜去了。现在只有一些银两,但在岳庙神座的破砖下,算是我送予您的拜见钱。您烧香时将其取回去吧。”狱卒似信非信,但还是去了岳庙,果然得了一包银两。狱卒大喜,于是对“我来也”照顾周到。一天,“我来也”又对狱卒道:“小人承蒙哥哥盛情,无可报效,还有一些东西在某处桥垛之下,也算小人一点敬意,哥哥去取吧。”狱卒按照他的指点取了来,越发将“我来也”视为手足。
一天晚间,狱卒买酒请“我来也”。他趁着酒劲对狱卒说:“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今夜三更,我想回家去看一看,五更就回来,哥哥放我出去一下,不知可否?”狱卒得了他许多东西,也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狱卒放他回去。天刚亮,狱卒醉酒还没睡醒,“我来也”已从屋檐跳下来了。狱卒很佩服“我来也”的信誉。“我来也”说道:“哥哥放我回家去看看,为答谢您的关照,已有小小谢意留在哥哥家里。”狱卒回到家中,妻子说:“昨夜梁上忽然掉下一个包裹,而且包里面都是金银器物,难道是天赐予我们的?”狱卒情知缘故,又谢了“我来也”。
第二天府尹刚刚升堂,就有很多人纷纷来报案,说是昨夜家中失了盗,墙壁上都写着“我来也”三字,恳求大人捉拿“我来也”。府尹心里想道:“前日收监的看来不是真的‘我来也’,真的‘我来也’还逍遥法外。”于是叫狱卒把“我来也”放了。
狱卒思前想后,心里明白放出去的就是真正的“我来也”,他很佩服“我来也”的神机妙算,但由于受过他的重贿,加之害怕自己担责任,于是也不敢将此事说破,所以“我来也”就这样瞒天过海地逃过一劫。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计名起源】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以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八万援助赵国。孙膑趁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都城,本土兵力空虚,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扑去。魏军闻听老巢起火,急忙回军救援,齐军于桂陵伏击魏国军队,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本计史实最初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1],敌阳不如敌阴[2]。
【注释】
[1]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本句意思是攻打力量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敌人的力量而后再打击它。
[2]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阳,强盛的。阴,衰弱的。本句意思是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打击气势衰落的敌人。
【译文】
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击敌军的阳刚部分,不如攻击敌人的阴弱部分。
【评析】
妙计的效果常常令人击节赞叹,然而计策的运用却有其内在条件。“围魏救赵”的实施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施计者需要有过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有广博的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发现对手的弱点;其次,此计对于实力略处下风的一方尤为有效,弱势者要耐得住性子,后发制人;再次,施计者不能只满足于解围,要有更远的打算,通过调动敌人,最终打击敌人,这需要远见和勇气。
【兵家智慧故事】
景阳摧盟巧解围
战国时期,齐、韩、魏三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危在旦夕,便派太子到楚国救援。楚王与燕王交好,立即命景阳为将,率兵以解燕国之围。
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冲上前线,同三国联军对阵固然可起支援燕国的作用,但楚国的军队并不十分强大,贸然向三国联军发起进攻,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聪明的景阳没有直接发兵救燕,而是选择了三国军队中最为强大,而后防最为空虚的魏国作为敌手,用一支精干的轻骑军偷袭魏国的雍丘,结果很轻松地便取得了胜利。
在魏国的城镇中,雍丘虽然不算一个显赫的城市,但一旦被楚军夺去,国内的民心开始混乱,前线将士的士气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攻燕的作战中,魏军由于思乡心切,作战也不如往常那样积极勇敢了,这就间接地支援了燕国。
攻占雍丘后,楚王十分高兴,准备重赏为他开疆拓地的将领,然而景阳却坚持要将雍丘作为礼物送给宋王。楚王十分恼怒,派人前去质问景阳。
景阳回答说:“本来我们此次发兵目的,是去救助燕国,解燕国之围的,怎么可以为了区区一座小城而使亡国的危险降临到楚国的头上呢?”
来人不解,问:“难道我们占据一个小城就会亡国嘛?这实在是危言耸听。”
景阳不急不躁地答:“表面看来,我们攻占雍丘,一方面援助了燕国的正面战场,一方面又多占有了一座城市,可谓一举两得,可如果这样做,祸事也就临头了。楚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力殷实,但与齐、韩、魏三国联军来比,实力还是处于下风。魏国见楚国乘机夺去一座城市,必不甘心,肯定回师声讨,如到那时,燕国战乱刚息,必不能有援于我,我们将独力同三国联军作战,难道我们就没有战败的危险吗?一旦战败,国家还能够存在吗?这怎么是危言耸听呢?如果我们把它送给宋国,宋国的国君肯定十分感激我们,因为他们早就垂涎这座城市。如果我们有难,他们还会发兵援助我们,除了这样做,难道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来人心悦诚服,回去如实向楚王做了禀报,并将雍丘送给了宋国。
果然,没过多久,三国联军便罢兵不再攻打燕国,转而攻打楚国。魏国的大军驻扎在楚军的西边,齐国的军队驻扎在楚军的东边,楚军的后路也被阻断了,形势十分危急。
胸有韬略的景阳再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他采取了联齐打魏、声东击西的战略,白天晚上,景阳不断派出使者假意前往齐军的营地进行谈判,每次去都大事张扬。白天去时驾着马车,带着丰厚的礼品,晚上去时则点燃灯笼火把,同时也派疑兵来往于楚韩两军之间。三国的军队看到后,都以为另外两国的军队在同楚军谈判,害怕盟军做出不利于己的行动,齐军首先撤兵,紧跟着韩国撤军。最后只剩下魏国一支军队,他们看到孤掌难鸣,而楚军又难以攻破,只好言和罢兵。
就这样,景阳多次巧妙的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不但替燕国解除了灭国之危,还机智地使三国联军不战而退,在历史上,这是极为成功的战例。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竞争求胜乃人之常情,但求胜之道却因人而异。有些人爱逞一时之勇,贪一时之快,迫不及待地与对方展开针尖对麦芒的搏击,这样常常置胜负于不测之地。围魏救赵的精髓就在于避实就虚,进攻敌方的薄弱环节,这往往是一种达到最佳战争效果的高效方式。公元前354年孙膑导演的桂陵之战,确实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高明的审时度势。
魏国是战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魏惠王的祖父魏文侯任用李悝推行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开始改革的国家,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魏国在战国诸国中率先强盛。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外交争夺,魏国的气焰非常嚣张,以至于围攻赵国都城一年,赵国四处求救,大家也不敢得罪魏国。
在这种情况下,前来救援的齐国固然是老牌的强国,但是在后来居上的魏国面前,基本没有优势可言。从战场的态势来看,魏军自然远离国土,但是齐军也是劳师袭远,双方都面临着后援不足的问题。当时齐军有八万,魏军也有八万,如果长途奔袭来到邯郸城下,则魏军以逸待劳,这是典型的“敌阳”态势,成败未卜。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转换思路,让魏国军队进入齐国军队的步调。所以当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交战的魏赵两国交界之地时,实际上面临着攻敌不成但后果严重的局面,因此当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时,孙膑的制止就十分关键。
孙膑的思路是给魏国军队找弱点找麻烦,打乱战场上的平衡态势。魏军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后防空虚,精兵倾国而出。所以孙膑做出攻击魏国都城的样子,魏军果然被迫离开邯郸,这就进入了孙膑的攻击火力,孙膑要的就是魏国军队在攻城不克之后又长途跋涉,这样一来就把双方的态势转化为齐国以逸待劳,于是将态势转化为“敌阴”,从而变得大大有利。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妨采取这种主动打乱对手节奏的办法。当然这需要施计人有良好的敏感性,深远的眼光和大局观,能精确地判断出敌人的弱点,确定从何处入手让敌人阵脚大乱。在孙膑的眼中,毫不设防的魏国都城大梁就是魏军的死穴。
徐庶赤壁险中脱身
围魏救赵,其实是主动挑起事端,让对手疲于奔命或失去判断,再趁乱达到目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也很常见。比如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中,被逼投降到曹操阵营却发誓不为曹操谋划一计一策的徐庶,看穿了孙权刘备一方接连使用诈降计和连环计,并预料到曹操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徐庶单单想要远离战场独善其身,也绝非易事。
从徐庶和曹操个人交往的历史来看,徐庶母亲之死,曹操有着难以推脱的责任,但是曹操对于徐庶本人却非常的尊重,也有很高的期望。而徐庶本人偏偏进曹营却一言不发,很不给曹操面子,曹操为此在谋臣面前也很尴尬。所以说在当时曹操和徐庶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但从根本上说徐庶处于弱势地位,因为曹操和他的实力不对等。一方面曹操对徐庶的忍耐会有什么样的限度,徐庶是否会落得和孔融一样的下场很难说;另一方面由于双方的冷战状态,徐庶也确实不好向曹操提出诸如身体不好想回后方休息的借口。
徐庶不得已,只好以说破连环计为威胁,向大名鼎鼎的庞统请求帮助。庞统让徐庶回到曹营之后,立刻派心腹之人在曹营中散布流言,说西凉州的韩遂、马腾谋反,杀奔曹操的大本营许都。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但是对于西凉的少数民族却没有收服。如今曹操引兵在外,最怕的就是这些人趁机作乱,因此第二天就开会讨论这件事。这时之前一言不发的徐庶站了出来,主动要承担起防守西凉的任务。曹操应该说是受宠若惊的,因为这样一个自己倾注了极大心血却不买自己账的人才,今天居然公然站出来要为自己排忧解难,曹操的高兴和满意不用多说。一方面有徐庶这样的人去防范叛军,应该会成功;另一方面自己对徐庶的一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群臣也会对自己的人才政策大加赞赏。于是曹操不假思索地拨给徐庶一部分军队,高高兴兴送徐庶北上了。
结果可想而知,当曹操的83万大军在赤壁灰飞烟灭的时候,徐庶一定是在北部边界的某处高墙深池的古城里安稳度日,置身事外。庞统这招围魏救赵计,首要的一点是契合了曹操的强者心理,曹操以宰相之尊却得不到徐庶的效忠,自然免不了恼羞成怒。而徐庶通过无中生有地制造事端,之后再表效忠,似乎承认了自己对权势的低头,反而正好救了自己。可以说是子虚乌有的大兵压境,救了徐庶险中脱身。
晋国攻曹卫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拜成得臣为大将,亲统大军,纠合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同攻伐宋国。宋成公派遣公孙固向晋国求救。然而,由于晋文公在19年的流亡生涯中,曾得到楚成王的帮助,故而不便直接和楚军作对。这时,晋文公的参谋狐偃便出了个主意,说道:我军不便直接前往救援宋国,与楚军作对,何不先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曹国和卫国呢?这两国的国君在您流亡时期都曾对您极不友好,晋军师出有名;卫国的楚丘城是楚成王舅父的领地,而曹国则紧靠楚国本土,我军攻打这两国,楚军势必回师救援,这样便可解除宋国之围了。
晋文公听从狐偃这番用计,便一面叫公孙固回报宋成公务必坚守阵地,一面则以先轸为将,率领三军人马先向卫国进军,一举攻占了卫国的五鹿城,直逼楚丘,迫使卫成公向晋国谢罪请和;接着,又挥军东指,一举攻破了曹国。这期间,楚成王讨伐宋国正是连连告捷:在攻占了宋国缗邑后,又围困宋都睢阳。这时,忽然听说晋军已占领卫国五鹿城,直逼楚丘,楚成王眼见得自己舅父的领地不保,不可不救,于是,便只留下一部分兵马由成得臣率领,继续攻打宋国,自己则亲自率领劲旅回师救援楚丘。但当他的兵马才走到半路时,又听说晋军已经攻破曹国,对楚国本土造成直接威胁了。情势紧急,迫于无奈,楚成王只得命令成得臣从宋国撤出全部人马,以确保本土安全。就这样,晋文公用狐偃的“围魏救赵”计,成功地解了宋国之围。
第三计 借刀杀人
【计名起源】
借刀杀人的谋略思想由来已久,但这种表述方式提出的比较晚。“借刀杀人”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汪廷讷的戏剧《兰祝记》“造陷”一回,其中有“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吴,这所谓借刀杀人”一句。这出戏的主要内容是写范仲淹的政敌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文弱书生,因此企图让他带兵去平息西夏叛乱,借西夏人的手除掉范仲淹。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1],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2]推演。
【注释】
[1]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军,也泛指一切可以与之结盟或加以利用的个人或力量。本句的意思是盟友的态度尚不明朗,有在旁边观望,伺机而动的意图。
[2]《损》:这里特指《易经》“损”卦。“损”的意思是减损。“损”卦的内容是说明损与益两个对立方的关系,暗含了“损”与“益”的转化可能。就像是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固然会使盟友的一方受到损失,但从自己的角度来说,盟友的损失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译文】
敌方的情况已经很清楚,而盟友的态度还很模糊,要引诱盟友出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出力,这个办法是根据《易经》“损”卦推演得到的。
【评析】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借刀杀人要借得好,对“刀”的要求很高:首先要你的盟友有切实的利益牵涉在你和第三方之间,你的对手获胜会对盟友造成威胁,或者他们两者本来就是死敌。如果没有实际的利害关系,你很难把他拖下水为自己效力。此外,这把刀要锋利。如果你的盟友不够强大,那只有你自己和对手硬碰,因为你实在无法从他那里获得什么帮助,钝刀是杀不死人的。除此之外就要看你的口才了,如何说得对方不请自来帮助你,也是一种学问。
【兵家智慧故事】
子贡能言游列国
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外交领域的千古准则。正因为有利可图,盟友才会为此奋不顾身。尽管有观点说弱国无外交,但是弱国如果能够利用矛盾,晓以利害,引大国叠相攻击,还是可以安如泰山。
春秋末期,齐国的权臣田常想篡权当国君,但是又害怕别的大臣反对自己,于是就让他们带兵去攻打邻邦鲁国,想通过战争消耗他们的力量。齐强鲁弱,形势危急。当时孔子还在世,他的弟子子贡自告奋勇,提出到齐国去说动田常,孔子知道子贡善于言辞,就同意了。子贡见到田常,就对他说:“鲁国太弱小了,你要依靠对鲁国作战来拖垮齐国的君臣,很不现实。很可能你的政治对手打下鲁国之后。政治地位会大大提升,对你有什么好处?”田常听后恍然大悟,马上请教子贡应该怎么办。子贡说:“与其攻打鲁国,不如攻打吴国,吴国是新近强盛起来的大国,离齐国也很远,攻打起来很困难。我立刻出使吴国,劝说吴国救援鲁国迎击齐国,你就有了和吴国交战的借口。”田常同意了子贡的建议。
子贡马不停蹄赶到吴国见吴王夫差,一见面就说:“齐国进攻我们鲁国,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就和吴国接壤了。齐国吞并鲁国后势力会更强大,怎么会放过吴国呢?大王不如解救鲁国,这样既获得了救助弱者的名声,又阻止了齐国的扩张,有什么不好的?”吴王很同意,但是又担心自己的仇人越国会趁自己出兵攻打吴国。子贡又赶到越国,劝越王派兵帮助吴王攻打齐国,以取得吴王信任,这样就会让吴王不怀疑自己,以便将来报仇消灭吴国,越王答应了。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一定会要挟鲁国,于是他偷偷跑到当时中原的霸主晋国,向晋君陈述利害关系:吴国如果败齐服鲁,一定挑战晋国的权威,不如加紧备战防备吴国获胜。
吴王夫差亲率大军攻打齐国,齐军大败。夫差获胜之后果然二话不说攻打晋国。不料晋国在子贡的提醒之下早有准备,吴军吃了败仗。为了自救,子贡游走于齐、吴、越、晋四国,利用国际关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借吴国之刀教训了齐国,又借晋国之刀压制了吴国的骄狂。
袁术坐山观虎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讨卓联盟解散后,回到各自领地的诸侯便开始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混战。
当时正值灾年,中原一带除刚刚诈取冀州的袁绍和荆州的刘表外、均处于缺粮,乏草之困境中。
兵据南阳的袁术听说袁绍得了冀州,便以兄弟情分向他求援几千匹马以充军力。袁绍考虑自己难于驾驭袁术,便拒绝了他的请求。自此,他们兄弟间便不和睦起来。袁术被困无奈,又向邻邦刘表借粮二十万斛,刘表讨厌袁术刁蛮无赖,知其言而无信,也未应允。继而袁术又怀恨于刘表。袁术碰了两个钉子之后,想自己率兵外出掠夺,但又力不能及。于是便想用“借刀杀人”之计去削袁绍、刘表之势,以解心头之恨。拿定主意后,便写了一封密书,遣使过江去见孙坚。
原来,他想起当初联盟解散时,孙坚私匿汉代玉玺回江东,途经荆州,刘表曾奉袁绍之命率军拦劫。孙坚因此必然恼恨刘表,可借端生事鼓动孙坚去伐刘表。
使臣过江向孙坚递上袁术的书信。孙坚接过来一看,只见信中说:“前者刘表截路,乃吾兄本初之谋也。今本初又与刘表私议欲取江东。公可速兴兵伐刘表而取荆州。吾伐本初而取冀州,切勿误也!”孙坚看罢,切齿地说:“可恨的刘表,当初你断我归路,现在我不乘机解我心头之恨还等何时?”说罢,便欲起兵。大将程普劝他说:“袁术这小子诡诈多端,他的话怎么能信?”孙坚说:“即使他不来信,我也早欲兴师雪恨的,也不需要他来助我。”这时,孙坚的弟弟孙静又劝他说:“现在海内大乱,各霸一方,独我江东还算宁静,怎能因一小恨而起重兵呢?望兄详察。”孙坚说:“弟弟毋需多言,吾纵横于天下,有仇岂可不报,有恨岂能不雪?”于是便率军向荆襄进发。一举攻克了樊城、邓城,直逼襄阳城下。
袁术见孙坚出兵所向无敌,心中阵阵暗喜,只待刘表气息奄奄之时,他也从中渔利。岂料,孙坚在攻打襄阳时,由于轻敌误中敌方埋伏而中箭身亡。
史思明借刀杀人
史思明是少数民族突厥人,本名率干。据史书记载,他从小就瘦弱不堪,头发几乎全部脱落,而且驼背弯腰,单肩上耸,眼睛鼻子长得都不是地方。长大以后,他的相貌变得好看一些,以作战勇猛、足智多谋而闻名远近。
公元736年,史思明因欠官府债款走投无路,逃至北边的奚族地区,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奚族人想杀死这个外地人,可史思明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奚王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就惹下了灭族的大祸。”奚王信以为真,于是以贵宾的礼节接待他。
奚王畏惧唐朝的势力,决定派100人随史思明去朝拜大唐皇帝。史思明对奚王说:“你派去的人虽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浅薄之徒,这样的人怎能去见大唐皇帝呢?我听人说,你手下有一个才华超群的琐高,何不让他去呢?”奚王听从了史思明的意见,让琐高和他手下的300人跟随史思明去朝拜大唐皇帝。
这一行人快到卢平的时候,史思明先派人见卢平守将裴休子,煞有介事地报告说:“奚族人派来的精锐将士马上就要到了,他们嘴上说是朝拜天子,实际是来偷袭卢平,你应该做好准备,不等他们动手就干掉他们。”
裴休子相信了史思明的话,在奚族人进入卢平后,将琐高手下的300人杀了个一干二净,单单留下琐高。
史思明把琐高押送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硅那里。张守琏见奚族人中最有才牟的琐高被捉来了,非常高兴,认为史思明为唐朝立了大功,当即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对史思明大加赞赏。从此,史思明得到张守硅的器重。
在张守硅的保荐下,唐玄宗召见了史思明,还给他赐座,同他交谈,称他是世间奇才,并授予他大将军、北平太守的职务。
史思明在与奚族人的斗争过程中,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利用卢平守将裴休子杀死奚族士兵,献上才华出众的琐高,令节度使张守硅刮目相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史思明借刀杀人之举竟使他官运亨通。
宋太祖智杀敌臣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
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肇,宋太祖认为林仁肇是宋朝灭南唐的一大障碍。可巧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其弟李从善前来朝贡,宋太祖忽然心生一计,当即热情款待李从善,并把他留下任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不敢违命,只得报告李煜。李煜也不知宋太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好想通过李从善探听一些宋朝的情况,便同意他在宋朝任职。宋太祖又派一名使者到林仁肇那里,使者用钱财贿赂林的仆人,搞到了一张林的画像。使者拿着画像回来复命,宋太祖命人把画像挂在自己的侧室。
一天,李从善来见宋太祖,廷臣先把他领到侧室。李从善一眼就看到了林仁肇的画像,不解地问道:“这是我国武将林仁肇的画像,怎么会挂在这里?”侍臣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半天才说:“你已经是宋朝的人了,告诉你也没什么。皇上爱惜林仁肇的才干,下诏书让他来京城,他已经答应投降,先送来画像以表诚心归顺。”侍臣又指着附近一座华美富丽的房子说:“听说皇上准备把这所房子赐给林仁肇,等他到了京城,还要封他为节度使呢!”
李从善立即回江南向李煜报告了此事。李煜真的怀疑林仁肇心怀二心,在一次设宴招待林仁肇时,让人事先在酒里下了毒药。林仁肇回到家中,毒性发作,七窍流血而死。宋太祖听到林仁肇的死讯后,立即发兵攻打南唐,很快就灭了南唐,统一了中国。
第四计 以逸待劳
【计名起源】
《孙子·军争篇》有云:“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虚实篇》也有“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看法。用休整好的军队迎击疲惫不堪的军队,用饱食的部队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是人为造成实力差距的做法。
【原文】
困敌之势[1],不以战[2],损刚益柔[3]。
【注释】
[1]困敌之势:让敌方陷入困顿。
[2]不以战:不依靠战争。
[3]损刚益柔:《易经》“损”卦,呈现出刚柔互换的态势。这里比喻通过消耗敌人的实力,让对方战斗力下降,这样等于我方的实力自然增长。
【译文】
使敌人陷入困境,不一定都要通过使用武力,只要能将敌方的锐气消耗,己方的力量也就增长了。
【评析】
以逸待劳的关键在于,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时机。以逸待劳之计的奏效,要依赖于以下条件。首先要善于选择战争的时机和地点,在敌人的疲惫达到最高点时,在最有利于歼灭敌人的地形条件下,一举发动进攻。同时要有耐心,不到时机和条件成熟决不动手,决不能被敌人的挑战所激怒。另外,如果能有高城深池作为屏障,坚守不出,不断销蚀敌人,松懈他们的精神,则更为理想。
【兵家智慧故事】
司马懿装疯卖傻
以逸待劳,“待”字是关键。在机会没有出现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贸然出击。为了拖垮敌人,要忍得住一切挑战甚至羞辱,直到把敌人胖的拖瘦,瘦的拖垮,垮的拖死。《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就讲述了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羞辱,隐忍不战,最终逼迫诸葛亮退兵的故事。234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司马懿和诸葛亮再次交手。司马懿在谋略水平上不及诸葛亮,数次吃败仗。然而和蜀军相比,魏军的巨大优势是本土作战,后方稳固。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运输受到地形的限制并不顺畅,司马懿深知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以逸待劳,只要自己坚守不出,诸葛亮的粮草用完了自然会退兵,同时,自己也可以乘胜追击。但诸葛亮也深知自己的劣势,所以不停派人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
当时诸葛亮的身体已经恶化,自知不久于世的他就把一套妇人的缟素衣裳放在大盒之内,并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军营寨。诸葛亮在给司马懿的信里说“您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一决雌雄,像这样躲避刀箭,和妇人有什么区别?现在送您一套女人衣服,如果您还有男子胸襟,请早日决定决战的日期。”京剧《胭粉计》中就描述了司马懿在接到这套衣服后,亲自穿上衣服并搽脂抹粉装腔作势地来到阵前,扮作女人。诸葛亮的激将法没有成功,反被司马懿气得病情加重。在戏里诸葛亮唱道:“仰面朝天自嗟叹,司马懿可算得将中魁元。有刚有柔是好汉,诸葛亮比司马难上加难。思想起司马懿心中大患,不由我鲜血往上翻。”诸葛亮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纵观《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老对手多年来的交锋记录可以发现,诸葛亮很早就名震寰宇,而在那时司马懿还只是曹操手下的文学之士,只在很小的圈子内小有名气。当诸葛亮辅佐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之后,才发现对手从姓曹和姓夏侯变成了姓司马。219年,关羽失荆州。222年,刘备在夷陵遭到惨败。自此之后,刘备集团损失了一半的势力范围和数十万的兵力,蜀汉政权的实力大打折扣。在此之后诸葛亮不断北伐,其目的就在于不断消耗魏国的实力。但是由于失去了荆州,诸葛亮北伐只能依靠险峻的栈道和川陕陇之间的崎岖山路,和后方的联系不便,军粮运输非常困难。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是一种机会主义冒险,时时面临军粮不济的风险。在两军交战之际诸葛亮每每主动求战,希望速战速决。而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难处心知肚明并坚守不出,屡次用以逸待劳的计策拖垮诸葛亮,堪称识大体的英雄。
淝水之战
东晋时,长安之秦王苻坚于统一北方之后,又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向晋国进攻。以苻融为统帅,指挥九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直逼健业(即今之南京),声势浩大,苻坚曾扬言说过“投鞭足以断流”。
偏安于江南的晋孝武帝,为抵抗进犯的秦兵,乃拜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军队合计起来只得八万人。
谢玄授命之后,以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便亲身去见大都督谢安请示军机,谢安只淡淡说几句:“不必谈了,皇上自然有指示!”谢玄只好退出,再派部将张玄去请示。张玄一进门,谢安即邀他到山上的别墅去下棋,一直下到晚上才送行,半句军情都没有说。
镇守西都的江州刺史中郎将桓冲,亦担心强大的秦军压境,无法抗拒,要派三千兵马回京都防卫,谢安又拒绝了,说留此三千人马防备西境敌人。
敌军开始在各地进攻了,寿阳、陨城等要地相继失陷,赴援前线的胡彬将军,听见寿阳已陷了,只好退守于第二线在峡石一带布防。
另外,秦国的卫将军梁成等也有五万兵驻扎在洛涧地方,蠢蠢欲动,谢安和谢玄知道了,便在离洛涧二十五里路的地方下营防备。不巧,驻峡石之胡彬派人到谢安那里要求粮草,这位使者被苻融的部将捉获了,问清楚晋军的实力,知道晋军不过八万人,满心欢喜,即刻通知在项城的秦王苻坚,请来寿阳,研究总进攻计划。
苻坚到了寿阳,军事会议结果,实行向晋军招降,乃派原是晋国官员被掳之梁州刺史朱序做说客。
朱序见了谢安及各将领,道及来意及自己愿为内应的意图,并透露秦军形势:“秦军先锋梁成,乃一名有勇无谋之辈,现扎驻洛涧,攻之甚易,且亦是时候,若到了百万大军到齐的话,就难抵抗了,不如趁大军还未聚合,迅速集中力量消灭了梁成,挫其锐气,继续进击则破秦必矣。”
此进军计划经过审慎考虑,谢安即派将军刘牢之挥军五千渡水进袭洛涧,三两个回合便斩却梁成,秦军无主,全部崩溃。此战一胜,晋军士气大振,立即挥军分水陆两路向寿阳进发,屯军于淝水一带。
一晚,谢安召其侄子谢玄入见,说泰王新败,未敢轻进,想退兵又怕人耻笑,正在彷徨抉择之时,你可急攻,我要回京都,以安主上之心,以此进攻,谅朱序一定会做内应,乃稳操胜券。
此时,秦王苻坚把大军沿淝水北岸,列下阵势,晋兵也不能再进一步,形成对峙的胶着状态。
谢玄想引出敌军来打,乃遣一能言善语之军人,在淝水对岸叫敌帅苻融答话:“吾奉都督将令,拜马上将军。你深入我地,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实非决胜负之计。有种的要决一雌雄,如够胆有决心的话,可退一箭之地,让我军渡江应战,何必旷持日久,自老其师,光废粮草呢?”
苻融把这些话告诉苻坚,认为我众彼寡,即使退兵亦无大碍,且可以乘其渡江之时,拦腰截击,便下令退兵十里。谢玄见其阵脚一乱,迅速下令分两路半夜渡江,乘风势烧敌营。秦兵一见,大起恐慌,便各自逃生,在敌阵之朱序,亦煽动一些原是晋国降兵,高声狂叫:“秦兵打败了,快快逃命吧!”后面的兵士拼命逃,前面的兵士也跟着拼命跑,整个阵势大乱。晋军猛烈追杀,秦军全部崩溃,九十万大军,一晚之间损失十分之七八。
晋国转危为安,苻坚的一世之雄,经此淝水一役,英名尽丧,没过几年,终被瓜分其国。
铁木真劳战破札木合
铁木真成为蒙古部首领之后,招携怀远,举贤任能,势力一天天地强盛起来。曾与铁木真结为盟友的札木合心怀不满,寻机要与铁木真一比高低。
铁木真的叔父拙赤居住在撒阿里川一带,他经常令部属到野外放牧马群。一次,他的一群马被人劫走,放马人急忙通报拙赤。拙赤极为愤怒,只身一人前去追赶。傍晚时分,拙赤追上劫马者,把为首的那个人用箭射倒,然后乘乱将马群赶回。
原来,拙赤射中的那个人正是札木合的弟弟。札木合闻讯悲恨交加,遂联合塔塔儿部、泰赤乌部等13部,合兵3万,杀奔铁木真的营地。
铁木真得到消息后,立即集合部众3万人,分作13翼,做好迎敌的准备。开始的时候,铁木真的部队抵挡不住气势汹汹的札木合军,不得不且战且退。
在军务会议上,博尔术对铁木真说:“敌军气焰方盛,意在速战速决,我军应以逸待劳,等敌军力衰之时再出击掩杀,定获全胜。”铁木真采纳了博尔术的意见,集众固守。札木合几次遣军进攻,都被铁木真的弓箭手一一射退。
本来,草原兴兵,不带军粮,专靠沿途抢掠或猎获飞禽走兽。札木合远道而来,军粮渐少,又无从抢夺,士兵只得四处觅野物,整日不在军营当中。博尔术见敌军相率出游,东一队,西一群,势如散沙,立即入帐禀报铁木真。铁木真认为时机已到,遂命各部奋力杀出。
此时的札木合正在帐中休息,得知铁木真发动进攻,慌忙吹号角集合部队,可是他的士兵大多数出外捕猎,来不及归回。札木合手下的12个主将因敌不过排山倒海而来的铁木真军,纷纷落荒而逃。札木合见大势已去,骑快马从帐后逃走。已养足精力的铁木真军,像砍瓜切菜一样,将在帐营中的札木合部队数千人全部消灭。
这场战斗结束后,铁木真在蒙古草原的声威日振,附近的部落纷纷前来归附。
李文忠的以逸待劳之术
洪武二年(1369年)春,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偶罹暴疾而亡,明太祖悲痛万分,追封他为开平王。明太祖诏命李文忠袭常遇春之职,发兵攻打庆阳。
李支忠兵至太原,闻报:元将脱列伯围攻大同,大同危在旦夕。李文忠对诸将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有利于战局,专擅也无妨。今天同被围,宜速去救援,若禀命而后行,岂不坐失良机?”遂引军出雁门,行至马邑,与元平章刘帖木率领的数千游骑相遇。李文忠指挥部下与敌交战,结果大败元军,擒元将刘帖木。
李文忠率明军进至白杨门,择地安营扎寨。是夜,天降雨雪,满山皆白。李文忠不敢丝毫大意,引亲兵在营外巡视,见雪地上似有行人踪迹,立即策马而还,督军前移五里后才阻水立寨。诸将问其故,李文忠说:“以前安营之处是元军伏兵的地方,很危险。今移兵此地,稍觉安全,但须严加防范,警惕元军劫营。”
果然不出所料,脱列伯派兵乘夜劫营,被李文忠部队的炮矢射退。次日天色微明,李文忠秣马厉兵,发两营军士前去挑战。此时折腾一夜的元军正准备埋锅造饭,见明军杀来,也顾不得吃饭,强打精神上马迎战。杀了几个时辰未分胜负,有人屡劝李文忠发兵增援,李文忠泰然自若,并不发兵。待元军战到疲惫不堪之时,李文忠陡然上马,率两路大军左右夹击,如泰山压顶般包抄过来,可怜饥肠辘辘的元军欲战无力,欲逃无路,个个六神无主,惊惶失措。脱列伯见腹背受敌,欲打马逃遁,李文忠赶上一枪刺中其马首,战马负痛跳蹶前蹄,将脱列伯掀于马下,遂被生擒活捉。余众见主帅被俘,纷纷下马乞降,李文忠大获全胜。
《十一家注·李荃》:中说:“敌逸,我能劳之者,善功也。”李文忠先派小股部队与敌人纠缠,把敌人搞得疲惫不堪,而大部队却以逸待劳,趁机发起猛攻,一举歼灭敌人。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计名起源】
《孙子·始计篇》有记载:“乱而取之”。徐珂在《清稗类钞·盗贼类之趁火打劫》中有相关论述:“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呵斥,则曰: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
【原文】
敌之害[1]大,就势[2]取利。刚决柔也[3]。
【注释】
[1]害:困难,凶险。
[2]势:敌人的危机。
[3]刚决柔也:出自《易经》“央”卦,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刚决柔就是乘人之危,夺取胜利的意思。
【译文】
当敌人陷入严重的危机之时,就应该乘局面混乱夺取利益。一定要利用他慌乱的时候进攻到底。
【评析】
趁火打劫,有三个条件要悉心体会。首先是你要确定这把火烧得足够大,不是癣疥之疾,能让别人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你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实施打劫。同时,你要估计好别人的救火能力,如果是龙王爷家着了火,你是没有机会在人家的地头上兴风作浪的。更重要的是,趁火打劫要会念避火诀,防止引火烧身,偷鸡不成蚀把米。
【兵家智慧故事】
华雄乘乱击孙坚
在袁绍与曹操聚集各路诸侯结盟,共同征讨董卓时,董卓的大将华雄与吕布的谋士李肃共守汜水关,抵御联军的进攻。
盟军的先锋孙坚骁勇无比,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打败华雄后,率军直逼汜水关下,一面向袁绍报捷,一面到袁术处催粮,准备攻关。
袁术听信谗言说:“孙坚是江东的一只猛虎,如果打破了洛阳,杀了董卓,如同除狼得虎,莫如不发给他粮草,以减孙坚的气势。”袁术听罢,便不给孙坚粮草。
正准备攻关的孙坚,见粮草迟迟不到,军中因缺少粮食供应,不时发出骚乱。守关的华雄、李肃得到消息后,二人商议说:“我们可乘孙坚军中发生内乱之机去反攻他。这是打败孙坚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于是下令,当夜二更造反,让军士们饱餐一顿,李肃率军袭击孙坚后寨,华雄袭击前寨。
孙坚正为军中无粮而气恼,听说华雄前来袭寨,忙披挂上马,率军迎敌。这时又听说后寨也受到了袭击。孙坚的部队本来就因缺少粮食军心浮动,此刻见情势危急,军兵四散而逃的极多,孙坚见势不妙,突围而走,在大将祖茂的掩护下,才脱离险境。在这场战斗中,大将祖茂为救孙坚被华雄杀死。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趁火打劫就是投入少,回报多,以至于被认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勾践卧薪尝胆固然可敬,然而他最终可以灭亡吴国,善于趁火打劫也是重要的原因。吴王夫差在灭亡了越国之后,一直致力于争霸中原,把吴国的势力从东南地区渗透到中原。公元前482年,刚刚战胜齐国威震中原的吴王,大会各路诸侯于黄池,想要把中原霸主的名号从百年霸主晋国手中夺走。吴国精兵倾巢而出,国内只留下老弱残兵。勾践趁机发兵进攻吴国。吴国空虚,太子战死。吴王只好火速赶回国与越国讲和。四年之后,吴国由于跟齐、晋连年开战,军队的损失很大,勾践再次发难,经过三年的消耗灭亡了吴国。
《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则是最为典型的趁火打劫。卢俊义曾经上过梁山,却没有答应宋江的入伙请求,但还是被客客气气地送下了山。可是他回到老家大名府之后,却被自己的管家告了一个私通匪类,不日即将处斩。
因为卢俊义的出身比较好,所以宋江一直想通过招揽卢俊义提高梁山的声望,所以宋江是不得不救卢俊义。但是大名府不是一般的城池,当时宋朝除了都城汴梁之外,还有四处陪都,大名府就是其中之一,国防位置十分重要,专为防守少数民族入侵。所以大名府的城防系统十分完备,高墙深池固若金汤。
为了解救不日即将被处决的卢俊义,梁山好汉几乎动员了全部的马步军队,把大名府包围得水泄不通。
但是梁山军队毕竟是农民军,虽然平日里还算训练有素,但是平原作战和水上作战才是他们的特长,战法也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应对攻城战他们毫无经验,也缺乏相关的攻城设备。城防战恰恰是官军的优势,所以只要守军把城门关闭,吊桥一扯,这样梁山一方简直毫无获胜的办法。梁山一方自然也深知这一点,除了从内部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因此梁山好汉把大队人马隐藏,派精干力量扮作猎户、僧道、货郎等各种身份的人,纷纷进入大名府,只等正月十五灯会全城出动时一起动手,杀散守军打开城门。这其中肩负着最艰巨任务的是鼓上蚤时迁,他负责放火扰乱局面。
当天,大名府的街道上人头涌动,华灯如昼,时迁在灯会上放起火来,这火使得“千门万户受灾危,三市六街遭患难。前街傀儡,顾不得面是背非。后巷清音,尽丢坏龙笙凤管。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须。绿发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城里头一片混乱,人们在街上到处乱窜,军队的调动受到了极大影响,结果梁山众人顺利打开城门,义军一拥而入,成功解救了卢俊义。
趁火打劫 投井下石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就像是着了火的庭院乱成一团,盗贼才能安然行盗。趁火打劫,就意味着不能过于拘泥于游戏规则。然而你要趁火打劫,也要有自己的本钱,如果人家有家丁护院,你如何能成功?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和王朝兴替,常常都是趁火打劫的作品。
西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为期16年的彼此征战,八个司马氏王爷你争我斗,最终都掉了脑袋。西晋是在三国混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底子本来就不厚,在长期战乱之后则遭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不幸的是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百姓卖儿卖女,流离失所。流亡人民不愿意等死,于是奋起反抗。西晋国内的局面已经不可收拾。
恰恰在这个时候,从东汉中期以来就不断内迁的匈奴族实力逐渐膨胀。当持续了16年的“八王之乱”终于在306年结束时,西晋已经到了彻底覆灭的前夜,其他割据势力也已形成。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登基后,刘渊立即进攻西晋都城洛阳。309年匈奴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西晋迁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316)长安被围,西晋已经无力抵抗,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终结。西晋的灭亡,不在天灾而在人祸,连年内战使得国家分崩离析,才会被异族所乘而毫无还手之力。
无独有偶,清朝入主中原也是这样一个路数。明朝末年,经过万历四十多年与民争利和皇族的奢侈腐化,农村破产,政府不断催逼租税。崇祯皇帝的叔叔福王朱常洵有土地几十万亩,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崇祯皇帝不可谓不勤于朝政,也有振兴大明的雄心,可惜他人格有问题,猜疑成性,宰相换得像走马灯,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揣测他的意思,没有人敢说真话,于是他的周围布满了奸邪小人。正赶上陕西旱灾,人民走投无路,开始造反。同时,崇祯皇帝又杀了明将袁崇焕。清朝从建立以来,历经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任皇帝,他们都有逐鹿中原的想法,但是由于大明朝最后一个军事将才袁崇焕的奋力抵抗而徒劳无功,所以他们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李自成、高迎祥起义军把战火烧遍了中国中北部,明朝的军队为了扑灭各地的起义,疲于奔命,国家的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军队也越打越少。起义军的内部开花让大明帝国风雨飘摇,这让在关外观望的多尔衮喜出望外。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但是农民军没有在北京坚持多久,很快上层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山海关守备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抢走了。农民军还抄了吴三桂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立刻和清朝取得了联系,表示希望向清朝借兵帮忙消灭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大喜过望,立即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多尔衮迅速赶到山海关,双方联合在山海关前展开大战,李自成遭受了出人意料的失败。清军乘胜追击,最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多尔衮曾经对拒不投降的史可法说:“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可以说,这番话还是比较中肯的。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计名起源】
《韩非子·说林上》曾经提到:“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淮南子·兵略训》有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朝杜佑的《通典·兵六》里明确指出:“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原文】
敌志乱萃[1],不虞[2],坤下兑上[3]之象,利其不自主[4]而取之。
【注释】
[1]敌志乱苹:志。神志,情绪。萃同悴,憔悴疲惫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疲惫不堪。
[2]不虞:难以猜测。
[3]坤下兑上:这是《易经》“萃”卦的结构,上卦为兑,兑卦代表水泽;下卦为坤,坤代表地。坤下兑上,就是洪水在大地上肆虐的意思。
[4]不自主:六神无主。
【译文】
敌人处于神志迷乱、情绪失控、意志混沌的状况,失去了应变的能力,就像洪水在大地上失去控制,这时要利用他们六神无主的机会加以消灭。
【评析】
正像按语所说的那样,在实施声东击西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方寸已乱,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要知道在历史上,身处险境仍能料敌自如的名将不乏其人。怕就怕对方头脑冷静,识破了虚张声势的计谋,这时不但计策不能成功,还有可能中了敌人的诱敌之。按语中的战例一攻一守,黄巾军的组织显然不如政府军严密,所以一旦被围就惊慌失措。而周亚夫是名将之后,又被汉文帝称赞为“此真将军也”,所以在大兵压境之下处变不惊,吴军佯攻东南角时,周亚夫才能识破。
【兵家智慧故事】
贾诩观行迹智守南阳
和秀在曹操率军征伐他时,见曹操势大,坚守南阳不出战。曹操亲自指挥军马攻城,一连攻了十几天,也未攻下来。
曹操心想:南阳城十分坚固,周围护城壕很深,护城河的水也不浅,这样硬攻下去是空费军力。于是下令停止攻城,亲自骑马围着城池观察。回到大赛后,令军兵集中兵力攻城的西北角。
张绣的谋士贾诩在城上见此情形对张绣说:“我在城上发现曹操绕城视察一周,他一定发现我城东南角上砖土新旧不一样,城池不太牢固,而且鹿角障碍也多有毁坏,便暗自选择那里为突破口,却明着来攻西北角。这是欲行‘声东击西’之谋,企图夜间乘虚而入。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多派百姓装扮成军士,佯装中其计,去虚守西北。选精壮将士夜间埋伏在城东南角的房屋里。当他由东南角入城时,我们用伏兵杀死所有入城敌军。”张绣依计,马上吩咐诸将去准备。
曹操见城中逐渐加强了对西北角的防守,而东南角上却显得比较空虚,心中暗想,这回张绣可中了我的计了。夜间三更左右,曹操亲自率领精壮将土,从城的东南角爬过壕沟,砍开鹿障,把松动的城墙扒开豁口,军兵见城内没有动静,便鱼贯而入。
这时,随着城内一声炮响,东南角的伏兵一齐杀向曹兵,曹兵偷袭入城本来就心虚,一见有大军杀出,手足失措,一阵就被打败,曹操也弃马而逃。
曹操攻战失利,便率军撤离了南阳。
这则将敌人“声东击西”之计,就自己“出奇匿伏”之计的战例,所以成功,是由于贾诩能够从曹操的行迹和军事动作中,正确判断敌人的作战计谋。如果判断失误则满盘皆输。贾诩的这种判断是根据自己城池东南不牢固的实际情况和曹操绕城一周后改变攻城战术的反常举动中判断出曹操是欲用“声东击西”之谋。
阴姬声东击西得凤位
声东击西,要的就是这个转弯抹角的劲头。对于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施计者从来是爱你在心不开口的,一开口则先机尽失,功败垂成。战国时期,中山王的两个爱妃阴姬和江姬为皇后的宝座展开了竞争。朝臣司马喜是阴姬的心腹,他决定推阴姬一把,以便在皇后竞争中胜出。因此他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听说赵国是出产佳丽的国家。可是我自从进入贵国的国境,进入大城小邑,就没见过什么美女。依微臣所见,天下的女人没有中山国的阴姬那么漂亮的。她的模样是帝王皇后的样子,绝对不是普通诸侯王妃的相貌。”赵王听说还有这样的女人,非常高兴,立刻提出要娶阴姬。司马喜回到中山国,对中山国君说:“赵王真是个昏君,居然提出要娶您的夫人。大王您应该赶快把阴姬立为皇后,好断了赵王的念头。”中山国君于是把阴姬立为皇后。通过正常竞争难以获得的,阴姬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得到了皇后的位置。
借剑说理成大事
《庄子·说剑篇》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文王喜好用剑格斗,国人投其所好,会击剑的人蜂拥而至。赵文王不分昼夜让他们比剑术,每年死在比剑上的剑客有数百人,就这样赵文王还不满足。这样过了三年,由于不理国事,赵国衰落得很厉害,各国诸侯都开始谋划进攻赵国。赵国太子对此十分担忧,他悬赏说:“谁能制止我父王沉醉于比试剑术,就立即赠予他干金。”最后左右大臣推荐了庄子。太子派人携重金礼聘庄子。庄子拒绝了礼金,但却与使者一道去见了太子。太子说:“我父王一心喜欢击剑的剑客,这些人头发蓬乱、乱挽发髻、帽子拉得很低,帽缨很粗,衣服紧身,吹胡子瞪眼,国家都快闹垮了。”庄子说:“给我准备剑士的服装。”
三天后庄子和太子一起见赵王。赵王说:“您有什么高见要指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听说庄子也好剑,大喜地说:“先生先回馆舍休息,我安排盛会请先生比武。”赵王为了选拔和庄子击剑的人选,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互相较量,死伤无数后从中挑选出五六人,然后召见庄子。赵王问:“先生合手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有三种剑可用。”赵王好奇地问:“哪三种?”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国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天子的首都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这种剑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怅然若失,又问:“诸侯之剑呢?”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万钧没有人敢对抗。”赵王说:“老百姓的剑又是什么样的呢?”庄子说:“老百姓的剑,全都要一些蓬头垢面,帽子低垂,穿紧身衣吹胡子瞪眼的大老粗,相互在人前砍杀,以砍断别人的脖子,挖出别人的肝肺为能事,和斗鸡没有区别,对国事没什么用。”赵文王听了很惭愧,三个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
乱敌心智巧取胜
西汉开国三杰之一的韩信,他一生的兴衰荣辱就充分证明了心态对声东击西的双方所具有的不同作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派韩信去攻墙头草魏王豹,因为魏王豹在自己和项羽之间摆来摆去。当时韩信最大的敌人不是魏王的大将柏直,而是横在面前的黄河。黄河的阻隔给了防守一方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以逸待劳地迎击疲惫的渡河大军,因此长江黄河素称天险。柏直带领的大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了渡口。韩信经过勘察发现,蒲坂的地势易守难攻,加上黄河阻隔,所以并不是理想的用兵之所。于是韩信调兵遣将,做出种种要在蒲坂强行渡河的假象,却暗中把主力部队调往夏阳,那里的防守相对薄弱,韩信渡河后绕道直捣安邑,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敌人面前,一举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但当项羽败亡之后,韩信作为辅助汉朝得天下的功臣遭到了刘邦的猜忌。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的军事才能和他作为诸侯王手握重兵的现实,让性情猜忌的刘邦寝食不安。刘邦总想找个借口除掉韩信,但是如何把他和自己的军队隔离开来是一个问题。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更为焦虑,想早点解决韩信的问题。但是韩信的威力让人畏惧,所以刘邦把自己的心腹陈平请来,向他询问逮捕韩信的办法。陈平给刘邦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主意。按照古代的典章制度,天子要定期在全国巡回视察,秦始皇就是死在视察的路上。陈平让刘邦向天下诸侯发出公告,宣布自己要到云梦泽巡狩,让天下诸侯汇集在陈国,等候召见。云梦泽就在韩信的属地,陈平料到韩信一定会按照制度微服在边境处迎候刘邦,这时他身边没有军队,可趁这个机会下手制服韩信,一定可以成功。用今天的话说,这其实就是以开会为名进行的斩首行动。
韩信加入刘邦的团队比较晚,虽然他曾经清醒地分析过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势,但是他对刘邦的帝王心术却缺乏准备。刘邦和项羽在争夺天下时没有什么资本,所以是赌徒心态。如果说胜负未分的时候他还能识才用才,那么他夺得天下之后就只是嫉才妒才了。刘邦出身于低级官吏,他的臣子们却都是六国贵族,刘邦自然担心身后的子孙震慑不住臣子,所以在生前就策划除掉一批功臣,韩信首当其冲。不是没有人提醒韩信,但韩信还是以为刘邦不会那么过分,结果他一出现,就被刘邦的卫队拿下。刘邦在韩信“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的申诉之下,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
但是韩信的命运,似乎冥冥中与这招声东击西联系起来。几年之后,汉廷的女主人终究不能容忍韩信,吕皇后和对韩信有知遇之恩的萧何上演了一出声东击西,最终害了韩信的性命。据《史记》记载,韩信想趁刘邦在外作战时造反,吕皇后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请来了丞相萧何,萧何发布请帖说皇帝在外打了胜仗,要各位臣子聚会庆贺,还特别给韩信写了私信。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韩信自然没有怀疑,结果一进宫就被吕后杀死。刘邦回朝之后还假惺惺地怜惜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