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加“戈八”,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0年2月,年届六十的陈燮中光荣退休了。从1969年6月5日上山下乡赴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算起,他已整整工作了四十一年。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峥嵘岁月为陈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历、知识和智慧,而长年累月的工作劳顿和生活上的马虎忽略也在不经意间给他留下始料不及的后果:1.75米的身高,体重却有86公斤;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这“三高”使他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血压和血糖指标很不正常:血压的舒张压往往在95以上,而收缩压也长期徘徊在150以上,使他经常感到头昏脑胀,力不从心;血糖指标也高达7.66;影响了他身体的正常功能。
怎么会把身体搞成这副样子呢?陈燮中十分沮丧,心理压力很重。退休以后该怎样生活呢?难道这样糟糕的身体将伴随他整个晚年吗?
不,不能!一定要改变现状。
他购买了很多有关健康和养生方面的书籍,经常请教有识之士,苦苦求索改变现状的答案。
机会总是向有准备的人青睐,陈燮中迎来的第一个机缘使他彻底改变了以往紧张的生活态度。
2012年10月的一个中午,陈燮中刚走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位同学就冲着他说,“燮中,你报名参加‘戈八’吗?”
“什么‘戈八’?”他没听明白。
“就是华语圈商学院第八届112公里戈壁挑战赛啊!2013年5月将在甘肃瓜州到新疆哈密的‘玄奘之路’举行。”这位同学兴冲冲地说。
陈燮中顿时产生了兴趣,开始详细地了解起了“戈八”的情况。
戈壁挑战赛是2006年由曾主持央视《经济半小时》、《对话》和《大家》节目,现任“行知传媒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曲向东先生创办的一项赛事。它以1300多年前玄奘去西天取经路过的800里流沙(从瓜州到哈密)这段路的第一段(塔尔寺至白墩子峰)为比赛路径,全长直线距离112公里。比赛分四天进行,第一天为体验日,以后的三天为竞赛日。
第八届112公里戈壁挑战赛现场局部
本项赛事定为由华语圈各大商学院EMBA会员组成的校际团体赛。每个校队设ABC三队,其中A队是竞赛队,每队限额10名队员。A队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但不允许A队以外的人帮助。B队为参赛队,队员不超过30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赛事,完成与否影响该校能不能获得“沙克尔”奖(大赛组委会为参赛各商学院B队设立的奖项,要求全体队员按时按规定到达终点方能获奖)。对B队队员考验的是意志,因为按平均每天30公里的行程,每天要走10个小时以上,全队没有退赛的,就可以获“沙克尔”奖。B队队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但不允许B队以外的人员帮助。C队为体验队,一般不超过30名队员,只参加第一天体验日比赛,然后安排大家在当地旅游。
面对这三种选择,陈燮中陷入沉思:显然,参加A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没有长跑基础,在戈壁跑不快,会影响全队的成绩;参加体验队?他觉得很不过瘾。也许B队可以尝试一下,争取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一个“沙克尔”奖。
但是他犹豫不决,思想斗争激烈,因为B队队员需要连续比赛三天,每天在烈日下、戈壁上跑步或快走30多公里。这对从未有过长跑经验,更没有戈壁徒步经历的他来说,是个艰巨的、前途未卜的考验。
到2013年5月“戈八”比赛时,陈燮中将超过63岁。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中年和老年之间的分水岭,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按这个说法他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对此,他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他知道现在联合国把60以上的群体,刚定义为“中年人”。
眼前的身体状况更使他心存矛盾。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参加挑战赛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担心事与愿违,“戈八”不仅不能强健他的体魄,反而会使他遇到猝不及防的情况。因为参赛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很大。
怎么办?整整几天,他反复思考,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但是,养尊处优、在困难面前停止不前绝不是陈燮中的性格。他回忆起年轻时支边在内蒙古边疆农场的情况:在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锄草,三江口水利工地上挖泥挑担,打谷场上扛着沉重的粮袋在跳板上行走,农忙时节在机修厂里夜以继日地修理农业机械……四年多来在边疆农场的劳动锻炼,铸就了他坚毅刚强和不肯服输的性格。加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领导的信任,同学们的鼓励和期待,使他鼓起勇气,毅然决定到戈壁去拼搏一把。他想,虽然现在的生活很好,但借着比赛的机会,可以重温艰苦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要忘却过去的岁月,不要沉湎于花前月下;此外,他早就向往奇妙浪漫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丝绸之路”,向往那里辉煌而神奇的文化,特别是瑰丽的敦煌壁画和“沙漠之舟”骆驼之路。走一次玄奘大师当年走过的道路,观赏一下玄奘大师曾经领略过的这一段风景,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于是他赶紧报名,交了培训费,开始做赛前准备。他从晨练、慢跑和快走入手,研究和体验跑步的技巧,诸如跑步的姿势、步伐和呼吸的方法等等。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陈燮中和同班报名参加“戈八”的七名同学以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报名参加ABC三个队的其他同学一起,在上海崇明岛参加了两次拉练,每次为两天。每当练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疼、想偷点懒时,一看到贴在路边的“好汉好汉、不怕流汗”,“心怀复旦梦,任我纵横勇”等宣传标语,顿时信心倍增,咬紧牙关坚持。
经过半年多的锻炼,陈燮中的体质有了明显改善,跑步的速度也突飞猛进。
2013年5月19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由复旦大学EMBA项目主办、复旦大学EMBA户外运动协会协办的“第八届戈壁挑战赛”出征仪式在复旦大学“上海训练基地”举行。红底白边的队旗上印着玄奘的头像和“理想·行动·坚持”的大字。几十名出征队员英姿飒爽,整装待发。院校领导孔爱国教授,领队是曾经参加“戈五”、“戈六”和“戈七”(其中的“五、六、七”表示戈壁挑战赛的届别)的上海有金人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路伟。他的体会是:年年走玄奘之路,年年感受不同。玄奘大师的精神鼓励着我们不断地前行,坚持、坚持、再坚持!为理想坚持!用行动坚持!
在复旦“戈八”参赛的41名队员中,A队的队员是董艺、周昌、斯晓鲁、黄春华、毛晨翔、袁奇立、钱玮、卢厉斌、李玉新和郁春芳10人。他们互相鼓励,决心夺取好成绩,为学校争光。
B队队员有孔爱国、路伟、丁威仁、张洁友、吴彩琴、应立、王柏松、刘杰、孟宪忠、黄玉琴、俞波、吴云林、马天梅、朱宏鸣、金志江、俞文杰、上官常川、陈燮中、沈湲、张应顺、田卫东、吴庭波、周嘉恺、高翔、罗瑞华、管明贤、郭紫燕、卢晓、葛燕、韦超、谈健等31人,分为四个小组。陈燮中被选为组长。他身穿队服——咖啡色的衬衣,左胸前印着“玄奘之路:理想·行动·坚持”的黑体字。“理想·行动·坚持”——这是队员们的座右铭!任何人要想取得进步和发展,首先是要有理想,高尚的理想;其次是付诸行动,坚决而有效地行动;然后就是坚持,顽强坚持直至胜利。戈壁挑战赛如此,马拉松赛如此,公司创业如此,整个人生也是如此!自年轻时去内蒙古边疆务农至今,陈燮中不就是揣着一个个理想、通过一个个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取得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成绩和胜利的吗?!
陈燮中的家人和8岁的儿子陈思越也来到出征仪式现场,观看热烈而隆重的出征场面,为他鼓劲加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的ABC三个队、约60人团结一致,斗志高昂。他们在灿烂的阳光里绽放笑脸,合影留念。
略感遗憾的是,和陈燮中一起报名参加训练的同班其他六位同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没能报名参赛。只有陈燮中不改初心,坚持参赛!
5月20日,陈燮中一行来到距离兰州1140公里的敦煌市。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接壤处的沙漠中,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部的边陲。这个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拥有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大自然的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等名胜古迹,吸引着大量旅游者。
敦煌市的形成与河西第一大内陆河——疏勒河有关。“疏勒”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域的疏勒国,是有水、水浊的意思。疏勒河是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它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的疏勒南山,在敦煌与党河汇合后,流淌过玉门关继续向西。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交界处,疏勒河的另一条支流——宕泉河在戈壁上切出数丈深的悬崖,悬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陈燮中(右一)和“戈友”们在感受浩瀚广袤的戈壁沙漠上别样的风情
先秦时期,疏勒河流域为乌孙、大月氏、匈奴所占据,游牧文化是这一地域的主流文化。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打败匈奴,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设置了玉门关和阳关。从此,丝绸之路正式贯通,把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和阿拉伯帝国连接起来,形成了世界上最长、最繁华的一条商贸通道和文化大道。
站在敦煌街头,徜徉在党河大道,陈燮中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多年来他一直憧憬有朝一日游览敦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参观凝结中华民族艺术智慧的莫高窟,领略古“丝绸之路”的壮美。今天终于梦想成真,理想实现,他非常兴奋,沉浸在踌躇满志的喜悦之中。
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不仅他自己来参加“戈八”,而且他的女儿陈思超作为长江商学院的队员,也来参加这项比赛。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女一同参加“戈八”,陈燮中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觉得非常自豪。
陈燮中(右)和女儿陈思超(左)一同参加“戈八”
还令他感动的是,他的家人都来为他助阵加油。年仅8岁的儿子陈思越不顾路途遥远、天气炎热和水土不服等困难,前来为老爸助威。陈燮中内心又一次激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参加比赛,争取夺得好的成绩,不辜负亲人的热切期望!
参加“戈八”的队员中,50%以上的队员是45-50岁之间,40%的人在30-40岁之间,只有5%的人大于50岁,而陈燮中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但是,由于他性格乐观,心态平和,虽年过六旬,却一点也看不出来。从他的体格外形和精神面貌,看上去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
5月21日,参加“戈八”的队员们游览鸣沙山,并作滑沙训练,以适应炎热天气和戈壁环境。
5月22日是体验日,行程29公里。ABC三队同场竞技,只要求完成比赛,不计成绩。队员们早上5点起床,用完早餐,乘车前往第一天的出发地——塔尔寺。
到了塔尔寺,只见旌旗招展,人声鼎沸。简短而热烈的仪式后,各队陆续出发。先是13公里的雅丹地貌,地势起伏,沟壑纵横。然后进入黑戈壁地带,地貌平坦,地面松软,但对体力消耗很大。陈燮中慢步奔跑,以体验为主,所以这一天没有觉得困难。他知道,艰苦的时刻还在后面。
在塔尔寺附近,他们自己动手,搭起了小帐篷。而大帐篷则是医务室、教练组和后勤保障组。陈燮中和队友们在帐篷里休息,准备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次日的严峻挑战。
5月23日清晨五点半,队员们就纷纷起床,吃早餐——他们自己从敦煌带来的面包和鸡蛋。8点45分,比赛开始。紧张的一天将考验每一位队员。
要过的第一关是沙尘暴。茫茫大戈壁,狂风乍起,飞沙走石,能见度很差。方向难辨,很容易迷路。而一旦迷路,则会走很多冤枉路,跑步的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
沙子和小碎石被狂风打在脸上,很疼。远处传来有的女队员被风沙吹打时发出的尖叫声。是啊,城市姑娘白净细嫩的脸庞,怎经得起这飞沙走石的无情击打!
漫天飞舞的沙尘暴考验着每一位“戈八”勇士
陈燮中艰苦地行进着,看着那漫天飞舞的沙尘,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在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遇见的风沙情景。那时他和战友们戴着防沙眼镜,男生戴鸭舌帽,女生包着头巾,肩扛锄头排着队,从宿舍出发迎着风沙去田间劳动。沙尘暴袭来,天空一片混浊,太阳失去了光辉,每个人都蓬头垢面,头发和眉毛上、鼻孔和耳朵眼里全部都是沙土。但是他和他的知青朋友们顶着风沙,迈开脚步奋勇向前,没有一人停下来。由于金宝屯胜利农场有比较好的防风体系,在农田周围种植了高大整齐的防护林带,风沙遇到一定的阻挡,不能肆意横行。而在周边农村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风沙不仅猖獗,有时连整个沙坨都能随风移动,甚至可以把一个人或一座房子埋压在下面……
陈燮中没有想到,40多年后,他竟然再次遇到久违了的沙尘暴,而且比下乡时的风沙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燮中低头前行,在他看来,风沙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必须把自己的眼睛保护好。
在经过一个垭口时,他看到另一名队员、自己的老师孔爱国教授戴了一副墨镜,而不是防风沙的眼镜,在弥漫的风沙中,用双手遮掩眼睛,试图不让尘沙侵入。然而,风沙依旧不断向他袭来,让他睁不开眼。
说时迟那时快,陈燮中摘下了自己的防风沙眼镜,递给了孔老师,自己则取出一副备用的墨镜戴上,低着头继续向前走去。在弥漫的风沙中,陈燮中通过GPS定位,终于艰难地走出了沙尘肆虐的路段。
刚走出沙尘暴区域,就进入了骆驼刺地带。五月的茫茫戈壁,没有灿烂的鲜花,没有茂密丛林,只有随处点缀的低矮骆驼刺顽强生存。
骆驼刺属豆科、落叶草本,主枝上多刺,叶呈长圆形,花粉红色。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从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特别耐旱。因为茎上长着刺状的坚硬小绿叶,故称骆驼刺。它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草,故又名骆驼草。这种草每年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余天,结荚果。
可惜现在是5月,还不到开花的时候。陈燮中边跑边想:如果6月至8月间搞戈壁挑战赛该有多好!看着美丽的骆驼刺花,一定会缓解跑步选手的紧张心情,取得更好成绩。
跑过骆驼刺地带,又进入4公里的盐碱地带。盐碱地带由干涸的湖泊形成。古时候沙漠地区周围有一些湖泊,由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湖泊逐渐干涸。再加上沙漠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湖泊得不到足够的水补充,含盐量逐渐增大,干涸后就形成了盐碱地。
陈燮中腾空跃起,振臂高呼:“戈壁沙漠,我来看你们了!”
陈燮中在盐碱地上奔跑,越来越觉得步履沉重,速度也慢了下来,被很多人超了过去。他感到很累,真想停下脚步歇一会,或者干脆放弃算了,反正他是年纪最大的,即使退赛,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这个念头刚一闪现,陈燮中就觉得惭愧:怎么能够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呢?对于紧张、劳累、难受这些困难不是事先已经想到并有思想准备吗,为什么像“叶公好龙”似的,关键时刻掉链子呢?难道年纪大就是退赛的理由吗?曹操不是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吗?“无腿勇士”夏伯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66岁时登上珠穆朗玛峰;“无手摄影家”郑龙华行程6万多公里,采访100位残疾人,拍摄4.5万张照片,撰写采访日记近20万字,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更何况女儿陈思超也来参加比赛,儿子陈思越也来为老爸加油鼓劲。
……
想到这些,他顿时振作起来,继续向前奔跑。
陈燮中在规定时间内走完32公里,在打卡点打了卡后,在帐篷里匆匆用过晚餐,就倒头大睡。确实,自从1973年离开金宝屯农场到长春地质学校上学以来,如此劳累,奋战风沙,长途奔跑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谁知,5月24日,即比赛的第二天,对于陈燮中来说,更是难以忍受的一天。经过第一天的奔跑,由于道路不平,他在慢跑和走路时脚部受力不均,脚的四周都被鞋子磨破,挤出了许多血泡,踩在戈壁滩上,像针扎一样疼。加上五月下旬戈壁滩上骄阳似火,炙热烤人,陈燮中在炎炎烈日下无处可藏。他又有点气馁了。
穿越112公里戈壁沙漠途中,陈燮中的脚上打起了许多血泡
这时,有几棵低矮的胡杨树映入他的眼帘。胡杨,又名异叶杨,古时称为胡桐。胡杨不同于一般杨树,它特别耐干旱和耐盐碱,在绝大多数树木和植物都无法生存的沙漠盐碱地上,胡杨却可以在那里茁壮成长。为什么呢?因为胡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种特殊本领,其根系异常发达,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被称为“英雄树”,甚至被誉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
陈燮中想起了曾经读过的赞美胡杨树的警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是啊,与胡杨树相比,他觉得自己很渺小,很脆弱,很惭愧。树犹如此,更何况人类!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难道赛前立下的雄心壮志都忘了?如果退赛,如何去面对前来助阵的家人和他身后支持他的亲朋好友?
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语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理想·行动·坚持”的口号又在耳边响起。他鼓足勇气,继续向前奔跑,奔跑,奔跑!忍住脚底疼痛,任凭汗流浃背,不顾满头尘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坚持到底!
信念和毅力使陈燮中克服了一切困难,他越跑越勇,越跑越快,竟然超过了一个又一个选手。作为组长,他还需要关心其他队员。经过一段斜坡时,他看见黄玉琴同学手里没有拿登山杖,上坡非常吃力。陈燮中急忙过去,把自己的一副登山杖递给了她使用。依靠登山杖,黄玉琴马上加快了跑步速度,追上了自己的队友。而当她过了斜坡地后,登山杖就成为累赘,陈燮中又从她手中把登山杖拿过来,让她轻装前进。
还有一名队员体力不支,行走速度慢了下来,陈燮中就主动替他背行李。同伴的行李,再加上自己的,足有五六公斤,但是陈燮中超负荷前行,满不在乎。
由于陈燮中满腔热情,助人为乐,到了比赛后半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队员们编了一个口号:“有困难,找小陈。”在这个团队里,似乎没有陈燮中克服不了的困难。
B队有个年龄最小的周嘉恺对身边这位年龄超过自己父亲的陈燮中不知疲倦、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为他的行为感到困惑,好奇地问陈燮中:“老陈,难道您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陈燮中哈哈一笑,坦然答道:“困难很多啊,风沙、盐碱地、背上的负重、口干舌燥、三天不洗澡,还有脚底的血泡。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戈壁,而是我自己。我要是打退堂鼓,那么就会半途而废。也许错过这次经历,就没有下次了。所以只要前面有路,我就不会放弃。”
他的这番话使周嘉恺深受鼓舞,他决心以组长为榜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陈燮中完成了第三天的跑步任务,看到自己运动卡上的“当天运动成绩”栏打上了良好的成绩,而且B队所有成员都在规定时间里跑到阶段性终点,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晚饭后,队友们在帐篷里为最后一天的冲刺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热心的队员帮助陈燮中挑破了脚底的血泡,用纱布包扎好,并且给他做了按摩。坐在队友们中间,看着外面“大漠孤烟直”的景色,回味“心怀复旦梦,任我纵横勇”的口号,陈燮中感到无比自豪,无比幸福。
第四天清晨,挑战赛最后一天的比赛开始,只剩下22公里路程。各位选手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竞争更加激烈。陈燮中似乎已经适应了戈壁的环境,率领全组成员奋力向前,在午时之前到达终点——白敦子峰脚下。陈燮中的家人和朋友们早就在那里迎候了。他看到,思越妈妈的皮肤晒黑了不少。她开玩笑地说:“这几天我老了十岁!”儿子思越按照妈妈的安排,把一个大花环戴在了爸爸的脖子上,大声地呼喊:“我爸爸是个大英雄!”
而没有想到的是女儿也在终点迎接老爸,给了陈燮中极大的安慰和支持。她说:“老爸你太棒啦!”得到儿女的夸奖,这使陈燮中感到十分满足和快乐。尤其是看到“戈八”给年幼的儿子和成才的女儿留下深刻的印象,陈燮中感到十分欣慰,觉得自己在挑战赛中所受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在热烈隆重、欢欣喜庆的气氛中,为期四天的“戈八”挑战赛落下帷幕。在参赛的21支A队中,长江商学院夺得团体冠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得第七名。陈燮中参加的B队,因其队员们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跑到终点而获得了“沙克尔”奖,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赢得了荣誉。在个人成绩中,陈燮中因第一个跑到终点而荣获B队第一名。
戴上儿子献上的大花环后,与家人一起合影
儿女在终点迎接老爸凯旋而归
年龄最大却跑得最快,陈燮中的名字和事迹顿时四处传颂。有人称他为“沙漠雄鹰”,有的称之为“小陈飞刀”。陈燮中非常喜欢“小陈飞刀”这个称呼,决定把它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
也许是“乐极生悲”,比赛第二天的晚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使陈燮中始料未及,险些丧命。
原来,在第二天的正式比赛中,因为干渴难忍,陈燮中在跑步途中不断地喝“红牛”饮料,觉得“红牛”既好喝,又有较好的解渴、提神作用。白天喝,晚上也喝。跑路时喝,休息时也喝。到达终点后,又连续喝了两罐。他认为自己身体健壮,不会有问题。晚餐时陈燮中觉得羊肉汤味道鲜美,就喝了三大碗。由于平时不喝羊肉汤,突然喝了那么多,加上与“红牛”的综合作用,使他霎时间全身发热,心跳加速,每分钟达到170次,血压更是可怕地升到200,出现了头晕、呼吸困难的症状。陈燮中见机不妙,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不给队员们添麻烦,默默地走到厨房帐篷的一个角落,服用了一些安神镇静的药物,独自静静地坐在那里。这一坐不要紧,竟然整整坐了四五个小时,才慢慢清醒过来,逐渐恢复正常。
虽然有惊无险,安然无恙,但想想确实也有些后怕。陈燮中通过参加风云跌宕、精彩纷呈的“戈八”挑战赛,使他对运动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使他更好地测试了自己的体质和体能。认识到在运动中不但要有准确的跑姿,而且饮食也必须特别注意。只要有了科学的运动方法,不仅能够胜任各种赛事,而且还能够改变自己的亚健康状况。
其次,他认为应该重新定义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而在我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被确定为老年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亿人,占总人口的9.7%。陈燮中认为,一个人的年龄可以分为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年代年龄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可以通过身心锻炼、个人努力加以改变,推迟衰老。他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60岁算什么老?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对于老年人应该重新定义了!”
第三,“戈八”将改变他的生活习惯,过去因为工作忙他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现在已爱上运动,特别是跑步。他明确了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向,那就是与运动做伴,以运动健身,为运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