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七十年,重返珍珠港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因盛产优质珍珠而得名,是夏威夷最大的天然港口。开车从檀香山市区一路向西走,半小时顺畅车程,不经意间,天际彩虹抬头即见,隐约若现的双彩虹,不时伴你走一段。
看到白色圆球型的硕大“珍珠”,就可以停车了。这一军事雷达设施,如一颗平静安详的珍珠。你来到了珍珠港。
珍珠港的天,和瓦胡岛别处一样湛蓝,战火烟云的痕迹遥不可觅。空气浸满鸡蛋树的花香,嗅不到一丝特殊历史地理标赋予的凝重沉郁气息。各国游客来此寻访历史:从美国本土来的家庭,中国旅行团,夏威夷原住民学生,还有黑人运动员代表团。不似Waikiki沙滩,来这里的日本人很少。这是日本不愿凭吊的战场,虽说赢了珍珠港一役,却注定了失败结局。
访学期间,我三次来到珍珠港:一次随观览船深入珍珠港口,登上全舰覆没的“亚利桑那号”,一次参观展览馆、深入“珍珠港复仇号”鲍芬潜艇,一次在接受日本战败投降的“密苏里号”甲板上,和当年服役的老兵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
珍珠港纪念馆展览
密苏里战舰
历史重现
在遗迹公园里远眺,可以看见港湾右侧白色的“亚利桑那号”纪念馆、远方的“密苏里号”日本受降战舰。
平静港湾与日本野心,嘣嘣嘣,在一个懈怠悠闲的星期天清晨,日军一波未平、一波又袭,面向全瓦胡岛的空中轰炸,炸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炸出美国按捺已久的怒气。太平洋战争从此爆发。
一段时长二十分钟的纪实影片,重现了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烟云。从历史的沉船中打捞起回忆,感官追随今日的平静而动,当年场景逐一再现。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从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迎着旭日,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报告奇袭成功。正在舰上升国旗的美军军乐队,被头上丢下的炸弹惊醒。海军发出“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的警告。
8∶54,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而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以及2艘潜艇。
1941年12月7日,成为美国的“国耻日”。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美国总统罗斯福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原本意见不齐的美国国内立刻全体动员,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激发了美国几代人的爱国热情。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投入二战,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多媒体展示馆里,展示了二战史料、战舰规模和历史照片,分别讲述了日本和美国在战前的社会、经济和民生。日本飞行队队员照片上写着一行字:精心策划和精密实施,像驯马师驾驭马一样,熟练操控。
“美日对彼此都认识不清。都想理解对方的意图,都想要军事行动前有预告,通过合法和间谍的方式收集情报。”
夏威夷东望美国西海岸,西望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500海里之间。作为太平洋军事基地的战略要塞,夏威夷成为当年崛起中的太平洋强国美国和日本的必争之地。
二战前,夏威夷人口中有40%是第一代日本移民,有13万之众,日本妄图吞并夏威夷王国。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签署决议,将夏威夷纳入美国版图。美国和日本在夏威夷问题上的争端,为日后美日矛盾激化并最终演化成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战爆发后,日本战时经济难以为继,“南进”战略向东南亚掠夺资源以支撑对华战争,遭遇美英对其经济封锁。美国向日本禁运原油,日本扩张受到了美国限制,视美国太平洋舰队为其主要威胁。
冒险家山本五十六,提出偷袭珍珠港的设想:“猛击敌主力舰队,置美国海军及美国国民于无可挽救之地,使其士气沮丧。从而占据东亚之要障,确保不败之地,以此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It's now or never”。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毫无胜算又非打不可”,日本迈出了自我毁灭的疯狂一步。
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山本五十六说:“我恐怕已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他正怒不可遏。”
以船为棺
午后四时的海风轻柔,阴晴不定,我们乘坐美国海军组织的特殊游船,游览珍珠港。黑白照片里烟云滚滚褪去颜色,蓝绿海水倒映云舞……
亚利桑那沉船下,油花泛起(by曾涛)
每月一次的特殊游船上,美国海军工作人员亲自讲解。珍珠港的战前、战时和战后,如今眼前的椰树、绿地、星条旗,云朵倏尔厚重忽又四散。一座座有着或辉煌、或沉痛遭遇的战舰。
“亚利桑那号”沉船纪念馆
跟随讲解还原烽火连天情景。突袭当天,日军派出精锐部队,战舰、驱逐舰、巡洋舰、潜艇、飞机上的日军都是美军的两到三倍。八艘在港的战列舰,伤势不一。“亚利桑那号”沉入海底;“俄克拉荷马号”解体;“宾夕法尼亚号”后被打捞维修,加入反攻战;“马里兰号”维修改装;“西弗吉尼亚号”免于倾覆;“加利福尼亚号”参加冲绳作战。
“内华达号”是在港中唯一得以开动的战列舰,却被鱼雷和炸弹击中,舰首下沉。当它试图以较慢的速度开出珍珠港时,不幸被第二波袭击,爆炸。为避免沉没,“内华达号”在福特岛的西南抢滩搁浅。“亚利桑那号”爆炸后,给“田纳西号”带来燃油大火,周围的大火烧了两天。其后,进行了维修和改装后重回战场。
但战列舰在太平洋上已经失去了主角地位,战场已不再停留在表面,而和天空融为一体。海军讲解员说:“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的地位),成为海军主力。战舰时代终结,航母时代开启。”
傍晚的珍珠港,太阳西沉在云里山间,逆光的海面银白跳跃。船停靠“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东面的山谷,又挂上一道彩虹。人们静静走下游船,跟随海军讲解员走过浮台。这座漂浮的纪念馆,建造在战舰沉没的船体上方,是许多船员的安息之地。
“亚利桑那号”被日军直接击中,9分钟后,在巨大的爆炸中沉没。1177名船员牺牲,其中900多名葬身海底,以船为棺。
纪念馆白色镂空的剖面设计,肃穆而开阔。抬头,星条旗飘在蓝天里,下端连接在沉睡海底的“亚利桑那号”主桅杆上。海底的舰体残骸,低头可见。油油的一层,是船体每天仍会渗出的一夸脱机油。据说勘探后发现,舰体内的油还会再冒50年!油然而生的,是历史再现的即视感。
走入圣室,白色大理石纪念墙上,镌刻着在战舰上献身的1177名海军将士的名字。前来参观的游客,献上带来的花环蕾。镂空状的窗户为生命之树形,象征着和平、和谐、复兴。人们在此缅怀,反思……
夕阳将白色染上一层金光。
深入“复仇者”
第二次来珍珠港,我深入到战争中期的内部。珍珠港事件一年后,“鲍芬号”潜艇于1942年12月7日下水服役,被称之为“珍珠港复仇者”。
如一条巨齿獠牙斗志旺盛的鱼,“鲍芬号”是二战时期在太平洋地区参战的288艘美国潜艇中的一艘,成功完成了9次巡航任务,共击沉44艘敌舰,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作为历史地标和博物馆潜艇,代表太平洋战争中期。
买好票排队上舰参观,一摄像小哥突然冒出来,喊住我,“笑一笑,来一张”,原来还有纪念照。随自主语音导览机,深入舰艇内部,狭窄的过道和床铺、精密复杂的仪表盘、当年的船长室、电报机和鱼雷一一过眼,体验二战时潜艇上的生活。
走上甲板,通过望远镜“侦察”前方,爬上战舰炮塔做出胜利的Pose,感受精密与战斗力的节拍。下船,在出口处被一张印有自己照片的“旧报纸”拦下,“做个纪念吧,11美元”。原来这也是美国人的生意场。这张1941年12月7日电头的黑白报纸,以“瓦胡岛被袭”为头版头条,而我的照片正印在头条之下,以“鲍芬号”为背景,图片说明写着:“瓦胡岛各界和游客加入到备战中”。
游人观看珍珠港历史展览馆
珍珠港历史展览馆
珍珠港事件
“鲍芬号”潜艇博物馆内,从招募海报、战旗,到核潜艇模型、显示内部运作剖面的海神导弹等,不懂军事的我,跟着讲解耳机看得仔细,发现一张藏着故事的照片和多语种“介绍信”。
珍珠岛事件后,中学刚刚毕业的布什(老布什)应征入伍,在太平洋舰队担任鱼雷轰炸机驾驶员。1944年9月,时年20岁的他和另外8人驾机前往东京以南的父岛上空执行轰炸任务,不幸被日军击落入海。
如果没有被潜艇营救,美国就不会有布什家族。
布什和其他飞行员手里拿着一份美军的友好介绍信,上面用中文写着:“大中国军民朋友公鉴:我们是美国空军,来华助仗打日本。请予救护并报告附近联军,美国政府定酬谢你们。—美国援华航空队”。有趣的是,同样一份介绍信上,还有日语、朝鲜语、法语、泰语、老挝语等内容略有差异的多语种版本。
重印当年的报纸
当美军潜艇“长须鲸”出现在眼前时,老布什还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当时他不停呕吐,头部伤口在流血,因为害怕一直在哭泣。获救后他只说了几个字:“很高兴上来了。”
布什被“长须鲸”救上后,在舰里待了一个月。布什回忆深潜袭击时说,“那(舰艇在水下)比在飞机上爆炸要恐怖多了,至少在飞机里你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命运……我感觉被困住了,比在飞机上被击中可怕得多。”
2003年在美国出版的《飞行员》(aviator)一书披露说,除老布什一人外,其余8名飞行员游上岸后皆被日军俘虏,遭到毒打、“屠宰”,后被日军高级军官分吃掉。如此骇人的细节,为避免这些飞行员家人过于痛苦,此前一直作为最高机密档案封存在华盛顿。
走出博物馆,园区内还展示有真枪实弹的美军、日军装备,美军鲷鱼号潜艇的指挥塔和潜望镜,二战末期日本回天载人自杀式鱼雷,幻想可以扭转败局,然并无力回天。
远处,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攀上爬下,奔跑打闹,伸出V字手贴在核弹头鱼雷上照相,武器在这一秒,变得不那么冰冷。